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有人忘記 2008 年奧運會開幕式那舉國歡騰、盛況空前的場面。
8 月 8 日晚 8 點整,一個對中國人來說格外吉祥的數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正式開始。無數國人都守在電視機前,試圖一起見證這振奮人心的時刻。
煙花齊放、歌舞不停,一簇簇火光劃向天空,讓人一時間分不清黑夜白晝。
但此刻,就在鳥巢體育館不遠處的一間醫院裡,劉岩躺在病床上,讓前來照看她的護士将窗戶關上,窗簾拉起,她不想看,歡騰的場面映襯着病房裡白花花的牆壁,太殘忍。
就在同年的 7 月 27 日,因為一次彩排失誤,劉岩從 3 米高的地方重重摔下,随即脊椎斷裂下身癱瘓。
本是奧運會上唯一獨舞《絲路》A 角的劉岩,非但沒有讓世人欣賞到她曼妙的舞姿而因此大放異彩,更因為摔傷從此無法站立,餘生與輪椅為伴。
窗外興奮的呐喊、音樂聲持續不斷,病床上的劉岩眼淚打濕了半個枕頭,她選擇帶上耳機,播放了一首她最喜歡的歌。
那時的人們提到劉岩言語裡皆是惋惜,但對于她來說,意料之外的經曆讓生命得以重置。
14 年後,劉岩已然找到了另一種人生歸路。
天賦少女的一次意外
一次意外,像玻璃雪花球摔在地面上。
關于墜落的過程,劉岩至今一點印象都沒有。
她躺在地上身下鋪了一張臨時從别處拽來的擋風布,時而昏迷,時而清醒。隻記得模糊中看到不遠處有一個通紅且發亮的建築,是夜晚亮起紅燈的鳥巢。
在重症監護病房搶救了很多天,劉岩才悠悠轉醒。她第一時間拿到了自己的手機,發現短信箱已經爆滿了,好幾百條信息躺在手機裡,還有一些短信息在路上,發不進來。
之前一起跳舞的夥伴說:" 我們會一直陪着你。" 家人說:"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就連之前并不相熟的人,言語裡也對她表達着最誠摯的關心與善意。
劉岩當下覺得,出事了,但那時她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主治醫生與她進行了一次深度地談話,說了很多專業術語,劉岩聽不懂,也聽不清,她希望醫生能直接告訴她究竟怎麼了,言語裡的躲閃并不能抵消結果帶來的沖擊。
主治醫生隻說了四個字,這次劉岩聽清了,他說:" 你癱瘓了。"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将劉岩的舞蹈夢徹底擊碎。彼時她是奧運會上唯一獨舞《絲路》的 A 角,風姿綽約,前方有萬丈星光在等待着她。此時她是躺在病床上,無法自主生活,甚至無法站立的病人。
生活狀态的雲泥之别,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那時的劉岩哭過、崩潰過,習慣看着窗外的世界,一盯就是一整天,但面對媒體時她又要求自己不要過多地展現激烈情緒。
之前跳舞時,她有一個外号叫 " 劉一腿 ",因為腿部的線條完美,肌肉漂亮,又憑借紮實的腿功,讓劉岩得以跻身頂尖舞者之列。如今,這個外号也隻能留存在她的記憶中,鮮少有人提起。
生活的磨砺,總是在不經意間湊成人們成長的路徑。但一次意外,不應該磨滅掉劉岩前 26 年所有的付出。
事實上,縱觀劉岩小時候的經曆,用 " 天賦少女 " 一詞形容也不為過。
劉岩小時候體形偏瘦,不愛吃飯,身為醫生的母親為了能讓她每頓飯多吃一點沒少做出努力。家裡想讓她去學一些運動技能,既能強身健體,運動消耗也能增長食欲。可是遊泳、跳高、跑步學了一個遍,都沒有她喜歡的,也就都沒能堅持下來。
母親還在為劉岩不愛吃飯而發愁,而還在孩童時期的劉岩卻覺得一定要跟随自己的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後來,母親的一位歌舞團朋友提醒她,要不送孩子去學跳舞吧,蹦哒蹦哒也能多吃點。估計那時候母親的朋友也沒想到,一個随口的建議會催生出一位中國頂尖舞者。
劉岩與舞蹈,一發不可收拾地相愛了。
天賦初現,劉岩在老家内蒙短暫地練習 7 個月後,便被老師推薦去考北京舞蹈學院。家人起先不同意,他們擔心在内蒙這樣小城市裡表現優異的女兒,到了北京還會一樣優秀嗎?
但 10 歲的劉岩,淡定地像一個大人,第一次在父母面前極正式地說出了自己的人生選擇,懵懂地企圖抓住去往最好藝術殿堂的機會。
合格和優秀,是北京舞蹈學院給劉岩的認可。她正式地行走在了專業舞者的道路上,從此一路高歌。
22 歲她以舞蹈《胭脂扣》一戰成名,獲得了全國舞蹈大賽金獎;23 歲又以獨舞《橘子紅了》獲 " 荷花杯 " 舞蹈大賽金獎;24 歲便初登春晚,與楊麗萍、譚元元兩位舞蹈藝術家同台表演。
直到 26 歲,意外襲來。她在奧運會彩排時需要在一個離地 3 米的巨大宣紙上起舞,與腳下的移動車做配合緩緩向前行進。
那時音樂已經響起,劉岩的身體已經開始舞動,她前腳剛剛踏上車,後腳還來不及跟上,車已經開始發動,僅 1 秒之差,她便摔落在地。
時隔多年,劉岩已經不願提起這件事。最難過的時候她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安排的滿滿當當,上課、考試、做學術,在每一天筋疲力盡後沉沉睡去,才能控制住自己不被悲傷困住,陷入負能量的循環。
她還是會偶爾想起自己代表學校去參加 " 桃李杯 " 比賽的場景。19 歲的她正值少女最靈動青春的時期,别的同學喜歡出去玩,去肯德基吃漢堡喝可樂,做一些在當時十分洋氣的事情,隻有她選擇留舞室練習,一百轉,一千轉的練。
那時候,劉岩還年輕,未來似乎有着無限可能與希望。她的一身執拗、一腔熱愛,也全部獻給舞蹈,全然不知幾年後将會迎來一次生命的重啟。
生命的重啟
劉岩的童年偶像是楊麗萍。而她第一次直面偶像,是在春晚舞台。
2006 年劉岩拿了全國舞蹈比賽的金獎,也因此得到了與偶像一起在春晚舞台上表演舞蹈《歲寒三友》的機會。
那時彩排忙碌,兩人雖共同表演一個曲目卻并沒有特别多的交流。楊麗萍每次跳舞時,劉岩都會在側幕目不轉睛地看着她,盯着她的每一個動作,這對劉岩來說既有追星的快樂,又是珍貴地向前輩學習的時刻。
幾年後,兩人又一次見面是同在《舞林争霸》裡當導師。原來,兩個舞蹈家閑聊,也不會聊什麼諱莫如深的話題,還是像普通女孩一樣,聊得也是今天妝容美不美,衣服穿得漂不漂亮。
" 她當時穿了一身大紅色的男士長衫,戴着一頂小帽,還編了個麻花辮,特别可愛。她還誇我那件金黃色的西服選得好,很精緻。"
愛美是每個女孩的天性,劉岩也一樣。她從小就喜歡精緻的物品與香氣,時至今日還保持着收集香水與随着攜帶香體露的習慣。
受傷後,劉岩的各個感官都變得十分敏感,嗅覺尤為突出。天氣陰沉時,她甚至能聞到即将下雨的潮濕氣味。如果所處的環境氣味不好,她一定會拿出香體露聞一聞,清爽一下。
身體上明顯地改變隻是她受傷後生活變化最小的一部分,更為明晰和重要地蛻變是心态與思想上的。
08 年 7 月受傷,劉岩幾乎是馬上決定了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考博士,回母校北京舞蹈學院當老師。
" 放棄舞蹈是不可能的,既然無法用腿跳舞,手一樣也能舞,我還有經驗,可以教别人跳舞。"
09 年,劉岩在衆人的驚訝中重返舞台,全程在輪椅上表演了她受傷以來的第一支舞蹈《舞動無界》。并在 10 年順利考取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後又被任聘為北京舞蹈學院教授,開的第一門課程就是她博士生的研究方向《中國古典舞手舞研究》。
不少人問過劉岩,為什麼可以如此迅速地從人生這麼大的打擊中走出來?她的回答始終隻有一個:跟自己較勁。
名列前茅,一直是劉岩努力的目标。她沒有參加高考,而是因連續三年北京市三好學生的稱号被保送到北京舞蹈學院。
小時候,如果考試成績不好,父親會憤怒地摔壞劉岩的筆盒,她隻能哭着去上學。但轉頭,又會給她買一整套當時市面上最好看的自動鉛筆。
紅色 3 支、黃色 3 支、藍色 3 支 .... 一共 24 支,按壓處還帶着當下最流行的機器人,花了父親近半個月的工資。
她還記得當時父親說:" 筆盒不重要,筆不重要,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學習好。"
正是父親的鞭策與自我的高要求,才成就了現在的劉岩,讓她學會在受傷後與現在的自己更高效地相處。
她依舊保留着健身的習慣,高效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每天上午雷打不動去遊泳半個小時,然後再去健身房做幾十組力量訓練。如果實在忙得沒空,她就會帶着啞鈴出門,在忙完之後的間隙拿出來繼續運動。
為了保持舞蹈時輕盈地姿态,她維持了 30 幾年的清淡飲食,并會每周拿出一個固定的時間進行舞蹈創作。
舞蹈藝術是極具生命力的,劉岩也在用她自己的經曆證明,對生命最崇高的緻敬,就是在絕境中奮力抓住那些野蠻生長的希望。
十四年,她做了太多事
劉岩沒有停止舞動,而除了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學術界也留存着她的身影。
考博士、當老師的劉岩,10 年間出版了兩本手舞著作《手之舞之》、《手之印相——手印與中國古典手舞之關系研究》,成為中國研究手舞的第一人。
從中國傳統敦煌壁畫中的手勢,到印度等國外手舞文化發展史,一路上劉岩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古文、外國著作的翻譯,讓她每次一想起來就十分頭疼,連新華書店中都找不到參照書使得著作的校準難上加難。
但當文字變成可視的呈現,看着幾千年來都沒有人做的事情在自己的努力下得以實現,她深感意義非凡。
受傷後,劉岩也漸漸關注到身邊一些身體或生活有困難的孩子們,想伸出援手幫助他們。
2010 年,她成立了劉岩文藝專項基金,随之開啟了公益之路。
開始的日子,總是十分忙碌的。 但好在那些洋溢着青春面孔、在舞蹈上有天賦的孩子們,與劉岩互相救贖着。
她還記得一個天生失聰名叫範傑的學生,讓她十分感動,也成為了她編舞的靈感來源。
範傑街舞跳得好,長得很瘦人又機靈,當時劉岩文藝專項基金會請老師給他上課。交流的過程中,劉岩便以範傑身體障礙的故事原型編出了舞蹈《聽他說》,在北京舞蹈學院新劇場落成時登台表演,驚豔衆人。
2014 年,12 歲的範傑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台,在十幾個舞蹈表演中,他的節目是唯一一個非專業舞者的表演,也是唯一一個身體有殘障的表演者。聊到這裡,劉岩臉上洋溢着難以言說的驕傲與欣喜。
命運之于劉岩公平也不公平,在她人生中最好的時刻,經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傷痛。失去雙腿,對任何一個舞者來說都是極其殘忍的事情,卻也讓她從另一個層面學會自省與自洽。
沒有低頭,劉岩更加堅定與自信的站在舞台上,仿佛在任性地回答生命抛來的終極一問:你還要不要接着跳舞?
時間劃下了一個圓長的弧度,劉岩洗褪了年輕時的執念與執拗,變得平和、淡然的面對世界。如今,每天忙碌地工作過後,能跟媽媽撒嬌讓她煲一碗自己喜歡的湯,和爸爸去公園裡散散步,劉岩已然覺得幸福。
拿金獎的舞蹈《胭脂扣》是劉岩最巅峰的時刻,一襲紅衣,舞步紮實。那年她 22 歲,以為一切都會如自己規劃好的一般進行着:做一個沉浸的舞者。
如今再問她,還會回頭看自己之前的舞蹈嗎?她低頭想了一會:" 不會主動看了,但是有人拿給我也會看看,還是很感謝大家能喜歡以前的我,但是現在的我更自信,更堅定,人總要向前看。"
結語
與劉岩老師相見于一個北京寒冷的夜晚,進入餐廳時便能看到角落裡那個坐得最直的背影。
舞蹈家的體态與常人真的有很明顯的差别,在她對面坐一個半小時,我有幾次都下意識地挺直腰闆。
我們從公益聊到舞蹈學術,聊到受傷又聊回公益,她全程都保持着挺拔地姿态。
偶爾還會有少女的一面,她會将随身包裡的精緻小玩意兒一個個的拿給我看,告訴我哪個香好聞,哪個唇膏很好用,能看得出她私下應該是個非常有儀式感的人。
一場我本以為會十分嚴肅的對話,一下子變得活潑、接地氣起來。
或許,正如劉岩的态度,在經曆過生活錘打後,依然能主動擁抱生活,熱愛生活,才能得到長久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