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旗幟财觀團,作者 | 木木
易點雲又一次提交赴港上市申請!這已是該企業繼 2022 年 2 月 28 日、9 月 9 日兩次遞表港交所後的第三次出擊,誰能想到,這家備受矚目的行業獨角獸在 8 年前還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二手電腦租賃商。
作爲行業内頭部品牌,易點雲頗受資本青睐。資料顯示,在易點雲持股構成中,源碼資本占 21.88%,經緯中國持股 13.91%,順爲 11.11%,考拉基金持股 10.4%,GIC 持股 8.49%,洪泰持股 4.42%。衆多業界大佬參與,加上中金公司作爲獨家保薦人,易點雲似乎對此次沖擊頗具信心。
相比資本的認可,業界對其卻褒貶不一。支持者認爲它潛力無限,看衰者批評其 " 玩弄噱頭 ",真實的易點雲究竟是怎樣一家公司?
01 看準市場二手商,變身獨角獸
80 後清華學霸紀鵬程完全不符合人們對這一群體 " 兩耳不聞窗外事 " 的刻闆印象,也許是清華所在的 " 宇宙中心五道口 " 離著名的中關村不算遠,讓他更早嗅到了商機。紀鵬程觀察到,不少中小企業尤其是創業公司,自己購置全新 IT 設備成本高,利用效率低,會無形中造成自産損耗以及設備折舊率的上升,而租賃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還在大學期間,他就做起了電腦租賃生意。
2014 年易點雲誕生,算上在校時的經驗,紀鵬程在行業内的沉澱已有 10 多年。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張斌也是一位清華學霸,他畢業後以研究員身份進入 IBM,此後分别在人人網擔任高級商業分析師,安邦保險集團任大數據中心總監。2015 年張斌正式加入易點雲,成爲執行董事及首席運營官。
兩位學霸打出 " 聰明老闆,先用易點雲 " 的口号,早期業務主要是從電腦品牌商那裏購買台式機、筆記本電腦以及顯示器等,然後再以按月收取租金的方式,将這些設備出租給企業,爲赢得更多客戶,易點雲提出可以先使用後付費,這樣一來這些中小企業或創業公司的先期成本大大降低。
紀鵬程不僅早早嗅到商機,還趕上了好時候,随着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沉重的固定資産配置模式被很多貿易、金融、服務類企業抛棄,大家開始追求 " 輕資産化 ",甚至連電腦、工作手機等辦公設備都更傾向于租賃。天時地利人和,僅僅依靠這樣的簡單模式,易點雲迅速發展起來,在中小企業裏産生了一定影響力,打下了堅實的客戶基礎,也爲未來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當然,如果僅僅是在爲企業提供設備,做二手租賃,易點雲也絕不會有今天。
在租賃生意越做越大之後,易點雲開始打造客戶生命周期及設備生命周期相結合的業務模式。即通過再制造技術,将設備使用期平均延長到其原始年期的兩到三倍,提高營運效率和盈利能力。
随後,易點雲把目光投向了 " 雲辦公 " 這一新型概念,即服務商以 PC 終端算力爲核心構建算力池,通過軟件系統和 PC 再制造工廠最大化利用算力池的算力。
短短幾年時間,易點雲打造了中國唯一年産能超過 60 萬台設備的個人計算機再制造工廠網絡。從設備的點線面體構建出強大的算力運營能力,在全國範圍内建立實時基礎設施服務網絡,可主動爲客戶進行辦公室彈性算力終端部署。易點雲的 SaaS 産品能夠幫助企業客戶管理從資産采購、存儲到使用、處置。通過集中式數據庫,企業客戶能在可視化精簡化流程中透明跟蹤及管理資産。
這種一站式辦公 IT 服務徹底将易點雲從一家二手租賃商,變成了 " 高大上 " 的雲辦公提供商,公司在企業辦公 IT 服務市場的滲透率由 2017 年的 0.3% 增長至 2021 年的 3.3%,并預期于 2026 年進一步增長至 16.9%。
02 押對藍海,大受資本青睐
易點雲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内活躍客戶總數分别爲 2.21 萬家、2.86 萬家以及 3.7 萬家;服務設備數量分别爲 59 萬台、79.8 萬台以及 109 萬台。2020 年至 2022 年三年時間,易點雲分别錄得收入 8.13 億元、11.84 億元、13.72 億元;毛利分别爲 3.37 億元、5.65 億元、6.27 億元;毛利率分别爲 41.4%、47.7%、45.7%,總體來說呈現上升勢頭。
按弗斯特沙利文資料,易點雲已位居中國辦公 IT 綜合解決方案行業首位,按收入計市場份額爲 19.6%,
這僅僅是易點雲目前的成績,而看多者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未來。
在美國,該市場的滲透率高達 60%,而中國的付費辦公 IT 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滲透率僅爲 2.1%。同時我國企業數量基數及企業對于雲計算的需求都在持續增加。據權威機構預計,企業辦公 IT 服務的市場規模将由 2020 年的 1500 億元人民币增加至 2025 年的 2000 億元人民币。毫無疑問,雲辦公依然是一片藍海,增長潛力巨大。這也是爲什麽包括經緯中國在内的業界大佬看好易點雲。
頗受資本青睐的易點雲,在此次沖擊 IPO 前共進行了 8 輪融資,包括洪泰三輪投資,考拉基金兩輪投資,經緯中國連續 5 輪參與融資,雷軍擔任董事長和創始人的順爲資本連續 5 輪投資,源碼資本連續三輪投資,新加波投資公司 GIC 投資兩輪,雲時資本兩輪投資,毅峰資本一輪投資,中關村中諾投資的一輪投資等,共計融資 14.26 億元。
03 挑戰重重,易點雲前路未蔔
盡管利潤和毛利率數據看起來還算樂觀,但數據背後易點雲面臨的挑戰也同樣引發了業界擔憂。
首先是其收入構成。2022 年,易點雲 SaaS 收入 1326.9 萬元,僅占 1%。
招股書顯示,易點雲營收來源于随用随還辦公 IT 租賃綜合解決方案、設備銷售、SaaS 及其他服務。其中,主要收入來源爲随用随還辦公 IT 租賃綜合解決方案業務,即 IT 辦公設備租賃服務。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易點雲來自随用随還辦公 IT 綜合解決方案的收入分别爲 6.43 億元、9.98 億元、11.65 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别爲 79.1%、84.3%、84.9%。
也就是說易點雲如今主要的收入依然依靠電腦維修工廠的再制造工廠,對電腦的故障檢測和維修,做标準化、流程化的處理。
更糟的是,這三年易點雲的 SaaS 客戶數量分别爲 1694、2065、2060,去年一年不但沒有大幅增長反而略微下降。
另一重隐憂是其高負債。
據公司财報,易點雲上市前籌資淨額 5.03 億,目前已全部用完。而按最後一輪估值,公司市值不足 40 億港元,其中俞敏洪所投的洪泰基金浮盈逾 1 億元。
招股書數據顯示,報告期内易點雲的流動及非流動借款分别高達 9 億元、12 億元和 13 億元。各期借款利息分别達到 7450 萬元、8700 萬元和 8690 萬元,這也成爲公司嚴重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時,易點雲在 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虧損分别爲 8844.4 萬元、3.48 億元、6.12 億元,預計 2023 年虧損淨額還會增加。易點雲對此的解釋是,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增加,即授予投資者的優先股、認股權證及可換股債券産生的非現金費用。2021 年易點雲的經調整淨利潤爲 9348.1 萬元,已實現扭虧爲盈,并在 2022 年将經調整淨利潤提升至 1.35 億元。
高毛利下爲何還能出現虧損?原因就是易點雲受诟病的又一個問題——銷售成本居高不下。
數據顯示,在這三年中易點雲分别錄得營業收入 6.32 億元、8.13 億元和 8.38 億元,同期銷售成本占公司收入的 62%、58.6% 和 51.6%。在公司全部職員中銷售及營銷人員占比驚人的高達 50.2%。
此外,中間商賺差價模式本身就具有薄利性。一邊從供貨商采購設備對其有高度依賴型,客戶又以中小企業爲主較爲分散。在供應商方面易點雲高度依賴前五大供應商,支出的采購費用逐年升高,五大客戶産生的收入占總收入比重低于 10%。
這些數據的确給正在奮發沖刺的易點雲蒙上了一層陰霾。畢竟缺乏核心壁壘,依靠傳統業務加猛烈銷售的模式,是很難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中長久生存的。
早早押對了藍海的易點雲,此番能否沖擊 IPO 成功?即便成功登陸又會在未來有多大上升空間?一切都是未知數。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