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娛男演員近來能從女性觀衆那得到的最高評價,不是長得好,也不是演得妙,而是——
脆弱感。
即便你沒怎麽追劇,最近随便打開一個 App,免不了也會與安欣這樣烤地瓜式的男人相遇。
圖源 | 《狂飙》
什麽是烤地瓜式的男人?
乍一看,他像是被歲月烤出了一層糙厚的皮;掰開來看,芯卻是軟糯熱騰騰的。
他用委屈巴巴的眼神看着你,你一邊嘴上罵 " 導演沒有心,爲什麽受傷的總是安欣 ",一邊心裏想 " 嘿嘿,我也好想 吃了 蹂躏他 "。
圖源 | 《狂飙》
在座的 8G 沖浪選手都知道,脆弱感也不是什麽新近的詞。
15 年《琅琊榜》熱播時,就有人拿它形容胡歌演的梅長蘇。後來顯現出這特質的男演員,通常也都得到了女性觀衆 垂涎 青睐。
像朱一龍就憑看家本領吐血戲,常年位列各樣式的 " 美強慘 " 榜單。
在 B 站上,含有如下情節的二創視頻,最高點擊量有将近 300 萬。
圖源 | 《鎮魂》
有人這樣評價道——
爲了生而掙紮,卻隻能在生命最蓬勃的那刻被撕碎,沾染鮮血,聖潔而輝煌地死去——這種美隻能在文字中感受到,如今卻被演員給演繹出來了。
會說不如多說點?可惜,說得還不夠全面。
那究竟什麽是脆弱感?什麽樣的男演員,才能給到角色脆弱感?女性觀衆在迷戀脆弱感時,真正迷戀的是什麽?
今天這篇,聊聊地瓜是怎樣烤成的。
最近一位因脆弱感被誇的男演員,是 46 歲的大叔言承旭。
照常理來說,男演員人到中年仍癡迷傑克蘇,絕不會是一件光彩的事。要是強凹痕迹明顯,指不定分分鍾趕客,被觀衆痛批 " 演得很好,下次别演了 "。
在傑克蘇這件事上,言承旭翻過的車也不少
圖源 | 《我好喜歡你》
飄起初也是這麽預判言承旭的新劇《夏花》的。
但僅僅是看了第一集的第一幕,我差點沒忍住拍桌子狂喜:哎呀嘛,這次終于成了啊(僅針對言承旭和角色的适配度,不指涉這部劇的整體成色)。
怎麽說?
像這樣一個在街邊落寞地吐煙圈,你和他搭話他回複不會多于三個字,回到家也僅有一隻貓與之爲伴的男人,你不會說他油膩,而會好奇:
我滴乖乖,怎麽到了這把年紀,日子還過得這麽粗糙啊?
發現沒,你開始好奇,忍不住想靠近他。
而關鍵在于,既然他有特地走到室外抽煙的自覺,那即便看上去避世,内心也必有一處是顧他的、敏感的。
糙厚的瓜皮下,還是軟糯發燙的芯。
隻是還沒人把它撕開罷了。
但必須劃重點說明的是,并非每一個糙漢都有脆弱感。
如果說言承旭在《夏花》裏演的這款男人寂寞到讓人心疼,那像張涵予這樣式的,隻會讓人心悸,壓迫氣場太強,已經是另一種魅力了。
圖源 | 《李米的猜想》
男人糙過了頭便成硬漢,他皮都烤結實了,你哪還摸得到那寸柔軟?
像這樣的男人,給人的感覺是他更需要成就感而不是愛情。出于對受傷的警惕,你會怯步在三米之外,不敢往前靠近。
但言承旭(準确來說是他在劇中的角色蕭寒)就不同了。
正因曾被痛傷過,他比你更警惕受傷。加上個性裏的敏感和顧他,在接收到你靠近的訊号時,他會本能地後退。
人家小女孩
冷個幾天就好了
不要耽誤人家
然而這份負責的态度,完全抵禦不了愛情降落時那洶湧的架勢。
當他被小自己十歲的女孩直球追愛,明知應做出理智的抉擇,卻仍禁不住一步步陷入愛情漩渦。
從起初的躲閃到卸下防備,再到防備徹底被擊潰。
他連眼神都在向上天哀求:求求你告訴我,我到底該怎麽做?
這份脆弱感的真正來源并非寂寞,而是他處于兩難處境中,卻對自認不該擁有的快樂毫無招架之力,隻能一邊掙紮、一邊陷落。
是理智與感性、強與弱的恰當中和。
一個鋼鐵般的硬漢,你無意去與他撞個頭破血流。
但一個烤地瓜式的男人,你既想把他捧在手心裏疼,同時,又想鑽進他的懷裏被呵護。
有脆弱感的男人不一定是好演員,但,一個好演員也未必能給得出脆弱感。
有人隻一個眼神就令你爲之心顫;
有人即便流下男兒淚,卻未必能把淚滴到你的心窩裏去。
最近有新片上映的黃子華就是其中一個。
他在《毒舌律師》飾演的律師林涼水,雖爲發達而涉險累人,但内心其實是個好人,不過是因炎涼世态而心涼了一截罷了。
也可說是個烤地瓜式的男人。
但抱歉,即便我很愛子華神,也不敢說他有脆弱感。
片中有這樣一出戲——
林涼水在害人入獄後到酒吧買醉消沉,随後被林保怡演的好友胖揍一頓,兩人便到一透風的地兒聊心事。聊着聊着,林涼水流下自責的淚水。
這裏黃子華誠然是脆弱的,問題在于他的脆弱太直給,沒了氛圍,隻剩下示弱。
大部分男演員在處理内心戲時,都有這樣的慣性思維。
由于男性在社會中總主動或被動地要強,有時一滴眼淚,便是他們認爲能對外暴露的最大程度的脆弱。
這不是演技問題,是個性與思維的差異。
張譯在處理内心戲時,就跳出了這個思維定式。
你看他在《狂飙》執勤崩潰那場戲,他不直接給你看崩潰,而是演了差不多一集的冷靜,吊着你的心。
高啓盛自殺、李響殉職的時候,高啓強這個黑老大都悲痛得走路打踉跄、說話不順溜了,安欣呢?
隻一張懵懂的臉,跑到李響跟前輕輕說了四個字:
響啊 響啊
後被降職做交警,他心裏還是放不下理想,便狠心和自己愛了多年的孟钰分手,不願耽擱人家。
安欣當然痛啊。
但他告别孟钰那晚,從一開始的留戀到後來的決絕,沒有流下過一滴眼淚。
淚都成了眼裏泛着的光
是直到所有事都處理妥當了,才猛然被積攢的情緒由内向外沖擊,在執勤的時候沒忍住倒了下去。
心碎的哪隻是安欣,分明還有屏幕前的我啊
張譯是懂拿捏脆弱感的。
它既要演員懂 " 收 " 的妙義——
把脆弱藏到眼神裏、細微的肢體動作裏,以弱表弱,從來都是大忌中的大忌;
又要演員自身具備内斂、敏感的氣質。
梁朝偉年輕時也有脆弱感。
他曾在侯孝賢的《悲情城市》裏演一個孤獨且感性的聾啞人,片中有一幕是他透過監獄的窗,目送被帶走的獄友。
動靜皆有脆弱感,關鍵看眼神
圖源|《喋血街頭》《悲情城市》
明明無淚,卻仍叫人心碎,銀幕外梁朝偉的母親更是爲此潸然淚下。
她說,這個角色和自己的兒子很像,他就是梁朝偉。
可以總結出的一條規律是,從梁朝偉到張譯、言承旭,能給出脆弱感的男演員幾乎都屬悶騷型人格,雖少言寡語,内心卻非常敏感活絡。
而現實中,大多數男性氣質是與此相反的,缺乏感性細膩又愛說教吹牛。
因而又更彰顯了烤地瓜潛質的稀缺性,每發掘一個,都配得上一句 " 寶藏男孩 "。
有趣的是,這種脆弱感,往往也隻有女性觀衆受用。
男性觀衆應該會更愛高啓強而不是安欣。
男性天然地具有競争意識、追崇強大,危險于他們而言總是具有吸引力,因此你看動作片、戰争片的觀衆總是男性多于女性。
像高啓強這樣不遵循常規的黑老大,更能滿足男性的幻想。
女性不大一樣,即便是在影視這個虛拟空間,她們仍舊腳貼着地、心連着現實。
所以你看,在《狂飙》裏,大嫂最後還是選擇了離開高啓強。他雖在外一手遮天,不好意思,也給不了自己的女人安全感。
但也不是說女性一定要安穩。
準确地說,是女性更講求實用性。
這也正是我用烤地瓜來比喻這些角色的原因:
他們看上去有一定的閱曆,待人處事也都理智清醒,換而言之,正是那種符合社會期待的成熟男性。
像這樣的男人,通常被認爲是銅牆鐵壁,能處理好一切生活難題。
但偏偏,他們卻會對某件事某個人無能爲力。
稍微偏離了常規,又不至于涉險,總體而言,就像烤地瓜一樣飽腹且美味,是能過日子的。
再往深了說,女性在迷戀脆弱感時,未嘗不是有點壞心思在的。
總是理智清醒的男人,實在正确又無趣,于是那個理智被摧毀的瞬間,往往要比任何時候都更性感和觸人心弦。
圖源|《今生有你》
且在那一瞬間,他已經用脆弱表達了萬語千言——
正因我愛你、信任你,所以我才願意把最柔軟的一面放到你面前,哪怕會被你傷害。
仿佛在說
我也會被傷害,我也很敏感
朱迪 · 福斯特評男演員的脆弱感
但注意,脆弱感不是病嬌。
各位應該知道,朱迪 · 福斯特有部影史經典作叫《出租車司機》,羅伯特 · 德尼羅在裏面飾演以開出租爲生的單身男人。
這個角色非常寂寞,他成天在街上攬客,車卻總是空的。
就在他生出邪念、打算報複社會的那天,卻在半途中對朱迪 · 福斯特演的賣淫女生出憐憫之情,幹掉了一窩皮條客。
沒成恐怖分子,成了報紙上的平民英雄。
故事很滑稽,這個角色也有脆弱,但準确來說,他應是病嬌。
兩者區别在哪?
病嬌男的内心一定有極端扭曲的部分,屬于概率事件。
脆弱,則是人皆有之。
如果說脆弱感是讓你感到被信任、他願意被你傷害,那病嬌,則很可能讓你受傷。
因此帶病嬌人設的男性角色,吸引到的絕不是大部分女性觀衆,而隻會是小衆圈層的喜好。
《他人即地獄》徐文祖、《夜行書生》白毛鬼
另外,雖然都是被傷害,但脆弱感和我們常說的破碎感也有些許差别。
像文章開頭說的朱一龍吐血這種場面就屬于破碎感,是比脆弱感要外露的傷害。
脆弱感更多是克制,卻禁不住流露出痛。
他越是想方設法把傷痕藏起來,處于上帝視角早就知道他遍體鱗傷的觀衆,就越心疼他的故作堅強。
讓朱一龍一戰成名的《鎮魂》沈巍就是典型。
人前是儒雅穩重的教授,背地裏卻是默默守候了某人上萬年的黑袍使。爲此身心受盡傷害,還要在對方面前裝作不認識、裝沒事。
明明他才是最能打的人,卻總因爲這根軟肋,變成了總是被虐的人。
再深挖一層,他所有的故作堅強,都是爲了不讓所愛之人擔心啊。
這份脆弱感最終還是指向了他的深情和溫柔,不僅僅是個性使然,而是隻針對你一個才有的特定屬性。
這份帶着痛感和沉重,卻又獨享的愛,誰頂得住。
同理,《狂飙》裏安欣是全劇最強大的角色,才能做到跟窮兇極惡之徒對峙數十年,最後把整條犯罪鏈連根拔起。
但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他總把傷害默默留給自己。
說到底,脆弱感不代表一個人真的弱,反而照見了一種因愛而強大的可能性。
脆弱感是讓人感到安全,而不是危險。
因爲他再強也不會傷害你。
當然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份脆弱切勿是演員自知而故意爲之。
自然流露爲上品,拿捏拿捏也可以。
若是摻雜了太多故意成分,便顯得十分油膩造作了。
記住,一個刻意叫喚的弱雞,可沒有人要看。
但一個隻爲你脆弱的強者,誰能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