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8月6日轟轟烈烈的TFBOYS十周年演唱會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但是它所造成的餘波還未平息。
先是西安春浪音樂節在距離開場不到24小時緊急發布公告宣布取消,使得很多買了票甚至已經來到西安的歌迷們一臉懵。
随後又網傳劉若英、五月天等演唱會也面臨取消風險,記者打電話問西安文旅局,對方給出的答複是"沒有收到或發出任何通知"。
然而根據大麥網的顯示,劉若英原定在8月份的西安演唱會确實延遲至11月了,原因是"天氣因素影響,防汛形勢嚴峻"。
而五月天的演唱會本就在9月份開學後,大概有關部門認爲孩子們該上學的上學去了,應該不會太瘋狂,目前沒有更改時間信息。
與此同時,鄭州的音樂節宣布取消,取消原因則清清楚楚地寫道"近期演出行業内負面影響導緻相關部門調控等級"。
不管是業内,還是普通網友、樂迷,大家都把近期一連串的音樂節、演唱會的取消或延期歸罪于TFBOYS十周年演唱會上粉絲的瘋狂舉動,以及由此引發的治安壓力和輿論的負面看法。
在社交媒體上,8月6日這一天,西安這座城市湧進了大量的粉絲,盡管安保部門嚴陣以待,然而瘋狂的粉絲行徑還是刷新人們的認知,一度造成了混亂,網友戲稱"上一次西安這麽熱鬧還是安史之亂"。
▲西安街頭常看見穿婚紗的粉絲。
▲粉絲們舉着大旗,唱着"跟着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走過馬路。
▲入口處的人群。
▲開場後粉絲們沖入場内。不過我很疑惑的是,買票時不都規定好座位了嗎,這麽急匆匆跑進去難道是搶座位?
▲被尖叫聲震壞了耳朵的保安大叔和被擠暈的粉絲。
▲演唱會不允許粉絲帶燈牌,粉絲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把電池和燈牌帶進去。
▲演唱會上蛋糕跌落,成爲當天一個特别的隐喻。
TFBOYS的母公司時代峰峻也遭受損失,原本定在8月19日在青島國信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辦"時代少年團樓外樓"演唱會取消,衆多粉絲排隊退費維權。
這場演唱會的粉絲多爲中小學生,本來就是辛辛苦苦攢的零花錢,搶票又必須要充值298元高級會員才可以獲得機會,演唱會突然取消,門票或許能退,298的會員費大概率退不了,所以也引發了很多不滿。
是的,不管你關不關注娛樂圈,你也一定聽說過TFBOYS的大名。當一個團體的粉絲都能夠形成如此大的影響力時,我們就無法忽視TFBOYS本身的能量。
王俊凱,王源,易烊千玺三個人,最大的今年23歲(王俊凱,1999年9月出生,馬上要過24歲生日了),最小的22歲(易烊千玺和王源同歲,都出生于2000年11月,但王源比易烊千玺大了20天)。
你很難想象,如此年輕的三個人,竟然牢牢把控娛樂圈最龐大的一股力量長達十年,這不禁令人好奇,到底是他們骨骼清奇天賦異禀?還是時代與社會的合力把他們送上這個高不可攀的位置呢?
其實在最初的最初,他們也隻是三個普普通通的小學生,長相帥氣可愛,稍微帶點才藝,這樣的男孩子不少,我們身邊都有,放眼全國更是一抓一大把。
爲什麽是他們成爲了如今的頂流?他們在還是孩子的時期,到底經曆了什麽呢?
今天,我們試圖用最簡潔清晰的脈絡,向大家介紹TFBOYS的成名之路。
源起:一個敢想敢幹的大學生
"TFBOYS"呼風喚雨,他們的背後,是一個叫"時代峰峻"的公司。這個公司完全托舉了三個小朋友的成名,以及引導了粉絲們的瘋狂行爲,甚至可以說,正是這家公司開啓了"流量"的潘多拉魔盒。
公司的創始人說來也很神奇。大學生黃銳,四川人,大學專業與電商有關,據說初中時就在eBay與淘寶間轉賣義烏小商品,賺取差價,有天生的商業頭腦和敢想敢幹的魄力。
黃銳大學時,通過同班女同學知道了一個叫"日本傑尼斯"的偶像制作公司(傑尼斯事務所成立于1975年,是日本一所藝人經紀公司事務所,以推廣男藝人及男性偶像團體爲主要業務,旗下藝人有:東山紀之、佐藤敦啓、木村拓哉、中山優馬、"TOKIO"、"20th Century"、"KinKi Kids"、"NEWS"、"關8"、"KAT-TUN"等等)。
令他大爲震驚的是日本偶像文化和粉絲文化已經如此成熟,他反複提到一個細節,日本的媽媽們會帶着女兒一起去看演唱會,媽媽追的是成熟的偶像,女兒就在後面伴舞裏pick自己喜歡的更年輕的偶像。
偶像一代接一代地誕生,粉絲也一代接一代地狂熱,生生不息,永續輪回,看起來是個非常有前景的賺錢行業。
于是,2007年,據說還在讀大一的黃銳就由此爲靈感,寫出了一篇創業項目方案書,發在中國風險投資網上。
主題說得很明确,"抓住18歲以下人群的成名夢想",成立屬于中國的傑尼斯,并取了一個非常霸氣的公司名叫"傑尼斯少年帝國事務所",等待伯樂慧眼識珠。
當時隻有一個人主動聯系了黃銳,就是畢業于中央财經大學、已經頗爲富裕的地産商人李飛。兩個人一拍即合,成立了"時代峰峻"公司,李飛出錢,黃銳出力。
據說李飛的房地産業務當時主要集中在重慶,所以時代峰峻就是從重慶開始選拔小藝人。
黃銳早期是吃過很多苦的,"一個人當一個軍隊使",他跑遍了重慶的小學,挑選那些長相俊俏的十歲左右的小男孩。其中"天選之子"王俊凱在上完廁所急匆匆回教室的路上,一頭撞進黃銳的懷裏。
黃銳定睛一瞧,這孩子好像長得真不錯,于是王俊凱成了"時代峰峻"的第一位當家一哥。
▲和黃銳初遇時的王俊凱。
王俊凱&王源:初創時期的CP
2011年1月,王俊凱正式成爲當時還叫"TF家族"的一員,開始了冬訓,那時他隻有11歲。
▲左邊那個就是王俊凱,這也是TFBOYS官方微博發布的關于王俊凱的第一個動态。
黃銳當年在重慶搜羅了大約7、8個男孩,共同組建了"TF家族第一期練習生",王俊凱是其中最突出的,因爲他長着一張标準的"正太"臉。到了第二期、第三期選拔時,第一期的大部分孩子們都退團了,隻有王俊凱留下。
黃銳也照搬了日本傑尼斯的那一套偶像養成體系,注冊了微博賬号,每天投放大量的物料,幾乎是一天要發幾十條微博的頻率,記錄王俊凱和其他男孩的吃喝拉撒,和粉絲們問好,對粉絲撒嬌,使王俊凱積累了最初的粉絲基礎。
▲最初的TF家族合影。
王俊凱本人的微博也被經營得很好,向粉絲彙報自己的日常,當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内容是他媽媽代發的。
因爲常常抱怨作業太多,"暑假作業梗"是王俊凱粉絲們常常津津樂道的。2015年的楊幂還拿這個調侃過他,顯然當年也是真情實意地追過這個小偶像。
楊幂微博cue到王俊凱的時候,正是她事業和婚姻話題最火爆的時候,對于這樣一個早期和自己有互動的大明星,王俊凱報之以李,每年都給楊幂送生日祝福。
小時候的王俊凱業務能力主要就是唱歌和耍帥。
那時他還沒變聲,奶聲奶氣,唱得還行,而他吸引粉絲主打的還是外型以及性格,乖巧自信又帥氣,在重慶地區算是小有名氣,那時他的粉絲大多數是姐姐粉、媽媽粉。王俊凱本人也很想成爲明星,公司送他去參加了《中國達人秀》等節目。
粉絲們對他的喜愛也初見成效,很多地方台或是網絡平台舉辦的童星選拔節目中,王俊凱往往能得票最多,拔得頭籌。
▲王俊凱視角下的狂熱粉絲。
2012年初,同樣在重慶讀小學的王源作爲第三期練習生加入,并迅速和王俊凱捆綁成爲CP。
TF家族給出的原因是"小凱在接受聲樂舞蹈訓練時,遇見了王源,兩個人都喜歡周傑倫,一見如故。"
▲TF家族第一次放出王源的介紹。
▲黃銳和王源。
▲王源和王俊凱一樣,迅速注冊了微博,發布大量日常。
王源的加入,使TF家族更具粉絲收割能力,畢竟,一個人略顯孤獨,兩個人就可以互動,有故事、有戲劇效果了。
他們倆在性格上搭配得很好,王俊凱帥氣、耍酷、自信;王源可愛、話多,口才能力強,有點像捧哏。他們對外展示的主要人設就是小凱帥,小源可愛。
不得不承認,那時的黃銳的确具有非常超前且敏銳的思維,他在對日本粉絲文化的研究中提煉出了兩大關鍵要素。
第一就是深谙投放大量日常物料來增加粉絲粘性的重要性。要知道那可是2012年,中文互聯網上才剛剛興起文字社交媒體(微博),而黃銳就已經懂得短視頻的厲害了。
他除了在微博上放出大量的日常圖文記錄,還錄制了王俊凱和王源的大量唱歌視頻、日常視頻,他們在地鐵裏唱歌,在街頭唱歌,日常打打鬧鬧,相互調侃。
黃銳将這些内容投放在視頻平台比如56網、土豆網,也被營銷号轉到微博,後來B站興起,又有很多粉絲将其搬運至B站,在亞文化和二次元的集中地,形成了龐大的粉絲集群。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TF家族還錄制了相當長壽的一檔自制綜藝節目叫《TF少年GO》,相當于這些男孩的真人秀,可以理解爲TF版的《快樂大本營》,節目伴随着他們一年一年長大,内容堪稱海量,做遊戲啊,拍小短劇啊,粉絲提問啊等等,全方位地展示小偶像們的生活,主打的就是一個充沛的陪伴情緒價值。
第二呢,就是黃銳非常有針對性地引導兩個男孩進行捆綁CP操作。
這當然也是跟日本傑尼斯學來的。
那時候的王俊凱和王源,也隻是十來歲的小學生,然而公司的策略很清晰,讓他們裝大人,有意識地凸顯男偶像和女粉絲的性别屬性。
相比起唱歌跳舞的技能,兩個人顯然受到了大量的關于增加粉絲粘性和取悅粉絲的訓練。
他們往往會談起一些特殊的話題,欲說還休,人小鬼大,當然也是天真的,但形成的反差感非常迎合觀衆們的心理。
所以當年粉他們的,除了大量的同齡中小學生,還有一批成年女性,或者叫所謂的"腐女",她們往往以"怪阿姨"自稱,就喜歡調侃這對小男孩。兩個男生也配合,會說"我的眼睛會放電",談到女同學的追求會害羞等等。
在情人節時,王俊凱會拿着玫瑰花對粉絲這樣說:
我對兩個細節印象極爲深刻。其一,參加節目時,主持人對王俊凱開玩笑地說"我們這裏可沒有怪阿姨哦",王俊凱馬上嚴肅糾正:"阿姨們都很好啊,我很喜歡阿姨們"。可見他日常所受訓練就是要将粉絲擺在最重要的位置。
第二個小細節就是王源和王俊凱在校園裏會戴帽子,也開始有明星包袱,因爲"不化妝太醜了",這已經是成熟的偶像心态。
另外,兩個小孩的互動非常多,早期他們的合唱曲目從來都不是小朋友的兒歌,或是像《青春修煉手冊》這樣積極正面的青少年歌曲,相反,他們唱的都是非常深情的情歌,且具有隐喻意味。
比如那首令他們出圈的《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這首歌是寫給什麽群體的,不言而喻。
這首歌獲得了原唱範玮琪和老公陳建州的雙雙轉發,這是令兩個小男生在全國範圍内第一次爆火的契機。
範玮琪感慨"還常常相視而笑也",明顯也是磕得上頭。可以說,這段視頻,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嗑CP"文化,是内娛的第一次大規模流行,營銷号甚至赤裸裸地喊"在一起!在一起!"
此後再引發類似的風潮,那就是七年後的《陳情令》了。
還比如《當愛已成往事》,這首歌是電影《霸王别姬》的主題曲,講的是什麽,我們也都明白。
兩個人合體上了很多地方台綜藝節目。
▲其實不光是王俊凱和王源,公司的其他男孩,也免不了被炒作CP的命運。
時至今日,雖然三個人早已經貌合神離,分道揚镳,但還殘留有一部分粉絲停留在"凱源CP"階段,這顆人造糖的威力,至今不減。
"四字"空降之後,粉絲營銷達至頂峰
2013年,意識到王俊凱和王源雖然有巨大的粉絲量和群衆喜愛度,但才藝實力明顯不足,後續發展有瓶頸,因此千挑萬選了第三位成員,全能少年易烊千玺空降。
易烊千玺在北京長大,和王源、王俊凱沒有任何人生交集。他從小被媽媽訓練得十項全能,尤其跳舞最佳。易烊千玺艱難的童年經曆我們都知道,這裏就不展開了。
▲易烊千玺的童年幾乎是在高強度的學業和才藝訓練中度過的,圖爲他媽媽展示他小時候的成績。
總之,他是以"學霸"的姿态空降到這個組合裏的。
他空降的時候,各方面環境對他都不算友好。王俊凱和王源已經是粉絲們普遍接受的CP了,突然插進來個易烊千玺,凱源不适應,粉絲也不适應。
加入初期,易烊千玺個性内斂低調不說話,常常有"被排擠"的感覺。再加上他身高最矮,看起來身體弱弱的,人氣也最低,又遠在北京,和凱源并沒有太多生活上的接觸,在《TF少年go》節目裏,易烊千玺常常不能參加,隻能打電話連線。
而易烊千玺和其他兩個男生确實有很強烈的性格差異,他更新微博的頻率比其他二人低了很多,日常除了寫作業就是逗弟弟。
總之,和現在呈現的人格一緻,小時候的易烊千玺就是一個高冷而沉默寡言的男孩。
曝光量少,悲慘的境地,反而意外觸發了另一個圈粉法寶,那就是"虐粉"。
虐粉的意思是偶像常常表現得很慘,很可憐,令粉絲心痛,感到很虐,反而鞏固了粉絲的瘋狂喜愛,這也源于"養成"的心理。
▲在真人秀裏,易烊千玺不太講話,雖然被夾在中間,但好像無法融入。
▲易烊千玺在私底下和凱源的交流并不多,常常一個人獨處。
▲當年的易烊千玺是十項全能,尤其學習成績好,一個可憐巴巴的小學霸,最能激起粉絲的憐愛。
▲易烊千玺花了很長時間才融入這個團體,開始在真人秀上露出笑臉了。
在瘋狂虐粉的過程裏,易烊千玺很快地擁有了龐大的粉絲群,大家喜歡他,一方面是因爲虐,另外也因爲他的确學習好,跳舞好,業務能力突出。粉絲會給他送牛奶,祝他早點長高,希望他别總是被王俊凱和王源壓一頭。
這其實也意味着三個人的粉絲群從那時就開始漸漸分化、較勁了。
▲三個男孩各自有自己的應援色,而合體的應援色是橙色。如今,橙色粉絲已經非常少了。
2013年8月6日,三個男生組成的TFBOYS正式出道,團名意味着"The Fighting Boys",意喻加油向上。
出道的形象片即是《十年》,意味在十年裏伴随粉絲長大,是一個頗爲浪漫的約定。
至此,時代峰峻的偶像造星經曆了四年的蟄伏和辛苦付出(時代峰峻2009年創立),終于在2013年開始品嘗到勝利果實的滋味。
時代峰峻經營粉絲、以及将粉絲文化變現的能力一直是業内翹楚。在TFBOYS還沒有成團時,他們就已經從日本學來了相當成熟的理念。
比如公司會有意識地引導粉絲們爲偶像花錢,每當小朋友過生日,公司就會曬出粉絲送的禮物,再引導更多的粉絲用"實際行動"去支持偶像。
粉絲給偶像送禮物,并不貴重,公司也不指望靠這個發财,但這被視爲增加粉絲粘性的必備項,因爲隻有真金白銀地爲偶像花錢了,才會令粉絲有"養成"的感覺。
各種周邊産品也非常豐富,日曆啊,口罩啊,書包啊,鑰匙扣啊,CD啊等等。公司會定期在微博以及真人秀裏預告接下來要出的産品和定價,以及購買渠道,定價雖然不高,但對于學生黨來說也是個不小的開銷。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或許是内娛第一個學會了操縱流量的偶像團體。
2013年成團,相應地,飯圈開始形成。所謂"養成","打投","控評","粉絲互掐","數據女工"等專業名詞,幾乎都是從TFBOYS開始的。
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剛剛成團時,粉絲們合力将TFBOYS的歌打進國内當時最大的線上視聽平台"音悅台"第一名,當年後援會還詳細地介紹過如何去打榜:
打榜,流量,似乎如一陣巨大的海嘯,席卷而來,幾乎颠覆了原本還算穩定的傳統唱片市場,造成了動蕩,這期間發生了兩件有标志性意義的事。
一是,TFBOYS的單曲《樣young》涉嫌抄襲EXO,加劇了雙方粉絲的矛盾。
當時的EXO,成員有鹿晗,張藝興,黃子韬等人,代表着另一派流量王。雙方的小學生粉絲們偷來父母的智能手機錄制互罵視頻,上傳到B站,史稱"小學生世紀罵戰"。
盡管當年的成年人們是抱着戲谑的态度報道和圍觀此事,但這件事的确是轟動内娛的第一次流量大戰,誰也沒想到,"流量"一詞的威力竟然在此後綿延了那麽久。
第二件事就是2014年,還是在音悅台,TFBOYS的《魔法城堡》中文播放量打破了占據榜首三年的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成爲了第一。
▲當年《魔法城堡》的簽唱會活動現場。那時還是橙色的海洋。
這件事被視爲TFBOYS和鳳凰傳奇"不合"的開始,新生代流量偶像團體和初代大衆流行團體的暗戰,同時也意味着粉絲們一向圈地自萌的飯圈文化,侵蝕到主流大衆的領地,從而引發了一定程度的輿論反噬。
▲玲花當年還作爲過來人給TFBOYS三條忠告。
畢竟,對于廣大普通老百姓來說,《最炫民族風》大家都聽過,倒背如流,而《魔法城堡》是什麽鬼?憑什麽得第一?
所以這件事加劇了路人對TFBOYS以及粉絲們妖魔化的刻闆印象,明明業務能力一般,傳唱度一般,卻成爲第一名,普通人對"流量"二字并不熟悉,百思不得其解,也是從那時,"掏糞男孩"開始成爲他們的代名詞。
2014年是TFBOYS狂飙突進的一年,各地都成立了後援會,三個男孩火到了香港和台灣,甚至國外。
記憶中最直觀的印象是,那一年微博似乎開始有了熱搜,躺在熱搜上的話題常常讓我們看不懂,而其中TFBOYS的内容常常占據半壁江山。
2014年還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王俊凱15歲慶生的微博數據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在幾乎被負面輿論吞噬的2014年,黃銳開始着力引導他們轉型,他開始塑造TFBOYS的優質正能量偶像形象,讓三個孩子頻繁地上央視晚會,各種地方台大型晚會,做各種公益活動,穿着白襯衫幹幹淨淨地出現,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他們的形象。
當然在路人盤裏,TFBOYS三個人依舊口碑麻麻,但畢竟漸漸平息了人們對三個男孩尖銳的負面看法,使他們度過了人生中第一次巨大的危機。
▲2015年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三人合體走紅毯。
2017轉折之年:C位争奪戰異常膠着
TFBOYS實質性的轉折發生在2017年前後。
在此之前,王俊凱是當之無愧的C位,他進入公司最早,資曆最深,粉絲最多,黃銳也最喜歡他。
在其他兩個男孩還老老實實在隊内唱歌跳舞哄粉絲的時候,王俊凱就接到一個不敢想象的大餅就是張藝謀導演的《長城》。雖然這是一部史詩級的爛片,而王俊凱過早地暴露了自己在塑造角色方面的短闆。
2016年下旬,風雲突變,黃銳提出離職。離職的原因沒有多談,看得出主要問題出在和公司發展理念不合,想做自己真正有想法的事。
随後,黃銳單獨成立了上海原際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李飛分道揚镳。
三個男孩幾個月後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時代峰峻則表示三個人沒有解散,經紀約也全部都在時代峰峻。
雖然時代峰峻一再強調沒有解散,但三個人的确面臨着實質上的"解綁",從此以後,大家就各憑本事吃飯了,這時候,三個人真正的能量才能呈現出清晰的區分。
2017年,較量初見端倪。
這一年,18歲的王俊凱有那麽幾個大事。他考上了北影:
和迪麗熱巴主演了《解憂雜貨店》,原著很強,但改編的效果很差,豆瓣評分5.0:
上了一個挺熱門的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但表現平平。
上了《VOGUE》封面:
王俊凱那一年的目标是對的,他想轉型至影視,但無奈沒有找到突破口,因爲他的外型的确還殘留着少年感,這使得他接戲的空間很窄。
王源呢,沒有想轉影視的意思,依然死磕音樂這一塊。因爲他從小立的flag就是"能像偶像周傑倫一樣紅",所以他不願意輕易放棄音樂,而他的嗓音條件确實是三個人中最好的,清亮而突出。
他上了《蒙面唱将》想展示自己在音樂方面的造詣:
同時有幾個還蠻重要的成績,一是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授予"青年教育使者"的稱号,二是被《時代》評2017最具影響力30位青少年之一。
當然在緊接着的2018年和2019年,王源分别曝出"公然在馬路上翻越欄杆"以及"室内抽煙"事件,這兩件事都不是什麽大事,但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既然是那麽大的流量,又有着諸如"青年教育使者"的頭銜在身,曝出這樣的事對王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傷害,此後他的事業便有些暗淡。
▲2018年翻欄杆事件。
▲2019年抽煙事件。
凱源的2017年有成績,但并不算亮眼,相比之下,2017年對易烊千玺來說,是格外奮鬥拼搏堪稱勞模的一年,也是他收獲最大,以及最先改變路人觀感的一年。
他利用專業上的優勢上了《這!就是街舞》,這個綜藝熱度很高,易烊千玺憑借精湛的舞技收獲了第一波路人緣:
接拍了《長安十二時辰》和《新青年》。
《長安十二時辰》是個好劇,從制作班底就能看得出來。易烊千玺拍這部劇與其說是一項工作,倒不如說是一種強烈的表态。因爲2017年各種古偶仙俠蜜戀劇還相當火爆,易烊千玺摒棄了那些誘惑,轉而走向嚴肅正劇,這是一種主動的選擇。
他還作爲青年代表去世界衛生組織宣傳"世界艾滋病日" ,逐漸成爲"正能量青年"的代表。
以及,他在時尚方面展現出良好的表現力。
這一點就屬于幸運加持,在其他兩個男孩還處于"娃娃臉"的階段時,易烊千玺率先"長開了"。
▲王俊凱和王源曾經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身上的孩子氣太重,孩子氣重,就和時尚感絕緣。
憑良心講,易烊千玺的臉,在内娛算不上多麽驚豔,但勝在有棱角有态度,這使得他最先完成了關鍵的一步,那就是由boy到男人的蛻變。
标志性的事件就是2018年《少年的你》和2019年和木村拓哉的女兒木村光希爲寶馬拍廣告時的雜志封面。人們才意識到,這個曾經的boy,已經到了可以談戀愛的年紀了,身上也終于開始有一些男人味了。相較之下,王俊凱和王源遲遲沒有邁出"走向成熟男人"的這一步。
2018年,三個人各自成立公司。
這一年易烊千玺等到了命運中的一份厚禮就是《少年的你》。
帶領團隊"易燃裝置"獲得《這!就是街舞》第二季總冠軍:
考上了中戲:
參加了雅加達亞運會上"杭州8分鍾"的表演。
相較之下,王源似乎有些"早早出局"的意思。王源考上了伯克利音樂學院,依然堅持音樂路線,堅持原創,發布了很多新歌,但也隻限于粉絲群體内的口口相傳,此外,他最"出圈"的工作可能就是擔任《王牌對王牌第三季》常駐MC隊長。
他同時也成爲了《環球人物》雜志專欄作家,這個身份讓人詫異。
從這一年的工作重心來看,王源似乎想成爲像是王力宏或者吳青峰這樣兼具創作性、文藝性和偶像性的藝人,但這個領域的确不好混,畢竟,文青們是最挑剔的,有沒有兩把刷子,一眼就看得出來。
王俊凱依然能打,他在微博上依然有超高的粉絲粘性和活躍度,轉贊評均有100萬+的亮眼成績。
但他比較有知名度的業務成績隻有《天坑獵鷹》以及一部綜藝《中餐廳2》。哦對了,這一年王俊凱還成爲洛杉矶電影公司The H Collective的簽約藝人。
此後,三個人的差距是肉眼可見地擴大了,2019年,易烊千玺登上了《VOGUE》2020一号刊,和他同時在列的明星如下:
《智族GQ》十周年大封面,和他同時在列的明星如下:
▲福布斯2019名人榜,易烊千玺排第8,王俊凱第12名。
以至于到了如今,他可以在張藝謀的賀歲電影裏成爲男主角。
當然,王俊凱和王源這幾年的工作也是排得滿滿當當,兩個人也都參加了非常多的大型活動,我們無意挑起粉絲争論,隻能說他們各有千秋。
比如2020年王俊凱就登上央視春晚舞台,與李榮浩、于毅共同合唱;2021年王源登上春晚,和黃渤合唱;而易烊千玺在2022年也經曆了"考編"事件,最後決定放棄入職國家話劇院,一夜之間掉粉近百萬。
正如本文也依然要用盡量客觀的詞語來表達他們"各有千秋",實際上,這不是求生欲,而是一種客觀事實。
因爲做偶像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它不像數學題,有一個标準答案,時至今日,我們依然無法貿然地厘定他們之間誰是最紅的,誰是最優秀的。
正如三家粉絲充斥着空前的争吵和相互傾軋,他們三個人的确"各有千秋"。易烊千玺雖然離"影帝"已經很近了,但王源的粉絲則認爲王源堅持他的音樂夢想本身就是一種成功,王俊凱的粉絲認爲王俊凱一路上走得穩,從未有過負面,他才是正能量的代表。
很難說到底要用什麽維度和标準去測量他們的"成功"。
▲2019年的微博之夜,三個人合唱了那首經典的成名曲《青春修煉手冊》,但貌合神離氣氛壓抑到一定程度了。
▲這次十周年的演唱會上,紅、藍、綠的燈牌分布還是勢均力敵的。
隻不過,有一點是必須要承認的,那就是三個人目前都明白自己想要轉型最好的路就是影視,而易烊千玺早早地認清了這一點,王俊凱和王源是滞後的。
王源在2019年演了一部好戲《地久天長》,那時他的态度也相當明确,想演嚴肅正劇,脫離偶像包袱。
▲王源在柏林電影節。
王俊凱拍了顧長衛的《刺猬》,搭檔葛優,飾演一個口吃自卑的少年,據說非常颠覆形象。這部戲目前還沒有上映,也許,王俊凱今後的路該怎麽走,這部戲是一個關鍵的試水吧。
盡量明确簡潔地講完TFBOYS十年成長曆程,卻突然發現,盡管已經經曆了這麽久的成長,在娛樂圈裏摸爬滾打了這麽多年,如今,他們依然是隻有23歲左右的年輕人。
才23歲啊,這真是令人倒抽一口涼氣,放在普通人身上,我們的23歲可能人生還沒有真正開始,而他們,已經在人生的角鬥場裏鏖戰了十年了。
三個人當然都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财富,自然不用多說,在殘酷的娛樂圈裏屹立十年不倒,又如此年輕,這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當輿論對他們極爲苛刻時,我仍舊覺得這是三個值得同情的孩子,因爲他們成功的代價是放棄了童年和青少年的一切玩樂的資格,走上了聚光燈下的名利場,沒有退路的人生。
猶記得當年天真的凱源,在接受采訪時說,人生目标就是當明星,想紅,像周傑倫那樣紅。而紅的意義和代價是什麽,身爲孩子的他們完全不知道。
當年黃銳和三個男孩有過事先的溝通,他認爲,想要成爲偶像,最關鍵的就是做好能吃苦的心理準備。他對三個男孩說,當偶像可能會很累,會每天睡眠不足,然而凱源或許将這個問題理解得太簡單。
王俊凱說"隻要紅了就好了,就不會那麽累了",他認爲人生是"先苦後甜",王源則說過不知道當明星那麽苦。顯然他不知道的是,紅了之後的世界,比小時候要殘酷百倍。
十歲的男孩,遑論人生觀世界觀,就連基本的邏輯能力都還沒有發育健全,然而,他們的身後站着的是一群成年人,父母與公司還有粉絲們,他們用成年人的思維和利益去"指導"着這群孩子,使他們擁有"正确"的行爲和思維能力。
這種灌輸細化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才令他們滴水不漏地在"流量"這條路上走了那麽遠。而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從沒想過第二條路"。
▲2013年易烊千玺的生日願望:粉絲能超過10萬。
我們無法切身地體會這種"十年成長"到底是什麽滋味,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一定是充滿痛苦的。
黃銳辭職之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依然在做偶像包裝經紀工作,他的招聘啓事上赫然将"心理輔導師"列爲首位,可見,在成爲偶像的道路上,青少年們遭遇的壓力和挫折,遠比成年人要多得多。
而這群孩子,你很難說他們真正得到了什麽。
是的,他們的确得到了名氣、粉絲,但也失去了平常孩子呆在校園的十年。人的一生線性發展,早年的學習、積累和人格養成,才有可能成就今後堅實的人生基礎,而就拿這三個人來說,我認爲他們并沒有時間和精力接受系統而完整的教育,他們的性格與深層次心理的變化,或許會在他們30歲、40歲時顯得尤爲突兀。
因此,就更會以一種抽離的眼光去審視這三個人的真實人生真人秀,我們好奇的是,40歲的王俊凱、王源和易烊千玺,那時,他們又會擁有怎樣的人生呢?
第二個感受是,"流量"的潘多拉魔盒開啓,是一件異常危險的事,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明星可能從高處跌落,而操縱流量的公司也并不會好到哪裏去。
黃銳說,粉絲行爲是公司最頭疼的一件事,明明知道粉絲做得不對,卻不知道怎樣引導。而在粉絲眼裏,經紀公司就是萬惡之源,因爲經紀公司無法做到絕對公平,粉絲就認爲這是公司對自己的偶像的打壓。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常常出現在TFBOYS讨論廣場上的縮寫"lfsl",諧音"李飛死了"。
這背後的邏輯是,"流量"放大了青少年人格中最大的"惡",那就是攀比之心。
三個人過生日,一年比一年陣仗大,第一個人的粉絲可能買下了公交站牌廣告慶生,第二個人的粉絲就會買下北京CBD的大屏幕,第三個人的粉絲可能就會買到紐約時代廣場。
這種攀比之心從一開始的較勁,漸漸發展成相互攻擊,謾罵,暴戾的氛圍蔓延開來,令"飯圈文化"成爲人人喊打的一種社會現象。
▲易烊千玺工作室發出律師函,狀告幾個微博用戶,巧的是,列舉的這些微博用戶,全都是王俊凱的粉絲。
TFBOYS十周年演唱會,三個人背着事先準備好的台詞,異口同聲地說"感謝時代峰峻和我們一路同行",簡單的一行字,背後含義萬千。
這便是娛樂的深刻之處,烈火烹油和浮華勢利之下,總有一些明星願意用真實的人生爲我們上演真人秀,令我們唏噓感慨,在别人的人生中得到自己的喟歎。
所謂人生,并不存在結局的好與壞,也不存在必須做或者沒做完的事情,而是"一個人是怎樣地活着"。我想,這是每一個人都要思考的哲學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