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賢低調地火了。
今年暑期檔他在大銀幕頻繁刷臉,一會兒是《熱烈》裏 " 連眼神都能翻譯 " 的多功能秘書,沒事就逮住黃渤貼貼;
一會兒又是《學爸》裏被迫加入雞娃大軍的火哥。
在電影中刷足了存在感之外,今年 5 月開播的電視劇《平凡之路》、《外婆的新世界》裏還是有他、有他,角色不大,但戲份很足。
有人說張子賢好像在一夜之間就躍居國民男演員行列了。有意思的是,自己運勢旺也就算了,張子賢這人還挺 " 旺夫 ",和他合作的演員、導演乃至挖掘他入行的伯樂,在這個夏天也接連爆了。
2020 年張子賢和魏大勳一起出演了職場劇《平凡的榮耀》,三年後孟宴臣問鼎頂流。
2017 年張子賢出演《受益人》,第一次當上男二号。而這部電影是導演申奧的商業片首秀,男一号是大鵬。2023 年暑期檔,申奧執導的《孤注一擲》和大鵬執導的《熱烈》分别斬獲 34 億和 8 億票房,賺得盆滿缽滿。
再往前算,當初慧眼識珠把張子賢從廣告、短視頻挖掘到電影行業的正是《封神》的導演烏爾善。
類似的神奇交集還有很多,難怪有人調侃張子賢:别看他自己不是一線,但要是真把他一磚頭拍平了,至少是半張娛樂圈人脈地圖——這話說的挺對的,就是一點兒也沒顧正主的死活。
這位曾經入個行就用了近 10 年、一度連十八線邊都沒摸到的小演員,眼下開始被行業矚目,片約不斷,人際廣泛。
不過要問距離他當影帝還有多遠?也就差一座金馬金雞金鷹百花白玉蘭 ...... 了吧,哥們繼續努力。
近幾年出圈角色不斷,讓很多觀衆沉迷于張子賢的魅力。但好笑的是,大家似乎又很難說上來這該死的魅力究竟來自哪裏?
靠臉吧,純屬瞎扯。他的顔值可以說在娛樂圈沒有任何優勢。
長臉、厚唇、塌眼角,很多人對這張臉的印象是他長得挺糾結,似笑非笑、說哭沒哭,非要往星相上靠隻能是 " 五分李成儒、五分王千源 ",換句話說 " 四不像 "。
還有粉絲說他像男版任素汐。
任素汐曾表示" 幸好我長成這樣,才可以去演普通人 ",對張子賢來說也是這樣。正因爲形象靠不上帥哥的邊,張子賢在演戲上從沒有過偶像包袱啥的,而是安心地一條道走到 " 黑 ",叛徒、奸商、黃片導演,啥都能接啥都能演。
不過縱觀娛樂圈,雖然帥哥、靓女含量超标,但有一張草根臉的演員也不在少數。長得普通隻是前提,要想突出競争重圍,還是得把這種優勢應用于具體的角色上。
恰好張子賢就貢獻過一正、一邪兩個演技炸裂的角色,都相當貼臉。
2022 年的電影《萬裏歸途》中,張子賢演外交官章甯。這個角色難演在反差,因爲章甯既是電影裏的笑點擔當,又要負責刀人。
電影中章甯和張譯飾演的宗大偉都是駐外一等秘書,兩人常駐戰火紛飛的努米亞,是同事更是戰友。宗大偉面冷心熱,嘴上不饒人,而章甯恰好相反,他看起來要好相處得多,無論對上級還是新人都是笑臉,日常把 "easy,easy(放輕松)" 的口頭禅挂在嘴邊。
但在看似圓滑的背後,章甯的底色是真誠。他會故作輕松接下讓宗大偉爲難的撤僑任務,盡管他背後也有妻、有女。所以在章甯意外被流彈擊中逝世後,宗大偉毫不猶豫地撿起了接力棒,還以身涉險去營救章甯的妻子白婳。
盡管這個角色在開片 30 分鍾即下線,但在張子賢的演繹下,章甯成了很多影迷的意難平,下線賺足了眼淚。
在接到《萬裏歸途》劇本前,張子賢對外交官這個職業的了解僅限于新聞,但他不想把角色演成 " 剛正不阿、大義凜然 " 的。在張子賢心裏章甯就是一個上班族,隻不過上班的地方炮火連天罷了,所以他給角色設計了很多接地氣的表達。
憑本能感受去塑造人物也讓張子賢很容易對角色動真感情。電影拍攝過程中張子賢壓根沒有和飾演白婳的殷桃同框過,到了路演階段兩位演員才開始見面。但張子賢一看到 " 自己的遺孀 " 就想哭,心裏産生很強烈的感覺:" 那就是我老婆 "。
粉絲爲章甯流了多少淚,就對王世安恨得有多牙根癢癢。
王世安是電視劇《叛逆者》裏張子賢的角色,國民黨特務處上海區副站長,一個 " 特務頭子 "。
觀衆在看劇之初其實并沒覺得王世安有多壞。一方面他的工作日常就是花式拍馬屁、喝點兒洋酒、得過且過混日子,人稱 " 摸魚王 ";另一方面他慘兮兮的,老被頂頭上司 " 拽王 " 陳默群虐,功勞被搶了、鍋還得自己背,職場中的王世安就是一個活脫脫的 " 受 "。
但随着劇情的推進,張子賢用幾個眼神的細微變化,就完成了王世安在上位後的心态切換,他吃空饷、坑害下級、殺人如麻 ...... 帶給觀衆十足的沖擊力。
精妙的眼神戲背後是張子賢對王世安從人設到心态反複琢磨。他覺得這個角色體現的是 " 低能、平庸者如何作惡 ",爲此張子賢差點把自己逼瘋:" 拍攝的時候很多場戲是沒有我的,這些時候我會想,在上海的王世安要怎麽過日子?"
一個諜戰劇中常見的反派,被張子賢演出了複雜的生命體驗,也讓他以配角身份提名了華鼎獎最佳男演員。
如今很多同行都羨慕張子賢的劇抛臉和好路人緣。然而在此之前,他同樣需要走過漫長的十多年,靠的不是别的,想得開、穩得住的性格才是張子賢能一路走下來的支撐。
就像當初他面對過 " 你不夠帥也不夠有天分,别演了回家吧 " 的打擊,這哥們兒的态度夠直白夠豁達:" 要不然你告訴我怎麽行,我還得謝謝你。你說我不行,又不出解決方案,那你管得着我喜歡嗎?"
張子賢不是科班出身,當初能端上演員的飯碗,費了老鼻子勁兒。
上高中時張子賢就對表演挺感興趣,奈何實力不允許,高考落榜北電後,他轉而學了美術,想着培養一下自己的藝術造詣也不錯。
大學畢業後張子賢找了一家影視公司上班,拿最微薄的工資、幹最雜的活兒。當時他的職位名義上是執行制片,實際上包攬了場記、助理和清潔工所有工種,既要拉投資,也要訂盒飯,就是和表演沒太大關系。
後來他有個機會和當時的老闆聊起來當初爲啥要用自己,對方回答,嗐,還不是因爲你是個北京人,還以爲背後有資源才來混這一行呢,誰知道 ......
好在那時張子賢對外界環境相當鈍感,他的心裏沒有功利,隻有夢想。公司編劇寫一半棄了的劇本,張子賢接過來寫,第一次身兼 " 重任 " 他寫得相當忘我,天天點盒飯,幾個月都沒怎麽出門。最後戲寫好了,出來一看,公司快倒閉了,他還被通知最多隻能領到兩個月的工資。盤算了一下再在這行幹下去自己連四塊的炒飯都吃不起了,張子賢隻得悲憤離職。
過于迂回的腦回路、曲線救國式地去實現夢想讓張子賢吃了很多苦,同時也爲他積攢了日後可以用于表演的養分——有生活才有演員、有苦的生活才有好的表演。
或許是一個人衰到極點就會反彈,在張子賢 27 歲這一年,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在朋友的介紹下,張子賢偶然獲得了到電影《梅蘭芳》劇組打醬油的機會,出演孫紅雷的一個小跟班。
盡管這是個小到連署名都沒有的角色,但被導演陳凱歌和孫紅雷雙雙蓋章 " 挺适合幹這行的 ",再次點燃了張子賢的熱情,決心和表演死磕。
張子賢這種性格應該怎麽形容呢?我覺得單純用挺樂觀和有毅力都不夠準确,北方方言裏有個詞叫 " 順杆兒爬 ",意思是有機會露個頭就死命抓住、瘋狂表現,稍稍被肯定一下就能堅持很久,張子賢就是這樣。
一次聚會中,張子賢見到了導演甯浩。對方剛想開口,張子賢趕緊表示:您就不用自我介紹了,誰不知道誰傻冒兒啊。成功逗樂了甯浩。
大鵬則是很早前就看過張子賢參與制作和主演的網劇《我叫黃國盛》,在認識真人後盛贊他有才華,張子賢發微博表示:" 聽完我沐了一禮拜的春風!"
在籌備電影《受益人》時,監制甯浩和主演大鵬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張子賢,就這樣,張子賢收獲了第一個擔綱電影主演的機會,出演讓好兄弟殺妻騙保的心機男鍾振江。
後來甯浩還邀請他客串了不少自己執導或監制的作品,包括《我不是藥神》、《我和我的家鄉》、《地球最後的導演》等等,張子賢被稱作 " 甯浩禦用配角 "。
除了貴人的提攜,他天生的觀衆緣也幫了忙。很多看過張子賢演戲的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他特别松弛,很容易就能融入不同的角色中。
張子賢自己卻有不同的看法。他時常回想起上學時聽老師說過的一句話:" 你要認認真真做出一副不認真的狀态,而且又不能讓人看出你是假裝不認真。"他隻是在完成表演後才能故作輕松。
像當初接到《叛逆者》劇本時,張子賢一邊興奮一邊生怕演砸了,提早幾個月就在背台詞找情緒,甚至瘋癫到幻想自己有超能力、一下子記住所有詞兒。他給好友代樂樂打電話,問人家:" 你說我買點健腦保健品吃吃能管用麽?" 對方汗顔,心裏大概在想你這精神狀态确實不太好。
" 如果我演出來的角色人家看完覺得換個人也能演好,那在這耽誤四五個月,我是幹嘛呢?"
拍《萬裏歸途》時他和張譯兩個戲癡老在一起琢磨。爲了台詞裏的一句諺語,兩人能和編劇争執幾個禮拜,最後幾人敲定的那句" 面具戴的多了,真當臉了 "成了全片的精髓。張子賢自己也演得酣暢淋漓。
看到一句分外貼切的評價,張子賢最牛的地方在于無論和多大的腕兒演戲,他始終能做個不失光彩的演員。
隻是和紅比起來," 光彩 " 這個詞終究黯淡了些。
說得好聽點兒,張子賢是業内的黃金配角,其實也是萬年綠葉、很難混到主角的位置。有人說他離徹底出圈至少還差一部像《狂飙》那樣的爆款作品,像 " 高啓盛 " 蘇小玎今年不就搭上了順風車、上了《披哥》。
不過做人 easy、做事讨喜、業務能力又卷得起來的張子賢,哪怕沒有實現 " 狂飙 ",也溜溜達達地走出了一條遠超大家預料的路。
不刻意追名逐利求出圈,一出手卻能給同行壓力、讓觀衆驚喜。這種 " 不紅 " 的男演員,求求内娛再多點兒吧。
作者:王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