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熟人綜藝,采用非流量型嘉賓,設置自由發揮的環節,給觀衆帶來了新鮮感,再加上熟人嘉賓之間的磁場吸引,讓節目更有趣,更具可看性。
"
看了《快樂的大人》,确實成爲 " 快樂的大人 " 了。
錄綜藝主題曲,一群人集體學豬叫,自帶辣評:" 從丹田裏掏出個豬來 "。
不知道涼茶威力的他們,苦到喝出表情包,看得出來是比生活還苦了。
上一秒:" 鞋沒了還抽呢 ",下一秒:" 哎,我找到一塊紫色的石頭 ",找鞋不重要,主打的就是一個情緒穩定。
綜藝《快樂的大人》以拍攝沈月 vlog 爲核心内容,節目的策劃、節目名、海報、主題曲、宣傳都由她和她的朋友們共同參與,節目中的話題讨論也圍繞着他們的日常生活和想要完成的拍攝計劃所展開,擁有較大的自由度。
而主要的 MC 由沈月的親友團 " 野豬一家 " 構成,除了 VLOG 主角沈月,王敬軒是 " 一家之主 ",周彥辰是安全感 " 弟弟 ",吳宇恒則是 " 被保護的人 ",四個人性格互補,在友誼中維持一種奇妙的平衡。
節目的飛行嘉賓也都是由主 MC 邀請過來的好朋友,他們利用爲數不多的經費買菜砍價、出遊打卡,重溫回憶,整體氛圍輕松治愈,就如同節目名字《快樂的大人》想要傳遞的概念一樣,不管是他們還是觀衆,成爲面對現實的大人之後,也值得擁有快樂的權利。
當下慢綜藝逐漸轉向以 " 熟人綜藝 " 爲主題的模式,節目組召集三兩好友一起遊戲、生活、旅遊,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完成他們定下的目标。并且節目組會給 MC 更多權限,讓他們對于節目内容的參與度變高,甚至完成一部分的内容共創。
與《快樂的大人》同時期在播的熟人綜藝有毛不易與李雪琴擔任主 MC 的《毛雪汪》,楊穎、金靖、歐陽娜娜、許魏洲、張大大組成的 " 城市探索組 " 擔任 MC 的《是好朋友的周末》,還有當下正在拍攝尚未播出的範丞丞和沈騰等常駐的《現在就出發》等。
其中《毛雪汪》的播出模式爲間斷周更,目前已經播出五十四期,密集的播出周期也并未讓這部綜藝呈現出疲軟态勢,最新一期伊能靜對于聊天話術的經驗教學仍然在互聯網上引起一定熱度,而不斷開出 " 驚喜盲盒 " 的飛行嘉賓陣容也讓觀衆持續保持高度期待。
如觀衆所見," 熟人綜藝 " 越來越成爲綜藝市場趨勢,在中小體量綜藝中占到較大比重,并且逐漸有成爲 " 綜 N 代 " 陣營新成員的潛力,不容小觑。
01
團綜轉型「熟人綜藝」
早期的熟人綜藝雛形就是 " 團綜 ",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後已經有了一定默契的偶像組合成員們在鏡頭前全方位展示合宿生活,這種團綜既能給觀衆展現成員的真實性格,又能讓觀衆看到成員之間的默契與火花,主要展現了團體的凝聚力,能夠進一步增強團粉的粘性。
以 TFBOYS 爲例,他們在團體上升期時先後參與了自制家族綜藝《TF 少年 GO》、推出了真正意義上的團綜《TFBOYS 偶像手記》,和記錄日常的《TFBOYS 觀察日記》,通過綜藝的形式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這個在當時正逐漸打開知名度的偶像少年組合,也爲粉絲留下了時隔多年仍然可以複盤的珍貴的團體物料。
但團綜并不僅僅是偶像組合專屬,《德雲鬥笑社》和《麻花特開心》這兩部由德雲社和開心麻花等喜劇公司推出的喜劇廠牌真人秀節目給團綜賦予了更多喜劇色彩,也讓市場看到了熟人綜藝不僅僅能展現團體凝聚力,在綜藝效果上也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
近兩年熟人綜藝的熱潮則要從 07 快男 " 再就業男團 " 的《快樂再出發》說起,他們通過在《向往的生活第五季》的衍生綜藝《歡迎來到蘑菇屋》出圈,由原班人馬啓動旅行綜藝《快樂再出發》,完成了一次衍生綜藝的華麗蛻變。
綜藝爲 " 再就業男團 " 帶來了熱度,讓他們在人到中年之後再度翻紅,不僅有了《快樂再出發》等常駐綜藝,也成爲各大綜藝的常客。而他們自身的凝聚力和默契程度,也讓各類節目本身的内容被豐富,綜藝内外他們之間的互動時不時登上熱搜,爲他們的影響力續航。
另一部比較典型的熟人綜藝就是《名偵探學院》,這部綜藝的成員本來是《明星大偵探》和《密室大逃脫》的高學曆素人嘉賓,因爲高能腦力表現和團隊之間能力與性格互補産生的化學反應讓觀衆喜愛,由此開辟了益智類新節目《名偵探學院》,目前已經播出六季,并且将素人嘉賓輸入到娛樂圈之中,其中不少成員已經在各大綜藝與影視作品中頻頻露臉。
這兩部熟人綜藝的出圈引起了市場對此類型的關注,在以往的認知中,MC 陣容越豪華、遊戲設置越成規模,資金投入越大,綜藝節目獲得成功的概率越大。
" 熟人綜藝 " 一反常态,采用非流量型嘉賓,較少的資金投入和自由發揮的環節設置,給觀衆帶來了新鮮感,再加上熟人嘉賓之間的磁場吸引,自然就讓綜藝更有了可看性。
02
輕松下飯,回報率高
熟人綜藝爲何成爲綜藝市場新型模式?這就不得不說到觀衆取向的變化,如今的觀衆最看重的不是所謂的戲劇沖突,而是綜藝給自身帶來的愉悅和放松,能夠讓自己在疲憊的時光裏利用碎片的時間得到快樂,也就是俗稱的 " 下飯 "。
從 MC 陣容來講,熟人 MC 能夠省去互相磨合的成本。市場上的慢綜藝往往由生活類綜藝和旅行類綜藝構成,相比于體現 " 爽感 " 的運動類、競技類或者推理類快綜藝,如今的生活類和旅行類綜藝更要體現整體氛圍所營造的舒适感和自由感,所以非常看重主 MC 之間的磁場是否相合。
早年間生活類綜藝和旅行類綜藝常常以主 MC 之間爆發的矛盾爲噱頭,彼時給觀衆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劍拔弩張的 " 下期預告 "。但閱綜無數的觀衆早已熟悉了 " 套路 ",矛盾與争吵或許能夠引起觀衆一時的讨論和興趣,卻不是此類綜藝延續口碑的長久之計。
熟人綜藝裏的 MC 則不會産生這樣的情況,因爲他們彼此了解,早已在長期的友誼關系中試探過彼此的底線,就像是《快樂再出發》中幾位主 MC 經常拿 " 不紅 "、" 單身 "、" 離婚 " 等在大部分人看來可能覺得 " 冒犯 " 的詞彙來互相脫敏,其實在 MC 本身友情已經堅不可摧的情況下,越 " 冒犯 " 就越有綜藝效果,并且默契的分寸感并不會引起觀衆不适。
從節目内容來講,熟人之間更能飛速出梗,他們所讨論的話題也更接地氣。市面上有很多綜藝會試圖把并不了解的人聚集在一起,其中更爲活躍的人往往要花大力氣去調動氣氛,相應的鏡頭也就更多,如果制作團隊平衡不好,就會造成某種程度上内容的失衡。
另外,因爲 MC 之間彼此的不熟悉,所以往往在最初讨論的話題充滿着濃濃的社交意味,這就很容易給觀衆帶來距離感。很多觀衆之所以想看慢綜藝,就是爲了找到生活的共鳴,想要看人與人交往給精神上帶來的愉悅,甚至是被這一群人的相處模式所吸引,想做 " 團粉 ",所以就需要話題内容貼近生活。
熟人綜藝是能滿足觀衆的需求的,關系的熟悉讓他們更容易抛梗接梗,保證笑點。甚至還能根據彼此的了解在對應的話題上給相關的人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避免了冷場或者某些社恐 MC 沒有鏡頭的情況。并且足夠熟悉的 MC 們還會共同向節目組争取權益,這種一緻對外,對抗節目組的戲碼觀衆也是喜聞樂見的。
話題上的接地氣更是毋庸置疑,比如《快樂的大人》裏王敬軒吐槽吳宇恒不看攻略,這樣旅行中經常會出現的事情讓他們以一種戲谑的方式複盤,既能讓觀衆帶入到自己的想法,又不會顯得過于嚴肅,在輕松的對話裏,拆解社交議題。
從回報率來講,熟人綜藝往往能以小博大,得到超出預期的回報。熟人綜藝往往是中小體量,以《毛雪汪》爲例,毛不易和李雪琴兩位主 MC 在室内場景中會客,和嘉賓吃飯、聊天、做娛樂活動。不管是置景還是道具,成本都相對低。
這類綜藝,最重要的是他們所讨論的内容,因爲熟悉,所以對于話題的讨論更能深度挖掘内涵,也就更容易出金句或者爆梗,而這些又是最容易被傳播的,所以這些話題經常會在全平台引起讨論,達到出圈的效果。
而從招商上來看,熟人綜藝也有着一定的金主号召力,比如《快樂再出發》第二季擁有獨家冠名德芙、首席合作夥伴京東、超級合作夥伴必勝客、快樂出行夥伴綠源、行業指定五谷道場、新康泰克、背背佳、維達等多個廣告植入,放在整個綜藝市場上看也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時間與資金投入成本低,卻能搏出高讨論度和高商業價值,這也就不難理解這類節目越來越成爲中小體量綜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類型。
03
結語
熟人綜藝漸成趨勢,但有些問題需要引起注意,主創團隊不能借助主 MC 的熱度将這類綜藝變成 " 宣傳型 " 節目,讓主 MC 成爲一波又一波嘉賓的背景闆,使觀衆有舍本逐末,頭重腳輕之感。
越是以熟人爲主的綜藝,越應該挖掘 MC 之間的故事,呈現出有新意且豐富的節目内容,就像之前成功的綜藝節目給出的先例那樣,讓名不見經傳的綜一代,成爲下一個綜 N 代。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