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 3 月 12 日 星期二 |
NO.1 金融監管總局:推動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落實
3 月 11 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場 " 部長通道 " 集中采訪活動上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将進一步加大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的資金供給,并推動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的落實。李雲澤強調,金融監管總局積極支持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設,以促進房地産市場的穩定發展。這一舉措旨在優化資金分配,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爲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點評:這反映了國家對于房地産市場穩定的重視程度,以及通過資金供給來确保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建設的推進。不過,此類措施在落實過程中需要注意資金供給的效率和精準性,避免資金過度集中于某些領域而導緻的市場失衡,同時需要關注債務風險和确保資金用途的透明性,防止對市場造成不良影響。
NO.2 深交所: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據深交所微信公衆号,3 月 11 日,深交所組織召開 2023 年度債券監管發展業務座談會,回顧總結 2023 年深交所債券市場建設工作,研究部署推進 2024 年重點任務。會議結合當前形勢,深入研讨了 2024 年重點工作:一是要健全債券市場防假打假工作機制,紮實推進債券注冊制改革走深走實;二是要統籌抓好風險防控和合理融資支持,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動地方債務風險化解落實落地;三是要推進固收産品創新,加快基礎設施 REITs 常态化發行,引導更多資源流向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領域,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四是要完善二級市場交易制度,持續推進交易所多層次回購市場建設;五是要豐富大灣區債券平台功能,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點評:深交所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和協助地方債務風險化解的舉措,展現了交易所在債券市場重要角色。固定收益産品的創新以及基礎設施 REITs 的推出,可以爲房地産市場提供多元化的融資工具,利于調整産業資本結構。然而要避免債券市場的過度金融化,确保融資工具真正服務于經濟實體和産業發展。
NO.3 重點 10 城二手房周成交量環比漲超一成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4 年第 10 周(3 月 4 日 -10 日),重點 10 城二手住宅成交量爲 14463 套,環比上漲 11.23%。成交量已現環比 " 三連升 ",同比降幅連續小幅收窄。四大一線城市二手房成交均出現回升趨勢,其中北京有周末單日成交破千套,上海二手房日均成交量是二月的兩倍,深圳二手房周成交突破千套關口,廣州二手樓市市場活躍度也有上升趨勢。一位業内分析師認爲:" 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的确在回升,但速度比以往慢,小陽春行情可期,但不一定能達到以往水平。"
點評:市場信心正逐漸回暖。但二手房市場的回升并不意味着房地産市場全面複蘇,核心城市的活躍度能否帶動全國樓市的持續複蘇仍需觀望。在此時期,開發商及中介機構應該注意把握市場溫度,做好服務和風險管理,同時探索創新業務模式,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市場波動。
NO.4 萬科剩餘兩筆境外債将通過 3 種方式兌付
3 月 11 日,萬科 A 一筆發行規模 6.3 億美元的中期票據到期,相關償債資金在 3 月 8 日便已到位。萬科 A 相關人士介紹,截至目前,該公司今年境外公開市場的債務已經償付了将近一半,剩下的兩筆境外債務将在 5 月及 6 月到期,會通過 3 種方式兌付,包括境外自有資金,境外子公司所獲得的境内項目分紅或股權轉讓資金,以及境外銀團貸款。境内方面,今年 93 億元的到期債務已經償付了 20 億元," 境内的融資渠道很暢通,這個不用太擔心 "。
點評:萬科展示了自身較強的償債能力,同時也表明了公司對外債風險的嚴謹态度和積極應對措施。境内融資渠道的順暢,确保了公司在國内的資金靈活性,有助于保持企業運營的穩定和降低财務風險。但值得注意的是,境外融資環境變化多端,任何外部市場波動都可能影響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償債能力。
NO.5 億達中國收到安業印刷提出的清盤呈請
3 月 11 日,億達中國發布内幕消息稱,于 2024 年 3 月 9 日,公司收到安業财經印刷有限公司(呈請人)于 2024 年 3 月 7 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區高等法院提出的對本公司的清盤呈請,内容有關本公司于呈請日期未償還總額爲 889261 港元的逾期款項。億達中國在公告中指出,本公司将強烈反對呈請,并認爲呈請并不代表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并可能損害本公司的價值。公司将采取行動解決與呈請人的争議,并促使盡快撤回呈請。預期呈請短期内不會對集團的整體境内業務造成重大影響。若呈請人與本公司之間未能達成和解,本公司将就申請認可令尋求法律意見,并采取一切法律措施保障自身合法權利。
點評:這暴露了公司在資金鏈管理方面存在的困境。雖然呈請人所涉及的款項不大,但此類事件可能對公司的信用狀況和市場形象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影響其他債權人和投資者的信心。回應中提到的解決争議和保障合法權利表明公司尋求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但是否能夠妥善解決債務問題,确保公司可持續經營仍需觀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