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針對近日外媒報道稱 " 廣汽本田将裁員 900 人 " 的消息,12 月 4 日,廣汽本田方面向藍鲸财經表示,此次裁員涉及到的是勞務派遣人員,正式員工沒有受到影響。
12 月 2 日,本田汽車表示,由于迅速轉向電動車市場,導緻原本的燃油車銷量大幅降低,人員過剩,公司将解雇中國合資企業廣汽本田公司約 900 名合約工。
本田發言人表示,此次裁員相當于該合資企業約 1 萬 3000 名員工的 7%。廣汽本田稱,經慎重考慮後,與勞務公司終止了人員派遣協議。對于涉及的勞務派遣人員,廣汽本田将依法依規、及時地提供經濟補償,并積極協助相關人員再就業。
據悉,這次裁員計劃,也是本田汽車自 1998 年與中國廣州汽車公司合資生産汽車 25 年來,第一次實施裁員。
中國市場銷量下滑,導緻亞洲成本田唯一下滑市場
根據廣汽集團此前披露的 2023 年第三季度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76.56 萬元,同比上升 22.11%,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45.11 億元,同比下降 44.05%。
針對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廣汽在财報中表示,主要是合營企業汽車銷量同比下滑、盈利下降,導緻淨利潤同比減少等綜合所緻。
具體來看,廣汽集團 9 月産銷數據顯示,集團兩大合資品牌 " 兩田 " 前三季度累計銷量均呈現兩位數下滑。其中廣汽本田 9 月銷量 6.14 萬輛,同比下降 11.01%;1-9 月累計銷量 43.58 萬輛,下滑 23.93%。廣汽豐田市場表現稍好,9 月銷量 9.24 萬輛,同比下降 3.75%;1-9 月累計銷量 68.58 萬輛,同比降幅 10.33%。" 兩田 " 市場表現疲軟,拖累集團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今年 10 月,廣汽本田産量約 6.48 萬輛,同比下降 15.80%;銷量約 6.35 萬輛,同比下降 0.1%;前 10 月銷量總計約 49 萬輛,同比下降 18.5%。
根據本田汽車 2024 财年第二财季(2023 年 7 月 1 日 -2023 年 9 月 30 日)的業績報告,由于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擴大、價格競争加劇等因素,中國需求下滑,導緻亞洲市場成爲其唯一交付下滑的市場,今年 7-9 月交付 44.6 萬輛,較去年同期的 51.1 萬輛同比下滑 13%。
面對新能源市場爆發式增長、智能化網聯化發展迅速的中國市場,本田汽車首席運營官青山真二曾表示," 在汽車領域,2027 年之後,本田在中國推出的所有車型均爲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不再投放新的純燃油車型;到 2035 年,中國本田将實現純電動車銷售占比 100%。"
此前本田中國曾宣布在 2030 年不再在華投放新燃油車,目前這一時間點又提前三年,這意味着本田正在全力加速電動化。
廣汽本田也在重新定義産品價格體系,皓影、雅閣均試圖以更有競争力的價格力求 " 油電同價 "。
合資品牌,正在改變合作思路
随着自主品牌快速崛起,以及新能源車市場的迅速擴張,傳統合資品牌的品牌力和産品力優勢正在褪去,不得已 " 告别 " 中國市場。
從 2020 年至今,相繼有東風雷諾停止運營,廣汽菲克申請破産,廣汽三菱正式重組以及北京現代出售順義和重慶工廠等。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上半年,除北京現代、一汽豐田銷量保持增長外,其餘合資品牌均出現下滑。即使是積極滿足中國消費需求,進行電動化轉型,但面對勢頭強勁的自主品牌,其産品仍然缺乏競争力。
盡管傳統合資品牌走向沒落,但一種全新的 " 合資 " 方式卻悄然興起。
今年 7 月,大衆汽車集團宣布将向小鵬汽車增資約 7 億美元,收購小鵬汽車約 4.99% 的股權。在合作初期,雙方計劃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衆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這兩款專屬于中國市場的新車将補充基于 MEB 平台的産品組合,并計劃于 2026 年問世。
随後在 10 月份,另一家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也宣布獲得跨國車企的戰略投資。Stellantis 集團計劃向零跑汽車投資約 15 億歐元以獲取零跑汽車約 20% 的股權。
與此同時,Stellantis 集團和零跑汽車雙方計劃以 51:49 的比例共同組建一家名爲 " 零跑國際 " 的合資公司,除大中華地區以外,該合資公司獨家擁有向全球其它所有市場進行出口、銷售以及在當地制造零跑汽車産品的權利。未來合資公司不會發布新品牌,銷售的都是零跑品牌車型。
得益于中國汽車品牌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先發技術優勢,越來越多的汽車集團選擇與本土新品牌投資合作。一方面能夠快速、準确的利用優勢資源,實現本土化生産,快速滲透中國新能源市場;另一方面也能夠将快速的中國品牌帶入世界市場,助力中國品牌出海。
顯然,中國汽車市場的合資品牌正在加劇洗牌,這種全新的 " 合資 " 方式或将助力中國品牌與跨國巨頭重新結合,在新一輪競争中實現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