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蔡越坤 張曉晖 晶科能源 -42.53%、晶澳科技 -66.81%、通威股份 -54.29%、天合光能 -60.01%、隆基綠能 -60.28% ……這是過去一年裏光伏龍頭企業們股票的最大回撤幅度。
在股票跳水的同時,這些巨頭們卻開啓了産能的 " 軍備競賽 ",晶科能源 5 月份宣布投資 560 億元擴産;6 月初,隆基綠能 125 億元擴産,通威股份 105 億元擴産,晶澳科技 60 億元擴産。最少的天合光能也有 50 億元擴産。今年以來,光伏行業擴産規模已約千億。矛盾的是,5 月份以來,光伏大佬們卻又在不斷發聲:光伏行業已經出現了産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即使在這樣矛盾和複雜的局面下,各地方政府也都各自與光伏巨頭一起,參與到這場産能擴張大戰中來。
在今年 SNEC 光伏展期間,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公開表示:" 中國光伏産業面臨産能過剩、技術叠代和國際環境三大挑戰。" 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投研人員向記者表示,當下光伏行業頭部企業在技術端存在嚴重同質化競争問題,而且當下頭部企業集體擴産,對于未來誰将在這輪大洗牌市場中勝出不好做出預判。
光伏巨頭們發展到今天,又走到了行業競争新的十字路口。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在 SNEC 光伏展期間更是直言:" 今後兩三年會有超過一半的光伏企業退出市場。在這個過程中,财務脆弱的、技術不夠領先的、早期品牌通道不夠完善的企業可能會首先受到傷害,能否在洗牌過程中活下來是存疑的。"
因此在行業洗牌和技術路線選擇的關鍵當下,上述基金公司投研人士明确表示,二級市場上大家都多處于觀望狀态,光伏巨頭們股價跌跌不休并不意外。另外,在歐美需求不确定的情況下,疊加頭部企業集體擴産,加劇了市場對于行業産能過剩的擔憂。
頭部企業集體擴産
5 月份以來,光伏行業掀起擴産潮,行業頭部企業紛紛投資百億加碼一體化産能。
5 月底,千億龍頭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晶科能源 ",688233.SH)宣布總投資 560 億進行擴産的聲音剛落,6 月初,另外三大千億龍頭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晶澳科技 ",002459.SZ)、隆基綠能、通威股份也相繼宣布投資百億投建新産能;4 月下旬,天合光能也宣布總投資約 50 億繼續擴産。
6 月 6 日下午,隆基綠能公告稱,根據公司經營戰略和産能布局,公司與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于 2023 年 6 月 6 日簽訂《年産 20GW 單晶矽棒、24GW 單晶電池及配套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就公司在陝西省西安市投資建設年産 20GW 單晶矽棒、24GW 單晶電池及配套項目達成合作意向。項目預計投資額約 125 億元。
6 月 7 日,隆基相關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 隆基始終堅持不領先不擴産 "。在一位頭部光伏企業人士看來,頭部企業擴産更是戰略性的遠見和技術領先的自信,因爲從投資擴産到項目量産的時間,可能正好是行業洗牌後的爆發期和新生期。
引人注目的是,通威股份 6 月 6 日下午也公布了一份 105 億元的擴産計劃。公司拟在成都市雙流區建設年産 25GW 太陽能電池暨 20GW 光伏組件項目 ; 此外,6 月 6 日,晶澳科技也公布了一體化産能擴建項目,拟斥資 60.2 億元投資項目爲鄂爾多斯高新區年産 30GW 拉晶、10GW 矽片、10GW 組件項目;5 月 25 日,晶科能源公告稱,拟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年産 56GW 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以下簡稱 " 項目 "),項目總投資約 560 億元(含流動資金)。
4 月 18 日,光伏老玩家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 ",688599.SH)公告稱,拟在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産 10GW 新一代高效電池項目及相關配套輔助設施,項目總投資約 50 億元。
對于行業企業逆勢擴産,上述光伏行業人士表示,行業競争加劇,頭部企業擴産和洗牌出清落後産能其實更是行業利好的表現。任何行業因爲充分競争和不斷洗牌,才能推動新技術快速科技成果産業化,促進行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反之,不利于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
根據東吳證券研報數據,光伏設備闆塊 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 9374.23 億元,同比上升 81.59%;實現歸母淨利潤 1058.66 億元,同比上 134.49%。例如,隆基綠能 2022 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收 1289.98 億元,同比增長 60.03%;歸母淨利潤 148.12 億元,同比增長 63.02%。2023 一季度實現營收 283.19 億元,同比增長 52.35%;歸母淨利潤 36.37 億元,同比增長 36.55%。
根據記者了解,盡管光伏闆塊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如此優異,但當下股價開啓下跌模式與投資者對于産能過剩的擔憂息息相關。
産能過剩隐憂
據了解,今年以來,光伏市場對于産能過剩的擔憂也愈演愈烈。5 月下旬光伏行業盛會 SNEC 吸引了逾 50 萬人觀展,創下曆史級火爆的場面。在行業熱鬧非凡的另一端,頭部企業大佬卻同時發出對于行業産能過剩的擔憂的聲音。
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在 SNEC 光伏展期間與媒體交流時更是直接指出:" 今後兩三年會有超過一半的光伏企業退出市場。在這個過程中,财務脆弱的、技術不夠領先的、早期品牌通道不夠完善的企業可能會首先受到傷害,能否在洗牌過程中活下來是存疑的。"
此外,在今年 SNEC 光伏展期間,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也公開表示:" 中國光伏産業面臨産能過剩、技術叠代和國際環境三大挑戰。"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早前數據,在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期間,我國光伏規劃擴産項目就超 480 個。
根據東吳證券前期研報指出,2023 年 5 月國内多晶矽産量 11.90 萬噸,同增 91.29%,環增 7.69%。2023 年 5 月國内多晶矽産量約 11.9 萬噸,同增 91.29%,環增 7.69%。我們預計 2023 年 6 月矽料産量超 12 萬噸,根據矽業分會預計 6 月随着矽料産量繼續增加,低品質矽料與主流矽料價差及 N/P 型矽料價差将進一步擴大。
研報分析,供給增加趨勢明确,産能逐漸過剩,新一輪降價開啓。3 月以來多晶矽矽料價格持續走跌,根據矽業分會 5 月 31 日最新報價,單晶緻密料成交均價爲 11.51 萬元 / 噸,月環比下降 36.3%,周環比下降 10.08%。我們預計 2023 全年 145 萬噸産出,供給增加趨勢明确,我們預計矽料 2023 全年均價約 10 萬元 / 噸。
對于産能過剩情況,上述隆基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全球能源屬性正在從資源屬性轉變爲科技制造屬性。如果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碳中和光伏市場,在未來幾年仍需要快速增長。到 2030 年,全球新增裝機規模需要達到每年 1500 個吉瓦,并且在這種規模下需要持續 30 年的安裝,才能真正形成對碳中和的支撐。
" 産能過剩是階段性的,創新是發展最大的引擎。光伏行業未來一定是完全競争格局。盡管這一理念在 2021 年矽料短缺所緻的漲價潮中遭遇了挑戰,但長期來看,短缺一定是階段性的。隆基所打造的能力,是即便在慘烈的充分競争環境下,仍能保持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該人士表示。
逆勢擴産背後
在光伏市場對于産能過剩的擔憂的背景下,上述行業人士也表示,新一輪價格戰大洗牌來臨。頭部光伏企業何以在當下時點要頻頻掀起百億擴産潮?
根據采訪頭部光伏企業,記者發現,多數企業在對外解釋擴産時原因爲:光伏企業擴産還是因爲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基于對于未來市場增長空間的信心,企業去加注行業的投資。
數據顯示,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已經連續 9 年占比超過 25%,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2022 年光伏新增裝機達到 87.41GW 左右,增速 59.48%。2023Q1 光伏新增裝機量 33.66GW,同比增長 154.81%。出口:2022 年我國共出口 154.50GW 的光伏組件,相較去年高增長。2023Q1 組件出口 50.90GW,同增 36.83%,環增 52.85%。
隆基股份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向投資者解釋,公司決定産能擴張計劃是根據未來幾年市場需求、競争格局的變化、以及公司對市占率的目标等綜合因素去确定。因爲行業雖然說短期産能過剩,但是市場會自發的調節,在行業整合的過程中,有一些落後産能或者一些經營不善、競争力比較弱的企業,會陸續退出,産能的份額會降低,全球的需求雖然有波動,但整體趨勢是向上的。
該人士也表示,在行業競争淘汰過程中,會留下來的一些企業就會充分受益,市場份額就會擴張,這也是爲什麽公司決定繼續産能擴張的一個原因。而且擴産産能基本上是從 2024 年下半年開始投,可能陸續投産之後也需要幾年時間。
此外,通威股份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也表示,公司擴産規劃是圍繞之前的計劃進行,不是現在投産馬上就會投建,這是出于對未來行業發展和公司自身規劃的考慮因素來進行。
5 月 16 日,通威股份在成都召開 2022 年度股東會,年度股東上有投資者提問:" 爲什麽通威要作出這麽巨額的投資?如何看待光伏行業前景?是否存在産能過剩?" 通威股份實際控制人、董事劉漢元回答時提及,光伏發電已經成爲人類自從技術革命以來,取得能源方式最直接、運行成本最低的一種可再生能源。未來人類的電力将大部分來自光能資源。
劉漢元稱,通威多晶矽爲什麽在 2024 年大量投産?第一是時間節奏本身有延續的關系。公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市場的上升量,2023 年下半年、2024 年上半年會是第一輪相對過剩的時點,2024 年半年甚至全年的時間,多晶矽會處于供過于求的情況,可能出現相對的價格低點和盈利的低點。而由于行業在發展,量在增加,2024 年下半年調試投産,2025 年的生産可能會是下一輪盈利周期,兩者的結合使通威的産能在 2024 年擴産。2024 年底、2025 年初,通威會形成董事會披露的 80 萬噸到 100 萬噸(高純晶矽),以目前已經确定要建設的時間和産量的情況,2025 年上半年形成超過 100 萬噸的年産。
此外,晶科能源擴産也遭到監管的問詢關注。5 月 26 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問詢函中提出關于 " 新建産能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是否存在産能過剩風險 ",6 與 3 日,晶科能源回複時表示,光伏行業下遊市場空間廣闊,客戶需求充分,特别是 N 型高效産品預計将迎來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面對明确的市場需求及産品技術升級節點,行業 N 型技術擴産加速,公司亟需通過進一步擴産,擴大規模化優勢,鞏固領先地位、搶占 N 型市場。公司産能利用率較高、在手訂單充足,能夠較好地保障新增産能消化,本次新增産能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此外,晶科能源也就新增産能消化風險提示:現階段,光伏行業龍頭企業爲把握行業發展機遇,搶占市場份額,均在積極擴大産能,使得未來市場競争更加激烈。本次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是基于行業市場空間、技術發展趨勢及發展戰略綜合考慮而确定,存在市場開拓不力、營銷推廣不達預期等可能性,由此導緻新增産能消化的風險。
地方政府擴大支持
在光伏巨頭擴産背後,記者發現,地方政府作爲合作方的身影頻頻出現,而且對于發展光伏産業非常支持。
例如,隆基綠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分别與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理委員會分别簽訂項目投資協議。不同的地方政府不約而同的給予了土地支持、廠房代建等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
其中,天合光能項目總投資 107 億元擴産,其中,公司出資約 87 億元,什邡國有公司出資約 20 億元;晶科能源總投資爲 560 億元擴産,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理委員會将爲項目提供定制化廠房代建,預計總投資約 150 億元,晶科能源在建設期内需支付的投資總額預計約爲 410 億元。
記者發現,各地政府均在項建設相關配套設施方面均加大支持。例如,天合光能表示,什邡市人民政府将協助天合光能辦理工商注冊、稅務登記、項目立項、報建、施工、驗收等相關手續并提供 " 一窗式 " 優質服務,乙方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提供必要資料等等。
在地方政府作爲光伏擴産項目合作方的身影頻頻出現背後,記者發現與政策對于光伏産業的發展支持息息相關。
2022 年 9 月 13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促進光伏産業鏈健康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 "《通知》")指出,鼓勵上下遊一體化、戰略合作、互相參股、簽訂長單,支持建設光伏産業園區。鼓勵國有、民營等各類資本參與産業鏈各環節,有效限制低端産能無序擴張。
在光伏行業逆勢擴張的同時,也有行業人士對企業進行盲目擴張、地方政府追求經濟增長等質疑聲音。對于此,上述與晶科能源合作方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理委員會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地方政府追求經濟增長進行光伏項目投資 " 是過于片面的一些言論。當下,在雙碳政策刺激下,光伏新能源産業屬于國家大力發展方向,因此對于光伏企業的投資也是符合國家政策發展方向。" 而且對晶科能源的投資支持是經過多方論證,也有請專業的人士、學者進行了探讨,肯定不是随便進行支持投資。當然在投資過程中也會盡力将投資風險降到最低,但是投資肯定是有風險的,誰都沒有辦法規避。" 該人士表示。
光伏混戰打響
在頭部企業集體擴産的動作拉響了行業光伏未來存在價格混戰的警報,機構投資者對于行業發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揭開了股價持續下跌的原因。
6 月 9 日,北京一家中大型基金公司投研人士也向記者表示,目前光伏闆塊下跌如此嚴重,背後是機構投資者擔憂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下,誰将在這輪大洗牌市場中勝出,對于未來企業的終局發展不好預判。而且,光伏行業存在同質性的競争問題,而且光伏産業前些年發展也是靠政策補貼支持,當未來某個時間點政策補貼退坡的時候,光伏行業的财務數據是否變差、惡化也存在不确定性。
不過,該人士也表示,光伏現在是快速發展的階段,盈利能力也非常好。而且光伏行業技術仍然在不斷的進步,未來的天花闆可以很高。
此外,另一北京地區公募基金經理認爲,今年以來,新能源的行情确實比較震蕩,令這個賽道的投資者非常 " 受傷 ",也對這個賽道産生了很多質疑。
該公募基金經理分析,首先,受今年以來市場整體情緒的影響,在不确定性的環境裏,勝率、賠率讓位于效率,越來越多投資者加入到追逐短期邊際變化的投資狀态中,市場整體的波動都在加大,不止是新能源;其次,因爲新興科技的強勢崛起,造成資金分流;第三,還有行業淡季等原因。在上半年,新能源産業一般處于淡季,可驗證的東西少,容易使人們對發展形勢、基本面等産生擔憂,再加上部分領域經過過去幾年的激烈競争,産業格局确實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對新能源的擔憂。
對于光伏龍頭企業選擇逆勢擴張背後,6 月 8 日,西安通濟區域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一,在宏觀大背景下,國家提出 " 雙碳 " 目标,各地政府鼓勵光伏産業的發展,會刺激光伏産業的擴張擴産。從企業的角度,在國内擴大内需的背景下,企業也在積極抓主内需市場,這是産業擴張的一個原因之一;
第二,企業希望通過技術的領先來搶占市場。在行業競争加劇的市場環境下,頭部企業比拼的是持續持續在場的能力與技術領先能力。在産能過剩的時代,頭部企業一般技術相對領先,随着周期的拉長,慢慢的一些小企業也将淘汰出局。經過行業洗禮後的企業将出現赢者通吃的局面;
第三,地方政府在與頭部光伏龍頭企業合作時,一般會給予很多優惠的條件,包括土地、優惠補貼、代建廠房等方面支持,甚至部分地方政府也會出資對于企業進行投資,形成深度捆綁。上述原因均爲造成當下光伏龍頭逆勢擴産的原因。
對于機構投資者擔憂的行業大洗牌過程,上述頭部光伏人士也表示,光伏行業的特點是資金密集型 + 技術密集型。技術叠代非常快,主要是由技術驅動決定,但是技術研發突破又需要資金支持。現在行業企業主流電池技術是 PERC 和小部分 Topcon、HJT。每個角色的立場不同,機構投資者有他們的投資角度,企業要做的是在競争後實現周期穿越。
盡管短期内光伏行業的發展引起投資者擔憂,但是對于行業未來的看法,上述北京地區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光伏行業積極的因素也在慢慢顯現。能源革命方興未艾,新能源本身的邏輯并沒有變化,長期來看,政策支持的趨勢未變、力度未減,優質領域的滲透率依然有比較大的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