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生育,不能把底線、原則當成可以零沽整趸的獎勵工具,否則會形成謬賞的負面社會效果
爲扭轉生育率下降的困境,各地都在推出鼓勵生育的優惠政策,有的提供巨額生育補貼,有的延長育兒假。但是,山西省澤州縣開辟了鼓勵生育新賽道——中考加分。
當地縣政府辦印發的《澤州縣促進人口均衡發展九項措施》明确,對新出生且戶口登記在澤州縣的二(三)孩家庭分别一次性給予 5000 元獎勵(孩次按夫妻共同生育的子女數計算)。對在澤州縣落戶、就業的二(三)孩家庭子女,免費享受義務教育學校放學後托管服務。中考報考縣内公辦高中時可加 10 分。
這種直接用中考分數刺激、獎勵生育的手段,引發了不小的争議。爲鼓勵生育,用公帑發錢,延長假期,進一步健全生育、哺乳、入托、入學的公共服務,讓适齡夫妻願意生、敢生、養得起,這是打造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應有之義。但是,直接用關系到孩子前途的中考分數來獎勵生育,難怪公衆不領這個情。
教育公平是社會的底線,是社會各階層關于公平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中考很累,高考很難,考研很卷,但是,全社會對于考試的形式公平還是給予了充分認同,大家相信 " 一張卷子判輸赢 " 是最樸素的公平,孩子憑考試成績升學是最直接的公平。家裏有二孩、三孩就可以在中考中多得 10 分,雖然隻是針對縣裏公辦高中,但是依然觸動了公平的底線。
用網友直白的吐槽來說:一孩家庭的孩子惹到誰,憑什麽就被事實上減 10 分?要填上這 10 分的差距得要付出多大努力?沒有一孩,哪來的二孩三孩?笑話裏講:吃到第三個包子後飽了,那爲什麽不直接吃第三個包子?同理,既然一孩不能加那 10 分,得不到公平受教育的機會那爲什麽要生一孩,都不生一孩,二孩和三孩怎麽來?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表示,發錢獎勵生娃不能隻給二孩、三孩,一孩才是生育萎縮的主因。所以,鼓勵生育要維護好一孩這個 " 基本盤 ",好不容易生育了孩子,又因爲隻是一孩在中考時被 " 踩一腳 ",誰還願意生?
鼓勵生育,不能把底線、原則當成可以零沽整趸的獎勵工具,否則會形成謬賞的負面社會效果。教育公平的底線,不應該被當成鼓勵生育的臨時性工具。對于正處于青春期、價值觀正成型的孩子來說,通過地方性政策,讓他們在小小年紀就意識到 " 學得好,不如生得好 "," 老大天生低人 10 分 " 的錯誤觀念,危害相當嚴重。這對于社會公平意識的傷害,遠遠大于可能産生的激勵生育的結果。
" 人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 ",這句哲學家的名言,希望能被更多政策制訂者所牢記。鼓勵生育,不是 " 增産增收 ",不是 " 開荒種地 ",一切打造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政策措施,都應該以人的尊嚴、人的價值作爲邏輯起點和政府歸宿。對二三孩搞中考加 10 分,這是把教育公平當成了催生道具。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克鮮
編輯 尹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