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殷悅)決定結束自己 17 年的漫長婚姻時,收到了全網幾乎一邊倒的祝賀,恭喜她開啓新的生活。她感到驚訝,猜測這種善意的祝福也許是因爲觀衆看到了她在離婚後某種更自在的狀态。
千禧年後伴随台灣綜藝成長起來的一代觀衆,大都對 Melody 印象深刻。在很長的時間裏,她像是幸福生活的完美标本:出生于一個高知家庭,成績優異,擁有頂級名校的雙學位,後來又獲得選美冠軍,嫁給了世俗标準裏的豪門,生了兩個可愛的女兒。這樣令人嫉妒的人竟然還不招人讨厭,活躍在《康熙來了》的那些年,她是敢說敢做的 " 劉硬炮 ",真誠而诙諧,很有觀衆緣。
《再見愛人 3》裏的 Melody
Melody 有着不太區分平翹舌的口音,口頭禅是經典的 "U know",早幾年,她講大學勤工儉學一天就連夜辭職,理由很直白:叫我洗馬桶诶!上學時面對情敵,她理直氣壯:什麽叫我輸!我雙學位诶!我幹嘛要輸人家!結婚之後,她成了人們眼中幸福的嬌妻,偶爾用幽默提及那些婚姻生活中的瑣碎,别人贊她是貴婦,她調侃自己是跪在地上的 " 跪婦 ",要爲丈夫的白發 " 擔責 ",每天五點半就要起床給小孩做早餐,還要上烹饪課爲丈夫安排不重樣的晚餐,手機軟件裏是密密麻麻的日程表格,一家老小、事無巨細都靠她一手安排。婚姻很繁重,但她看上去樂在其中。
當然,那些幸福會在某一些時刻露出罅隙。她講過一個廣爲流傳的 " 水蜜桃 " 故事,丈夫喜歡硬桃,女兒喜歡軟桃,辛苦工作回家、半夜還要蹲在紙箱前分揀桃子的她忍不住落淚," 可是都沒有人問我喜歡吃什麽樣的桃子。"
Melody 的離婚是一個受到傳統教育的女性決定跳出這種規訓的故事。她有一對感情很好的父母,觀念傳統,這讓她從小就對婚姻和家庭抱有期待,也讓她在很年輕的時候選擇結婚生女。但在經曆生活裏長久的磨合和損耗之後,44 歲的她終于決定離開這種别人眼中的完美生活。
離婚後,她接受《再見愛人 3》的邀請,成爲觀察室嘉賓。她在節目上分享了很多對婚姻和親密關系的看法。當看到節目中的一對夫妻,丈夫老劉送給妻子傅首爾的結婚周年禮物是橫幅時,她形容這是 " 一種可愛的幽默 ",又提到自己曾收過的結婚周年禮物是四罐調味料,紙上寫着 " 日子就是酸甜苦辣 "。" 其實禮物不是看貴重與否,而是講心意。就像首爾說的,女人的心都是死在小事上,能走到盡頭都不是大事,而是日複一日積累的小事,慢慢磨平愛意。"Melody 說。
她向我們回憶離婚時印象最深的場景,她對兩個女兒說:" 從此你們就是媽媽的心,一人一半。" 但是女兒們說:" 媽媽你不要忘了,我們都隻能拿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你要留下來愛自己。"
Melody 和兩個女兒
她曾活在某種童話中,但現在的她不希望女兒重蹈覆轍,她不想給女兒們看王子公主的童話故事," 這些都不真實,如果像童話裏的公主那樣對搭救自己的那個人抱期待,等他來救你,那你有得等了。"
Melody 決定自己搭救自己。在我們交談的最後,她形容自己經曆了 " 一個女人的浴火重生 "。當下,她不再執念于親密關系和相應的滋養。或者說,這些向外索取的東西,她靠自己也能完成供給。
以下,是 Melody 的講述——
吞下自己,成全大局,這是對的嗎?
這應該是我近年來最忙的幾個月。一方面是工作的忙碌,因爲每周在台北都有固定節目,還要飛長沙錄《再見愛人 3》,中間還有金鍾獎的提名(Melody 憑借《11 點熱吵店》,入圍台灣第 58 屆金鍾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編者注),一些其他的工作。整個節奏變快了,當然還要陪伴小朋友,隻能壓縮自己的時間,比如社交幾乎就省略了,我閨蜜們都開玩笑講快不認識我了。
另一方面是自我的整理和提升。離婚對我來說肯定會有很大的情緒波動,也會有傷心欲絕的時候,恐慌和害怕,這種時候就一定要花時間整理自己。人容易陷入慣性當中,在生活上很難做出大的改動,我做任何改變都會糾結。離婚這個決定,不是一夜之間醒來就下的,而是年複一年、日複一日之後,已經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才會走到這一步。
Melody 在《再見愛人 3》
回想起來,其實真的很不容易。傳統觀念裏,大家會說當你做出一個選擇,就要負起相應的責任。可是,這些責任意味着什麽呢,是要付出一輩子的幸福快樂嗎?過去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爸爸媽媽和身邊人都對我說,承擔家庭和婚姻的責任可能是痛苦的,如果我感到痛苦,就是吞下自己、成全大局。但是,這是對的嗎?當你把自己都消耗了,磨平了,你連自我都模糊了,你怎麽顧得好孩子?怎麽照顧爸媽?怎麽工作?
最終還是要把自己理清楚,把自己活明白,才能照顧好孩子和家人。3 月底離婚之後,我去看了很多心理咨詢的内容,這些對探索自己内心,促進成長很有幫助。包括錄制《再見愛人 3》,也有相關的考量,因爲可以突破自己的舒适區,多做一些嘗試,這種讓自己有學習成長的工作,我一定會接。還有一個原因,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是非常微妙的,婚姻也好,友誼也好,當我是當事人的時候,大多隻能看到自己,這是人的本能。但在觀察室裏,我的視角就比較客觀,可以重新審視和整理一段關系。
從一段長久的親密關系中出來,再去看待别的親密關系,最觸動我的是首爾和老劉。
他們這個狀況,就是 middle aged marriage,中年的婚姻。中年婚姻是一段卡在中間的人生,不像二三十歲時那樣有活力,而且生活會給中年夫妻帶來很大壓力,就像三明治的那層内餡,上有老下有小,壓得很緊。一旦夫妻之間出現想法認同上的差異,兩個人都會很累。倒不是因爲感情不好了,也不是沒有互相尊重,而是雙方對未來的看法出現了差距,再去做生活的合夥人就會覺得累。
我覺得 40 歲之前是前半生,之後是後半生。不論職場或者感情,到了 40 歲這個中年階段,都需要自己再整合一次,把身邊的關系梳理清楚。當然有的人不會主動去做這些整理,他們更喜歡穩定過日子,安逸一點。但這不是所有人的期待。觀念的差異出現之後,就需要雙方互相配合妥協,如果總是一方妥協,那就變成委屈求全,更難走下去了。
我和首爾年齡相仿,雖然在不同的地方和家庭環境裏成長,但我們都卡在一個世代的交替,父母的婚姻觀念也比較傳統,這些都對我們的親密認知有影響。
女人想在親密關系裏尋求安全感,到了中年,她也還是會想努力創造自我價值、尋找自我認同,這都很正常。我完全可以理解一個女人在中年階段的選擇,包括對自己的要求。尤其是事業上,我一路走來很多人否定我,普通話不标準啦,這也不懂那也不懂,做不了主持啦,說什麽的都有。但我的内心就是足夠強大,才能抵抗所有唱衰的聲音。人的自信和自我認同,就是從自己創造的成就上面來的,這靠家庭和别人是辦不到的,隻有自己可以給。
工作中的 Melody
我記得有一集,老劉說,你還有什麽夢想?你這樣還不夠嗎?你已經很能幹很厲害很成功了。可是首爾就說,我覺得我還不夠,我根本還沒開始飛,你助我高飛。我可以理解,人都想要更好,想要更多,其實并不是名利的問題,就是觀念上的不同。當你面對一個比較按部就班的人,跟他解釋你的苦心和追求,好像會被解讀成貪心,甚至嫌棄他。其實真的不是,我看首爾,她是真心希望老劉也可以擁有對生活的熱情。
而且站在一個女藝人的角度,追求上進我更加能夠理解。市場上後浪推前浪,你身爲前浪的一部分,站在上面難道不希望自己變得更好嗎?面對觀衆、節目組、自己的工作團隊,我們都要負起責任。既然到了這個位置上,不進則退,根本停不下來。比如我有一檔節目,每次花一天錄一個禮拜的量,背後運轉的團隊工作量更大。如果我要照顧小孩,哪怕隻是請一天假,所有人都要跟着我一起加班,這一點真的讓我特别内疚。所以就要調整,盡量配合大家工作,不是說我想不做就不做了,一切得來不易,我對這些人都是有責任的。
"28 歲一定要生小孩 "
我一直很羨慕我父母的愛情故事,還有奶奶當年爲了爺爺從上海嫁到台灣,也是浪漫傳奇。到現在我爸爸還會在結婚紀念日送花給我媽媽。你想他們都這麽大年紀了,四十幾年裏怎麽可能沒吵沒鬧,什麽大風大浪沒有呢?但感情還是很好,我爸爸會在紀念日挑一束花,花也不是說多貴多好,就是一個儀式感,代表他有記在心裏。我媽媽嘴上會念叨死老頭,還不回家,買什麽花浪費錢,但心裏非常開心。
從小的這些耳濡目染讓我對婚姻和家庭很向往,有傳統的信念,希望擁有自己的完整家庭。現在想想還是太年輕了,真的太年輕了,不夠了解自己,也不夠自信。遇到一個比自己成熟自信的人,很容易有仰慕崇拜的心理,然後就陷進去了。當時就是想結婚,相夫教子,對方不喜歡我出去工作,剛結婚時就提出希望我可以不工作,我居然也覺得 " 好的 "。現在這些被傳統世俗理念束縛的情況,我都經曆過,也有過疑惑,二十幾歲還迷糊着就嫁人了。
Melody 與家人
在我媽媽她們老一輩的觀念裏,希望女人 28 歲就要生小孩,我也有這樣先入爲主的觀念,想到自己 28 歲了要趕快警報放鞭炮了,一定要生小孩。當時還遇到不孕的困難,身體很不适應,一直把生小孩當做自己的目标,我知道很多人都猜我是不是被逼的,但真的沒有,孩子是我自己要的。那個時候二十幾歲,真的太單純太傻了,容易陷入愛情,一心想生小孩,以爲很多結果是靠努力就能得到的,但是,有些事情就是要天時地利人和。年紀增長才知道,天時地利人和六個字有多重要。
嫁人生子,過日子還要做飯、整頓家務,幫忙照看父母公婆,還要在外工作。女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苦,痛苦是不能比較的,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坎。我盡量在調節,嫁了人生了小孩之後,我錄綜藝會講自己生活上的事,像水蜜桃和牛尾巴,我會把它化成故事,幽默化一下。因爲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子,沒辦法,就看你要怎麽想。
我們這個年齡的女人,不論什麽工作階層,到了年紀,四面八方都會對我們有需求。小孩,丈夫,父母公婆,還有工作團隊,我們在那麽多身份裏都要去滿足别人的需求,不斷付出不斷滿足,那麽誰來滿足我們的需求?我都記不清身邊有幾個朋友講過,自己現在不做中式料理了,改上西餐課,因爲先生口味變了,每天爲了做什麽菜給丈夫吃而絞盡腦汁。
還有家庭主婦,每天買菜做飯、接送小孩,一邊送小孩上學,腦子裏就要想今天中午做什麽便當,下午有什麽補習課,晚上要做什麽飯菜,包括先生的三餐,還有家務,對父母公婆的照料 ...... 這些都是她們每天都在親身經曆的。如果是職業婦女的話,那還有很大一部分時間要運轉工作,兼顧家庭,更加忙碌。
但是,我們的需求呢?爲什麽我們反複在提需求,都已經到了啰嗦的地步?因爲有人沒聽見啊,甚至是裝作沒聽見。雙方結合一段親密關系,作爲伴侶,一方提了情感需求,得到的可能是對方面無表情地回應,無言沉默,甚至還覺得不可理喻。到了這一步,女人的心就開始寒了。
我曾經講過一個比喻,親密關系就像打網球,你打一球我打一球,網球要兩個人才能打得起來,一個人怎麽打?當然也不能要求對方每一次都接得到球,對不對?因爲都是人,有情緒,接不到球沒有關系,但還是要把它撿起來,派回來。如果動也不動,就變成單打獨鬥了。
《再見愛人 3》有一期,首爾的話讓我感觸很深,她說女人的心都是死在小事上,讓關系走到盡頭的都不是大事,而是日複一日積累的小事,慢慢磨平愛意。我記得她很直白地表達過,她渴望愛情。當時有觀衆表示共情,也有觀衆講,你們這些四十幾歲的女人還渴望愛情是不切實際。但是,誰規定人到了四十歲就心已死,單純過過日子就行了?我到八十歲也還是有情感需求啊。我們就是有需求,我們就是渴望親密關系裏的愛情,誰不渴望愛情呢?
而且,我相信以首爾的性格,如果她能對着鏡頭表達,大概率私下也曾對老劉表達過,她渴望愛情,渴望伴侶的理解支持。真實敞開自己在親密關系中的需求是痛苦的,肯定不舒服,但這是很有必要的。如果連問題都不敢直面交流,更不用提去動手解決了。
我想,如果對伴侶反複講述自己的情感需求,而對方還是沉默,無法回應,那麽慢慢的,心就開始寒了。我跟你講,女人開始心寒,是真的心灰意冷。因爲在親密關系中得不到滋養了,面對自己最親近的人,那麽誠懇地講述:我渴望一點溫柔,渴望一點體貼,我渴望一點、讓我覺得自己是媽媽太太女兒媳婦之外,還是一個女人的那種愛。我渴望你讓我想起來我還是個女人。如果連最親密的人都不回應我,那怎麽辦?
我爸爸到現在都會給我媽媽送花。這就是親密關系裏的愛與體貼,很小的一件事,一束花而已。禮物是否貴重其實真的沒那麽重要,重要的是心意,有沒有用心在表達。當我們二十幾歲步入婚姻,願意讓某個人把自己娶回家,是因爲愛。那怎麽年紀大了,四十幾歲了,我們說想要愛情的感覺,卻被笑話。沒有愛情,隻剩下親情了。這種話聽着真是心灰意冷。
人應該要像小草,而不是大樹
雖然我從婚姻的親密關系中走出來了,但其他的親密關系給了現階段的我很多慰藉。畢竟都是生活,可以把一杯水看成半杯滿,也可以看成半杯空,我總是盡量做到讓自己去看半杯滿,隻看自己擁有的那部分。離婚之後,家人朋友給我了很多支持,網友們也對我那麽包容,我很感恩。17 年的婚姻帶給我很多東西,最重要的是,給了我兩個可愛的孩子。
女人生育很不容易,但孩子是我很感恩的。下決定離婚,我對女兒們說,從此你們兩個是媽媽的心,一人一半。但是她們說,媽媽你不要忘了,我們都隻能拿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你要留下來愛自己。
Melody 和她的兩個女兒
不要以爲孩子不懂,小孩都知道的。傳統觀念中的女性往往會被規訓要妥協、犧牲,盡力爲孩子維持一個完整的家。可是犧牲不一定能換到想要的東西,就像我說的,有些東西不是靠努力換來的。爲了成全大局犧牲自己,又怎麽去照顧好孩子?這次我沒有避諱離婚的事,如果什麽都要掩飾的話,太累了,對小孩也不公平。所以我誠實面對了,甩甩頭往前走,這樣我的後半生才會更精彩。
我特别想給孩子們好的影響,以身作則。這幾個月她們真的讓我覺得很貼心,當我工作變多,忙着兩頭飛錄節目,還有金鍾獎的提名,她們都很支持。最重要的是,她們在飛速成長,功課學習上沒有因爲少了我的督促而拉胯,反倒更加自覺地去完成。
我很看重學習,一直都在叮囑她們要好好讀書。這幾個月的忙碌裏,我看見她們自發地投入學習,不是爲我在學習,而是爲她們自己。女兒們支持我的決定,看到媽媽在忙碌,自己也認真去學習,這是一個很好的良性循環。從她們出生,我就在學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斷調整和孩子溝通的方式,以便跟上成長的節奏。到現在看見她們自覺學習,心裏真的很溫暖。
以前有人叫我 " 貴婦 ",我用 " 跪婦 " 的幽默化解了。但說實話,貴婦在舊觀念裏是和丈夫的能力挂鈎的,嫁得好,才有相關的評價。我心目中,對貴婦有另一種評判标準,是對這個人本身的判斷,而不是看她附屬的其他東西:女人要讀書,要懂得自己的價值,提升能力,豐富内涵,不斷學習成長,這些才是關鍵。當一個女人真心愛護自己,不是停留在外表,也不是買多少奢侈品,内心才會充實安定。
人生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人也沒有十全十美。比漂亮的話,一山更比一山高,是吧?人變老,顔值也會變,如果一心隻追求漂亮,那這個目标永遠都追不到。人怎麽和自然規律對抗呢?曾經我做了一個直播,評論說你怎麽看起來比康熙那會兒老。我想,這不是廢話?《康熙來了》都是 15 年前的事了,如果 15 年我都沒有一點閱曆在臉上,豈不是成了妖怪了。
我現在覺得年紀越大越能扛事,大風大浪見多了,大事就變小事,小事就變沒事了。年輕時沒見過那麽多世面,小事都是天大的事。但是到了我這個階段,什麽沒見過呢。就像偉忠哥講的,我臉上的線條都變了。
我曾經說過 40 歲的意義,這個年紀是一道關卡,人會發覺更多潛意識裏的聲音。這些聲音在年輕的時候或許可以被壓住,或者用别的東西轉移注意力,但過了 40 歲,這些聲音就會越來越大,大到你無法再忽略。因爲人到中年,生老病死和人情冷暖更明顯了,于是你發現,每個個體隻有一次機會,我們不能寄托别人一直配合,隻能自己去活明白,自己去争取一些想要的東西。
我爸爸曾經和我舉過一個例子,他說成功的人應該要像小草,而不是大樹。意思是,你要有堅韌的内功,像小草一樣,不論冰天雪地還是風雨飄搖,都能生存下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太堅硬龐大的樹會在台風裏更容易折斷,但是小草生命力頑強,有細水長流的本事。
做小草還是做大樹,也都是個人的選擇。好比現在的風潮鼓吹獨立女性,簡直有點排斥婚姻和生育了,但說實話,這也都是人生的一個選擇而已。不代表必須,也不代表抗争,我從來不問人家你結婚了沒有,生小孩了沒有。這不是應不應該,隻是個人選擇。
不用太介意對錯,就像一段不合适的親密關系,我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如果因爲害怕犯錯就不踏出第一步,不敢嘗試,又怎麽評判對和錯,适合或不适合?這麽多年我走過來,你們也都看到了,戀愛分手,結婚離婚,然後事業進入新階段。
當你問我,怎麽對待後續的親密關系。其實我現在不确定自己要什麽,我也沒辦法提前預設,因爲人會變。人有生命,一直在變呐。但我想,即便人到中年,即便遇到命運中的波折,我們還是可以對自己有所期待。當然,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傷口,但也沒關系,這就是人生。誰也無法保證自己永遠都在做正确的選擇。如果你這一輩子可以活在沒有傷口的日子裏,那我要恭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