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件一體化,無疑是如今作爲消費電子行業魁首的蘋果,所掌握的一門絕技。在過去數年間,蘋果選擇用幾乎獨步天下的硬件來哺育軟件業務,并最終收獲了回報,在硬件産品幾乎全線受挫的情況下,軟件服務業務的收入已創下曆史新高。然而就在蘋果的軟件服務業務開花結果之時,谷歌圍繞硬件産品設計的軟件服務卻迎來了滑鐵盧。
日前,谷歌的 Pixel Pass 支持頁面進行了更新,其中顯示從 2023 年 8 月 29 日開始,Pixel Pass 不再提供給新購買或續訂的 Pixel 系列機型用戶。
事實上,Pixel Pass 是谷歌在 2021 年與 Pixel 6 系列機型同時推出的一站式訂閱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按月分期付款的方式來獲得 Pixel 6 或 Pixel 6 Pro。并且在訂閱 Pixel Pass 期間,用戶還可獲得 YouTube Premium、Google Play Pass、200GB Google One 雲存儲空間、首選護理(Preferred Care)。
不難發現,Pixel Pass 是谷歌方面試圖将 Apple Card 分期付款計劃和 Apple One 訂閱融爲一體的産品。彼時消費者可以從 Pixel 6 每月收費 45 美元、Pixel 6 Pro 每月收費 55 美元,從 Google 商店或 Google Fi 獲得兩年内最多節省 294 美元的 Pixel Pass 訂閱。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谷歌方面表示,現有訂閱用戶可以繼續享受相關服務,直到他們的兩年合約期限結束。爲了避免其他服務中斷,用戶還要繼續按月支付 Google One、YouTube Premium、Google Play Pass 的費用,但會有一定的折扣。
那麽問題就來了,爲什麽谷歌在 Pixel Pass 即将滿兩年,也就是第一批購買該服務的用戶即将完成合約之際,宣布放棄呢?其實想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從谷歌當初推出 Pixel Pass 的目的說起。而設備租賃服務無疑是谷歌向消費者提供硬件和軟件服務最爲便捷的方式,如果長期使用,還促使用戶更多停留在谷歌的生态系統中。
無論國内市場阿裏巴巴推出的 88VIP,還是海外市場蘋果的 Apple One 以及谷歌的 Pixel Pass,其實它們的底層邏輯都是一緻的。即都是通過将自家體系内原本零散的服務整合起來,向用戶提供一個用更低的價格獲得包括視頻和音樂流媒體、雲服務、應用訂閱捆綁、移動網絡覆蓋在内的一攬子服務。
用更低的價格一站式解決消費者在互聯網上五花八門的需求,這也是許多用戶選擇 88VIP、Apple One,乃至 Pixel Pass 的關鍵。
然而遺憾的是,Pixel Pass 實在過于 " 縫合 "。在一攬子的軟件服務外,谷歌還加入了類似于 Apple Pay Later 的先買後付,導緻了 Pixel Pass 的價格過于昂貴。或者說相比于 Apple One,Pixel Pass 顯得缺乏靈活性,畢竟 iOS 用戶購買 Apple One 的時候并不需要捆綁購再買一台 iPhone。
作爲谷歌 " 親兒子 " 的 Pixel 系列機型,最近幾代産品可謂是一直都上不了什麽台面。雖然從息屏顯示到 NFC 支付、從碰撞檢測到 AI 影像,Pixel 系列稱得上是引領智能手機行業的潮流,但 " 翻車 " 幾乎成爲了 Pixel 系列的保留節目。以 Pixel Pass 當時的載體 Pixel 6 系列爲例,自發售之日開始,關于它惡性系統 Bug 的反饋就層出不窮。
而諸如基帶問題導緻無信号、葫蘆屏、幽靈撥号、通話中斷、耗電異常等問題,更是一個接着一個蹦出來,甚至谷歌方面都不得不承認 Pixel 6 系列機型爲用戶帶來了很糟糕的體驗。到了後續的 Pixel 7 系列上,綠屏、過熱、功耗異常等問題依然是排着隊出現。同時谷歌在 Pxiel 系列的硬件設計上也有些過于保守,例如現款的 Tensor G2 依舊還是基于 ARM V8 指令集的老架構,這也使得其進一步在開發者群體中失寵。
總的來說就是,Google One、YouTube Premium、Google Play Pass 等等谷歌全家桶軟件服務雖然不錯,但爲了使用它們需要額外購買一台 Pixel 系列機型就顯得沒那麽有必要了。畢竟開放的 Android 生态,可沒有要求使用谷歌的軟件服務就必須要通過 Pixel 系列機型來實現,其他 Android 機型也一樣可以。事實上,Pixel Pass 更符合蘋果的調性,而購買 iPhone 附贈全套軟件訂閱服務,幾乎就是蘋果的做法。
當然,Pixel Pass 作爲谷歌介入金融科技的抓手,即便消費者對 Pixel 系列機型的購買欲不高、而順勢對 Pixel Pass 興趣缺缺,他們似乎也應該堅持下去。畢竟當下這個智能手機出貨量年年衰退的關鍵原因,就是消費者換機需求的下降,而借助月付的 Pixel Pass 無疑是提升消費者購買欲的一種方式。這其實也是爲什麽近年來," 先買後付 " 以及各種變種在歐美市場大行其道的原因。
以信用體系幾乎覆蓋了全民的美國市場爲例,據知名市場調研公司 eMarketer 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使用 " 先買後付 " 服務的 "Z 世代 " 比例從 2019 年的 10.9% 已漲至 2021 年的 36.8%,千禧一代的使用比例也有望達到 37.2%。
其實先享後付這個模式并不是信用卡或消費貸,而是在用戶原有銀行卡的基礎上,蘋果和谷歌等廠商提供的一種支付彈性手段,在消費和付款之間創造一個時間差,消費者可以延遲支付購買商品的錢,以緩解短時間内的财務壓力。所以對于預算并不充裕,但是消費意願卻很強的年輕消費者來說,自然會有很大的吸引力。
而通過先享後付,谷歌、蘋果等廠商就可以提前鎖定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消費,并帶來穩定的營收。然而遺憾的是,現在海外市場的年輕消費者可能連月付的錢都捉襟見肘了。據歐美官方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重要通脹預期指标接近 9 年的高點,歐洲已創下 13 年新高,通脹 " 高燒 " 難退直接導緻了消費者價格指數 ( CPI ) 一直徘徊在高位。
因此在市場環境不佳的情況下,Pixel Pass 這一類性價比極低的服務被消費者放棄,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谷歌繼續維持也就沒什麽必要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