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當小賣部、菜市場逐漸消失在年輕人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前置倉。
小賣部,幾乎是 80、90 後的共同記憶,這種到處都有的微型零售單位,在過去承擔了大量碎片化的本地、即時性消費需求。
它像一個巨大的機器貓口袋,中午媽媽炒菜見底的醬油,家裏突然壞掉的燈泡,得趕緊更換的作業本,還有各種各樣的零食、飲料都可以在這裏找到。
80、90 後長成大人的 30 年間,與小賣部的互動越來越少,互聯網幾乎改變了一切。今天,家裏炒菜沒有油時,更多人會選擇拿出手機點一點,30 分鍾後,一大桶油就會出現在家門口。你甚至可以在買油的同時,買到一條觀賞金魚,連魚食和魚缸都一并附贈。
當鄰裏交往、集體生活、小賣部、菜市場逐漸消失在年輕人的生活," 消失的附近 " 被一次次重提。
消費行爲的改變,背後是即時零售的滲透。兒時的小賣部如今變成一個個 " 前置倉 " 陪在都市年輕人身邊。
時效爲王
前置倉,顧名思義,用倉庫取代傳統的店鋪。
在這種模式下,配送員可以直接從倉庫取貨,把貨物送到顧客家中。客觀來說,倉庫相對店鋪租金更便宜,但前置倉模式也就決定了,店主會失去線下客流。
最初這種前置倉的概念和生鮮電商平台相伴而生。每日優鮮 2015 年在望京建成第一個 " 前置倉 ",服務周邊 3 公裏内的用戶,更快的周轉速度,更低的損耗,更高的運營效率,讓前置倉開始進入大衆視野。
前置倉模型打開了生鮮電商的可能性,2017 年後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美團買菜等相繼誕生,通過自營前置倉或者自營 + 加盟的模式不斷加注。
産品經理凱文蘇告訴《豹變》,不少電商平台布局前置倉業務是出于對時效性的追求。"如果在自營的模式下,使用傳統的快遞模式去運輸,帶來的生鮮貨損特别大。"
傳統模式裏,生鮮貨物要先集中到城市的中心倉,然後根據訂單情況,再将貨物發送到消費者處。中心倉一般都設在偏遠的城郊地區,這讓配送效率打了折扣,也加大了生鮮的損耗問題。
前置倉則是設置在消費者集中的社區附近,能夠覆蓋周邊 3 到 5 公裏。貨物由中心倉配送至前置倉,客戶下單後再由騎手完成最後三五公裏的配送到家,訂單響應速度快,可以實現半小時到兩小時送達。
疫情讓生鮮電商迎來一波高潮,但很快随着每日優鮮的危機曝光又陷入困頓,關于前置倉模式的質疑從未停止。
"從供應鏈效率上來說,前置倉的效率并不高,相當于增加了一次貨物的搬運。它的倉儲成本也很高,因爲位置相對大倉要更核心,而且生鮮要分溫層。還有一點,快遞配送可以形成訂單集合,然後分派,但前置倉是客戶即時下單,即時配送,沒辦法實現高程度的集約。" 凱文蘇說。
這導緻前置倉的履約成本很高。
叮咚買菜 2021 年 Q3 的履約費用率在 37.3%,華泰證券測算的單倉模型顯示,這其中包括前置倉的租金占比 2.7%、配送 9.8%、前置倉人工 5.2%,以及大倉租金分攤 11.1%、水電折舊 1.2%、大倉分揀 / 物流 7.4%。
前置倉模型中,單倉盈利需要依靠覆蓋區域内單量充沛且客單價相對高才能實現。
華泰證券當時測算,中性優化假設下,單個前置倉訂單若達 1500 單 / 日,客單價達 75 元,在不考慮管理和研發費用的前提下,有望實現 0.4% 的經營利潤率。
在前置倉探索過程中,一些倉店一體模式的生鮮從業者則認爲 " 到家 + 到店 " 模式更優。到店消費不但能夠産生營收和利潤,而且客單價相對線上更高,如果客流和客單價都形成規模效應,那麽到店客戶所産生的利潤,很可能覆蓋線上客戶的配送成本。
但對于前置倉來說,這種平衡不存在。盒馬原創始人侯毅甚至表示,前置倉模式不成立,是做給 VC 看的模式。
不過,此後多年中,諸多平台仍對前置倉模式進行了跑馬圈地式的嘗試。一方面,前置倉的選址簡單靈活、更容易複制,也能最大程度解決 " 時效性 " 問題。另一方面,如果平台也探索出了 " 輕量化 " 的運營模式。
盒馬在經曆了侯毅退休等一系列變化後,近期在上海重啓四年前棄用的前置倉模式。盒馬在回應中表示:在盒馬門店已經非常密集的城市,仍存在一些鮮生店暫時覆蓋不到的區域。爲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盒馬将試點使用前置倉來加密服務半徑,爲周邊 3 公裏居民提供最快 30 分鍾送達服務。
誰把前置倉發揚光大
每日優鮮的倒下并沒有讓前置倉的故事終結,反而随着即時零售的發展,前置倉迎來了新增量。
不久前,商務部印發《關于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的通知》,鼓勵即時電商與履約一體化體系建設,創新發展基于前置倉的前店後倉、便利店前置倉、無人前置倉等多種即時零售業态。
當前置倉這種供應鏈模式從生鮮複用到快消品後,衍生出了更多可能性,尤其是便利店行業,更是與前置倉擦出了新火花,延伸出京東便利店加盟、美團閃電倉等新玩法。
以貨源和物流配送見長的京東,在京東便利店發展多年後,結合前置倉搶占了一波即時零售訂單。在這種模式下,商家可以選擇加盟京東便利店,京東爲其提供貨源和運營建議等等,而商家成爲前置倉,分擔了倉儲等大部分成本。
有蘇甯小店招商人士告訴《豹變》,包括蘇甯在内,目前大部分線上便利店的加盟品牌還在拓展階段,甯願暫時舍棄差價來扶植 " 樣闆倉 "。但如果模式培育成熟,或也會将此作爲赢利點。
" 美團閃電倉 " 項目成立于 2020 年 9 月。2021 年 7 月,項目與合作商家開出了 300 倉,到 2023 年末有 6000 個倉店,全國單倉平均 SKU 數約爲 5500 個左右,日訂單量突破 200 萬單。
在這種模式裏,美團以到家配送優勢爲基礎,對接連鎖商超品牌和個人店家,并爲之提供配送、數據、流量支持等服務。
目前,包括蘇甯小店在内的許多即時零售品牌其實是依托美團閃電倉爲平台,選址也需要在美團運力能夠覆蓋的範圍之内。上述招商人士表示,不少前置倉的選址需要依靠美團所生成的外賣訂單數據,而點外賣的人,也是即時零售的潛在客戶。
生鮮對供應鏈的要求太高,如果要做,必須重投入,這也是互聯網巨頭親自下場的原因。而快消品運輸和保存成本更低,能夠通過擴大規模來降低運營成本。也因此," 發明 " 前置倉模式的是生鮮平台,但真正将它發揚光大的是快消品。
與倉店模式支持者們預想的不同,前置倉的 SKU(最小存貨單位)覆蓋其實相當多:一個 150 平米到 200 平米的倉庫,其實能夠容納 7000 到 8000 個 SKU,隻是每個産品的備貨量都相當小。
這類非生鮮倉庫的選址也相對靈活。有經營者告訴《豹變》,在一線城市,你甚至可以租一個公寓作爲倉庫,但 " 小賣部 " 是否能覆蓋成本甚至盈利,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豹變》從多個線上商超品牌獲悉,想要加盟這樣一家線上小賣部,前期投入大概在 35 萬左右,其中包括門店押金、進貨費用、加盟費、貨架費等等,如果順利的話,一個月可以做到大約 30 萬元的流水,利潤率在 10% 到 15% 左右,每月的淨利潤能夠達到三四萬元。
與此同時,以山姆、永輝爲代表的大型商超,也以前置倉爲補充,在壓縮房租等成本的情況下,大大擴充服務半徑。
據業内人士測算,截至 2023 年年底,山姆會員店全國共擁有近 500 個前置倉,倉均訂單 1000 單,客單價 230 元,年 GMV(商品交易總額)已占其營收的一半左右。
凱文蘇告訴《豹變》,對于大型商超來說,如果做線上線下一盤貨其實相當困難,其中涉及諸多庫存管理的細節。所以單爲線上業務設置前置倉,其實是相對簡單的方式。
從實現路徑上來看,永輝是在數千平的超市門店中,開辟幾百平米的區域專門用作線上業務的前置倉。
線上銷售金額占比更高的山姆,則是專門租用了前置倉作爲線上貨品的倉庫。公開資料顯示,2023 年山姆的線上銷售金額占比達到 47%,幾乎與線下持平,也因此足夠負擔這筆費用。
走,到下沉市場去
疫情期間,北京曾出現過生鮮平台搶占前置倉的情況,因爲距離市中心較近的區域符合條件的倉庫很少,對于平台方來說,改造的成本又相當高,所以符合要求的倉庫都會很快被租出去。
經曆過卷生卷死、燒錢擴張的市場,如今幾個一線城市的生鮮前置倉幾乎呈現 " 割據 " 的面貌,比如叮咚買菜固守江浙滬大本營,樸樸超市則主要在福建和華南布局,玩家對新市場的開拓變得十分謹慎。
叮咚買菜更是以盈利姿态,讓生鮮平台的前置倉故事有了新篇章。
2024 年二季度财報裏叮咚買菜營收淨利雙雙增長,實現了連續 7 個季度 Non-GAAP 标準下的盈利。
第二季度叮咚買菜前置倉日均單量突破 1000 單,同比增長 29.4%,其中上海日均單量突破 1500 單。履約費用率爲 22.4%,同比優化了 1.2 個百分點。
叮咚買菜創始人兼 CEO 梁昌霖曾在業績會上表示,在生鮮行業傳統零售業的 " 第一性原理 ",即通過規模降低采購成本和運營費用失效了。更重要的是,提高端到端的效率,提高供應鏈能力。
叮咚買菜一方面向供應鏈要利潤與競争力,另一方面也不斷提高自有品牌比重,增加預制菜、休閑百貨等品類,拓展供給,提高客單價。
當零售業态裏,人人都提前置倉時,想要在一線城市做增量已經變成相當難的事情。
上述招商人士告訴《豹變》,如果想在北京大興找一個 150 平到 200 平米之間的倉庫,年租金大約在 10 萬到 20 萬之間,但如果在北京周邊城市,比如邯鄲,五萬的年租金就可以實現。
除了固定成本的區别,還有接近白熱化的競争。
不止一位業内人士對《豹變》表示,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和行業經驗,最好放棄。" 紅牛 0.1 元,農夫山泉 0.1 元,你自己拿錢打價格戰吃得消嗎?" 另有業内人士表示,如果想在一線城市立足,前期起店價格戰是必須的。
雖然招商人士表示,某些垂類如美妝、寵物用品可能還有機會突圍。但這類垂類店鋪同樣面臨着低曝光率的問題:美團這類平台掌握着推送流量,點擊進入店鋪算一次曝光,店鋪的大部分曝光來自顧客對于商品的搜索。因此曝光量很大一部分取決于 SKU,SKU 越多,獲得曝光量的機會也就越大。另外,如果美團和線上商超品牌有合作,會有流量扶植,也能夠讓店主獲得更高的曝光。
發展到這裏,前置倉已經不是絕對重點,打開前置倉的大門關鍵還是需要 " 流量 "。在三、四線城市,即時零售還未完全普及,也因此仍有增量市場待挖掘。這似乎也是直播間或電商巨頭面對流量問題的終極解法:走,到下沉市場去。
如此,即時零售也不過是互聯網用前置倉把小賣部重新做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