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張密密麻麻的地圖引發熱議。将地圖放大,博物館、古塔古寺、亭橋院落 …… 近萬處文物古迹的坐标清晰可見。
網友震驚于璀璨如繁星的國寶印迹,也對繪制地圖的人充滿了好奇。
地圖的作者吳運傑是一名 90 後文物愛好者,也是網上擁有五百多萬粉絲的曆史博主 " 遺産君 "。八年來,一個人,一台相機,一個背包,還有一腔熱血,他以行者姿态,在祖國大地上踏行萬裏,尋找、探訪、記錄文物古迹。
" 哪怕它隻是一個小小的橋,或者一個不大的亭子,或者一個比較破敗的古民居,在我眼裏都是有藝術價值的。"
吳運傑今年 30 歲,在過去的八年時間裏,他的足迹遍布全國近 30 個省區市,參觀文物點超 2000 處,打卡 200 多家博物館,拍攝了 30 餘萬張照片。
而讓網友們震驚的那幅收錄近一萬個古迹坐标的地圖,實際是他的 " 工作圖譜 ",裏面記錄着他已經去過和準備前往的古迹點位。
受父母影響,吳運傑從小喜歡看總台央視《探索 · 發現》節目。他被其中介紹的來自全國各地的曆史遺産深深吸引,對文物的熱愛也自此在他心裏深深紮下了根。
2015 年,讀大三的吳運傑開始了訪古之旅。在他看來,站在曆史遺址前,仿佛在和古人跨時空對話。" 不管是四川廣元,還是巴中地區的石窟,都深受當時長安和洛陽的影響。在這邊能看到非常多的佛造像,跟龍門石窟的幾乎一模一樣。雖然在龍門石窟看到的是斷壁殘垣,但通過完整的窟龛去腦補曾經完整的情況,可以感受到是多麽華麗、輝煌。"
美好的感觀和體驗讓吳運傑有了分享欲。
每到一地,吳運傑都會跑完當地所有博物館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拍攝大量照片。他在查閱書籍、論文考證後,将形成的資料在互聯網平台分享。
吳運傑向記者展示了他在山西臨汾拍攝的一座明代樓閣的照片。
通過查資料得知,在十幾年前,這還是一座非常破敗的瀕危建築。" 原來村裏有位老奶奶身患重病,她想讓兒子把治病的錢省下來,用來修複這座樓。很遺憾後來老奶奶去世,她的兒子遵守了她的遺願,附近村民很感動,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合夥把這座樓修複成現在漂亮、精緻的狀态。這也啓發我們,有時候可以動用民間力量來保護這些脆弱的鄉土文化遺産。"
這樣的驚喜與感動,其實時有發生。在雲南一個小縣城,吳運傑竟偶然踏訪到自己偶像的故居。
" 在沒有做攻略的情況下,突然看見一座明代的老宅子——‘徐霞客故居’豎立在面前。《徐霞客遊記》裏确切地記錄了他住的這個宅子,裏面發生了什麽事情。打開房門那一瞬間,就好像打開了時光大門,仿佛與古人跨時代交流。"
" 我想過放棄,因爲拍攝的成本非常高,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非常多,但是往往回報非常小。"
2017 年,吳運傑辭掉工作,在網友們的支持下開始全職訪古。有人叫他 " 現代徐霞客 ",還有人羨慕他 " 行走天涯 " 的潇灑。
然而,訪古旅程并不簡單,尤其是剛起步的時候,當時吳運傑作爲一名文博科普博主,沒有流量,收入微薄,經曆過多次 " 斷糧 " 的情況。
每到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來自全國各地支持者的幫助,總會讓吳運傑打消放棄的念頭。" 當時我畢業一年,沒有足夠的收入。我的相機是網友給的,衣服、鞋子,包括手機都是全國各地關注我的朋友送的。大家覺得我做的事情很有意義,相當于我帶着他們到全國各地去看曆史古迹。"
吳運傑的訪古行程總是很趕,經常早上八點出發,晚上十點才返回住處。外出作業十幾個小時,回到住處,吳運傑還要整理資料撰稿。作爲文博科普博主,他要求自己發出的每一個字、每一幅圖,都能經得起檢驗。
雖然旅途中又苦又累,但這樣的生活,讓吳運傑感受到的更多是充實和快樂。
" 我最開始拍文物的時候,在想怎麽能拍得好看,讓觀衆體會到直觀的美。我買了很多攝影方面的書籍,學習怎麽構圖。不過,把文物拍得好看還遠遠不夠,我需要向觀衆傳遞文物背後的曆史、工藝方面的價值。我也買了很多文博方面的書籍,查閱大量的論文,我做的文博筆記有幾十萬字。" 吳運傑說。
遍訪古迹的日子裏,吳運傑也有失落和難過,有時走了很遠的路才發現要尋找的古迹已然不在,因此常常要 " 跟時間賽跑 "。" 一些比較小的田野景點、比較小的田野文物,比如說一個亭子、一座橋或者一座民居大院,很可能在一場山洪或一場暴雨中就毀掉了。這也是我們不辭辛苦去奔波的意義:記錄它的曆史、現狀,哪怕是以後的複原,我們都有資料提供。"
" 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去國外的博物館拍,尤其是大量收藏中國文物的博物館,以另一種方式把這些文物請回它的國家。"
随着訪古經曆日益豐富,吳運傑的曆史知識也在日益累積。2022 年,在總台第二季《中國國寶大會》中,他在十二輪文博知識競答中過關斬将,最終奪得冠軍。
如今,訪古仍是他的主要工作,不同的是,他不再是獨行俠,有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文物愛好者和他同行。
有了同行的夥伴,訪古過程中的安全性、趣味性、專業性都有了提高。這一次,他們以川北地區唐宋佛教石窟及摩崖造像爲研究主題,在四川省廣元、巴中、遂甯地區待了 2 個多月,走訪了大量田野文物。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喚醒更多民間文物保護的力量。
吳運傑說,每一處文物古迹都承載了祖先的智慧、創造、精神,他的理想就是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文物,熱愛文物。在文物古迹中認識中國,讀懂中國。
" 我的規劃是,沿着我所做的文物地圖,把裏面所登記的博物館、古建築、石窟等文化遺産一個一個刷完。然後在各個平台上繼續給大家分享。" 吳運傑說。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顯示,全國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超過 76 萬處,吳運傑地圖所記錄的,其實還不足總量的 2%,但地圖上坐标的密密麻麻,已足以令人看得眼花缭亂,深受震撼。
我們期待見到一張标準的、完整的 " 全國文物古迹地圖 ",但那并不屬于吳運傑的工作。他正在做的,和三百多年前的徐霞客一樣,以個人化的視角重新發現曆史,深度感知文化,這與全景式的記錄同等重要。
吳運傑用地圖标注古迹,用雙腳丈量大地,這份可貴的實測精神與當年的徐霞客一脈相承。
16 世紀的 "80 後 " 徐霞客用一生抒寫 " 朝碧海而暮蒼梧 " 的豪情,20 世紀的 "90 後 " 吳運傑則與衆多同道一起實踐 " 訪曆史而注文博 " 的理想,他們與他們所鍾愛的燦爛文化一樣,都值得我們無比自豪。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衆号(ID:cctvnewscenter)綜合《24 小時 · 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