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意外地當上了副校長,但三年後就辭職了,因爲我真的做不好這個小 " 官 " 兒。
當個副校長都力不從心,主要原因是我能力有限,不谙人情世故。
學校有個老師說我是一個最不像學校領導的學校領導。
但三年下來,我也悟出了一些道理。
一、慈不掌兵,當領導光心眼好是絕對不夠的。
我性格比較厚道,做事原則是甯可自己吃點虧,也不惹是生非。
這大概是我在民主測評時得票最高,被意外推選爲副校長的原因吧。
當了副校長後,我覺得老師們工作很辛苦,養家糊口不易,所以很多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能過得去,就敷衍過去。
譬如常規教學檢查,一位老師根本沒有備課,他私下向我求情,說自己這段時間家裏農活忙,沒有時間寫教案,我看到他一臉疲憊,告訴他以後注意些就放過去了。
時間長了,一些老師都覺得我好說話,工作開始打馬虎眼,各種不良教學行爲也都出來了。
校長找到我,直截了當地說,這樣的好人應該由他來充當,我就應該是個唱黑臉的,對老師要嚴管。
我也覺得自己錯了位,費了半年時間,才将自己的人設由老好人轉變爲挑刺者。
二、保持距離,才能順利開展工作。
沒做副校長前,我跟同事關系很好,大家和睦相處,無話不談,甚至口無遮攔。
當了副校長後,我覺得自己不能脫離群衆,常和老師們一起談天說地,心直口快,甚至對學校工作也跟着指指點點。
我在學校工作多年,很多老師是同學或朋友,實在拉不下情面去管他們。
時間長了,大家都覺得我很随和,接地氣,但也說我做事沒魄力,遇事不是繞開就是躲開,是個 " 稻草人 "。
我終于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刻意表現自己 " 平易近人 ",一些老師雖然享了你的 " 福 ",卻不買你的好,反而會覺得你能力不強,水平不高。
很多從本單位提拔的領導可能都有這個困惑。
其實,走出困惑的最好辦法就是與員工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哪怕他們是你的朋友或親戚。
三、身先士卒,是最好的領導藝術。
做副校長的第一年,我找到了在老師中樹立威信的好方法,那就是做工作身先士卒,率先垂範。
我當了副校長後,校長說可以不代課。我謝絕了他,我有自知之明,知道副校長可能做不長久,不想廢了自己專長。
另外,我是分管教學副校長,自己不教學也覺得說不過去。
當副校長三年,我一直代初三語文課,教學質量還不錯,我想這也是我能夠獲得老師們尊重的主要原因。
自己代課還能有助于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我當時制訂的一套切合實際的教學管理方案,離職 10 多年了,學校現在還在使用這套方案。
四、懂得冷暖——人們敬重的不是你,而是領導這個位置。
當上副校長後,我也感覺到身邊老師對自己态度的變化。
一起走路時,他們會有意識讓你走在前面;一塊吃飯時,他們會把我讓到上席;路上遇見時,他們會老遠跟我打招呼;周末時,有老師主動約我去釣魚或喝酒。
我也知道,我的人緣變好,是因爲我身上多了個副校長的稱号。
我提醒自己就是一個普通老師,低調謙和。吃飯時有人讓座,我一定讓老教師坐上位。
後來,我辭去了副校長職務,就當一普通老師,發現自己的想法果然沒錯。
最大的區别是周末再也沒人約飯約釣魚了。
當副校長三年,我也得罪了一些老師。他們以前見了我笑臉相迎,現在見了我一臉嫌棄,哈哈。
當領導的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你能意氣風發,呼風喚雨,殺伐決斷,不是你有多能,而是你的職位在撐着你——離職就是原形畢露的時候。
當了幾年副校長,收獲了幾點感悟,也算是不虛此任吧。
總之,我當了領導後,終于明白:
1. 别人巴結我,是因爲我坐上了有權力的位置,并不是我征服了他們。因爲他們找我時,都是先找辦公室門上的牌子;他們找我簽字或彙報,都是爲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主動分擔我的工作。
2. 堅守初心需要有堅定的意志。當了領導後,大美麗也主動約我吃飯了;利益追逐者也以到我家玩玩爲名,想拉我下水了;有時大領導也打電話來,暗示我關照某人了…
所以,要想守住自己清廉的形象,不偏不倚的作風,還真的需要高智商和高情商。
3. 與員工談理想,搞精神獎勵,作用都是短暫的。員工都很現實,道理講一百遍不如漲工資一次;精神獎勵一百次,不如發獎金一次。
所以,爲員工謀福祉始終是領導的第一要務。
4. 對下屬最好的尊重是不損害他們的利益。但凡出事的領導,都是因爲貪财或貪色,有的貪官手亂伸,已喪失做人的底線,連員工的合法權益都下手。其結果必然是遭人唾棄。
5. 每個人都有個性,學會傾聽是領導的基本素養。有的領導依仗手中有權,對下屑一顧。明明是下屬說的很有道理,但是還沒等下屬說幾句,有的領導就打斷下屬,直接說出自己的意見。結果,下屬就會從心底裏否定所謂的領導,甚至把其定義成草包一個。
6. 不要感歎人未走茶先涼,而要反問人在位光可亮?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配其位,散發明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永遠敬佩、懷念和期盼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好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