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科技新知
王石終于換了新機。
華爲非凡大師找來了劉德華,OPPO Find N3 則讓王石幫其發布了典藏版獨有的 "VIP 模式 ",也就是隐私模式。萬元起售價引得一片嘩然的同時," 王石、隐私、高價 " 三個标簽,又剛好喚醒人們記憶中早已沉淪的 8848 手機。
2018 年,OPPO 開啓 Find 系列沖高,五年後成績平平,反而被華爲的強勢歸來帶來較大壓力。如今改變策略,拿起擅長的人群定位,不失爲一種差異化的打法。
隻是,OPPO Find N3 會是第二個 8848 嗎?戰略定位打法還能複刻當年 " 廠妹機 " 的成功嗎?華爲複出的重壓下,OPPO 的戰略調整能夠守住本就不多的高端化戰果嗎?
折疊版 8848?
僅從性能參數上來看, OPPO Find N3 沒有走 " 遙遙領先 " 路線。
作爲一部折疊屏手機,239g 的重量和 10mm 以上的厚度,隻能說不拖後腿;100 萬次開合次數,在平均折疊 50 萬次的同行襯托下還算是個亮點。
OPPO 看家的核心影像,看起來也跟華爲 Mate X3、Mate X5 沒太大區别。
Find N3 的長焦是大底,Mate X5 是 RYYB。前者焦距隻有 70mm,實際上是個 3X 變焦,後者是 135mm,支持 5X 變焦。雖然二者影像底層架構各有優勢,但整體上仍然 Mate X 系列更強。
值得一提的是,華爲 Mate X3 早在今年 3 月發布,Mate X5 本質上是 Mate X3 的 5G+ 麒麟版。這意味着華爲的下一代折疊屏又快來了,目前業内猜測大概率會把 P60 Pro 上那顆夜視長焦放到大折疊上,屆時 OPPO Find N3 在影像上的競争又該如何應對?
在「科技新知」看來,OPPO 主打影像的目的是立住行業标杆,但從方向上來看,還是沒能避開與華爲的 " 互相學習 "。
2018 年 Find X 與 Mate 20 Pro 均采用 3D 結構光,2019 年 Reno 10 倍變焦版在 P30 Pro 發布之後不久問世,後來一加學 Mate 40 Pro+ 也上了自由曲面,今年 Find X6 Pro 同樣和 P60 Pro 的夜視長焦前後腳亮相。三番五次的 " 撞車 ",讓獨家優勢大減。
OPPO Find N3 典藏版的 VIP 模式,可謂是市面主流折疊屏手機沒有的獨門秘技。一顆獲得國密二級認證的獨立安全芯片,以及内部代号爲 " 孤島 " 的安全技術,軟硬件上的共同突破,讓曾經的 8848 所宣稱的 " 絕對隐私 " 落地實現。
不過關于 OPPO 能否打好這一手 " 安全牌 ",或者說市場是否願意爲此買單,質疑聲也接踵而至。
按照官方的說法,OPPO Find N3 所搭載的安全芯片,是達到國密标準的安全等級 2 的要求。理論上确實會提高安全性,起碼很難從硬件上直接獲取有效信息。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用戶的信息,并非是從這個途徑洩露。
一般情況下,爲滿足用戶系統備份、免費存儲、便捷換機等需求,各大手機廠商幾乎都實行了 " 一機一号 " 制,爲用戶提供個人賬号。這類賬号最大的特點便是數據雲儲以及遠程控制手機,例如一些文件可以靠登錄賬号獲取,丢失手機後也可利用賬号遠程凍結手機。但這種特性同時爲 " 入侵者 " 提供了便利。
從消費者反饋的案例來看,OPPO 的歡太賬号 " 被手撕 " 的情況不在少數。
一位網友稱 " 太相信 OPPO 賬戶的安全性 ",在綁定了安全手機、安全郵箱,也沒有洩漏任何驗證碼的情況下,盜号者還是輕松更改了手機号、郵箱号,獲得歡太賬号所綁定的數據。
另外還有用戶稱其一部 OPPO 手機丢失後,遭遇手機直接從賬戶解綁,導緻無法遠程鎖定手機,并且後續客服也無法從服務器中找到綁定關系。
目前在一些電商平台上,甚至有各種 " 手撕歡太賬号 " 的服務出售,最低五塊錢便可解鎖手機。
從安全切入商務人士的剛需,确實是個不錯的思路,杜國楹的 8848 在時代局限下飲恨,OPPO 如何再複榮光?
從 " 廠妹 " 到 " 商務精英 "
國内智能手機市場發展初期,互聯網口碑式營銷的成功,隻能覆蓋到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而 OPPO 深耕三四線線下渠道的滲透方式,賺足了小城市人群的眼球。另一方面,對于手機産品認知欠缺的消費者來說,OPPO 的售後服務比隻在大城市才有網點的華爲、小米強上許多。
恰好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工廠中,相當比例的女工受忙碌的生産線工作以及教育程度所限,獲取網絡信息的能力不高,手機外觀和拍照表現就成了她們購機最主要的考慮因素。OPPO 因此通過密布的線下門店和給渠道留出的利潤空間,高價低配也大賣特賣,賺得盆滿缽滿。
随着産業信息的透明化,OPPO 也學起性價比路線,主品牌開辟了 Reno 系列機型,子品牌 Realme 也殺回國内。一部 Reno Ace 一夜之間讓 OPPO 打上了 " 性價比之王 " 标簽。
不過近年智能手機市場見頂,行業大環境持續低迷,OPPO 也免不了與市場一道沉浮,出貨量同比繼續下跌。與此同時高端化成了行業共識,折疊屏大破大立。
CINNO Research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同比增長 72%。去年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累計銷量爲 283 萬部,同比大幅增長 144.4%。按照各個季度的數據來看,國内折疊屏手機銷量已連續 10 個季度同比正增長,出貨量接連刷新曆史新高。
國内成熟的供應鏈推動了折疊屏手機快速滲透,同時也在極短時間内掘盡了消費者的好奇心。眼下再看,折疊屏也成了内卷之地,各大廠商必須作出差異化選擇。
再次操刀人群定位策略,消費者在哪,OPPO 就去哪,消費者在哪個圈子,OPPO 就去哪個圈子。與當時 8848 的思路一緻,OPPO Find N3 定位于高端商務機,請的 " 機主代表 " 都是長年低調的成功人士王石。
不過在品牌上,OPPO 還與 8848 的橫空出世不同,市場上一直給人沖擊高端差一口氣的尴尬形象。過去幾年裏,配置拉滿的高端手機 Find X 系列,即便将代言人換成了格調頗高的導演姜文,仍然未能獲得主流的一緻認可。
戰略層面,此前 OPPO 之所以能夠在中低端市場亂殺,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市場還處于混沌階段,競品不多。而目前的折疊屏已卷紅了眼,商務市場雖然還算小衆,但華爲、三星、蘋果三巨頭幾乎已然壟斷,想要分一杯羹,非一日之功。
另外,8848 之所以铩羽而歸,與其技術底蘊相關,再強的廣告宣傳,沒有真材實料加持,戳破泡沫隻是時間問題,何況面對的還是高知商務人群。
反觀到 OPPO Find N3 的 VIP 模式,商務人士看重的隐私功能,在幾乎全自研架構的華爲、物理熔斷機制的三星、高強度封閉生态加密的蘋果上都各有體現,OPPO 的芯片 " 物理防禦 " 在實際體驗中會被多少商務精英認可還屬未知。
難也要走的高端化
OPPO 沖擊高端,使出過渾身解數。
其中最值得一提也是投入最多的,便是 2019 年 CEO 陳明永宣布拿出 500 億研發預算,持續關注 5G、人工智能、AR、大數據等前沿技術之外,構建底層硬件核心技術、軟件工程及系統能力。
得高端者得天下,得技術者得高端。
數月後,OPPO 的 " 馬裏亞納 "、" 潘塔納爾 " 和 " 安第斯 " 三大計劃見諸報端,分别對應了芯片、軟件工程和雲服務,取名寓意是 " 潛世界上最深的海溝,越世界上最大的濕地系統、翻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艱難的計劃,爲的就是打造核心技術。
從結果來看,3 年裏砸下重金和資源的 OPPO,也交出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2021 年底,發布馬裏亞納 X 影像芯片;2022 年 8 月,推出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同年 12 月,安第斯智能雲和藍牙音頻 Soc 芯片馬裏亞納 Y 亮相。
可黎明到來前,噩耗紛至沓來。
2023 年 5 月 12 日,OPPO 決定終止自研芯片的消息迅速傳出,震驚市場。四年時間、3000 多人、百億投資,突然間都化爲泡影;8 月,OPPO 集團助理副總裁、IoT 事業群負責人李開新離職消息傳出,有市場分析認爲,背後或許與 OPPO 物聯網業務進展不佳有關。
在「科技新知」看來,無論是 ZEKU 關停,還是 IoT 業務調整,一個主要原因便是,大量資金投入卻看不到回報。在手機行業寒冬之下,每個廠商都要精打細算度日,OPPO 也不例外。
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最新研究顯示,2023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同比下降 8%,環比下降 5%,已連續八個季度出現下滑。而 IDC 的數據顯示 2022 年 OPPO 的手機出貨量遭到最爲慘重的沖擊,同比大跌 28.2%,成爲當年退步最大的國内廠商。
從最樂觀的角度來講,OPPO 在折疊屏市場有翻身逆襲的意思,但根據調研機構 TrendForce 的預測,2023 年折疊智能手機市場滲透率僅能達到 1.6%,到 2027 年也才 5%。整體空間有限,能給 OPPO 帶來的增長也可想而知。
悲觀角度來看,一面是華爲的強勢歸來,一面是小米自研系統的出現,沒了 ZUKE,且 IoT 業務也不樂觀的 OPPO,是否有實力去應對前狼後虎?高端化從來不是靠嘴上說說就能一飛沖天,隻有以技術爲底度日如年,方能十年磨一劍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