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0 萬元存款被銀行員工轉成理财 " 一事引發關注。
據大象新聞 · 大象幫 10 月 13 日報道,9 月 28 日,河南省周口項城市居民胡現紅向反映,丈夫去世後留給她的十萬元存款被銀行員工(事後得知名叫黃超傑)轉走買成了理财産品,至今無法追回。
2022 年 5 月 25 日,胡現紅來到中國工商銀行項城支行,準備轉存到期的 10 萬元一年定期存款。
胡現紅說,她一進銀行營業大廳,就有一位銀行工作人員熱情地迎了上來,主動詢問她辦理什麽業務。當得知胡現紅要辦理定期存款續存後,這位工作人員向胡現紅推薦說,銀行内部有一個利息高一點的儲蓄,問她要不要辦。胡現紅表示,因爲孩子上學要交學費,需要用錢,隻存一年的定期。這名工作人員(事後得知名叫黃超傑)說這個就是一年的定期。
胡現紅隻有小學二年級的文化水平,自助櫃員機也不太會使用。在這名 " 熱心 " 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她輸入密碼,完成了一系列手續。
一年後,2023 年 5 月 25 日,胡現紅再次來到了工商銀行項城市支行辦理續存。但銀行工作人員查詢後卻告知胡現紅,她的賬戶裏面沒有錢。
胡現紅到工商銀行項城支行詢問時,大堂經理邝曼曼承認黃超傑是銀行的員工,黃超傑的做法屬于個人行爲,不屬于銀行行爲。
2023 年 9 月 8 日,她在河南省信訪局進行登記。河南省信訪局轉交周口市信訪局處理,周口信訪局轉項城信訪局處理,項城信訪局再轉工商銀行項城支行處理,項城支行則是不予受理。
随後,胡現紅向項城市人民法院起訴工商銀行項城支行儲蓄存款合同糾紛。法院發出的民事裁定書顯示,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能足以證明與被告存在儲蓄存款合同關系,駁回原告胡現紅起訴。
對此,網友熱議紛紛。
不少網友爲當事人鳴不平:" 銀行工作人員代表的是銀行啊 "" 存你銀行的,又不是存員工個人賬戶的 "" 員工行爲如果不能代表銀行,那爲什麽他可以代表銀行接待儲戶呢 "......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變理财的事情此前就有發生。
據河北青年報,2019 年 3 月 27 日,李先生到永城市某銀行中山街支行(以下簡稱中山街支行)辦定期存款,在銀行大廳裏,工作人員郭某接待了他。郭某主動詢問了李先生要存多少錢?存多長時間?在得知他存 35 萬,需要存一年時,郭某介紹有一款理财産品,年息 6 厘,保本保息。很少到銀行裏辦理存款業務的李先生就按郭某的指導辦理了存款業務。
回到家裏的李先生感到不對勁,存款咋連個憑證都沒有呢?次日,他又來到銀行找到郭某,索要存錢的單據。郭某稱,合同用完了,如果想要合同到三天後再來辦。
2020 年 3 月 27 日,約定的時間到期,李先生到銀行取錢。銀行工作人員卻稱,他們沒有這個業務。李先生立即給郭某打電話,郭某在電話裏稱,因爲疫情的原因不能正常上班,等上班後就給辦。就這樣又拖了六、七天後,郭某又說銀行電腦升級還要再等幾天,又等了十多天,郭某又說,證券公司不能正常營業,錢拿不回來。李先生問,自己是把錢存到銀行裏的,與證券公司啥關系?這時郭某才說, 證券公司是銀行的第三方合作公司,錢弄到證券公司去了,現在證券公司倒閉了,錢也就取不出來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大象新聞、河北青年報、新浪微博網友評論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