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10 萬級主流家用車市場的消費者,仍然迫切需要一台 " 更好的燃油車 " 時,誰來關注這群體量龐大、但輿論聲量很弱的消費者需求呢?這台即将上市、搭載 " 新一代超級燃油系統 " 的五菱星雲,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備選項。
今年上半年,國内 15 萬元以下汽車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是 26%。可是如果把其中的小微型代步車刨除,單就主流家用車市場而言,新能源的滲透率就隻有 14.7%,連車市整體水平的一半都不到。
換句話說,這個級别還有超過 85% 的消費者,在選擇燃油車。
爲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
首先,購買 15 萬元以下車型的消費者,52.7% 都在三線及以下城市;購買 10 萬元以下車型的消費者,61.2% 都在三線及以下城市。這些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備程度、用車場景的複雜程度、用車觀念的超前程度,都還沒有完全匹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此時,哪怕油價很貴,但是考慮到家中隻有一台車的現狀,爲了絕對的穩妥,消費者往往也隻能向油價妥協。
其次,一台尺寸主流、各方面配置都令人滿意的插電混動車,尤其是家用消費者更青睐的 SUV,目前價格還是偏高。比如宋 Pro、哈弗枭龍、銀河 L7 的起售價,都要超過 13 萬元,對配置有一些要求,車型價格很有可能就要超過 15 萬元。但是,同樣尺寸的燃油 SUV,差不多 10 萬元出頭就可以拿下。
很多消費者也會認爲,燃油車比新能源車省下來的幾萬塊買車錢,可能都夠加好多年的油了。
所以,10 萬級主流家用車一切的核心,都會指向最樸素、最務實的場景與花銷。
此時,如果有誰能夠給 10 萬級主流家用車消費者,提供一款尺寸主流、用車習慣與傳統燃油車完全一緻、車價和同級别車型差不多、能比傳統燃油車省一半油、最好是 SUV 的車型,就能非常明确地命中這群消費者的痛點。
這就是五菱星雲的産品定義出發點。
五菱星雲是一款定位在 10 萬級市場,采用了非常成熟的 P1+P3 雙電機串并聯方案的主流家用 SUV。而五菱把這套動力系統,稱爲 " 新一代超級燃油系統 ",意圖很明确,就是要向消費者清晰地傳遞,這是一台更好的燃油車。
爲什麽能稱爲 " 更好 "?主要原因在于三個方面:省油、更強的動力、更好的駕駛體驗。
——五菱星雲采用的混動專用 2.0L 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最高熱效率達到行業領先的 41%,這是省油的根基。
——驅動電機 130kW、320N · m 的輸出,媲美主流 2.0T 發動機,這是動力的主要來源。
——負責純電驅動和發動機直驅模式切換的電磁式 DHT,離合器前後齒輪盤轉速差精度控制在每分鍾 50 轉以内,能夠快速調節發動機轉速和車輪端同步,響應速度四倍于傳統油壓 DHT,這點特别能增強消費者對油電切換時的平順性體驗要求。
但這些還都隻是硬件層面,五菱星雲這次在軟件層面,重點優化了全場景的動力系統效率。除了以用戶駕駛習慣的大數據,作爲節油控制策略的輸入外,還能根據車輛傳感器及用戶操作的參數,去智能識别環境場景,然後去自适應調節最優的動力系統控制策略。
以這種思路開發出的動力系統,恰恰會是最适合目标消費群體的動力系統。根據五菱的大數據,目标消費者絕大多數的用車工況,都是中低速下的市區行駛。而五菱星雲在市區工況下的實測油耗是百公裏 4.6L,相比同尺寸燃油 SUV 普遍逼近 10L 的市區油耗水平,降低了一半。
當然,僅僅隻是在動力系統上做文章,還不完全足以打動的消費者,五菱星雲還精準地辨識出這個級别過往車型 " 舊瓶裝新酒 " 的痛點。
10 萬級的主流家用 SUV,很多都是在老平台上進行的再包裝,産品設計偏老氣,核心技術落後一代,也沒有新生代人群喜歡的元素。但是五菱星雲的電感造型、酷炫的燈語、智能座艙,甚至是官方提供的定制化改裝色膜體系,都在向更高級别的車型看齊,車型平價但是體驗不平價。
所以,在這個體量龐大但是潛力仍待深挖的細分市場裏,五菱星雲給這個級别的消費者造一台更好的燃油車,就是對消費需求最大的滿足。而這款車型也足以證明,五菱不僅具備出色的消費洞察能力,同時也有将消費洞察落實到産品的核心技術能力,還能讓消費者得到最适合的技術方案同時,獲得超預期的愉悅體驗。
也許,這就是 " 人民之車 " 的本意吧。
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對汽車行業的變革式發展滿懷憧憬,歡迎大家到 B 站關注《童濟仁汽車情報所》,我們會在每周五與探讨一個你可能感興趣的新話題。大家有任何意見與建議,也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
入駐媒體平台
商務聯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爲《童濟仁汽車評論》獨家稿件。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須注明出處爲《童濟仁汽車評論》和撰寫作者。如有任何侵權行爲,侵權者将承擔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