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内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傳馬斯克計劃最早本月訪華
據熟悉計劃的不具名人士,馬斯克将于周六起訪問中國,并可能在上海的特斯拉工廠停留。馬斯克此行将會同朱曉彤一起,本月朱曉彤被任命爲特斯拉汽車業務高級副總裁。對此,特斯拉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近期,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 · 庫克、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梅賽德斯 - 奔馳董事長康林松等多位國際知名企業負責人紛紛訪華。
蓋世點評:期待能在上海車展現場見到馬斯克。
餘承東回應 " 問界 " 合作模式,奇瑞、北汽和江淮将加入
" 華爲不造車,是幫助車企一起造好車,我們一直堅持這個理念,我們想讓‘ HUAWEI 問界’成爲生态品牌,讓消費者選擇的時候不困惑,實際上我們想做生态品牌的本質沒有改變。" 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在日前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重申了 " 華爲不造車 " 的原則。
圖片來源:直播截圖
" 現在我們與賽力斯合作的車已經在生産銷售當中,馬上還有與奇瑞、北汽和江淮合作的新車,如果都采用不同的品牌去開展營銷服務的話,會很複雜,并且投資成本也很高,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采用一個共同的元素和共同的品牌來使用。" 餘承東指出。
蓋世點評:堅決不造車的華爲與急于突破的餘承東,這場争論下沒有誰是勝者。
奇瑞汽車發布新能源戰略
4 月 7 日,2023 奇瑞汽車新能源之夜在北京水立方舉辦,在 " 瑤光 2025" 戰略賦能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 四大品牌全方位展示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成果和規劃。
圖片來源:奇瑞汽車
其宣布到 2025 年,奇瑞汽車各品牌将全面新能源化,即所有産品線都将提供純電動或混合動力的選擇。其中,其現有産品将全面電混化,2023-2024 年,鲲鵬超性能混動 C-DM 将搭載于奇瑞集團 20 款以上産品。
爲此,奇瑞集團預計到 2025 年共投資超過 1000 億元,打造超過 300 個以上的瑤光實驗室,并建立超 2 萬人的研發團隊。按照規劃,到 2025 年,奇瑞集團預計将實現超過 1000 項的技術新突破。
蓋世點評:又一家傳統車企向新能源全面轉型。
豐田推出新戰略:三年内推出 10 款新電動汽車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 7 日在東京舉行新社長佐藤恒治就任以來的首次記者會,宣布到 2026 年,該公司将發布 10 款新的電動汽車車型,每年銷售量約爲 150 萬輛。作爲對比,前任社長豐田章男在 2021 年底發布的是 "2030 年前 30 款新電動汽車 " 的計劃。
在占據其全球銷量五分之一的中國市場,豐田計劃在 2024 年推出兩款針對當地開發的新電動車。
蓋世點評:新社長來着 " 務實 " 策略來了,但究竟是真加速電動化,還是暗度陳倉推油混,還需時間來驗證。
觀緻汽車被強執 3384 萬,累計被執行超 10 億
4 月 7 日,蓋世汽車獲悉,近日,觀緻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爲:觀緻汽車)新增多個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标的合計 3384 萬餘元,執行法院爲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
圖源:天眼查截圖
此外,該公司還存在多個失信被執行人(老賴)、限制消費令及終本案件信息,未履行總金額超 2 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非觀緻汽車首次被強制執行。根據天眼查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存在多個被執行人信息,累計被執行超 10 億元。
蓋世點評:國産車首個高端品牌觀緻就這麽倒了。
2 月全球動力電池榜:比亞迪市占率提升超 7% 穩居亞軍
根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 SNE Research 數據,2023 年 2 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 42.2GWh,環比增長 27.9%,同比增長 62.9%。
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 TOP10 中仍有 6 家中國企業,市占率仍占據半壁江山,同比上升 9 個百分點至 62%。2 月,甯德時代以 14.3GWh 的裝機量遙遙領先穩居冠軍,比亞迪裝機量 7.9GWh,以領先 LG 新能源 2.2GWh 的優勢穩居第二。SK On 裝機量環比大漲超 70%,超越三星 SDI 跻身前五,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锂能和欣旺達分别穩居第 7、第 8、第 9 和第 10。由于長城汽車銷量的持續下滑,從去年 9 月開始,蜂巢能源無緣上榜。
蓋世點評:比亞迪裝車量狂飙,中韓動力電池争霸戰似乎已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