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ES 2024 将吸引衆多亞洲企業參與,包括來自韓國和日本的知名企業。
2、多家中國大型科技公司仍将缺席,但字節跳動及其子公司 TikTok 将亮相。
3、今年将有 1000 多家中國公司參展,其中大部分是初創公司和小公司。
騰訊科技訊 1 月 6 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美國當地時間下周二,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貿易展 CES 2024 将在拉斯維加斯盛大開幕,預計将迎來超過 13 萬名與會者和 4000 家參展商。這場爲期四天的年度盛會,将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技企業,展示他們在人工智能(AI)、汽車、機器人、增強現實(AR)和虛拟現實(VR)等領域的最新成果。
作爲 2024 年的首場大型科技活動,CES 2024 将吸引衆多亞洲企業參與,包括來自韓國和日本的知名企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多家大型科技公司仍将缺席此次盛會。不過,字節跳動及其子公司 TikTok 将亮相展會。與此同時,規模較小的中國企業仍對 CES 和美國市場保持着濃厚興趣。
在 CES 2024 上,有五大值得關注的趨勢:
1. 人工智能産品将無處不在
無論是在 CES 上,還是在 2024 年,人工智能無疑都将成爲最熱門的科技話題。繼 OpenAI 的聊天機器人 ChatGPT 掀起 2023 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熱潮之後,今年将湧現更多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案例。各大參展企業将争相展示他們最新的人工智能産品,盡管有些仍處于概念階段。
英特爾和高通等芯片制造商,三星和西門子等電子巨頭,都将以人工智能爲主題發表主題演講。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競賽中脫穎而出的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暗示,将在 CES 上發布新的人工智能産品。與此同時,聯想等手機制造商将在此次活動中展示人工智能個人電腦(AI PC)和手機。
規模較小的參展商也紛紛加入人工智能熱潮。從全球各地的初創公司到行業巨頭,都在利用人工智能加強工作場所的協作,涵蓋健康、物流、美容産品等領域。然而,他們中有多少公司能把這個熱門詞彙轉化爲引領行業的創新,仍待觀察。
以首次參加展會的香港創業公司 Spaceship 爲例,創始人斯坦利 · 王(Stanley Wong)表示,該公司緻力于展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增強電子商務領域的運輸和配送能力。Spaceship 緻力于幫助直接從中國運送貨物。正如王所言,許多電子産品仍在中國制造。
2. 汽車和火箭
盡管 CES 以消費電子産品貿易展著稱,但近年來,它已逐漸演變成一個車展。全球各大汽車制造商及其供應商,如韓國的起亞和現代、日本的的本田和德國的梅賽德斯 - 奔馳,都成爲了 CES 2024 的重要參與者。
但這些展出的車輛并非普通汽車。與會者将有機會體驗自動駕駛技術、欣賞新款電動車型,甚至目睹多款飛行汽車。本田發布了一款全新的 " 全球電動汽車系列車型 ",而中國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小鵬也将首次在海外推出其最新的飛行汽車。
除了汽車,今年消費電子展還将目光投向了另一個飛行領域——火箭和其他太空技術。行業參與者和政府官員将共同探讨 " 最後前沿 " 的發展如何影響從人工智能到國際關系的衆多方面。
3. 元宇宙:2024 年能否起飛?
多年來," 元宇宙 " 一直是 CES 上的熱門話題。但在現實世界中,它并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那麽,2024 年是否會成爲改變的轉折點?
随着蘋果将于今年年初推出其首款混合現實頭顯 Vision Pro,業内人士對其寄予厚望。他們希望這款産品能夠推動虛拟現實和增強現實設備的快速普及,而這些設備通常被視爲通往元宇宙的門戶。
與此同時,領先的混合現實設備制造商如 Meta、HTC 和 Magic Leap 等也将在下周展示他們的最新産品。雖然 Vision Pro 有望占領高端消費市場,但其他制造商則将自身定位爲更實惠的選擇。
東京媒體環境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 Yasushi Yamamoto 指出,元宇宙産品 " 仍然缺乏用戶想要使用它們的理由 "。他還指出了諸如沉重的頭戴式顯示器等限制因素。他認爲,各公司仍在爲市場的未來 " 奠定基礎 "。
4. 參與率上升,亞洲公司大舉出動
多年來,CES 的盛名有所減淡。尤其是在疫情嚴重的那些日子裏,大規模的面對面活動大多被禁止。
但今年,我們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展會組織者 CTA 表示,預計将有 4000 多家參展商和 13 萬名與會者齊聚此次活動,相較于去年的 3200 家公司和 117,841 名與會者,參與人數有所上升。盡管如此,這仍未能恢複到疫情前的盛況,當時有超過 17 萬人齊聚拉斯維加斯。
然而,亞洲公司對美國科技貿易展的熱情從未減退,甚至日益高漲。在今年的 CES 2024 上,我們将看到更多的亞洲面孔。來自韓國和日本的遊客是 CES 2023 的數量第二和第三多的參觀者,分别有 11,941 人和 4,182 人參加。
韓國将迎來又一個強勁的年份。三星電子将于 21 日舉行主題爲 "AI for All: AI 時代的連接 " 的新聞發布會。與此同時,LG、起亞等 700 多家韓國企業也将亮相今年的 CES 展會。
東京媒體環境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 Yasushi Yamamoto 表示,預計将有更多的韓國背景公司參與進來," 有些公司甚至在美國設立了辦事處,并以美國公司的身份參與其中。" 他還指出,韓國初創公司往往将北美市場置于優先考慮的位置,因爲他們的國内市場相對較小,沒有鄰國日本的市場規模大。
與此同時,約有 70 家日本公司将出席展會,其中包括索尼和松下等知名企業。然而,相對較少的汽車制造商将參與其中,觀察人士将其歸因于日本企業相對謹慎的戰略。相比之下,西方制造商更願意展示概念車型,比如在上一屆消費電子展上展示的一款變色、人工智能驅動的寶馬汽車。
雖然 CTA 在展會前并未透露與會者的詳細情況,但主辦方的一位發言人表示:" 我們看到參展商和參觀者的數量有所增加,預計來自亞太地區的參展商和與會者将有很強的代表性,亞太地區是全球科技行業的重要市場。"
5. 多數中國科技巨頭缺席,初創企業激增
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包括疫情),參加 CES 的中國與會者數量明顯減少。在 CES 2023 上,隻有 2296 名中國與會者參加,與 2020 年的 11067 人、2019 年的 12839 人、2018 年的 15383 人相比,大幅下降。
華爲、阿裏巴巴等大型科技公司今年仍将缺席 CES,不過海信和 TCL 等中國消費電子産品公司仍計劃亮相展會。字節跳動及其子公司 TikTok 也在參展名單上。
中國企業的參展記錄遵循了 CES 參展商的總體趨勢,即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将重磅産品留到内部發布會上發布,因爲他們的産品主要針對國内消費者。這使得 CES 更多地被留給了規模較小的公司。在今年參展的 4000 家參展商中,将有 1200 多家在尤裏卡公園設立展位,那裏是爲全球初創企業保留的位置。
對于 CES 2024 參展商名單上的 1000 多家中國公司(大部分是初創公司和小公司)來說,由于國内競争日益激烈,許多公司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海外以尋求增長。(編譯 / 金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