從 2012 年開始,聯合國開始發布《全球幸福指數報告》。
全球 156 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幸福程度,被放在一個精準度量的公式中進行計算。
人口隻有 555 萬的北歐國家芬蘭,已經連續五年蟬聯全球最幸福的國家。
但對于每一個生命個體而言,幸福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份來自主觀的内心感受。
在今天,幸福到底是什麽?
近期上線熱播的微電影《抵達未競旅途》中,一個不斷尋找幸福真谛的城市青年,帶給許多人全新的體會和思考。
在當下,城市流水線的 " 螺絲釘 " 生活周而複始,即使光鮮亮麗的白領精英,也難逃被 KPI 支配旋轉的命運。
忙碌,填滿了生活的全部;幸福,也距離我們愈發遙遠。
尋找幸福,便成了這部微電影的最動人主題。
" 自駕 318 貢嘎雪山 "
年輕人的朋友圈裏," 幸福 " 永遠都是詩與遠方。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次說去就去的遠方,總能化解生活的萬分惆怅。
在《抵達未競旅途》中,一個關于 " 幸福 " 的選題,卻難倒了平日裏妙筆生花的年輕記者。
那些從資料查閱中總結出的答案,總是缺乏真誠與熱愛的力量,這不僅難以說服上級,更遑論共情讀者。
生活總能教會人們許多圓滑技巧,讓一些金句和雞湯脫口而出,但未經内心認同的人生哲理,永遠也無法轉化爲行動的強大動力。
當靈感陷入枯竭之時,主人公回想起自己寫下的," 自駕 318,貢嘎雪山。"
那些反複在詩句出現的場景,聽起來萬分美妙,他卻從未想過實踐。
年輕時總是夢想流浪,但常常會因爲沒有載具而苦惱,如今他已經了有了自己的汽車。
出發,隻差一點點勇氣。
在專屬 AI 小 qi 的助力之下,主人公放下生活,帶上靈魂,終于踏上了前往 G318 的幸福之旅。
從成都平原出發,沿 318 國道慢慢爬升,身心逐漸适應海拔攀升的節奏,一路上,他遇到了許多從未見過的風景。
遠山上的雪峰巍然伫立,陽光四散之下,漫天銀光在晴空中不斷閃爍。
車輪滾滾向前,眼前的山巒起伏蜿蜒,峽谷與森林縱橫交錯,層林盡染,這是他一生中從未見過的美麗景色。
即使路途上隻身一人,但有了專屬 AI 小 qi 的陪伴,似乎也不會覺得孤單。
《抵達未競旅途》用生動而自然的鏡頭語言,爲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副勇敢而自由的景象,有現實的踟躇,也有理想的遠行。
駕車行駛在蒼茫天地之下,走走停停,思考着、前進着。
腳下踩着輕盈而芳香的泥土,向着遼闊的遠方高聲呐喊,仿佛闖進了一個大自然的天堂。
他對專屬 AI 說:" 你知道我從不敢冒險的,逃避型人格。"
專屬 AI 答道:" 也許你不是真的逃避型人格。"
簡單的對話,卻蘊含着深刻的哲理,沒有真正踏上旅途的那一刻,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到底是誰。
那些城市的浮躁似乎漸漸消散,對于主人公來說,眼下隻有無限的廣闊和深沉的浪漫,這片他從未到達的土地,賦予了他新的生命質感。
《抵達未競旅途》營造了一種溫暖動人的語境,讓每個人都在跟着主人公的思緒共振。
事實上," 自駕 318,貢嘎雪山 ",這不是一場旅行,而是一種态度。
對于每個人來說,内心都存在一片神聖的遠方,也許是高山、也許是大海、也許是天空、也許是森林。
能夠将 " 自駕 318,貢嘎雪山 " 從理想拽入現實的人,無疑是勇敢的、快樂的。
那些 " 未競旅途 " 中總是有着太多不可思議的驚喜,等待着我們。
隻要駕車出發,就能開啓新的生活。
一路向前,一路尋找
《抵達未競旅途》帶有鮮明的公路片類型色彩。
當現實生活停滞的時候,帶着問題與困惑,一路向前,一路尋找。
在 318 國道上,主人公遇到了兩個陌生人,一個要去拉薩朝聖,一個要去尋找丢失的馬。
汽車,成爲了他們共同的理想載體。
即使各自的目的地不同,但共同奔赴的意義卻彼此相連。
坐在車上,越過高原與草地,一個爲了解答心中的疑惑,一個爲了尋找生活的寄托,一個爲了遠方的召喚。
在互相扶持之中,他們卻各自找到了生活的答案。
茫茫高山之中,似乎沒有所謂 " 熟悉與陌生 " 的概念,隻要見到有 " 人 " 出現,都可以稱之爲 " 同伴 "。
我們,其實都是一場生命旅途的乘客。
當人數逐漸增加,車内的空間似乎變得更加 " 寬敞 "。
每個人帶着自己的故事而來,當三個人的世界疊加在一起,這個宇宙就變得更加宏大。
山野的火堆前,饑腸辘辘的人們,面前一碗熱氣騰騰的泡面,就是 " 幸福 "。
三個人圍坐在一起,思考着明天的去向,牧民想要尋找丢失的馬,旅客想要尋找前往拉薩的路,主人公想要尋找那些失去的理想。
主人公說:" 我其實也丢了一樣東西,找了很久。"
牧民大哥說:" 閉上眼,就知道它在哪裏。"
《抵達未競旅途》中的台詞并不算多,但每一句台詞,都承載着豐厚的文本意涵。
影片圍繞着 " 出發和尋找 " 展開,在公路片的架構中,不斷添加新的沖突和元素,讓故事變得愈發豐富和動人。
生活中的困境總會接踵而至,但隻要駕車在路上,一直向前,就總能找到出路。
陶笛的悠揚聲在耳畔響起,三個人站在狂風呼嘯的山頂,望着遠方。
" 日照金山,今天休息。"
他們沒有如願看到太陽升起。但,遺憾嗎?
主人公彎下身子,抓取了一把山頂上的土,裝進布袋裏,然後轉身離去。
一個繼續找馬,一個繼續去拉薩,而他懷揣着一份貢嘎雪山的熱土,駕車調頭返回城市。
公路片的語義在此刻瞬間升華,沒有強烈的沖突,沒有刻意的轉折,隻有淡淡的思考。
這場旅途的意義不在于抵達,而在于出發。
出發,即是抵達。
在旅程中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主人公都在思考,都在體驗,都在試圖抵達幸福的彼岸。
幸福是什麽?
旅程結束,故事也走到了最後。
主人公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幸福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種過程。
當他們站在山頂,迎風對着遠方一次次大喊:" 哈佳路!"
那時候,他們仿佛也化爲天空中展翅翺翔的雄鷹,内心充滿了堅定的力量,尋找自己渴望的遠方。
他重新理解了關于幸福的定義,不僅獲得了上司和讀者的認可,也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熱愛與真誠。
主人公說:
" 幸福,就是找到馬的那一刻,也是和馬雙向奔赴的每一刻;幸福,就是終于走到拉薩那一步,也是走向拉薩的每一步;幸福是結果,更是過程。"
有時候,我們總會被宏大的目标所牽引,卻忘記了要過好當下的每一個時刻。
當我們朝着遙遠的夢想走去,每一天的點滴努力和堅持,其實都是 " 幸福 " 的奧義所在。
心存熱愛與希望,就能抵達未競旅途。
他說:" 幸福是什麽?堅持自己所堅持的,不負山海,不負熱愛。"
那些自己從未踏足的遠方,那些自己從未嘗試的事情,隻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你就能體會到 " 幸福 " 的感覺。
一場旅程結束,回到城市,主人公收獲了許多,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原來不是逃避型人格:
" 爬上那座山,你就世上最勇敢的人。"
幸福其實很簡單。
開車,出門,旅行,歸來。
在看過、聽過、思考過那些從未見過的風景之後,幸福就像一場飄灑的蒙蒙細雨,滋潤着内心的每一處幹涸。
汽車,一定是世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它可以載着我們去從未抵達的遠方,發現一個從未真正認識的自我。
就像《抵達未競旅途》片尾字幕所寫的那樣:" 百萬種人生,同一種熱愛;紅旗,讓理想飛揚。"
此時的紅旗,不僅是一個汽車品牌,更是一種理想的象征。
在空中随風飛揚的紅旗,在路上疾速奔馳的紅旗,都是我們追尋幸福旅途上的重要坐标。
那些勇敢熱愛、永不妥協的人,就能找到幸福之所在。
幸福,不是量化的指數,而是出發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