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勤冀四十多歲中年得女,對楊麗娟非常寵愛。
楊麗娟辍學後,楊勤冀也辦理退休照顧女兒,他什麽活也不讓女兒做,對女兒百依百順。有一次女兒想喝紅牛,楊父身無分文,隻能去偷。
甚至楊麗娟二十歲了,楊勤冀還幫她洗澡擦身子。
自從夢到劉德華後,楊麗娟鐵了心要見他一面,楊勤冀全力支持女兒,借錢、賣房,還試圖賣腎籌錢。
2007 年,楊麗娟追了劉德華 13 年後終于見到了他,可劉德華沒像她想的那樣對自己一見鍾情,娶她爲妻。
楊麗娟很生氣,回小旅館睡了一覺,可父親卻在當晚跳海,隻留下一封萬字遺書:
" 劉德華,你以爲你是誰?你很自私、很虛僞,你不敢承認現實和事實,非常可悲。"
" 我死了,你劉德華還要見我們孩子,不然死不瞑目。"
父親跳海,楊麗娟徹底失态,她直呼劉德華 " 姓劉的 ":" 姓劉的你必須見我,先去祭拜我爸爸,再來見我!"
楊勤冀祖籍河北,生長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大學老師,哥哥弟弟也都是教書的。
楊勤冀個子不高,長得也不好看,年齡很大還交不到女朋友,爸媽都很着急。
有天楊勤冀的弟弟領回家一個女孩,媽媽試探着問他:" 你哥還沒有女朋友呢,不如把這個女孩讓給他?"
女孩知道了很生氣,把弟弟甩了,弟弟受了刺激,一氣之下拿刀砍死了自己母親,後來被鑒定爲精神病。
作爲哥哥的楊勤冀壓力很大,走在街上都有人指指點點,說這就是老楊家那個兒子,坐辦公室也要看同事的臉色。
楊勤冀接受不了,跟上級打了報告,之後被調到阿幹鎮 31 中教書。
上世紀 50 年代,阿幹鎮是蘭州工業用煤和燃料的主要生産基地,經濟繁榮,當時在阿幹鎮上班的人都很自豪。
可 20 年過去,阿幹鎮面臨着資源枯竭和環境污染等各種問題,發展越來越落後,年輕人沒人願意留在當地。
1976 年,23 歲的陶菊英還是 31 中的臨時工,一天她在外面給學校刷圍牆,楊勤冀恰好路過,盯着她打量了一會兒,主動幫她幹活兒。
陶菊英看不上他,覺得他又老又醜,但父親勸她知足:" 他是個老實人,好歹有個正經工作,還有個城市戶口。"
就這樣,兩人沒見幾次面就訂了婚,當年就結了婚。
陶菊英心裏很不甘,兩人結伴出去,别人都問她:" 這是不是你爸爸,還是你爺爺?"
陶菊英從不掩飾對楊勤冀的厭惡:" 我從來都看不上他,比我大那麽多。"
▲ 圖源|網絡
結婚第二年,陶菊英生下了女兒楊麗娟。楊勤冀中年得女,非常高興,對母女兩個非常寵愛。
楊麗娟三歲那年,一家人跟着有城市戶口的楊勤冀住到了父親在蘭州的家中。
陶菊英終于過上了城市生活,可楊勤冀卻要每天坐通勤車往返阿幹鎮和蘭州上班,每天通勤要兩個多小時。
生下楊麗娟後,陶菊英跟楊勤冀就沒有過夫妻生活。
陶菊英很虛榮,要穿好的吃好的,還跟外面幾個男人不清不楚。她也不上班,每天待在家裏,無聊了就出去轉轉。
鄰居見她不上班,就把小孩子丢給她帶,每月隻象征性給她 25 塊錢,陶菊英很氣,但沒有男人撐腰,氣焰終究沒有多高。
楊勤冀更是個老實人,教了幾十年書還是個高級教師,比他年輕資曆淺的都混成了校長和級部主任,他卻隻能每天吃粉筆灰。
陶菊英總是埋怨他沒出息,被同事利用,出力不讨好。楊勤冀心裏憋屈,但他性子懦弱,從沒表現出來。
受不了丈夫的窩囊,陶菊英總是拿孩子出氣,對着楊麗娟又打又罵,楊勤冀每次都護着女兒。
楊麗娟小時候很文靜,性子雖然弱,但被楊勤冀寵出了脾氣,在家脾氣很大,跟母親吵很大聲。
在學校,楊麗娟非常羞澀,喜歡唱歌可從不上台。她文化課不錯,老師都對她印象很好。
因爲性格的緣故,楊麗娟交不到好朋友,身邊的同學總是 " 利用 " 她,抄作業的時候笑臉相迎,抄完後就不理她了,楊麗娟很受傷。
▲ 圖源|網絡
初二那年,楊勤冀帶女兒到學校玩。楊麗娟春心萌動,看上了父親的一個同事。楊麗娟給對方寫了 " 情書 ",對方收到信後不知所措,交給了楊勤冀。楊勤冀也不知如何是好,又交給了女兒。
就這樣,信轉了一圈,最後還是回到了自己手上。
打那以後,楊麗娟性子越來越古怪,終于在初二下學期辍學了。
楊勤冀和陶菊英本都反對,但女兒告訴他們,自己在學校總是被同學利用。
一聽 " 利用 " 這個詞,兩人傷心起來,覺得自己已經憋屈了大半輩子,不能再讓女兒受委屈,同意讓楊麗娟辍學。
楊麗娟辍學不久,楊勤冀也辦理了提前退休,每月領 2050 元退休金,專心在家照顧女兒。
楊勤冀對女兒百依百順,極度寵愛,什麽家務都不讓她幹,不論女兒要什麽都會買給她。有一次女兒說想喝紅牛,楊父身無分文,隻能去偷。
楊麗娟也自私地享受着父親給自己的一切,過着公主的日子。
可公開場合,楊麗娟卻對父親很嫌棄,兩人一塊出門,從不跟他并排走。
不同于楊勤冀成了徹頭徹底的 " 女兒奴 ",陶菊英很少管女兒的事,她在外活得潇灑,流連于幾個男人之間。
蘭州有不少周邊城市的務工人員,年輕力壯,陶菊英跟他們很熟。她跟一個工人相好,經常去工人家住幾天,再回楊家住幾天,幫着父女倆洗洗衣裳。
後來陶菊英又跟一個退休的國家幹部萬龍搞上了,對方答應一離婚就跟她結婚,陶菊英平時都住在他家,甚至楊勤冀有時也帶着女兒去串門。
陶菊英跟女兒的關系很微妙,好的時候好的像姐妹,不好的時候打的特兇。
有次陶菊英跟女兒吵架,用濕毛巾抽楊麗娟的臉,把臉上的皮都打掉了。楊麗娟很少還手,隻是對着父親哭,楊勤冀知道後再打妻子,一家三口打得雞飛狗跳。
萬龍說:" 楊麗娟二十多歲了,都是爸爸給她洗澡擦身,他們一家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 圖源|網絡
辍學在家,楊麗娟隻幹兩件事,一是看電視,二是洗頭。
不久後,她又開始做夢。
她總是夢到一個帥氣的男子,場景都很純情。如楊麗娟在玩沙包,男子走過來深沉又熟悉地望着她,然後拉起她就往河邊跑,含情脈脈地說:" 你都已經跑過我了,還跑什麽?"
楊麗娟還會夢到一幅畫,畫很模糊,畫像上的人頭兩邊寫着:" 你特别走近我,你與我真情相遇。"
楊麗娟很迷惑,但她每次做夢醒來都很快樂,甚至不想醒。
直到有一天,楊麗娟無意間看到了劉德華的海報,她一下子斷定,夢中的神秘男子就是劉德華。
打那之後,見 " 劉德華 " 就成了楊麗娟最重要的事。
長時間足不出戶,楊麗娟的世界越來越小,逐漸的,見劉德華成了她生活唯一的希望。
她無比相信,隻要劉德華見到她,聽她說完自己的夢,劉德華就一定會有心靈 " 感應 ",會娶自己。
那時候,她就可以離開蘭州,離開西北,過上甜蜜、享福的日子。
她把夢告訴了父親,希望父親能幫自己實現夢想,楊勤冀見女兒的生活終于有了盼頭,覺得是好事。
楊勤冀買來海報、錄像帶、光盤、書籍等所有包含劉德華内容的東西,牆上也貼滿了劉德華的海報。
但楊麗娟還是不滿意,她想聽劉德華說話,跟劉德華單獨相處。她經常夢見劉德華,覺得他在夢裏向自己招手,甚至生出了要去香港找他的念頭。
楊勤冀對女兒的請求很爲難,可不答應女兒就生氣不理他。
楊勤冀越寵溺,楊麗娟越嚣張,鬧得左鄰右舍都在背後對楊麗娟指指點點。
爲了逃避街坊們的口舌,楊勤冀帶着女兒搬了幾次家,陶菊英也因太過揮霍被萬龍抛棄,回了楊家。
有個記者了解楊麗娟的情況後,覺得楊麗娟有心理問題,帶來兩個心理醫生給她診斷。
但她根本不肯見醫生,甚至威脅父母:
" 你們現在不管我,到時候我跟了劉德華,也不會管你們的。"
▲ 圖源|網絡
沒有辦法,楊勤冀隻能湊錢帶女兒去香港找劉德華。到了香港,他們輾轉打聽劉德華的住處,但還是沒蹲到劉德華本人。
楊勤冀無奈,隻能帶着女兒回了蘭州。
那次出行,兩人一共花費了 9900 元,而楊勤冀一個月的退休金才 2050 塊。
那之後,隻要楊麗娟聽說哪地有劉德華的演出,一定會前去蹲點。
楊勤冀無條件支持女兒,他覺得自己一家三口,隻有女兒是個有理想的人,他一定要想盡辦法幫女兒實現 " 理想 "。
幾年下來,楊家的積蓄已經花完,楊勤冀決定賣房子,帶着女兒搬進了月租 400 的出租房。
陶菊英在不幸摔斷了腿後,也在楊家住了下來,再沒離開過。
那以後,一家三口生活的動力就是見劉德華。
一家人像是魔怔了一樣,不停借錢,不停打聽劉德華近期行動。朋友形容楊勤冀像變了個人:" 神情恍惚,牙也掉了,很憔悴。"
楊麗娟更是精神接近崩潰,經常沖着父母大吵大鬧:" 他爲什麽不來見我?我這麽喜歡他,這麽愛他。隻要他見到我,他一定會娶我爲妻的。"
楊勤冀對着媒體說:" 這是我們的心願,隻要見到劉德華,我們一家就能好好生活了。"
到了 2005 年,一家人爲了支持楊麗娟追星,把賣房子的錢也花費完了。
此時的楊勤冀已身無分文,他跟侄兒、鄰居、同事、領導,甚至陶菊英的幾個 " 相好的 " 借了個遍,最終決定去賣腎:
" 去掉一個(腎),我還活着,我是這麽想的,我可以得到一筆錢,滿足女兒去香港找劉德華。"
" 賣腎 " 的新聞轟動一時,劉德華也聽到了消息。他公開表示:" 要父親賣房賣腎來見我,這是不忠不孝。"
北京一家報社得到消息後,決定幫楊麗娟見劉德華,最終在《墨攻》的首映式上,楊麗娟遠遠地見到了劉德華,還合了影。但不到半分鍾,楊麗娟就被粉絲擠開了。
對此楊勤冀非常生氣,直言要劉德華 " 單獨跟女兒見一面 ",沒得到主辦方的同意,楊勤冀還大鬧了現場。
▲ 圖源|網絡
2006 年冬天,70 歲的楊勤冀冒雪等在領導兒子樓下,通過對方介紹,貸了 1.1 萬元。
第二年,一家三口趕赴香港,在 " 華仔天地 " 舉辦的 " 慶祝會員生日派對 " 上,楊麗娟終于見到了劉德華,還合了影。
可劉德華并沒像她想的那樣對楊麗娟一見鍾情,娶她爲妻。
楊麗娟很生氣,她固執地認爲是主辦方給的時間太少。她在會場不依不饒不想離開,認爲隻要劉德華聽到她的心裏話,就一定會愛上她。
短暫見了一面,楊麗娟很沮喪,回旅館生了一宿的悶氣。
當天晚上,她再一次夢見了劉德華。可就在她做夢的同時,父親楊勤冀卻選擇了走向大海。
楊麗娟醒來時,父親投海自盡的事已經鬧得沸沸揚揚,她看到父親留下一份萬字遺書,寫了整整七頁。
在遺書中,楊父把劉德華罵得體無完膚:
" 劉德華,你以爲你是誰?你很自私、很虛僞,你不敢承認現實和事實,非常可悲。"
" 我的孩子楊麗娟爲能見你一面,做出驚天動地的犧牲,已付出 13 年的青春代價,走過 13 年血淚之路,幾乎把命都搭上了。"
" 父母爲孩子實現見你這末個小小願望,已經傾其所有、債台高築。此時央視等媒體報導已一年,你還沒動靜,你算人嗎?"
" 我死了,你劉德華還要見我們孩子,不然死不瞑目。"
遺書一經曝光,全香港震動。
外界責備劉德華太過狠心,見一面又能怎樣,更有人罵他是殺人兇手,要他 " 償命 ",劉德華好幾天都沒露面。
▲ 圖源|網絡
父親跳海,楊麗娟徹底失态,她對着媒體大喊大叫,直呼劉德華 " 姓劉的 ",點名道姓要見他:
" 他必須要見我,這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種見面了。他必須先去祭奠我爸爸,再來見我,必須是單獨的。隻有這樣我爸爸才能安息。"
" 我爲他付出很大的代價,爲了他不讀書、不工作,我不是歌迷,不是追星族,我是他的親人啊!我們需要見面。我們沒見到他之前,生活是非常正常的。"
幾天後,楊麗娟和母親再一次現身劉德華所住的别墅區。楊母便挨家挨戶敲門,但一直沒找到劉德華的家,最終回了蘭州。
兩天後,劉德華後召開記者會,他說此事對自己造成很大傷害,他有了心理疾病正在問醫,發誓此生不再見楊麗娟。
楊麗娟把一切都怪罪在劉德華身上,瘋狂向記者控訴明星的自私與冷漠:如果他早點見自己,就不會變成這個局面。
她本想劉德華告上法庭,要求賠償自己 100 萬元,但最後敗訴。她不知道的是,劉德華則在背後匿名替她還掉了 1.1 萬的高利貸。
▲ 圖源|網絡
輿論過後,楊麗娟淡出公衆視野。她跟母親相依爲命,生活也逐漸回歸平淡。
再次出現時,已是 2014 年。楊麗娟做客《東方直播室》節目,以親身經曆說法,勸節目當事人不要瘋狂追星:" 我對當年的事很後悔,大家要理智追星。"
這之後,她再次消失在大衆視野,直到 2019 年出現在魯豫主持的《豫見後來》。
當時她已經過了四十,在那次訪談中,人們發現她變了,變得 " 敏感又脆弱、善良又糾結、醒悟又執拗 "。
在網上,楊麗娟一直被打上偏執狂 " 的标簽,人們談到她,就像說一個精神病一樣。
這麽多年,她一直畏懼面對鏡頭。
決定接受魯豫的采訪,楊麗娟經過了很長時間思考,她表示:
" 我想讓大衆看到現在的我,不是過去被妖魔化的瘋子,而是一個正走在自我救贖路上,積極、樂觀、努力重生的普通人。"
▲ 圖源|網絡
楊勤冀去世後,楊麗娟和母親搬了很多次家,最後住進了房租一年不到一千塊的廉租房。
家裏布置得很簡單,沒有裝飾,隻有一張沙發和茶幾。
她在一家超市當售貨員,月薪兩千,身邊人對她也很寬容,覺得她性格不錯。楊麗娟工作也很努力,有一年還當上了超市的 " 金牌促銷員 "。
下班後,楊麗娟就回家照顧母親,她不看電視也不看新聞,連微信也很少打開。
她也沒有朋友,平時除了上班就是去教堂唱詩班唱歌。她每次都很認真,被選爲了低聲部部長,大家也都很關心她。
自從信教後,她不斷提醒自己,要好好對待身邊的人,珍惜對自己好的人。
她也不再把父親的去世完全歸咎于劉德華,而是承認自己也有很大的責任。
一天天氣很好,楊麗娟買了一束鮮花去祭奠父親:
" 爸爸,女兒來看你了,女兒知道你爲我付出了很多。我和媽媽都很好,我會努力生活,照顧好媽媽。你是我最好的父親,請你原諒女兒。"
[ 1 ] . 楊麗娟專訪,豫見後來;
[ 2 ] .《你不會懂得我傷悲》;
[ 3 ] .《楊麗娟的救贖,離開父親這十年》;
[ 4 ] .《楊麗娟首談劉德華事件:是媒體惡意炒作的惡果》,鳳凰新聞
* 圖片來源:《豫見後來》及網絡
-END-
本文作者 | Z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