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高路

圖源:淮安公共文化服務網
日前,淮安市博物館發布公告稱,自 2 月 10 日起,每周一至周日均正常開放,不再設 " 閉館日 "。此番舉措意味着觀衆可以全年來館參觀。
淮安市博物館可謂開了個先河。目前,國内絕大多數博物館、美術館均采取每周一天 " 閉館日 " 的開放制度,其中多數爲周一,少部分爲周二,部分博物館則周一周二都閉館,閉館的天數不多,但對遊客行程安排的影響不小。取消閉館日,全年開放,預約從此再無日期的限制,受益的是市民和遊客。另一方面,一般而言,周一是一個星期裏遊客人數相對比較少的一天,周一開放可以把名額留給本地市民,滿足讓出周末時間的本地市民的參觀需求。
增加了開放時間也有利于緩解博物館排隊現象。這幾年博物館越來越熱,排隊現象日益嚴重,很多博物館一票難求,預約名額 " 秒空 ",供求矛盾極度緊張;一些熱點博物館被黃牛盯上,門票在網上炒出了高價。博物館方面也采取了延長開放時間,開放夜遊場次,增加主題展覽等方式緩解這種矛盾。多增加一天開放時間雖然不能完全解決供需矛盾,但無疑會減輕排隊的陣痛,讓更多遊客得以享受文化大餐,遏制黃牛黨的出現。
但是,取消閉館日也對館方硬件設施、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年開放,設備維護、文物保護的壓力更大了,大家擔心的是文物能否得到有效保護,設備能否有序運轉,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畢竟,博物館裏文物、展覽品才是主角,照顧好文物是博物館的責任。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談到增加開放時間,滿足遊客需求的問題。取消閉館日并不意味着原本一系列繁瑣的幕後工作也一并取消了,時間安排将更緊湊,工作強度可能更高了,如何進行合理調配,把時間用在刀刃上,考驗着博物館的管理能力。
當然,現在博物館的硬件設施都非常好,都采取了大量的電子設備、智能化裝置替代工作人員部分繁重的體力勞動,在工具的輔助下,工作人員可以照顧好更多的文物,這是博物館現代化應該追求的方向。自動化、電子化、智能化将讓博物館具備更強的應對能力、更大的開放空間,讓更多館藏文物走出深閨,走入觀衆的視野。
另外,也要保障工作人員的休息時間。博物館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家放假的時候,往往是博物館最需要開放的時候,很多工作人員犧牲了周末與家人陪伴的時間服務社會,這種犧牲應該被社會看到。
博物館在千方百計增加開放時間,遊客也需要珍惜這樣的開放機會,雙向奔赴将文博價值最大化。愛護文物、保持環境衛生、文明觀展是基本的遊覽禮儀和素養,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好資源,減輕博物館開放壓力和工作人員負擔,爲全年開放創造條件,使好政策能一直沿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