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砺石商業評論,作者 | 李平
01 市值重回 2 萬億美元
北京時間 2 月 13 日,科技巨頭企業微軟股價上漲 3.13% 至 270.64 美元,總市值重回 2 萬億美元,又一次進入到 "2 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 "。
2021 年 6 月,随着雲計算和企業軟件領域領先地位的不斷穩固,微軟市值首次跨越 2 萬億美元,成爲繼蘋果之後美股第二家加入 "2 萬億美元俱樂部 " 的上市公司。
進入到 2022 年以來,在美聯儲大舉加息的背景下,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業績普遍承壓,股價也遭到重挫。2022 年 8 月,微軟市值跌破 2 萬億美元。
業績不佳成爲微軟市值縮水的一個主要原因。2023 年第一财季(對應 2022 年第三季度),微軟實現營收 501.22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環比下滑 3.5%,創下 2017 年以來最疲軟的營收增長;實現淨利潤 175.56 億美元,同比下降 14%,這也是微軟兩年多來最嚴重的季度淨利潤下降。
财報公布之後,微軟被曝正在計劃裁員,但并沒有透露具體人數。今年 2 月 18 日,微軟正式宣布裁員 1 萬人,以應對業務增長的放緩。有分析認爲,微軟裁員的決定表明盡管該公司營收前景不明朗,但正緻力于保證利潤率。
随即公布的第二财季數據顯示,微軟利潤端的表現的确不容樂觀。
1 月 25 日,微軟發布了 2023 财年第二季度業績(2022 年 10-12 月)。數據顯示,第二财季微軟實現營收 527.5 億美元,略低于市場預期的 529.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營收增速創近六個财年以來新低。
淨利潤方面,由于裁員産生了 12 億美元的費用支出,第二财季微軟淨利潤大幅下滑 12% 至 164 億美元。在不計裁員費用的情況下,微軟第二财季淨利潤爲 174 億美元,同比降幅爲 7%,這也是微軟連續兩個季度淨利潤出現萎縮。
除了員工遣散費用等一次性支出之外,彙率問題也是微軟利潤端承壓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從銷售區域來看,微軟近一半營收來自美國以外市場,美元彙率走強對微軟海外營收帶來了不利的彙兌影響。
分業務來看,微軟生産力和業務流程部門(PBP)營收爲 170 億美元,同比增長 7%;智能雲(Intelligent Cloud)部門營收爲 21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更多個人計算(MPC)部門營收爲 142 億美元,同比下滑 19%。
不難看出,個人計算部門營收的下滑成爲微軟第二财季營收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這主要是受到全球 PC 需求低迷的影響。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2022 年第四季度,全球 PC 出貨量年同比下滑 27.8% 至 6520 萬台,創下曆史新低。
受 PC 産品銷量下滑影響,第二财季微軟 Windows 許可證銷售額同比下降 39%,較第一财季(降幅 15%)更加惡化。對此,微軟 CEO 薩提亞 · 納德拉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微軟在 2022 年末就面臨着核心業務 Windows+Office 的業績下滑。
整體來看,微軟本财季營收及淨利潤表現均不及市場預期,尤其是其利潤增速持續低于營收增速,說明公司盈利能力仍在下降。
不過,第二财季業績的低迷卻沒有阻礙微軟股價的上漲。相反,由于 ChatGPT 的橫空出世,AI(人工智能)賽道再次成爲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不少投資者了解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 OpenAI(ChatGPT 母公司)發展史時發現,微軟一直是 ChatGPT 背後的大金主,同時也是最大的赢家,這也是微軟市值再度重返 2 萬億美元的關鍵。
02 ChatGPT 背後的大赢家
過去數周,資本市場上最熱的概念當屬 "ChatGPT"。這款由 OpenAI 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可以聊天、可以撰寫論文、可以創造詩歌、甚至可以編寫程序。
那麽,"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的 ChatGPT 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2016 年,谷歌圍棋人工智能 " 阿爾法狗 "(AlphaGo)以 4 比 1 的成績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讓人工智能概念迅速火遍全球,同時也讓美國科技産業界對谷歌在 AI 領域的技術實力頗感忌憚。而 OpenAI 誕生的初衷,正是爲了避免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形成壟斷優勢。
根據公開資料,OpenAI 成立于 2015 年,是由特斯拉 CEO 埃隆 · 馬斯克、Linkedin 創始人裏德 · 霍夫曼、PayPal 聯合創始人彼得 · 蒂爾等人出資 10 億美元創立。
OpenAI 成立之初隻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其目标是以造福全人類的方式促進和開發友好的人工智能。但随着深度學習規模的爆炸式增長,OpenAI 逐漸面臨到沉重的運營成本壓力,這既包括高昂的雲服務的租賃費用,也包括人工成本。
資料顯示,OpenAI 的人工智能訓練最初是在谷歌雲上進行,2019 年至 2020 年期間,OpenAI 向谷歌支付了 1.2 億美元的雲計算費用,一度成爲谷歌雲的前五大企業客戶之一。
人工成本方面,美國入門級人工智能工程師的平均年薪爲 11 萬美元,而與 OpenAI 簽約的幾位全球頂級人工智能專家年薪更是達到百萬美元級别。
爲了更好的商業化運行,OpenAI 于 2019 年 3 月成立了營利性子公司 OpenAI LP,并很快獲得了微軟的 10 億美元注資。在此之後,OpenAI 逐漸将雲計算服務從谷歌雲遷移到微軟雲 Azure。
此外,微軟對 OpenAI 的投資還在加碼。根據《财富》雜志報道,微軟未來将向 OpenAI 再投 100 億美元,并獲得 OpenAI 75% 的利潤,直到收回投資爲止。
獲得微軟的資金和雲服務支持之後,OpenAI 的訓練數據量和算力大幅增加,并成功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其突破性成果 GPT-3 随之于 2020 年問世,并成爲強大的生産力工具。例如,AI 繪畫獨角獸企業 Jasper 就是 GPT-3 的客戶。
2022 年 11 月 3 日,爲了更好地獲得訓練數據,OpenAI 正式向公衆推出了其聊天機器人産品 ChatGPT。在此之前,公司測試人員以及特定領域的專業人士已經進行了數月的測試。
一經推出,ChatGPT 就迅速成爲史上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短短 5 天内注冊用戶數就超過 100 萬,而在兩個月後這一數據已經突破 1 億。相比之下,突破 1 億用戶門檻 TikTok 用了大約 9 個月,Instagram 則用了 35 個月。
另一方面,微軟在與 OpenAI 的合作中也獲益匪淺。根據雙方協議,微軟将擁有 ChatGPT 的獨家授權。2 月 8 日,微軟宣布推出由 ChatGPT 支持的最新版 Bing 搜索引擎和 Edge 浏覽器。更早之前,微軟已經宣布要将 ChatGPT 整合進 Teams 以及 Office 辦公套件中。
在搜索領域,微軟正借力 OpenAI 向谷歌發起有力挑戰。有分析認爲,ChatGPT 之于搜索,帶來的是一種颠覆性的創新。有了 AI 的加持,微軟必應能更深入地理解用戶提問,給出更智能的答案,廣告主或許會被這種新形勢吸引。
根據最新季報數據,微軟的搜索和新聞廣告營收爲 32 億美元,而谷歌的搜索廣告收入爲 426 億美元。據微軟預計,他們在搜索領域的市場份額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其年度廣告收入就會增長 20 億美元。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ChatGPT+ 必應或爲微軟提供十年一次的推翻谷歌搜索主導地位的機會。
" 比賽今天開始了,我們将繼續前進并快速行動,希望在搜索領域再次獲得更多創新的樂趣 ",納德拉在新版 Bing 發布會上公開表示。
03 微軟雲如虎添翼
除搜索引擎之外,微軟已經将 ChatGPT 整合到雲計算平台 Azure 之中。
2023 年 1 月,微軟宣布推出 Azure OpenAI 服務,Azure 全球版企業客戶可以在雲平台上直接調用 OpenAI 模型,包括 GPT-3.5、Codex 和 DALL.E 模型,并享有 Azure 可信的企業級服務和爲人工智能優化的基礎設施。
業内人士指出,作爲 OpenAI 的獨家雲服務提供商,微軟 Azure 将 ChatGPT 設置爲微軟雲底層的模型工具,這将使得微軟的雲客戶可以通過 Azure 使用各種 OpenAI 工具,并避免了安全合規、數據隐私等方面的風險。如此以來,Azure OpenAI 就成爲企業使用 OpenAI 服務的入口,這就大大增加了 Azure 對 B 端客戶的吸引力,微軟這一基本盤也将更加穩固。
從營收構成上看,智能雲業務是由服務器産品和雲服務、企業服務兩部分組成,主要以 IaaS 和 PaaS 服務爲主;生産力和業務流程部門主要提供 SaaS 産品,細分産品包括 Office 365、Dynamics 和 LinkedIn 等産品;個人計算業務則包含 Windows 操作系統、遊戲、硬件、搜索引擎和廣告等業務。
近年來,雲計算業務已經成爲微軟營收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數據顯示,2022 年财年,微軟智能雲收入由 250 億美元增長到 750 億美元,六年之内增幅超過 3 倍。其中,2020-2022 年期間,微軟智能雲業務營收增速分别爲 24%、25% 和 25%。
截至目前,在雲基礎設施服務市場,微軟 Azure 已成爲僅次于亞馬遜 AWS 的第二大雲服務平台;而在 PaaS 領域和 SaaS 領域,微軟雲已是全球第一。
根據 Canalys 最新數據,2022 年四季度,微軟雲在全球雲基礎設施服務的占比爲 23%,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 1 個百分點;亞馬遜雲占比則由 33% 降至 32%,雙方差距進一步縮小。
事實上,在納德拉 "Cloud First" 戰略的推動下,微軟已經蛻變爲一家名副其實的雲計算公司。2020-2022 财年,微軟智能雲業務營收占比由 33.82% 提升至 37.95%,營業利潤占比則由 34.6% 提升至 39.24%,雲計算業務對微軟的業績貢獻度已經接近 40%。
不過,在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微軟雲計算仍面臨到增速放緩的壓力。此前的财報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一财季,微軟智能雲營收增速爲 20%,其中 Azure 上一财季的營收增速爲 35%。
2022 年第二财季,微軟智能雲實現營收 21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遠超市場預期的 138 億美元。其中,Azure 和其他雲服務收入 147 億美元,同比增長 31%。對比來看,微軟智能雲以及核心業務 Azure 增速均出現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微軟 CFO 艾米 · 胡德曾在電話會議上表示,Azure 雲在第四财季取得了 31% 的增長,但是 12 月份(營收增速)放緩特别明顯。由于消費者變得謹慎,Azure 雲的增長速度可能會在下個季度下滑 4-5 個百分點。
相比謹慎的 CFO 艾米 · 胡德,微軟 CEO 納德拉無疑更爲樂觀。在本次電話會議上,納德拉表達了對即将到來的人工智能浪潮的看漲,尤其是 Azure OpenAI 服務引起了廣泛關注,讓人 " 倍感振奮 "。
納德拉在電話會議中同時表示,截至目前,已有超過 200 個客戶使用 Azure OpenAI 服務,其中包括半導電視台、畢馬威等知名企業,僅 Azure ML 的收入就連續五個季度增長超過 100%。
整體來看,人工智能正成爲微軟趕超對手的有力武器。尤其在 ChatGPT 的加持下," 大象 " 級别的科技巨頭微軟再次站到時代的風口之上,有望在搜索領域和雲計算領域分别向谷歌、亞馬遜開戰,也更有機會赢得這場 AI 大戰的最後勝利。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