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三菱汽車 CEO 加藤隆雄在财務業績會議上表示,銷售低迷的中國市場業務有必要進行結構性改革,但目前尚未與合作夥伴廣汽集團就改革方向達成一緻。
雷諾此前表示,計劃在 2023 年底至 2024 年之間爲 Ampere 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作爲聯盟成員之一,加藤隆雄表示,正在繼續考慮是否投資日産和雷諾共同組建的新電動汽車公司 Ampere,向電動汽車的轉變很難由一家公司包攬一切,而利用正在歐洲開展業務的 Ampere 對公司來說意義重大。加藤表示,願意考慮加入三菱汽車第一大股東日産汽車和雷諾之間的讨論。
由于銷售不景氣,三菱汽車在華合資企業廣汽三菱已經 " 臨時性 " 停産,并計劃進行人員結構優化。數據顯示,廣汽三菱的高光時刻是在 2018 年,銷量達 14.4 萬輛,但此後便開始一路下滑。2022 年,廣汽三菱全年銷量僅 3.55 萬輛,産能利用率僅 17.75%。面對持續低迷的銷量,廣汽三菱工廠不得不選擇停産。
即便廣汽三菱承諾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其已經無法掩飾生存艱難的處境。數據顯示,目前廣汽三菱在售車型包括奕歌、勁炫 ASX、阿圖柯 AIRTREK、歐藍德,上半年累計零售銷量爲 11978 輛。
燃油車賣不出去,電動車也沒有人買。2022 年 11 月,歐藍德終于換代,但銷量非但沒有提振反而下滑。此外,廣汽三菱也未能抓住新能源浪潮機遇,唯一一款在售的電氣化車型阿圖柯存在感薄弱,基于埃安 AION V 打造,被外界認爲是 AION V 的換殼版,但阿圖柯 AIRTREK 始終未能被市場認可,其在 6 月僅貢獻 6 台的銷量。
事實上,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下,合資車企普遍面臨着較大的生存壓力,昔日小衆合資品牌的生存更是愈發艱難,甚至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如鈴木、菲亞特、雷諾、讴歌、Jeep 等品牌已經相繼退出中國市場。與此同時,包括威馬、天際、雷丁等造車企業也開始暴雷,陷入經營困境。
乘聯會數據顯示,上半年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分别爲比亞迪、一汽大衆、長安汽車、吉利汽車、上汽大衆、廣汽豐田、上汽通用、一汽豐田、東風日産、長城汽車,其中合資品牌中除一汽豐田外其它品牌銷量均同比下滑,自主品牌中除長城汽車外其它品牌銷量均同比增長。
在市場的叠代之下,汽車市場的巨變還将持續,而廣汽三菱的處境,也值得所有小衆合資品牌警醒。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