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11 月 17 日,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OpenAI 官方公告宣布:山姆 · 奧特曼(Sam Altman)将卸任首席執行官并退出董事會。
這則公告措辭相當嚴厲:" 奧特曼先生的離職是董事會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董事會認爲奧特曼先生在與董事會的溝通中不夠坦誠,妨礙了董事會履行職責的能力。董事會不再相信他有能力繼續領導 OpenAI。"
從 OpenAI 董事長、總裁 Greg 發的帖子來看,開除的過程是這樣的:周四晚上,奧特曼接到首席科學家 Ilya 的短信,約周五中午開會。周五中午,奧特曼接入會議,董事會其他成員,除了 Greg 都在,奧特曼被告知被解雇了。晚上 12:19Greg 接到 Ilya 的電話,12:23Greg 接入會議,被告知已被從董事會移出,繼續留任管理層,奧特曼已被解雇。
去年 11 月底,随着 ChatGPT 的閃亮問世,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奧特曼榮獲 "ChatGPT 之父 " 的美譽。時隔一年,他就被開除了,頗具戲劇性。
此前 11 月 6 日,奧特曼還在 OpenAI 首屆開發者大會上向全球開發者和 ChatGPT 用戶公布一系列産品更新,包括快速創建定制 ChatGPT 的 GPTs,以實現人人都能擁有大模型的夢想,并表示将與微軟和谷歌等公司展開競争。
周四,奧特曼還在 APEC 會議上發言,表示看好人工智能技術,認爲這一技術短期内還不需要重大監管,他甚至聲稱:" 作爲一個物種,人類現在正走在自我毀滅的道路上,而人工智能可能是阻止人類自我毀滅的手段。"
然後周五忽然就被 " 離職 " 了。
11 月 18 日淩晨 5:46,奧特曼在 X 平台發信息回應:" 我熱愛在 OpenAI 的這段時光,它改變了我,也希望它能改變世界。最重要的是我曾和衆多才華橫溢的人一起工作。關于下一步的打算,我晚些會有更多解釋。"
圖源:推特
OpenAI 首席技術官米拉 · 慕拉提(Mira Murati),原 CTO,被任命爲臨時 CEO。同時,公司總裁 Greg Brockman 宣布将辭去董事會主席職務,但他将繼續在公司擔任職務,直接向首席執行官彙報工作。
董事會稱臨時 CEO 慕拉提技術全面,特别是在 AI 管理和政策推行方面經驗豐富。此前的報道稱她爲 " 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充滿活力的調和人物 ",她對政府監管表示歡迎。
周五,她在一次全公司會議上告訴員工,奧特曼離職後,微軟與 OpenAI 的關系保持穩定。受奧特曼離職消息影響,微軟股價尾盤一度 " 跳水 " 跌超 2%,收跌 1.68%。微軟發表聲明稱,本公司與 OpenAI 有着長期合作關系,恪守對 OpenAI 的投資承諾。
可見,奧特曼被趕出董事會至少有兩個原因:
一是在處理與微軟的關系這個問題上,他與董事會意見不一緻;
二是短期内是否應該阻止對人工智能的監管這個問題上,與董事會意見不一緻。
一、求包養還是求獨立?
微軟是目前爲止對 OpenAI 投資最多的公司,2019 年投資了 10 億美元後,2023 年早些時候又投資了 100 億美元。
微軟和 OpenAI 一度被稱爲科技圈的 " 浪漫聯盟 "。不過仔細看,就會發現精明的微軟在 " 浪漫 " 面前完全沒有失去理智。2019 年向 OpenAI 投資 10 億美元時,條件就對微軟非常有利,買斷 GPT-3 的基礎技術獨家許可權,OpenAI 大部分技術優先授權給微軟産品,微軟成爲 OpenAI 的獨家雲供應商,也就是說OpenAI 得到的微軟投資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要作爲雲使用費支付給微軟的。
去年 11 月,OpenAI 發布 ChatGPT 聊天機器人,幾周内就風靡全球。今年 2 月初,ChatGPT 開啓狂飙模式,一場新的全球人工智能競賽被引爆,巨頭逐鹿。微軟立馬将 ChatGPT 接入微軟雲服務,推出 GPT-3、GPT-4 版 Office 全家桶等一系列新産品,特别是微軟将 ChatGPT 納入其搜索引擎推出新版必應人工智能搜索引擎(Bing Chat),業内人士認爲這很可能助微軟一臂之力,在搜索市場攻城掠地。
每次新技術出現的時候,都是行業大洗牌的時候。盡管在 2023 年 10 月的全球搜索市場,谷歌占據了 91.55% 的市場份額,而必應僅爲 3.11%,比去年還略有下降,但是人工智能這個新技術浪潮打過來,博弈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這對領導者谷歌是個巨大的挑戰,而對跟随者微軟則是巨大的機會。
微軟顯然不希望 OpenAI 爲其他客戶提供産品和服務,對它最有利的局面是 OpenAI 隻作爲它背後的一個賦能者,不要出到前台接客。同時,微軟又有其他的賦能者、合作夥伴,确保靈活性。好比浪漫關系中,雙方都希望自己有很多情人,對方隻有自己一個情人。
今年 3 月的一份微軟内部文件顯示,爲說服客戶選擇自家的 Azure OpenAI 服務,微軟竟暗令其銷售人員 " 拉踩 "OpenAI。Meta 重磅發布開源大語言模型 LIama 2 時,微軟宣布成爲 Llama 2 的首發夥伴。
奧特曼顯然不願意接受這樣的 " 被包養 " 的角色,也在頻頻接觸新 " 金主 "。
正當他信心滿滿求獨立生存的時候,OpenAI 董事會發動了 " 政變 ",一夜之間,把他趕出了公司。
二、一個由非營利組織掌控的營利公司
雖然微軟對 OpenAI 進行了巨額投資,但是它投資的是成立于 2019 年的 OpenAI Global,由 2015 年在特拉華州注冊的 OpenAI 非營利組織 " 完全掌控 "。
OpenAI Global " 獲準賺取并分配利潤 ",但仍須服從上層機構非營利組織 OpenAI 所倡導的使命。OpenAI 一直強調微軟 " 接受了我們的上限股權收購要約,以及我們将 AGI 技術和治理權保留在非營利組織乃至全人類手中的請求 "。
2023 年 1 月,奧特曼接受采訪時也說:" 我希望看到的未來是,人工智能的使用權超級民主化,世界上有多個 AGI,可以幫助人們形成多種觀點,不會讓任何人變得太強大。"
根據微軟與 OpenAI 的投資協議,微軟對 OpenAI Global 獲得利潤的收益,僅限于 OpenAI 章程中規定的 " 實現 AGI(通用人工智能)之前的收益 "。
"AGI" 被定義爲 " 一種高度自治的系統,能夠在最具經濟價值的工作中表現出超越人類的能力。" 那麽誰來決定有沒有 " 實現 AGI" 呢?
OpenAI 的董事會六位成員,人稱 "Open AI 六大金剛 ":董事長兼總裁 Greg Brockman、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r、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以及三位非 OpenAI 雇員的獨立董事,Adam D'Angelo、Tasha McCauley 和 Helen Toner。
如果他們認爲已經 " 實現 AGI" 了,那麽微軟就不再有獲得利潤的權利。這種由非營利性董事會決定營利性公司的股東是否能夠獲得收益的做法的确比較少見,但是 OpenAI 本身就很特殊,奧特曼等人創立 OpenAI 時,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宗旨使命是确保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GAI)造福人類。
他們認爲非營利性董事會關注的受益對象是全人類,而營利性董事會則服務于投資者。他們還努力建立起另一重保障,也就是讓董事會保持多數獨立,即大多數成員不持有 OpenAI Global 的股權。
有專家認爲,确實有一些非營利組織擁有營利組織的股份,其中最著名的是好時信托。但他們完全掌控下設的營利公司,沒有小股東的反對。而對于 OpenAI,微軟的營利性利益可能會直接與控制實體的非營利性利益發生沖突。
一旦 OpenAI 實現了其提出的 AGI 使命,微軟恐怕就要被剔除出局。不過在上周的 OpenAI 開發日活動中,奧特曼向微軟 CEO 薩蒂亞 · 納德拉保證:" 我高度贊賞雙方在技術層面的合作關系 …… 也期待能夠共圖 AGI 大業。"
在英國《金融時報》11 月 13 日對奧特曼的最新采訪中,這位 OpenAI 掌門人表示公司與微軟的合作關系 " 運作良好 ",并預計 " 随着時間推移,我們将籌集到更多資金。"
在被問及微軟是否會進一步注資時,奧特曼表示 " 希望如此 …… 從目前的進展到 AGI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期間少不了借助大量計算設施 ……AI 訓練仍須投入巨額成本。"
也就是說,奧特曼的觀點是 AGI 還沒有實現。據消息稱,OpenAI 的六人董事會日前就是否已實現 AGI 進行了研判,奧特曼被開除或許是一個結果。
三、理想主義者奧特曼
2005 年,奧特曼和兩個同學一起辍學創業,開發了一款能夠與朋友分享位置的社交媒體軟件 Loopt,著名創業孵化器 Y Combinator 投資了該軟件。
三年後,喬布斯邀請奧特曼參加蘋果手機發布會,這款軟件進入蘋果 APP 商店。此後,奧特曼又開發了一些軟件,都曾風靡一時,運營一段時間後,将它賣掉。2011 年,他成爲 Y Combinator 的合夥人。
2015 年夏天,在矽谷一酒店裏,奧特曼舉辦了一個私人派對,他邀請了多個行業知名人士,其中包括特斯拉的馬斯克以及馬斯克之前 Paypal 的合作夥伴彼得 · 蒂爾(Peter Thiel)和雷德 · 霍夫曼(Reid Hoffman)。
當時他們看到矽谷巨頭谷歌以 4 億美元收購了人工智能公司 Deep Mind,一緻認爲如果谷歌和 Deep Mind 成功,很可能會壟斷人工智能技術。他們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當年 12 月 11 日,OpenAI 宣布成立,奧特曼、馬斯克、霍夫曼、蒂爾等人提供資金,使命是确保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AGI)造福人類。當時成立的時候性質是一個非營利組織,這引起業内關注。
Deep Mind 第二年就發布了轟動一時的 Alpha Go,而 Open AI 還在起步。奧特曼爲了能夠專注于發展 OpenAI,于 2019 年辭去了 Y Combinator 的職務,擔任 OpenAI 的 CEO。
不久,奧特曼就發現,實現使命需要大量資金,而非營利機構的性質阻礙了資金籌集。2019 年 3 月 OpenAI 宣布創建一個營利性實體,以确保能夠籌集足夠的資金,同時保留非營利組織的使命、治理和監督。之所以要搭建這樣一個 " 非營利機構 + 營利公司 " 的架構,是因爲 " 我們所知道的任何現有法律結構都無法達到正确的平衡。"
這的确是個悖論,爲了實現 " 确保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AGI)造福人類 " 的使命,他必須籌集巨額資金;而資金是需要回報的,非營利組織無法實現這個目标。所以隻得再成立一個營利性實體,即一家有限責任公司。
奧特曼還做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決定:他不會持有公司的股權。自己曾經投資了幾家非常成功的科技初創公司,已經非常富有,并不需要錢。避開任何股權将有助于他與最初的使命保持一緻。
然而這一決定實際上讓 OpenAI 的一些潛在投資者望而卻步,他們懷疑奧特曼不持有股權是看不到該項目的回報。不過,2019 年 7 月,OpenAI 公司還是獲得了微軟的投資 10 億美元。
四、被趕出自己創辦的公司是種标志、榮譽?
奧特曼被開除消息一出,馬斯克旗下的社交平台 "X" 通過其官方賬号發布了 " 求職申請鏈接 ",并附帶一句 " 以防有人需要 "。嘲諷中帶着同情,這很符合馬斯克的特點,也許是他在對奧特曼抛出橄榄枝。
2018 年初,馬斯克告訴奧特曼,他認爲 OpenAI 已經比谷歌落後了一大截,提出由他控制并親自負責運營 OpenAI。當年,特斯拉也曾出現這種情況,馬斯克接管後果然大獲成功,他可能想重複特斯拉的經驗。
不過,這次他沒能獲得控制權,因爲奧特曼和其他創始人一緻拒絕了這一提議。于是 2018 年 2 月 20 日,馬斯克以特斯拉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與 OpenAI 存在利益沖突爲由宣布退出 OpenAI 董事會,不再以任何方式參與其事務。
2022 年 11 月底,ChatGPT 一經推出就爆紅,馬斯克非常生氣。2023 年 2 月 17 日,他在推特上寫道:"OpenAI 打着開源的旗号創立,這也是我将其命名爲‘ Open ’(‘開放’)AI 的原因,本來是一個非營利機構,目的是成爲對抗谷歌的力量,而如今它變成了一個由微軟控制的、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閉源的公司。"
3 月 15 日,馬斯克又在推特上寫道:" 我仍然很困惑,當初我捐贈了約 1 億美元的非盈利組織如今爲何變成了一家市值 300 億美元的盈利性公司的?如果這是合法的,爲什麽每個人不去效仿呢?"
近日,OpenAI 正在洽談以 900 億美元的估值出售現有員工股份,估值年内飛漲。
馬斯克的憤怒可以理解,非盈利組織忽然就變成了盈利公司,一億美元,如果不是對非盈利組織的捐贈,而是對盈利公司的投資,那麽還能獲得股份;不過,這應該不是他憤怒的主要原因。
一億美元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然而他認爲奧特曼背叛了當年他幫助他創立 OpenAI 時的初心、宗旨和使命,本來是要對抗谷歌這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潛在壟斷者,結果助力了一個現實的壟斷者微軟。
如今,奧特曼被趕出了 OpenAI,證明馬斯克錯怪了他,他和微軟不是一夥的。倒是正好可以去馬斯克那兒繼續搞 AI,對抗微軟這個壟斷者。
今年 7 月 12 日,馬斯克在推特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公司 xAI,公司目标是理解宇宙的真實本質。11 月 5 日,馬斯克旗下 xAI 團隊發布其首個 AI 大模型産品—— Grok。據介紹,Grok 通過 X 平台實時了解世界,還能回答被大多數其他 AI 系統拒絕的棘手問題。
馬斯克應該會很高興 " 收留 " 奧特曼,他自己曾經兩次被董事會趕出自己創辦的公司,這種創傷終生難忘,而且他被趕出去的原因也和奧特曼很相似,他要追求的夢想,打造一個獨立、偉大的公司,而不是被包養的三流公司。
當然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彪悍的管理風格。不管怎樣,他應該比較容易與奧特曼共情。
馬斯克的第一桶金來自他創辦的在線黃頁公司 Zip2,他想買下域名 "city.com",與雅虎和美國在線展開正面競争,但是董事會情願把産品降格成報業集團的無名供應商。馬斯克抗争,董事會就把他趕出了董事會,并削弱了他在公司的權力,變相趕他出去。
他一開始準備鬥争到底,後來臨時 CEO 普羅迪昂勸他說:" 這是你的第一家公司,我們找一個收購者,賺點兒錢,這樣你就可以做第二、第三、第四家公司了。"
1999 年 1 月,馬斯克和弟弟金博爾創立 Zip2 四年後,康柏公司以 3.07 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了它。27 歲的馬斯克獲得了 2200 萬美元。
然後他又創辦了第二家公司——在線支付公司 X.com。該公司後來與蒂爾、列夫琴等人創辦的在線支付公司 Confinity 合并,推出了 PayPal 服務。後來蒂爾等人趁他在外度蜜月,發動 " 政變 ",把他趕出了公司。
馬斯克感覺像是後背被捅了一刀," 這件事情讓我感到極度難過,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他在郵件裏寫道," 我爲這家公司殚精竭慮,公司賬上幾乎所有現金都來自我從 Zip2 掙的錢,我的婚姻也岌岌可危,他們卻說我惡貫滿盈,連申訴的機會都沒給我。"
PayPal 于 2002 年上市,當年 7 月以 15 億美元的價格被 eBay 收購。馬斯克得到的回報約爲 2.5 億美元。不過它本可以發展成一個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公司,馬斯克當年創辦它時的願景是社交媒體 + 超級銀行,好比後來我們這裏的微信。他執意收購推特,就是要實現早年的這個夢想。
他說:" 這就是推特未來可能要完成的使命。你如果把社交媒體和支付平台結合起來,就能創造出我心目中 X.com 應該成爲的樣子。"
後來馬斯克告訴《公司》雜志:" 偉大的東西永遠不會在風險投資人和職業經理人手裏誕生。他們沒有創造力,也沒有洞察力。"
三年之内,馬斯克兩次被從自己創辦的公司趕出來,比喬布斯當年被趕出蘋果的經曆慘烈得多。蘋果在喬布斯離開後每況愈下,最後不得不再把喬布斯請回來,力挽狂瀾。
不知道上帝給奧特曼的是哪個劇本,不管怎樣,對人類科技發展、文明進步有貢獻的人總是值得大家尊重的,爲他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