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車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在中國乘用車市場,消費者苦 " 利己統計 " 銷量數據久矣!沒有想到,這種數據前面加定語、專門從利己角度做統計口徑的壞毛病,現在也出現在了老實的中國商用車行業。最近,商用車市場 " 照貓畫虎 " 出現了類似乘用車造車新勢力的銷量榜單,一不說明數據來源,二在銷量數據上加上 " 重卡 " 等所謂細分市場的定語,以此來揚長避短的報喜不報憂,三甚至出現了部分車企的銷量統計口徑不一,用批發量對比其他車企的終端交付量,從而尋找自己的優越感。
在我看來,這種東施效颦的事千萬不要在商用車領域蔓延。原因很簡單,乘用車現在處于新能源和智能化的碎片化競争階段,人人都希望搶占消費者心智。因此,幹得好不好首先要先講得好,大家動的心思是消費感知。和乘用車不同,商用車不是單純的消費品,而是消費者購買後的生産工具。屬性的不同,意味着商用車消費者自己心裏有本賬,大家看的是誰的産品技術好,誰的售後服務好,甚至誰的物流智能體系效率高,消費者既不看也不認耍嘴皮子的這一招,反倒成了今天物流與商用車行業競争激烈下車企之間内卷的一種方法,勞民傷财,内耗巨大,轉移了大家在技術各方面的聚焦,分散在想定語、找口徑甚至自我誇贊的無效投入上,這種不良之風應該在輿論場提前扼殺。

商用車是經濟的風向标,在競争的大環境下,商用車企業之間該比什麽?過去,規模決定一切,甚至某個細分市場的規模就能看出一家企業的長期競争力。但這個邏輯放在今天的商用車市場已經落伍了。例如重卡行業,過去有量就有利,企業就能正向發展。現在,随着物流行業的競争加劇,單單看一家車企在重卡細分市場的表現,已經不能評價企業的經營能力了。就拿一汽解放來說,重卡是這家商用車企業的主要業務,但受制于 2024 年重卡整個行業銷量下降 15% 的因素,2024 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這說明單純的看規模,是看不到商用車細分市場産品的技術、同質化競争的病根的,反倒會蒙住企業的眼睛,讓自己感覺良好。等到消費者徹底醒悟,也就徹底失去了自我革新的機會。
重卡市場不比數量比什麽?當然是技術爲代表的質量。當前,長途貨運和建築能源材料運輸,要求重卡在能源、環保和輕量化等各方面必須做出變革。盡管各個商用車企都提出了長期能源轉型戰略,但面對許多能源企業要求柴油重卡換車頭進廠等現象,中國重卡爲代表的長途貨運細分市場急需找到節能環保的驅動創新産品,這是消費側對供給側爲代表的企業提出的新要求。
例如重卡混動産品,盡管許多車企都在布局,但真正在應用場景上的開發卻不多見。據了解,福田爲代表的商用車企在研究混動重卡的過程中,提出通過 256 個工況場景驗證,針對節油、高效、智能、安全和場景化制定了 65 種策略。在打造重卡戰略多元化的産品上,福田不過度關注當前市場的得失,而是圍繞市場需求做主動的前瞻布局。

目前,福田自主研發的混動專用發動機 DHE、專用變速器 DHT、混合動力系統 DHP 等技術平台及硬軟件技術,擁有專屬硬件架構和領先軟件策略,采取 40 項技術創新。以福田歐曼星輝混動重卡爲例,整車搭載福田康明斯 A13 混動發動機,其最大輸出馬力高達 520ps,整合電機輸出,使得整體馬力可達 730ps,峰值扭矩最高可達 3900N · m;配備專屬的 12 擋機電耦合自動擋變速箱,通過精密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可實現預見性換擋功能;搭配自主研發的智能 HCU 控制系統,根據實際工況靈活切換純電驅動、發動機驅動、混動驅動和制動能量回收四種模式,優化能源利用,對山區工況可實現節油 26%、國道幹線運輸工況可實現節油 16%,全面降低油耗成本。在保障高效環保節能的基礎上,滿足新一代重卡物流從業者對自動擋等降低勞動強度的需求。
多元化的技術創新提升發展質量,是任何一個行業的行爲準則,但數據的準确性和與時俱進真實反映市場與消費需求,也是擺在目前商用車行業的重中之重。如何看待商用車規模與質量的關系,我想必須結合商用車現有發展的業态來重新調整數據的邏輯。

G7 易流數據顯示,2024 年前 10 月,我國公路貨運指數同比下跌 2.2%,整車運價同比下降 14.6%。随着貨車司機短缺、老齡化問題凸顯,年輕群體因貨運工作強度大不願從業,重卡市場在終端物流的變革壓力,反倒推動中卡市場迎來了發展機遇。中國物流和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2024 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 360.6 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5.8%,中卡從市的城市配送、區域運輸與重卡長途物流、工程建設運輸緊密結合。
對商用車企業來說,重卡和中卡無論技術開發、政策應對還是市場化的服務推進,兩個細分市場已經有了融合的趨勢。目前,國家實施的國六排放标準升級政策,對重卡和中卡一視同仁,車企都需要在兩個細分市場産品上做同步的創新。一些地區在治限治超政策上,對重卡和中卡的載重量和尺寸也都進行标準化和輕量化的規定。尤其是重卡物流運價下降、勞動力強度提升,導緻消費者更願意進入自動擋爲主的重卡産品物流市場,更多元的推動兩個細分市場的融合。

以福田爲例,2025 年 2 月,福田汽車中重卡銷量達到 9480 輛,同比增長 46.7%。這一數字表明,兩個細分市場順應現實環境的融合,爲企業的發展将帶來質量和數量的雙赢。渠道走訪中獲悉,在應對不同消費需求中,和其他車企以自身成本效益爲出發點,單點開發細分市場客戶不同,福田形成了 " 以客戶爲中心 " 思維,讓過去在汽貿城的 " 坐商 " 思維變成走進消費場景的 " 行商邏輯 ",知曉一線重卡與中卡消費客群的融合現象,并第一時間圍繞客戶需求形成有效的交易與服務,最終将趨勢和過程體現在 2 月份的數據成績上,這份成績的價值遠比過去一味在某個細分市場上 " 做 " 出來的榜單更有意義。
随着我國長途與區域物流的緊密性,以及排放标準和治超治限的越發成熟,正确應對市場變革帶來的競争,正确理解我國商用車細分市場的融合變遷,正确認識并看待規模與質量的關系,不在内卷中迷失方向,不重蹈 " 利己統計 " 的數字遊戲,做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這是作爲宏觀經濟晴雨表的商用車行業每一份子都應該做的義務。
—— END ——
目前已入駐平台
新浪财經|富途牛牛|同花順|東方财富|雪球
鳳凰|騰訊|搜狐|網易|易車|知乎|百家号
商務合作
郵箱 | [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汽車十三行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