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以前各路媒體測評 AEB 的事兒嗎?
結果智駕水平誰好誰壞,每家都有不同的說法。有的網友說,聽車企自己吹的不如看媒體測評靠譜,但後來大夥兒很快發現,有些媒體背後也收了不少米。
其實,導緻這種混亂的原因,不就是缺了一份公衆認可的評價标準嘛。。。
所以在最近,一份被稱爲 " 智駕科目三 " 的汽車智能安全評價體系被央視給公布了出來,至少在智駕的安全方面,大夥兒終于是找到個客觀依據給車企們排排坐了。
這個指标的來源是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清華大學,雖說是企業牽頭,但它的背後是重慶市政府,權威性是有的。
但這份指标的測量、打分方法,以及每個指标的權重設計現在還沒明确,落地得等到 2025 上半年。
從目前新聞曝出來得消息看,這份指标得特點就是全,不僅要考評 50 多個項目,還會囊括各種測試場景,比如夜間、降雪、降雨,甚至還有冬季高寒等等。
要知道,現在智駕已經成爲大多數人買車的必選項,各種各樣的智駕的事故也越來越頻繁。而關于各個品牌智駕的好壞,目前大多都隻是民間媒體測試爲主,甚至好壞的評判還停留在各種小視頻裏。
當下的 " 官方評測标準 " ,都有點過時跟不上時代了。
以前,大多數标準隻是從功能的實現進行分類,而現在要更側重能力的 " 好壞 " 。比如說,大家常說的 L0-L5 ,要說 L3 一定比 L2 更好用嗎?其實也說不準。
歐規 UN-R157 就已經規定了 L3 級智駕,但奔馳的 L3 。。。現在總算是把最高時速從 60km/h 加到了 95km/h ,而咱們的 NOA 都是可以在 120km/h 的最高車速再往上,領克 08 甚至能到 150km/h 。
其實在國内,大夥兒早就不談 L 幾了,而是定俗成分了三類,普通的 LCC ,高速 NOA ,以及城區 NOA ,目前最主要的智駕排名方法,就是看你的城區 NOA 開了幾座城。
但這還是同一個問題,功能多不代表智駕一定好。最簡單舉個例子,比如你在 NOA 裏開放了智駕掉頭的功能,但效果比較拉跨,經常轉不過來卡路上了,那實際使用體驗還不如沒這功能,多繞一圈轉幾個彎,至少它能開。
所以,對于智駕好壞是個非常綜合的事情。目前,咱們其實也有評價 " 好壞 " 的标準,國内公認智駕指标的主要是 C-NCAP ( 中國新車評價規程 )和 C-ICAP (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規程 )。
但對于現在智駕升級的速度,隻靠它倆的測評顯然還不太夠。
首先關于這個 C-NCAP ,它是專門檢測車輛安全性的,所以 C-NCAP 的智駕内容隻涉及到了基礎智駕的幾個主要功能,比如AEB 、 LKA 、 ELK 、 DMS 。
先不說它測的全不全,在測法上,它的要求也不夠苛刻。
就拿這裏權重最大的 AEB 來說,在性能測試上( C2C ),它涉及的場景隻包含了 5 種:分别是追尾、高速追尾、十字路口相遇、十字路口視線遮擋、以及對向會車。
這裏最複雜的十字路口視線遮擋,是讓測試車輛( VUT )在隔了三輛靜止車輛的情況下,和另一輛車在十字路口相遇,這裏的實際反應空間隻有 20 米,看測試車輛能不能及時刹停。
但除了測這些場景就沒有更多了。而且它的評分标準也相當寬容,具體的測量方法咱們可以看看下面這個表。
同一個場景,它測試了不同的時速以及偏置率,并且配了相應的權重。這些詞看着挺複雜,其實說到底,就是一個原則:高速的 AEB 得分要比低速更高。
雖說是都兼顧到了,但和現在的行業水平比起來,這些速度其實都不夠極限。
最後,它評分的原則簡單說就是,隻要不發生碰撞,那麽這個項目就能拿到滿分。而你一旦發生碰撞,他也不是直接給你 0 分,而是根據碰撞時的速度,給你一個比例的分數。
所以說句實話,你隻要拿不到滿分,在我看來就已經是不及格了。這就好比拿到 C-NCAP 五星不代表你有多安全,但拿不到五星,那肯定是不夠安全。
相對而言 C-ICAP 對智駕的測試就更完整,更細,也更嚴格,不僅包含了領航行車( NOA ),還有各種泊車輔助。
比如同樣的 AEB 功能, C-ICAP 除了測兩車相遇的場景,還會測試行人、自行車、摩托車參與的碰撞,另外還有日常可能遇到的施工道路、卡車、隧道、模糊彎道和限速标志這些場景,和咱們平時開車是不是更接近了?
而且 C-ICAP 的評分機制也更嚴格,在 AEB 測試裏,除了和 C-NCAP 一樣測試安全性以外,還加入了舒适性的考慮,就算不發生碰撞,如果刹車太過激烈,同樣拿不到滿分,而一旦發生碰撞,那就直接歸零了。
所以,在這套标準下,咱們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合理的測評方案,在測試結果裏可以看到,采用華爲智駕的智界 S7 ,拿到的分數是五星半( 接近滿分 ),而上汽大通 G90 隻有四星,這就相當正直誠實了。
那既然有了 C-ICAP ,現在爲啥還需要再搞一個智駕标準呢?
我想關鍵是咱們對智駕的要求越來越高, C-ICAP 這套标準确實合理,但它還不夠細。雖然它已經幫大家分出了幾個主要的智駕梯次,但比如像華爲、小鵬、極越、蔚來、比亞迪、長安、吉利,它們的産品統統拿到的都是五星半,之間到底差在哪裏就分得不太明顯了。
大夥兒其實也知道華爲、小鵬、極越等等都是智駕頭部水平,用一個測試标準證明一個大家都知道事實,其實也沒太大的意義。
比如咱們平時用智駕的話,其實會發現,現在市面上的智駕系統還是人機共駕的狀态,算是 " 标準全達标,上路未必完全好用 " ,因爲智駕系統怕的不是正常行駛情況,而是怕遇到一些 Corner case ( 特殊情況 ),這也催生了各路媒體自定标準,幫大夥兒測試各種細節。
那麽咱們當然也需要一份測試内容更細,要求更嚴格的智駕評價标準,去代替這些媒體,客觀地分清各路品牌的細節處理能力,就比如夜間、降雨、高寒等等。
就不知道最近出的這份評價體系能不能達到咱們的期望啦。
撰文: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