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達到 35%,還有誰會推出一款純燃油的 B 級車?
作 者 | 栾寅征
責 編 | 尚 武
出 品 | 汽車 K 線
話說小米 SU7 夠倒黴的,價格還沒發布,先是同級競品們紛紛掀起 " 價格戰 ",而趕在小米 SU7 上市兩天前,合資品牌燃油車,也來搶風頭。
指的就是北京現代第十一代索納塔。
有人說,13.98 萬元起售的索納塔,讓北京現代重新在合資 B 級車市場中奪回定價權;也有人感慨,看到第十一代索納塔和第五代勝達," 永遠可以相信韓系車的設計師們 ";當然還有人會發出疑問,當國内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 35%,爲什麽北京現代會甘心讓第十一代索納塔局限于一款燃油車?
" 營銷無對錯,但要有下限 "。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戚曉晖在上台簡短寒暄過後,開門見山地揭開了當前國内車市最敏感的話題," 不管是電比油低、還是油比電強,油電之争的話題隻是車企之間争奪市場的一種營銷手段。"" 消費者不應該成爲‘快消式造車’的實驗品和犧牲品。"
這種 " 暴擊式 " 開場,或許人們在造車新勢力,或自主品牌發布會現場,已經屢見不鮮,但對于北京現代來說,其實是一種颠覆性的改變。
約 10 年前,同樣是索納塔上市發布會,北京現代的領導們在上台介紹第九代索納塔時,更注重于講解 " 大而全 ",在講話的 " 起承轉合 " 中滴水不漏,對行業敏感話題更是隻字不提。
這種對 " 大而全 " 的追求,不僅局限在領導講話風格,在産品線上更是尤爲明顯。在第九代索納塔上市的同一時期,北京現代同時在售車型超過 10 款,某些時段甚至會出現超過 12 款同時在售的局面。這也就是當時飽受争議的 " 多代同堂 " 産品策略。
10 年後,當人們放下曾經各自的立場,站在更全面的視角回看十年前北京現代 " 多代同堂 " 的産品策略,不得不承認這一策略鑄成了北京現代百萬輛的年産銷裏程碑,在當時,還引發了其他合資品牌紛紛效仿。
對于當時在華僅有一家乘用車合資公司的現代汽車來說,既是讓北京現代守住百萬規模的唯一打法,也是與南北大衆、南北 " 兩田 " 較量的一手牌。
但伴随第九代索納塔上市,北京現代唯獨丢了兩張王牌:設計與性價比。
雖然設計理念承襲第八代索納塔的 " 流體雕塑 ",但用上 " 流體雕塑 2.0" 的第九代索納塔,以及同時期其他采用同樣設計語言的北京現代車型,都少了之前驚豔四座的顔值。
同時,由于多代同堂策略下多個老款型号仍然在售,雖然價格紛紛下調,但這極大程度讓全新上市的車型,在定價過程中十分被動。
直接導緻在終端市場上,新上市的車型配置雖然有着一定優勢,但與同時期正處于上升期的自主品牌産品相比,在價格上高出一截;而價格接近的,又由于是老款車型,在産品力方面敗下陣來。
回到第十一代索納塔上市的今天,能明顯感覺到北京現代已經徹底放下了追求百萬輛的包袱。
此時或許有人會提出反駁,在整個韓系車市場份額都不足 2% 的當前中國車市,北京現代還想對銷量有多高的預期?眼看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到 60%,合資品牌還有機會麽?
其實這也是北京現代與其他合資品牌的不同之處。放眼目前的合資品牌 B 級車市場,以第十一代索納塔上市當天作爲時間節點,三大日系品牌同級産品起售價均在 17 萬元以上,起售價與索納塔最接近的,是長安福特最新一代蒙迪歐,14.98 萬元起售。
美系與韓系拼性價比,日系姿态高高挂起的現象,是不是略微違背了人們的一貫印象。
另一個更反直覺的,是目前的市場走勢。
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 " 乘聯會 ")秘書長崔東樹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傳統燃料乘用車結構中,10 萬 ~15 萬元、15 萬 ~20 萬元是整體市場中,諒哥比重逐步增長的價格區間。
同時,在這兩個價位段當中,常規動力(即傳統燃油車)的占比分别高達 79%、74%。與借新能源沖擊豪華市場、參與新能源汽車下鄉的新勢力們不同,對于大多數合資品牌來說,在上述細分市場重點投放燃油車,是最适合當前市場走勢的策略。
看看 17.98 萬元起售的凱美瑞雙擎、22.58 萬元起售的雅閣插混,以及 18.98 萬元起售的蒙迪歐電混,全系燃油的第十一代索納塔 13.98 萬元的起售價顯然容易破圈。
這也就回到了開篇戚曉晖提到的,在油電之争的内卷市場,和網絡上的輿論戰不同,在多種能源形态共生的現狀中,汽車廠商應當以促進市場良性發展爲前提,讓用戶受益。
有了這些改變作爲基礎,人們才能放下曾經的執念與偏見,沉下心去發現第十一代索納塔身上不變的亮點,包括對設計的追求、通過智能化人機交互系統、大量智能輔助駕駛的搭載,以及很多人遺漏的,能夠以更低轉速達到發動機峰值功率與扭矩的性能表現,當然還有這一代索納塔最大的亮點:N Line 版車型的正式導入。
在第十一代索納塔身上,北京現代不僅重新撿起了設計和性價比這兩張牌,同時還在這十年、兩代索納塔叠代的過程中,放下了對 " 比分 " 的執念、掌握了更多的打法,以在華第 5 家累計産銷突破 1200 萬輛車企的身份,放開手腳,企穩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