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10 月 23 日消息,今日晚間,華爲集團官方賬号發布聲明稱,部分自媒體口中所謂的 " 華爲将發射 1 萬枚 6G 移動低軌衛星 " 純屬造謠。
網傳‘華爲将發射 1 萬枚 6G 移動低軌衛星’純屬造謠,造謠者毫無根據,無事生非,在多個平台、賬号推送相同信息擴散,請勿信勿傳,果斷舉報。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類似新聞。IT 之家查證發現,證券時報在 2021 年就曾報道,當年 7 月華爲與中國移動公司、中國航天公司合作發射兩顆衛星,意在進軍 6G,并率先搶占 6G 研發先機。華爲中國官方則否認上述消息,稱 " 華爲即将發射兩顆衛星以搶占 6G 研發先機 " 爲假消息。
IT 之家查詢發現,華爲曾在 2022 年 9 月發布了一本關于 6G 超低軌衛星網絡的研究報告。華爲研究稱,非地面網絡(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被廣泛認爲是 6G 網絡的組成部分。
在全球通信生态系統中,衛星通信是 5G-Advanced 和 6G 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代夥伴關系項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已 針 對 衛 星 與 5G 新 空 口(New Radio, NR)技術一體化開展研究,并将該一體 化技術命名爲 " 非地面網絡(Non-Terrestrial Network, NTN)"。
NTN R14 至 R16 的 研 究 項 目(Study Item, SI)考慮在漫遊、廣播 / 組播和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等 5G 網絡中集成衛星接入業務,識别了 NTN 場景、 架 構、NTN 基 本 問 題 和 相 關 解 決 方 案,以 及 12 個 潛 在 用 例。
2019 年底,基于 5G 新空口的非地面網絡(New Radio Non-Terrestrial Network,NR-NTN)和物聯網非 地面網絡(Internet of Things Non-Terrestrial Network, IoT-NTN) 的 第 一 個 工 作 項 目(Work Item,WI) 在 R17 獲得批準。從 R17 至 R19,再生衛星和透傳衛星預計均将 支持 NR 基本特性。R20 開始會加入對 6G NTN 的支持, 以及許多其他功能增強和新特性,包括但不限于地面網絡 (Terrestrial Network,TN)與 NTN 的一體化,以及在 5G 和 5G-Advanced NTN 基礎上進一步實現頻譜效率提升。
華爲研究指出,具有超高密度 VLEO 星座的 NTN 将成爲 6G 網絡的一部分,并 在确保通信接入服務的極度靈活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爲了成功實現 VLEO NTN 網絡商業化,我們需要開發全 新的使用場景和應用,并解決相應的技術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華爲技術公司創始人、CEO 任正非曾在 2019 年透露,華爲已經開始研究 6G。"6G 我們也是同步啓動研究的 ""6G 的使用可能 10 年以後 "" 這是我一個保守的估計 "。
華爲徐直軍此前表示,預計 6G 将在 2030 年左右投向市場。華爲表示,展望 2030 年,超高速、超可靠連接、原生 AI、先進感知技術将極大地改善人類生活。
6G 是更先進的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其内涵将遠超通信範疇。6G 如同一個巨大的分布式神經網絡,集通信、感知、計算等能力于一身,深度融合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和數字世界,真正開啓 " 萬物智聯 " 的新時代。
在 5G 的基礎上,6G 将跨越人聯、物聯,邁向萬物智聯,把智能帶給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企業,引領新一波創新浪潮。本文将從整體上闡述 6G 願景,探索 6G 的關鍵能力、新用例、新需求、新功能模塊,以及空口與網絡架構設計的範式轉變。
下圖總結了面向 6G 的五大應用場景,其中,eMBB+、URLLC+、mMTC + 是對 5G 中定義的應用場景的增強及組合,而感知與 AI 是兩個新場景,将在 6G 中迎來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