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穿越迷茫寒冬,成爲醫療健康行業的下一個商業之王?
近日,36氪「尋找确定性」WISE2023商業之王·醫療健康新風向大會在北京舉辦。大會攜手科學家、創業者和投資人,從真實臨床需求、技術革新出發,尋找值得被押注的産業"确定性"。
醫療健康是能夠穿越周期、發展潛力巨大的賽道,需要"10年10億美金"的投入,還需要肯坐冷闆凳的苦功。當下中國基礎研究能力正在勃發,創新勢力正在崛起。大變局中,新生代企業正聚焦臨床真痛點,突破技術卡脖子,跨越市場艱與險,步步爲營,通過創新産品和服務,實現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雙赢。
在《手術機器人的臨床場景與入院通路》圓桌論壇上,與會嘉賓分享了手術機器人在不同科室領域的臨床價值和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對位未來如何在臨床普及的規劃和期待。
愛博醫療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副總經理任文永提到,血管介入手術相關手術量呈現階梯狀發展、不斷攀升,加上手術複雜往往需要須多個醫生協同進行操作,手術機器人化的機會非常明确,後者核心能解決效率和"meaning"(抗輻射以保護醫生健康)兩大問題。而随着西門子這類巨頭的階段性"放棄",愛博這類本土廠商有了成爲全球領頭羊的機會,出海成爲必然選擇,不過要實現産品普及還有"marketing access"的衆多環節要去跨越。
瑞龍諾賦創始人兼CEO馬長征表示,"達芬奇"樹立了腹腔鏡手術機器人領域的一個标杆,但因其技術和産品特性,它目前主要局限在泌尿外科等小科室,難以滲透到普外科、婦科等更廣闊的場景,瑞龍諾賦通過原創的模塊化設計切入賽道,希望能突破類達芬奇或達芬奇在專科普及中所碰到的瓶頸,去覆蓋中國最有吸引力的細分市場,讓手術機器人成爲中國十餘萬手術室的标配。
鑫君特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姜黎威指出,骨科手術機器人核心是要實現減少射線、提高手術精準度、更微創化的目标。目前,中國的骨科手術量逐年增長,已達到450萬例,超過其它很多亞專科,但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滲透率仍然較低,市場潛力巨大。但他也表示,骨科手術機器人在中國至今沒有走出一條非常有效的路,還有擴大适應症、解決收費端等問題等待"破冰",相信随着産品性能的提升和政策的支持,商業化前景值得期待。
磅策醫療創始人張兆東指出,植發是一個機器人能大幅提升自動化的明确場景,速度比傳統人工手速快約50%、種植精準性和提取存活率提高約10%,一旦機器人推上臨床就能直接降低植發成本。植發市場正在快速爆發,機器人能成爲其中的好幫手,未來除了能爲公立醫院補充相關的"人員"缺失、幫助民營機構提高投入産出比外,還爲消費者提高植發效果,植發機器人是個有意義且發展前景可期的細分領域。
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聯想加速器總經理梁穎從投資人的視角指出,一個好的手術機器人項目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首先,一定要解決行業的痛點和醫生痛點,比如手術操作的精準性,效率,包括無創等等;其次,一定要技術的壁壘和護城河,希望技術是全球領先;第三,希望這樣的項目不隻是國産替代,而是能夠面向全球市場;第四,要有平台屬性,延展性比較強,能夠從單個手術室到多個手術室。她也認爲,手術機器人賽道的技術還在不斷叠代更新,未來依然會有新的進入者、颠覆者,會不斷地螺旋上升,也不斷會有新的産品和新的公司出來,這也孕育着相應的早期投資機會。
嘉賓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頓雨婷女士 | 36氪資深分析師
任文永先生 | 愛博醫療機器人 聯合創始人兼副總經理
馬長征先生 | 瑞龍諾賦 創始人兼CEO
姜黎威先生 | 鑫君特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張兆東先生 | 磅策醫療 創始人
梁穎女士 | 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聯想加速器總經理
圓桌現場
以下爲圓桌對話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
今天我們特别邀約了幾個面向不同臨床科室的手術機器人企業家,來跟我們分享這個行業的這些新進展,首先還是先請各位嘉賓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和所在的公司?
任文永:我是深圳市愛博醫療機器人有限公司的聯創任文永,主要負責産品設計,還有分管臨床的部分。我們公司主要聚焦在泛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簡單來講就是,在保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我們的産品輔助醫生來開展一系列的心腦外周血管介入的手術,幫助他們解決在手術過程當中的心髒支架植入的精準度、安全性等問題。
愛博醫療聯合創始人任文永
馬長征:我是瑞龍諾賦創始人兼CEO馬長征,瑞龍諾賦成立了4年,是一家初創公司,我們在過去的3年時間裏,完成了從概念開始到今天所有專科都進入臨床試驗,速度非常快。在腹腔鏡機器人領域,大家都知道達芬奇像"神"一樣的存在,但我們所研發的是和達芬奇完全不一樣的模塊化的手術機器人,在國内是第一次推出,它覆蓋的專科,包括胸腔、盆腔、腹腔裏所有的4個大專科,我們希望通過模塊化的手術機器人,去突破過去手術機器人在軟組織應用領域裏較大的局限,尤其是僅在泌尿外科應用比較好,但在其他的專科滲透率非常低,這樣的一個發展瓶頸。
瑞龍諾賦創始人馬長征
姜黎威:我來自深圳鑫君特公司,是公司的董事長創始人,我們公司是專注在硬組織機器人的研究和銷售,主要是在硬組織骨科領域,産品覆蓋創傷、脊柱和關節。
鑫君特創始人姜黎威
張兆東:我是磅策醫療的創始人張兆東,在沒進入醫療行業前是做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做了10年,積累了很多的技術、也做過很多大型的項目,磅策是由哈工大基金體系裏孵化出來的企業,專注在植發領域,目前主要圍繞毛發的脫發檢驗、發型設計美學,再到植發,再到育發、養發,各個産品的解決方案,我自己的頭已經拿我的機器植過兩次了,産品在北京也做完臨床了,已走入了注冊的階段。
磅策醫療創始人張兆東
梁穎:我是來自聯想創投的梁穎,聯想創投是聯想旗下的全球科技産業基金,旨在融彙聯想的産業資源與資本+孵化的方式,助力科技的未來。我們主要圍繞物聯網(包括機器人、IoT)、邊緣計算、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這些技術賦能行業的機會,比如說醫療大健康,智能制造,智慧出行、智慧能源等等賽道,我們目前已經投了240多個核心科技項目,有18家已經上市了。
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梁穎
根據剛才的分享我們了解到,其實大家所在的一個場景都截然不同,那面向這些不同的科室或場景,我們做的手術機器人核心想解決什麽問題?
任文永:所有産品一定是圍繞着某一類适應症,我們非常明确地要做微創血管介入手術,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比如說心血管、腦血管、外周血管的手術,而這些手術場景下有兩個問題要解決:一個就是效率的問題;另外一個Meaning(意義)。傳統人工手術場景下,醫生會遭遇到手術效率和精準性等方面的問題,譬如多器械協同操作的低效和穩定性不足的問題,這是機器人要去解決的一個共性問題。
對于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還有一個關鍵詞就是"meaning",因爲血管介入手術是一類以醫生犧牲長期職業健康爲代價去開展的手術,手術機器人能通過隔室操作的這種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
馬長征:軟組織手術機器人主要是針對胸腔、腹腔和盆腔,涉及到的專科包括胸外、普外、泌尿和婦科。說到軟組織機器人,肯定繞不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它在中國存在了大概16年,在中國做了多少台手術?2013年是2985例手術,到了2022年做了98750台手術,實現了33倍的成長,看上去是非常光鮮的業績。但從它的專科覆蓋來看,還有很大問題:10年前當達芬奇做2985台手術的時候,它在泌尿外科的滲透率将近50%;10年後做到98750台時在泌尿外科的滲透率是44%。泌尿外科是上述4個專科中最小的一個,微創手術量全國一年可能隻有20多萬台,最大的是普外科和婦科,它們在中國一年要做将近1000萬台手術。換言之,達芬奇目前總共做的手術占所有微創手術量的1%都不到,原因除了價格太貴之外,還有它非常不合适在普外科或者婦科裏滲透和應用。
這其實有很多技術和設計方面的原因,這也促使我們要做模塊化的機器人。在中國,如果要在普外科和婦科裏推進手術機器人普及,就必須在源頭設計上做變更,必須讓外科醫生常講的8個字能很好被滿足:一是普外科婦科裏講的"指哪打哪",解釋了手術機器人在操作時的精準性問題;二是"大開大合",因爲普外手術和婦科手術的創面都非常大,要接觸到的面也非常大,達芬奇一體式的機器人不能很好地在全手術過程中實現"大開大合"的操作,這也直接阻礙了它在普外科和婦科發展。爲此,瑞龍諾賦做了國内原創的模塊化設計,可以解決"大開大合"的問題,在最近的臨床試驗上無論是泌尿外科還是婦科都得到比較好的驗證,希望能突破類達芬奇或達芬奇在專科普及中所碰到的瓶頸。
姜黎威: 作爲硬組織的機器人來講要解決的臨床痛點是什麽?無外乎這樣幾點,能夠減少射線,能夠提高手術的精準度,能讓病人通過機器人來做微創的手術,達到盡快康複的目的。
大家都有去過醫院骨科的經驗,骨科醫生都必不可少要用到X光機、CT等等。在X光機剛剛産生進入到醫療領域時,大家都沒意識到X光對人類的傷害,所以在最早50年代的骨科醫生當中很多人莫名其妙得了癌症,現在大家明确意識到X線對醫患的影響。所以機器人首先要解決的臨床上痛點,就是如何減少骨科醫生的X線的輻射。
另外,随着骨科技術的不斷提升,對骨科手術精準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無論是安裝一個人工關節還是處理一個骨折,大家都會看植入準不準、位置好不好,如何讓醫生在每天經手十幾二十例手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還能使得手術的一緻性好,機器人就能做到,它還有微創等優點。拿鑫君特的機器人來講,我們通過術前的CT規劃,術中有一個X光正位和側位的平片作爲做完配準,醫生不需要在X線引導的情況下,機器人就能夠自動完成了。要強調的是,鑫君特也是第一家做自動操作的機器人的公司,能自動地幫助醫生做置針動作。
————————
張兆東:植發的全名叫毛發移植術,還是要從後枕部把毛囊精選出來移植到前面的發際線,一般需求點都在發際線上,對于一個醫生的要求,就要趴在一個患者的頭上,盯着數萬根的頭發,精選出所需要移植的頭發,每根頭發的直徑隻有0.05毫米,一場手術至少要取3000根左右。所以對于一個醫生來說,一台手術幹4-8個小時很正常,它同時還要配備提取、分離和種植的護士,也就相當于這一幫人移植了個大森林,到前面的發際線上。植發對于機器人而言,是一個能全自動化解決的場景,機器人植發的速度會比傳統人工速度快50%左右,種植精準性和提取存活率上都會提高10%左右。
機器人植發和人工植發過程一模一樣的,現在由原來的fut進化到fue,原來的fut的是帶狀移植術,就從後腦勺切了塊皮移在前面;現在是點狀的,也就是說微創化的一根頭發拔的機器人執行過程中也是一模一樣的,隻是機器人看得更準。醫生盯着數萬根頭發,幾千根提取下來,不可能不失誤。根據我們總結的數據,一般臨床醫生的毛發橫斷率取100根頭發有20根是損傷掉的,機器人現在能保證在10%以内且還要比人的速度快。
從患者感受上,如果速度提快了,整台手術的速度時間變短,對于患者的感受就會好很多。做過植發的人都知道,一台手術4個小時趴在床上是很難接受的,如果時間變成兩個小時,就它慢慢的感覺越來越好。同樣的因爲在這個場景裏,我們有效的把人員縮減了2-3個人,未來植發的成本是能降下來,現在植發貴也是因爲一台手術堆的人太多了。
聯想在手術機器人領域涉獵很廣,也想請您站在投資的視角分享下,怎麽去看待一個标的的價值?
梁穎:醫療大健康是我們關注的重點賽道,我們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這些技術去改變傳統的醫療行業,包含診療環節,手術環節、藥物研發、腦機接口、合成生物、基因細胞治療等等。其中手術機器人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可能是國内投資手術機器人最多的機構之一,背後的邏輯是我們堅信手術機器人,能夠作爲醫生的眼睛,醫生的手,還有醫生的大腦,看到醫生看不到的地方,它能夠智能化的去做一些輔助性手術導航或者術前規劃等等,最終能夠解決醫生和病人的痛點,這背後是數據和AI的賦能。基于此,我們在醫療賽道布局了非常多的企業,包括台上的企業愛博和磅策。
目前在醫療賽道裏面,我們看到的機器人的發展,一方面是說馬總提到的從開放式到微創,最終未來實現無創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是智能化的趨勢。圍繞這兩個趨勢,我們在各個科室裏面都會投資一些項目,我們最近投資了一個經自然腔道做肺癌活檢,未來可以做消融的手術機器人,團隊在海外;同時我們也投資了骨科相關的機器人,是門檻相對較高的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包括髋關節、骨膝關節置換,還能做關節置換手術的術前規劃,術中導航等,實現全流程的閉環;在生殖賽道投資了輔助生殖的手術機器人,來解決取精和取卵、冷凍精子和卵子,最後培養的全自動流程的機器人;以及腹腔手術機器人,我們也投了一個項目,基本上是國産替代的邏輯。
總結一下我們在選擇項目的時候,我們認爲,首先一定是要解決這個行業的痛點,真正解決醫生的痛點,比如手術操作的精準性,效率,包括無創等等。其次,一定要具備技術壁壘和護城河,我們希望這樣的技術是全球領先。第三,我們希望這樣的項目實際上不隻是國産替代,而是能夠面向全球市場。第四,我們希望項目要有平台屬性,延展性比較強,能夠從單個手術室到多個手術室。
将視角拉回來給創業者。先問愛博,因爲我們知道像血管介入,是近幾年手術是非常熱門的一個細分方向,但今年發生了像西門子退出這樣的事情,給了行業帶來比較負面的影響,也影響了大家的信心。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您覺得機器人的機會和挑戰是在哪裏?
任文永:針對這件事情,我覺得要思考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價值到底在哪裏?值不值得做?首先根據我的研究了解,西門子退出的最重要原因是其産品沒有得到全球的臨床專家的認可,即産品力不足,從而暫停市場工作,轉而重新立項研發、重新做産品。
關于機會,可以從幾個維度來看:第一,血管介入手術的存量巨大和增量驚人,尤其是神經介入手術的增量非常值得關注,且手術過程中"遞送和植入"操作動作依然存在明顯的痛點,如多器械操作的穩定性、支架等植入過程中的精準性等,患者受益有待進一步提升;第二,傳統的培訓手段下,合格手術醫生及高水平醫生的培養速度緩慢,周期過長;第三,醫療資源分布的不均均衡,尤其是在中國,高水平醫療資源供給效率低下;第四,醫生的職業健康在手術中受到嚴重的輻射及過度負重的威脅。
西門子事件帶給行業的是機會與挑戰并存,中國的創業公司有機會真正成爲這個賽道的領跑者。随之而來的挑戰就是:第一,角色的轉變的挑戰,以往以做跟随的事情爲主的國内企業在有機會成爲賽道的領跑者的同時,帶來了全新産品的用戶教育、市場準入、醫學推廣等等挑戰;第二,獨立思考産品定義,在沒有可參考或不值得參考的情況下,如何通過與全球化的臨床團隊合作,通過卓越的産品力來滿足臨床需求;第三,出海,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在國内很容易卷的情況下,通過産品開發、臨床研究、市場推廣、知識産權等來進行全球化的品牌塑造。
達芬奇樹立了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的一個标杆,瑞龍諾賦通過這種模塊化靈巧化的視角去切入,給行業帶來哪些改變?現在這個賽道也很卷,入局者該如何突出重圍和把握未來商業化的機會?
馬長征:4年前瑞龍諾賦剛成立的時候,我們面臨兩個選擇:第一個是選擇可能大部分人認爲理所當然的,去仿制達芬奇。因爲達芬奇像神一樣的存在,我在手術機器人行業從2013年開始做了10年時間,涉足銷售、研發、市場等多個領域,看上去更是理所當然地就應該做一個仿制品,因爲效率最高的,可能大多數公司也是這麽去做,而且聽上去邏輯很簡單、很直接——國産替代。
但在10多年的積累裏,我們發現達芬奇無法在普外科和婦科裏形成突破,背後原因不再贅述。手術機器人是大型裝備,生産特點主要是系統集成,人力成本隻占總成本的一小部分。假如一個公司要去做國産替代,僅僅靠價格或性價比去競争,"節約"的部分如何能夠保證它的性能?因爲人力成本僅占一小部分,競争力又在哪裏?
另外,對于上述兩個最大的專科,也是中國最有吸引力的市場,達芬奇16年沒有做到,簡單仿制憑什麽能做到?所以,在公司創立了之後,我們花了1年的時間,把更多的決策權交給醫生、交到手術室裏,不同的專科有不同的手術場景需求。當我們形成一定要做模塊化的、是可配置的概念,解釋要從原創開始做,要從中國臨床醫生的需求、每個專科的需求,尤其是普外科和婦科的需求去設計這個系統的時候,我們立馬吸引了一大批技術人才,包括從達芬奇、強生、Auris Health出來的,海歸的、本土的都有。
手術機器人這個行業就是一個人才的競争,可供選擇的人才非常少,我們在将近4年之前就很不容易地吸引到了一批在這個行業裏邊非常資深的、有經驗的,包括研發、包括上市、包括市場的這樣的一批人才,就堅持從這條道路走下去,一定要做原創的、直接解決臨床實際需求的解決方案。
骨科手術機器人也算是一個還比較卷的細分領域了,加上今年政策也有開始有一些控費的要求,給賽道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也想請您分享一下,就是說目前整體來看,您覺得骨科手術機器人目前的商業化表現怎麽樣?以及現在所面臨的難點是什麽?面對外部的不确定性,如何迎接挑戰和更好地實現商業化?
姜黎威:骨科毫無疑問大家都認同骨科是醫療整個行業裏邊細分領域非常大的一個市場,拿手術量來講,創傷、脊柱和關節置換,骨科手術的量在中國已經突破了450萬例,任何一個其他的亞專業都很難跟骨科的手術量相比。
首先,我們看骨科手術機器人在中國和領先的美國,在美國滲透率大概也就超過10%;那中國至今爲止,骨科手術機器人在手術當中的運用不足0.1%。目前我們統計下來,在整個中國有骨科機器人公司在注冊的有40多家公司,這裏比較活躍的大概有二十幾家,拿證的大概有十七八家,面對每年450萬例的手術量(還在逐年增長),這個數量還是小,還有很大的機會。
第二,骨科手術機器人在中國應用的滲透率非常的低。給大家舉另外一個例子,就拿骨科植入耗材的公司來講,中國大家都知道有多少家公司,大概有250家,全球骨科植入公司隻有400家,超過50%在中國,足以證明中國的市場容量之大。
但對于商業化,骨科手術機器人在中國至今沒有走出一條非常有效的路。爲什麽?第一,目前骨科手術機器人的适應症都比較單一,能解決的臨床的适用範圍可能就一個兩個指征,我認爲這是不夠;第二,目前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價格也居高不下,一般都在1000萬以上,且收費端的問題沒有解決。
怎麽樣來破冰?我認爲這樣幾點,第一,你在研發這個産品的時候,産品性能要滿足三個特點:①不可替代性,就是你的手術機器人能夠幫醫生去解決高難度的手術,解決微創、解決X線等問題;②輔助性,要讓年輕的醫生能夠縮短他的學習曲線,因爲病人群體每年還在增長,需要大量的骨科醫生;③拓展性,一台機器的構型能延伸拓展出其他的适應症,當然這還需要國家的一些政策的配套,雖然最近醫保局有些被解讀爲不太正面的政策,但從2015年至今,國家各部委頒發的有關所謂機器人的政策有18項,都在積極推動醫療機器人的發展。
至于收費,中國所有的新型醫療器械的收費在中國都有一個非常長的曆程。拿骨科來講,退到30年之前,幾乎沒有一個省份和城市把骨科植入物納入到醫保;到現在,全國所有的省份和城市,哪怕在集采之前就已經把骨科植入物納入到醫保。我相信未來手術機器人也是這樣的趨勢,所以非常看好未來手術器人在中國的一些收費标準。對企業來講,我們要管理好自己的産品、能在産品上不斷的升級換代,能從臨床應用角度真正幫助醫生解決痛點就會有機會。
磅策做的事可以理解爲面向院外市場,是一個對成本更爲敏感的群體,面向這樣一個客戶群,産品開發的側重點是什麽?對臨床實驗的需求有什麽不一樣?未來什麽時候能夠大規模的去面世?
張兆東:相對來說植發行業在中國發展的時間比較短,植發行業好像也就是從2017年2018年開始爆發的,跟公立市場、民營市場、綜合性醫院等不同類型市場交涉下來,我們發現,公立醫院的邏輯非常簡單,原來植發手術醫生要去培訓,要去訓練,還要搭個團隊,現在有了植發機器人,來了就能幹,可以補充服務項目;但對于民營機構來說,更偏消費屬性,可視爲小B端大C端,要在乎用戶和客戶的區别了,用戶在乎的肯定是投入産出比,客戶在乎的是效果。在推廣上,我們一直參考各類型醫美設備的推廣路徑上,我覺得目前要做的是證明産品力,就像大家一想到抗衰、提拉想到熱瑪吉。未來,我們希望大家想起植發就想到磅策這個公司、覺得專業。
這兩年植發還在高速發展,大家一開始說在2022年,增長就能達到20%以下,不會再超過20%,但今年的植發手術量可能要突破百萬了,足以看到市場的增長速度。爲什麽會這樣?因爲大家都在焦慮、活得不開心,就會掉頭發,我們就有生意。
現在創投圈都在關注的一個問題,手術機器人賽道的好多公司都卡在一級半市場,您覺得原因是什麽?大概什麽時候這個會過去?現在這個現狀會影響您對于手術機器人的一些早期投資嗎?估值邏輯會不會發生變化?
梁穎:主持人這個問題還是蠻tough,我們在手術機器人賽道的布局比較早,這個行業我們在沒有成爲風口前就投了,我們也經曆過賽道的瘋狂,我們有些項目一年融3次,估值翻10倍,現在這個賽道是有泡沫的,這個泡沫是針對它當前拿證的進度,商業模型和收入等等。
但從長遠來看,我們認爲手術機器人一定是能夠輔助醫生的,解決醫生的穩定性、安全、可靠、精準等等這些問題的。目前醫療的寒冬來自于疫情、行業反腐、政策收緊等等,導緻醫療圈的很多投資人顧慮比較多。但中國政策是一直支持醫療領域創新,所以無論是創新醫療、綠色通道,審批都在加速,醫療賽道本身就是一個長周期的賽道,我們認爲大的趨勢不會變,政策一定會放開,隻是時間是半年還是一年的問題。
從早期投資的角度,我們基本上各個科室的項目都看過,我們認爲無論是手術賽道還是其他醫療大健康的細分賽道,技術是在不斷叠代更新的,就像腹腔手術機器人已經這麽多年,但未來依然會有新的進入者、颠覆者,不斷有新的技術,新的變革性的技術平台,所以我認爲與很多賽道一樣,它會不斷螺旋上升,不斷會有新的創新産品、創新的公司出來。
請大家結合一下自己所在的賽道和細分場景暢想一下實現手術機器人普及這件事大概還要多久?
任文永: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挑戰,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今年上半年在中國才拿到第一張證,這個賽道裏還有很多"marketing access"的工作很多要做,包括收費目錄,進入醫保等等,但多久能成熟?明年應該是個獲得注冊證的爆發年。
對于我們來講,要以商業化爲目标進行産品設計開發,因爲像DRG等收費政策本質上是臨床場景的重構過程,包括手術人員、方式、過程,以及收費。因此我們在産品設計開發過程中就要充分思考産品的設備、耗材及服務的成本,以及與醫院、醫生及患者的交易模型。簡單點總結就是:第一,幫醫院管理者算好賬,産品在臨床應用中的費用構成及收費模式;第二,用卓越的産品力解決術者的效率和意義,提高手術安全性和手術效率,并降低職業風險;第三,用紮實嚴謹的臨床研究數據來突顯患者獲益,并做好用戶教育。
馬長征:沒有人會質疑微創手術的價值,從90年代開始,微創手術經過了非常快的速度發展,我想手術機器人也和傳統腹腔鏡手術所經曆過的過去30年一樣,可能會在未來的10年當中會有高速的發展,這個手術量是非常的大。
除了剛才各位提到的安全性、有效性、精準智能所有的這些特征之外,我相信如果要普及的話,還需要能夠做到學習曲線比較短、易學易用、性價比比較高,這才可以普及。中國大概有十幾萬間手術室,想象空間非常大。所以,我相信有一天,可能不是很遙遠的将來,在中國所有能微創手術的手術室裏面,手術機器人可以成爲一種标準配置。
姜黎威:我相信骨科手術機器人對骨科醫生來說成爲他的幫手了,這一點大家都不會懷疑了。舉一個例子,2018年的時候,全國骨科年會大概隻有一篇報道了醫生在臨床上擁有的骨科手術機器,在兩天前結束的西安的最新一屆的全國骨科年會上,總共三天的日程,有一天半在讨論骨科手術機器人在骨科不同的領域裏邊的運用,那足以證明骨科手術機器人未來在中國發展的潛力是巨大。所以不用懷疑,這個骨科手術機器人在中國的運用。我相信這個爆發是指日可待,但是要普遍在骨科運用,還要加以時日。
張兆東:因爲植發的手術相對簡單,沒有前幾位的手術難,植發手術在人的皮上隻有三毫米的深度,我覺得現在就能用,大家需要植發也可以找我,在我的朋友圈裏經常炫耀,我說我産品拿證之前我會一直保持公益植發,保大家有幸福感。
梁穎:我們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科室、不同的手術室,大家都對未來還是充滿了樂觀。我們認爲手術器人作爲醫生非常好的助手,一個智能的助手,會改變未來的手術範式。不同科室成熟度不太一樣,腹腔現在目前是國産替代,同時不斷有引入新技術的颠覆者。無論是拿證,還是醫生的接受度、成本等等,從過去五六年來看,行業接受度越來越高了,醫生都願意來嘗試,在政策支持下,同時又擁有"消費升級"渴望,患者也更希望接受更加微創無創、恢複快的手術,都将助力這個行業更加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