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 1 月 31 日消息,近日,江蘇省教育廳、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發布了《江蘇省智慧教育樣闆區建設指南》,其中提出 " 十四五 " 期間,遴選 30 個左右的地區培育建設省智慧教育樣闆區,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可複制推廣的應用場景與經驗案例,示範帶動區域教育及全省教育數字化高質量、特色化、可持續發展。
智慧教育樣闆區通過培育并認定為省級智慧教育樣闆區的地區應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1. 省級智慧校園合格率達 85%,至少建有 2 所省級中小學智慧校園示範校,其中 1 所可為職業學校智慧校園。
2. 出口帶寬達到 1000Mbps 的學校比例達 95%,無線網絡實現校園全覆蓋,支持 IPv6 訪問的教育網絡、網站和系統比例達 90%。
3. 擁有交互式多媒體設備的教室占比達 95%,數字化教學終端教師覆蓋率達 100%,正版軟件覆蓋率達 85%。
4. 國家、省智慧教育平台學校覆蓋率達 100%,已建有的區域平台接入國家智慧教育平台體系,利用國家智慧教育平台體系進行學習的學生比例達 90%。
5. 城鄉結對互動課堂在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覆蓋率達 100%,建有 2 個以上省級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并常态化開展網絡研修。
6. 在 " 教、學、考、評、管 " 等智慧教育建設應用及前瞻性研究方面,獲得省級以上表彰或認定的優秀成果及案例不少于 5 個。
7. 至少形成 1 個區域示範性特色應用場景。
8. 省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的教師參訓率達 100%,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進合格率達 100%。
9. 區域教育信息化技術部門人員配備不少于 3 人。
10. 近三年未發生重特大網絡安全事件。
建設指南表示,智慧教育樣闆區建設注重特色發展,各申報地區根據區域教育發展基礎、實際需求和優勢特點。建設指南共提出了六個方向,包括智慧教育支撐環境、智慧教育資源供給、智慧教學創新實踐、智慧教育治理轉型、智慧教育評價改革以及智慧人才隊伍建設。
其中在智慧教育支撐環境方面,要高質量建設教育專網,實現區域教育網絡和省教育骨幹網安全高速互聯、可管可控。推進教育系統 IPv6 規模部署,100% 的教育網絡、網站和系統支持 IPv6。充分利用各級智慧教育平台的資源、教學、管理等各類應用,已建有的區域智慧教育平台與上級智慧教育平台無縫對接,創新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鍊等新技術。
在智慧教育資源供給方面,要建有豐富多樣的 " 五育 " 并舉、交叉融合類數字資源并通過平台共享,支持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多樣化、高質量開展。探索數字資源在課堂教學、居家學習、家校共育、項目探究、研學旅行等場景下的創新應用模式,強化資源對教師精準教、學生個性學的支撐作用。
在智慧教學創新實踐方面,要推廣普及智慧課堂,探索虛拟現實、人工智能、5G 等新技術教學應用,着重提高課堂教學質效,形成 10 個以上具有示範引領價值的智慧課堂案例。開展智能助教等教育應用的試點示範,探索人工智能支持的人機協同教學模式,形成 5 個以上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優秀案例。
利用智慧教育平台、網絡學習空間等應用,支持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等場所開展泛在學習。利用智能學伴、智能學習艙等應用,提供适應性學習資源和智能學習服務,拓展課後服務内容,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推進創客教育、STEM 教育,推廣跨學科學習和項目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充分利用智慧作業管理平台、智能筆等方式,加強作業設計、分發、批改、反饋、公開等全流程管理,實現對各校各學科作業量和學業負擔情況的動态監測。充分利用省名師空中課堂等平台的在線答疑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作業輔導等需求。
在智慧教育評價改革方面,利用物聯感知等智能技術對學生發展數據進行無感式、伴随式的采集,建立鍊條化、過程化、終身化的學生成長數字檔案,做到 " 一生一檔 "。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區校一體化推進機制,加強評價結果在學生發展、生涯規劃、教育資源配置等方面的科學運用。
充分利用學業質量監測平台,構建 " 評價 - 反饋 - 改進 " 閉環,提升區域教育質量精準評估與趨勢預測能力,幫助學校持續改進教學與管理工作。持續跟蹤 " 雙減 " 政策實施後各學校、各學科教學質量的變化,加強作業質量與課後服務質量的監測評估,确保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提升教學質量。
在智慧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要落實《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标準》,開齊開足開好信息技術類綜合實踐課程,拓寬、拓深信息科技教育渠道和内容,促進學生數字素養發展。要構建銜接貫通的人工智能課程體系,推進人工智能、編程教育等進課堂,促進人工智能課程與學科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創新融合,探索人工智能課程教學新模式。實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開展智能教育素養培訓,着重提升校長的智能教育領導力和骨幹教師的智能教學能力,智能教育素養培訓覆蓋 45 周歲以下的全體教師。
此外,建設指南還表示,将智慧教育樣闆區建設納入全省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監測體系,并作為教育信息化相關評優評先、遴選推薦及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對認定為智慧教育樣闆區的縣 ( 市、區 ) ,省教育廳将在下達縣 ( 市、區 ) 綜合獎補經費時作為考核因素給予适當獎補。對在智慧教育樣闆區建設中成效特别明顯、特色十分鮮明的縣 ( 市、區 ) ,将推薦參與創建國家級智慧教育示範區,并在全國宣傳推廣其成功經驗和特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