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曉晖 3 月 4 日,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重慶市工商聯主席、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攜多份提案上會,聚焦中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爲行業系統性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安全建言獻策。
2 月 29 日,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張興海赴京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并于 3 月 4 日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
張興海委員身上有兩個标簽,一是在汽車行業耕耘了三十餘年的汽車行業老兵(帶領賽力斯從汽車零部件發展到如今的高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已走過近 38 年),二是作爲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重慶市工商聯主席,以及賽力斯集團董事長,他又是一位民營企業家代表。
基于此,今年張興海的提案方向,主要聚焦中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系統性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安全,以及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主要圍繞電動化智能化全鏈條人才培養、加強供應鏈集成化、推動新能源汽車高速出海等方面。
關于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可持續發展培育全鏈條人才的提案
國家明确提出統籌推進以科技創新爲核心的全面創新,創新驅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就需要研産供銷服全鏈條人才支撐。
中國汽車工業走過 70 年的發展曆程,汽車人才輩出。但随着近年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層出不窮,尤其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兩大核心支撐——電動化、智能化技術更是日新月異。
跟傳統汽車充沛的人才儲備相比,具備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及應用能力的新時代汽車人卻非常匮乏,涉及研發、制造、采購、營銷、服務、維保等的智能化、電動化全鏈條人才都很緊缺。而全鏈條人才的結構性缺失,正嚴重制約産業後續發展,若長期得不到解決,将導緻市場增長乏力。
所以需要以全鏈條思維,貫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用戶需求,系統性培育新型汽車人才,确保高質量生産、高水平安全、全方位用戶極緻體驗。
而且,培育全鏈條汽車人才可産生三大積極作用:一是推動産業可持續發展;二是用戶可享受更全面更優質服務;三是擴大新興就業市場增量。
爲此,張興海委員建議:一是政府出台政策鼓勵高校及職業學校設置智能化及電動化相關專業學科,加大招生比例;通過拓寬和延展電動化、智能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等相關政策,讓新時代汽車人更有成就感更自豪。二是鼓勵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企業前瞻性介入全鏈條人才培育,深度參與高校、職業教育教學計劃,提供實習、在崗培訓渠道。
關于提升供應鏈企業集成化支持汽車産業持續發展的提案
自 2009 年起,中國已連續 15 年成爲全球汽車生産和銷售的第一大國,但與整車相比,中國汽車供應鏈的發展卻相對滞後。2023 年通過對百餘家供應鏈企業走訪調研,張興海發現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整體呈現散而多、小而弱、盈利能力差的格局,集成化程度不高。
供應鏈企業已成爲中國汽車産業鏈上較爲薄弱的環節,難與中國整車企業建立如同博世、大陸(博世、大陸均爲知名汽車部件供應商)與國際整車企業之間的長期穩定戰略合作關系,有落伍于整車企業技術和産品創新步伐的風險,有掉鏈和斷鏈的風險。
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抓手,需要整車企業及供應鏈企業齊頭并進。汽車産業的智能化和電動化正在重塑汽車供應鏈體系,爲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絕好的契機,也催生出如甯德時代這樣的具有國際品牌影響力的龍頭供應鏈企業。爲進一步提升中國汽車供應鏈的集成化水平,促進供應鏈企業由散而小進化爲精而強,爲中國汽車産業由大變強提供更堅實的基礎,中國還需要打造更多如同甯德時代這樣具有國際品牌影響力的龍頭供應鏈企業。
張興海委員建議:一是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和出台具體的相關政策,引導、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供應鏈企業對規模較小的供應鏈企業進行整合、兼并和重組,從而進一步壯大實力較強的企業(小的供應鏈企業可以作爲二、三級供應商),最終形成龍頭企業的行業地位;二是對中國零部件行業進行深入調研,識别出有潛力成爲行業龍頭的供應鏈企業,尤其是民營供應鏈企業,爲這些潛在的龍頭企業提供生産要素支持,以及研發和發展的财稅和金融支持;三是制定幫助中國供應鏈企業與國際接軌的行動方案,支持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參與全球汽車産業鏈分工與競争,做大、做強和提升國際品牌影響力,爲中國整車企業,尤其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出海,做好糧草先行的準備。
關于應對内外部不利因素維持新能源汽車高速出海的提案
2023 年,中國汽車全年出口量達 522 萬輛,超越日本躍居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爲重要增長極,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 120 萬輛,同比增速達 77.6%。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中國逐漸轉變依靠出口落後國家爲主的局面,正向歐洲、中東等經濟發達國家轉移,中國汽車品牌的國際形象得到提升。
但由于世界經濟複蘇勢頭不穩、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擡頭,全球範圍内的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明顯增多等,給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同時,中國汽車目前以車企單獨出海爲主,還未形成全産業鏈體系出海的局面,包括供應鏈、金融服務等環節。中國汽車出海不應隻靠車企自身努力,還需中國汽車上下遊産業鏈形成合力協同發展,形成強大的綜合競争實力。
爲此,張興海委員建議:一是相關部門推動汽車碳足迹核算标準、方法和數據的國際互認,特别是加強與歐盟的低碳發展合作,爲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歐洲打通碳排放相關阻礙,同時借鑒歐盟先進的碳足迹核算經驗,指導國内汽車碳足迹核算工作;二是對出海的零部件企業進行深入調研,識别有潛力且積極出海的零部件企業,特别是民營零部件提供财稅和金融支持,鼓勵優質供應鏈出海,與優質車企在海外協同合力發展,發揮中國汽車在供應端、制造端、産品端的綜合競争力;三是成立國家級終端消費信貸金融平台,給予出海的自主車企信貸資金及貸款服務支持,保證自主車企在海外與外資車企競争中沒有明顯的金融政策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