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實體行業來說,過去三年的艱難不必贅言。熬了整整三年,也有人在變化當中找到了一些确定的東西。
" 我覺得這三年就像一次期中考試。你不用在意這三年的成績,因為還有下一次考試。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盡可能多充電。度過黑暗時刻,唯有學習。" 廣州諸葛傳媒有限公司諸葛說。
諸葛,混沌廣深創商院 11 期校友,廣州美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廣州諸葛文化傳媒創始人。他身上有幾個非常鮮明的标簽,既是 15 年連續創業的實體店老闆,也是抖音上擁有 300 多萬實體商業粉的大 V," 諸葛 " 實體店軍師。
2019 年,從 " 大而全 " 轉型為 " 小而美 ",他一口氣開了 200 家皮膚管理連鎖店。" 在混沌創商院,我發現一定要砍掉某些東西,做減法驅動。通過簡單的組合創新,把原有的舊要素變成門店的全部。這一步我覺得非常妙,它讓 D5 跟傳統美容院形成了天然的對比。"
接着他又從 " 土老闆 " 轉身為 " 抖音實體店軍師 "。" 我們找到了新組合:新供給,新需求,新連接。新供給是落地的運營教育系統。新需求是傳統商家的流量焦慮。新連接是抖音平台,有巨大的流量紅利。這真的是自我革命,跨越的過程很痛苦。但之後,我們在 11 個月時間做到了 300 萬粉絲。"
如何做好實體店生意,突破增長的瓶頸,和大店、頭部店錯位競争?
如何抓住抖音的流量紅利,兩個小時讓一家單店 " 回本 "?
什麼是流量密碼?抖音熱門公式是什麼?
分享嘉賓:諸葛 廣州美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混沌廣深創商院 11 期校友
教練:郭骎 混沌創新教練 混沌創商院增長負責人
吳明坤 混沌創新教練
以下内容整理自直播:
很榮幸受邀來分享我的故事,如何一步步利用混沌讓自己變得更強。
2023 年,大家都在摩拳擦掌,認為再等一兩個月就可以迎來實體店的春天了。我們熬了整整三年,也在變化當中找到了一些确定的東西。
我出生于 1985 年,創業已經快 18 年了。我的抖音賬号叫 "【諸葛】實體店軍師 "。11 個月做到 300 萬粉絲,都是商業粉、老闆粉。
為什麼定義自己為實體店軍師呢?18 年來,我一直在做實體店,學習混沌商業理論之前,隻有十幾家店,現在已經有 200 多家皮膚管理連鎖店。在抖音博主裡,我是比較能理解實體店老闆的。今天,我也會分享自己的流量密碼。
錯位創新,店模型從大而全到小而美
2011 年,我在河南開店創業失敗,去深圳也失敗了,灰溜溜地到廣州打工,一路摸爬滾打。直到十年前,在廣州開了一家店,叫做絲享家,這家店現在還在。當時我們做了十幾家絲享家,每家投資将近 200 多萬。
其中比較大的店模型,投資多達 310 萬,一家店有 50 多個員工。業務包括美發、美容、養發、艾灸、減肥……五髒俱全,品類很雜。
我們全力以赴 allin 這個模型,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優勢,但沒發現這家店的模式已經老化了。
之前我總覺得,失敗是人的問題,是自己不夠努力。後來到混沌學習,我發現了行業痛點:投資大、難複制;人難管、留不住;業績低、利潤低。
2017 年,我聽朋友介紹混沌的時候,還不知道第二曲線和組合創新。當接觸到第二曲線、組合式創新以及單一要素最大化,我就發現一定要砍掉某些東西,做減法驅動。于是我們打造了 " 小絲家 ",店員從 50 人變成 12 個人,用原班人馬做了更小的模型,開了 7、8 家店,可想而知沒有成功。
我們總結,新思維跟老團隊的心智之間的摩擦、拉扯、消耗,導緻了小絲家沒有成功。大家仍然在用老思維、老模型。
2018 年,我看到 " 哎呀呀 " 轉型成為名創優品的全過程,就想我們美容美發品類可不可以也變成名創優品。我在混沌杭州總部的競賽中分享 "(哎呀呀版)美容美發連鎖店 ",取得了一個名次。分享之後,當場有十多個混沌同學想加盟。
從 2018 年初在混沌分享到正式開店,又經曆了十個月。2019 年,我們從大而全的絲享家到了小而美的 D5 季。現在全國有 200 多家店鋪。
因為要不斷打磨店模型,這家店我們投資了 80 萬,專門去東京找來更多适合我們的産品。
然後,我用錯位競争(克裡斯坦森價值網),對 D5、主流傳統的美容院,以及邊緣價值的美容院做了一個區分。D5 隻有 100 平米,七張美容床;隻保留了洗頭、美容這兩個品類,用新人拉新團隊。
通過簡單的組合創新,把原有的舊要素變成門店的全部。這一步我覺得非常妙,它讓 D5 跟傳統美容院形成了天然的對比。
我們的競争對手不僅是美容院,還有理發店。D5 品牌裡有洗頭的項目,美發店對洗頭是不在意的,但我覺得可以把洗頭項目作為女生的剛需。
别人問我,你們品牌的定義是什麼?我隻做了一個解釋:一個可以洗頭的美容院。
去過美容院的女生會發現,做完臉之後頭發是油的,美容院變成醜人院了。如果有一家美容院,做完臉或 SPA 之後,還可以化妝,還給你做美美的造型多好。
混沌的老師講," 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
通過錯位競争,我們把别人沒有滿足的需求填上,把别人的主流産品變成我們的流量産品。這是在混沌學到的。爆品一定是高頻、剛需、高複制力的産品。比如我們的爆品就是洗頭,單一要素最大化。洗頭怎麼跟别人不同呢?我們就推出了有着 " 心髒水 " 之稱的碳酸泉水洗頭,找到了跟别人不同的洗頭方式。
從土老闆到實體行業的流量捕手
研究出這麼好的模型,怎麼讓更多人知道呢?這是我比較擅長的。我的第一個标簽是土老闆,第二個标簽是實體行業的流量捕手。
D5 能夠小有成績,來自于我們對于主流平台的流量把控。
我們做的第一個平台是美團,在美團基本每進駐一個城市都能拿到第一名。但後來發現認知始終會被拉平,大家都有這套玩法了。特别是做美容院皮膚管理的小姐姐們,個個都很聰明。
第二個平台是小紅書,沒花一分錢,有将近 7 萬個博主分享我們。鐘薛高和完美日記估計花了 2000 多萬,發布了 2 萬多條筆記。我們在小紅書做 KOC,連 KOL 都不做。KOL 在種草,但 KOC 是真實的用戶。
在流量的助力下,D5 在一年内開了 200 家連鎖店,故事到這裡就圓滿了嗎?真沒有。
2021 年,我開始思考,難道市場已經飽和了嗎?200 多家店到頂了嗎?難道我們逐漸 " 天貓化 " 了嗎?
什麼叫天貓化?混沌經常講不可逆的向上牽引力,就是越做越高級,把店裝修得越來越好,越來越重投資,客戶群體越來越窄。
怎麼開更多店?我到底要打下沉市場,還是再開高級的店?當發展遇到瓶頸,是向上走,還是向下走,是天貓,還是拼多多?當時我真的想不明白。
我決定拿出時間靜下心來思考,回到了混沌創新商學院學習第二個科目,自己給自己做個咨詢。我對混沌創商院的理解是,有教練帶你,但你給自己做顧問,因為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公司。
我們開始找機會、定需求、想辦法、看空間。這是創商院處理問題的一個思維模型。
到底是向上,還是向下?
我們行業有個品牌叫秀域,去年出台了機械按摩。巨頭紛紛向科技智能化靠近,他們在向上。我沒這個财力,怎麼辦?我想要開更多的店,做二階段的錯位,向下。開發低端大衆市場的需求,迎接的是下沉市場的紅利。
我們總部所在地廣州珠江新城,三公裡有将近 300 多家皮膚管理店,我覺得這是一波紅利。
第一階段的錯位是單一要素最大化、組合式創新,做 " 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第二階段,我用現有原型跟别人去比。
" 看全局、找本質、立邊界、組方案 ",找到供給、需求和連接端。
我們的品牌在廣州是直營,其他城市是做加盟的。
看全局,看皮膚管理賽道大家有什麼,沒有什麼。
找本質,是要讓更多的加盟商盈利。如何做到?我找了兩條線,第一條線是找能力強的加盟商,找渠道。我整整花了 20 萬在各大會展上展示我們的品牌,找到了各種發品商,美容化妝品供應鍊的中間人去講我們的品牌,沒有一點效果。白花了 20 多萬,這些渠道商已經帶不回更多流量了。
于是我們又找到了第二條線,标準化不夠,就去做教育。如果不能找到更多加盟商,那我能不能幫助更多人開店?
" 立邊界 ",我的舊系統是依賴門店數量的增加,新系統是成就别人開店。我當時想,自己的思維可不可以再發散一點,别人不一定要做我們的品牌,我們也可以幫他做自己的品牌,瞬間就把維度再拉高了。
至此,我找到了新的機會點:以流量教育為依托的服務業務。
我們找到了新組合:新供給,新需求,新連接。新供給是落地的運營教育系統。新需求是傳統商家的流量焦慮。新連接是抖音平台,有巨大的流量紅利。
我一直引以為豪的是,可以拍胸脯說自己是流量高手。我們做抖音團購,一條視頻可以帶來 600 多個新客。
但經過在混沌的自我拆解,我才覺悟要做個 IP。21 年 12 月份,我開始自己拍視頻了。一開始拍抖音都是拍别人,叫我的員工演段子,我不出鏡,覺得好尬。後來我想,這個時代是 IP 的元年。俞敏洪老師、樊登老師、羅永浩老師各位大咖都在拍視頻做直播,我們為什麼不做呢?
于是,我們有了第二波的戰略杠杆,諸葛文化。
抖音平台的起号能力是我們具備的能力。疫情期間流量遷移都在抖音上面,其他平台的流量都慢慢變少了。
我們的目标是幫助 3 萬個實體商家解決流量問題,一切生意的本質就是流量。我真的把自己在創商院學到的,用在了我的生意模型上面。我創業的第二曲線又一次出現了。
從 " 更多的連鎖門店 " 到 " 讓更多人開好店 ",這真的是自我革命,跨越的過程很痛苦。但之後,我們在 11 個月時間做了 300 萬粉絲,現在是 313 萬粉絲。
門店如何用抖音引流:
品牌人格化,老闆網紅化
門店抖音引流有三大好處:流量巨大、客戶精準、變現超好。
我做過的行業比較多,我有整形醫院、美業門店、裝修公司。現在的品牌 D5 有 200 多家店,但也不算什麼品牌,不像喜茶,不像各種大牌。我勸大家不要有太重的品牌情結,但要有流量。
" 品牌人格化 ",大家都能理解,做一個 IP。
" 老闆網紅化 ",賣老闆人設大于賣産品的賣點。
在抖音上活躍的老闆,生意都不會差。這個時代想做好生意,很多人不是沖着你的品牌來的,而是沖着你是誰。所以你得自己出鏡,老闆網紅化等于最低成本的廣告,我感同身受。
很多人來找我,一進辦公室就開始寫自己的産品,但我一個字都聽不進去。因為在誇耀自己産品的時候,你忽略了你是誰,而你是誰這一點特别重要。
可能大家生意做得比我大比我好,但我比你們更了解抖音,我每天花 16 個小時研究這個主流平台。你們一定要學會給自己做定位。你是什麼身份在抖音上呈現?你在抖音上的行為是什麼,你的特點是什麼?
我的身份是個土老闆,我的賬号裡面就是這樣講的。我的特點是我會背個背帶,背個包,這個包也是特别重要的。我的行為是教别人怎麼做生意,教别人怎麼做抖音,呈現出來就是這個畫面。
我給你們講幾個真相。首先,想做好一個 IP 一定要學會被人記住,被記住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你沒有特點,别人刷到了你的抖音賬号,看到你這張臉,估計刷完就忘記掉了。刷抖音的用戶都有一種症狀叫臉盲症。
短視頻流量密碼:裝不同、定動作、一句話、好名字
裝不同。你一定要搞得奇怪一點,如果你是做裝修的,脖子上就挂個麻繩,麻繩上面系個錘子,以這種姿态出現,流量會比以前好很多,而且别人容易記住你。如果你是做餐飲的,你每條視頻就舉個南瓜。為什麼我會背個背帶?總是背個包?就是為了能夠讓大家記住我。有的博主頭頂上戴個辣椒就火了,真的就靠那個辣椒。這叫視覺錘,視覺錘一定要有。
一句話。" 歐買噶(OMG)" 是誰講的?" 我滴媽 " 是誰講的?" 兄弟們 " 是誰講的?你們馬上就有反應了,小楊哥和李佳琦。難道這句話是他們無意間說的?這是他們的廣告,他們的 slogan。我經常在短視頻裡說的一句話是 " 攝影師,你過來一下 "。這是我故意的,就像電梯廣告就是為了洗腦。你們在拍短視頻得植入一句你經常講的話,這句話是每條視頻裡必有的,人家才能夠記住。
再給你們講一個流量密碼。看過我視頻的同學,你們覺得我喜不喜歡我的抖音?所有有知識、有理想、有生意、有閱曆的老闆必然會踩一個坑,越自信越容易踩這個坑,抖音會瘋狂報複你的自戀。我實話告訴大家,我一點都不喜歡我發的作品。因為我的緯度不在這裡,我是刻意蹲下來發視頻的,所謂降維思考。如果你想要有流量,就把用戶當成原始人,原始人有的是生理需求。這是符合抖音流量平台的。
抖音熱門公式:講故事 + 拉共情 + 得有趣
講故事。不要在那裡講道理,沒人聽了。你看我拍的作品都是在講故事。
拉共情。降維思考,不要太複雜。我現在有個測試作品的方法,給我三歲的兒子看一眼。如果他停留超過五秒而且還笑了,我的視頻能火,如果他看都不想看,火不了。
得有趣。為什麼小楊哥能火?因為他完全觸碰到了你們的生理需求,被他老爸打,被他老媽打,被他哥哥打,都是追着打。你看,一上來就追着打,一定要有趣。
一個抖音起号的公式:商業 IP+ 透視算法 + 爆款内容。
沒有經過合理的訓練和學習,你不要輕易做抖音。
理解抖音才能做好抖音。粉絲畫像模型、觀看畫像模型、人群包你懂不懂?你做不好抖音就是因為你不知道算法、标簽、模型、推流。
想做好抖音,你一定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反省一下你做的抖音号對别人有幫助嗎?沒有幫助當然漲不了粉絲。比如說我,我叫諸葛,我是浙江人,我現在手裡面有 300 多家店,但是我發的抖音裡從來不講我的店,我的品牌,我的過去,因為那叫自嗨。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賬号做成了營銷号。如果你的潛台詞是快點來加盟我,快點來做美容,快點來刷卡,快來交錢,你做抖音就太直接了。
給大家一個抖音 IP 定位公式:你是一個幫助()解決()問題的()。比如,我是一個幫助老闆們解決流量問題的軍師。我叫諸葛,你們是我的劉備,我是你們的軍師。
賣産品隻能打價格戰,賣老闆才能高溢價。你比同行流量差,生意差,就是因為你這個老闆不夠努力。
22 年下半年開始,有一個巨大的流量紅利叫同城直播。杭州餐飲榜的第一名暮鼓晨鐘食日長,是靈隐寺裡開的一家網紅飯店,老闆是我們的學員,一個多月光直播間都賣了 200 多萬菜品。
這個時代就是流量匮乏的時代。所有實體店的同學們,2023 年春暖花開,一個直播間可以抵你十家店。你身邊有十個老闆,九個老闆抖音沒做起來,十個老闆全部沒開過直播,這不就是機會嗎?别人不知道,我知道,生意的本質就是信息差。我做到,你沒做到,我活該賺錢。
我不知道你們做了這麼多年生意,有沒有點野心做成行業頭部的老師。抖音就可以幫助到你。諸葛軍師聯盟是我明年的目标,我明年不會再教實體老闆們怎麼做抖音号了,我明年要複制培養出 n 個我,大家一起去賦能自己的行業。從一個号到第 n 桶金,我的路徑就是你們要走的路徑。
做好抖音第一步,熱門起号。第二步,同城引流。第三步,直播變現。第四步,做抖音生意。我們輔導這麼多老闆,快的七天就到第四步了,因為他本身就具備一種蓄勢待發的能量。
主持人:您覺得混沌創商院帶給同學最大的價值是什麼?您有什麼樣的收獲和體驗?
諸葛:我剛開始接觸混沌的時候,也是在死記硬背那些模型,有時聽不懂。去年開始我真正理解了模型的意義,理解了 " 舍九取一 " 中 " 一 " 的重要性。
我第一個收獲是聚焦,跟一群人一起思考聚焦,遇到了麻煩,該怎麼解決。第二個收獲是系統。當我沒辦法解決問題,我就想混沌是不是有工具給我解決麻煩?比如 " 看全局、立邊界 ",我有解決問題的工具了。第三個收獲是落地。創商院讓我有大量的輸出,逼我輸出。有時候作為老闆會懶得思考。一件事明明可以一步步推,推到最後一定有一個結果,但大腦告訴我們休息一下,不要再想了。在混沌的課堂上,早上老師帶你理解模型,下午小組瘋狂輸出,再講解對模型的理解。每學一個闆塊,比如戰略闆塊、創新闆塊,給你時間去用,用完了之後再回來。這叫落地。第四個收獲是認識了一群好朋友。作為創業老闆,平時可能太忙了,要思考很多業務問題。到這來會認識很多擁有同樣經曆的創業者,他們的一些反饋和分享可能會打破你的思維盲區,幫助你成長。
主持人:兩次報名混沌創商院是為什麼呢?
諸葛:因為想開更多的店,已經有 200 家了,還想再開更多。但是它好像不增長了,好像到了一個瓶頸,又得回來拿工具找方法了。戰略方向不清晰了,就願意花時間去好好磨一下,果然找到了結果。
主持人:您一直在提笃定這個詞,是否跟過去的經曆有一些關聯?
諸葛:我屬于有點糾結的人,有的事自己想到了,但很難鼓舞或說服自己的合夥人,沒有一個東西來告訴他這一定是對的。我也被懷疑過,被不看好過。有個東西證明自己是對的太重要了。
對我來說最至暗的時刻就是合夥人的離開。在創業路上跟你一起打拼了 5、6 年了,但他們另起爐竈,不再信任你了,這是緻命的傷害。甚至有些時候你會懷疑自己,不笃定了。我在 2016 年接觸混沌之前遇到了很多事,發展不暢了,有人挖你的人,用你的模式賺你的錢。我相信創業隻要五年以上,一定會遇到這件事。其實這不叫背叛,他們也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強,讓自己具備像吸鐵石的能力。
以前不信任我的人重新又信任我了,這就是能力,讓曾經離開你的人重新回來跟你一起幹事業。離開你并不是他們的錯,而是因為自己無能。這句話可能有點赤裸裸,但這是大實話。他們離開你就是覺得在你身上沒有什麼可圖的了,你要做一個讓别人有可圖的人,這就是人生。
如果在 2016 年的時候就接觸到了混沌,我帶着他們一起學習混沌這套理論,他們可能就更能理解我當時在做什麼。為什麼我本來開 400 平米的店,現在開 80 平米的店?他們不理解,離開了我,因為我們沒有同頻。這就是比較大的損失了。
在創業做生意的過程當中,指明燈不僅是給自己看的,也是給合作夥伴看的。他們對你的話可能會産生懷疑,但如果我們學混沌,是一個體系的,他們就更笃定了諸葛老師說的方向是對的,大家就更有凝聚力,有一種信念。現在我們所有的高管都進混沌學,大家是一種思維模型就更容易力往一處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推動,你講什麼他瞬間能懂。
主持人:這三年不僅對實體行業,對很多行業來說都蠻難的,對于度過難關您有什麼建議呢?
諸葛:我覺得這三年就像一次期中考試。你不用在意這三年的成績,因為還有下一次考試。不是過了今年,明年一定會好。當你無能為力的時候,是因為你腦袋不夠用了,要充電了。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盡可能多充電。學習就等于改變。大家如果有條件趕緊加入創商院,跟我們一起學習生意模型、流量模型,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明年春暖花開,就會一切如你所願。度過黑暗時刻的,唯有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