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手機難讓三星重回中國市場巅峰。
在三星 G alaxy Unpacked 2024 新品全球發布會上,三星對外正式發布搭載三星自研大模型的三星 Galaxy S24 相關機型。
據悉,Galaxy AI 将從語音、文本、圖像和視頻處理三方面,提升用戶體驗。在通話場景中,AI 助手可進行實時翻譯,讓兩個語言不通的人實時理解對方意思;在圖像處理場景中,AI 助手可完成一鍵消除照片中倒影、實現識别主體,并進行移動、消除或者生成相似畫面進行填充等操作。
三星電子移動通信部門總裁盧泰文稱,三星 Galaxy S24 系列爲未來十年移動設備的創新指明了方向。Galaxy AI 基于用戶使用習慣打造,我們期待通過 Galaxy AI 幫助世界各地的三星用戶發現更多可能性。
但現階段大模型手機市場尚不成熟,以及三星自身品控失衡、消費者 " 青黃不接 "、售後問題頻出等一系列問題的存在,讓三星想要大模型手機重奪失去的中國市場也面臨不小的難度。
01. 三星如何打造差異化 AI 功能?
不僅僅是三星,重金投入大模型已成爲現階段手機廠商重心。如小米推出的輕量化語言大模型參數規模爲 13 億和 60 億兩種。雷軍透露稱,小米現階段 AI 團隊超 3000 人,輕量化、本地化方案部署下後續将逐漸賦能到手機、汽車、機器人等多項業務中。
vivo 藍心大模型,同樣走輕量化路線。vivo 副總裁周圍稱,vivo 大模型現在每年的投入成本爲 20 億 -30 億元,人才和設備各占一半。人才成本平均稅後 100 萬元。vivo 對大模型投入定義爲高規格投入,目前沒有設置上限。
榮耀在 2023 年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首個端側平台級 AI 大模型——魔法大模型,訓練參數規模爲 70 億。榮耀研發管理部總裁鄧斌稱,端側運行大模型受算力、帶寬、功耗等影響,在端側運行 70 億參數模型已經接近上限。榮耀 CEO 趙明透露, 榮耀 AI 研發費用累積達 100 億元。
OPPO 将首款 70 億參數大模型裝進 Find X7 上,并将公司所有 AI 相關資源集中在一起成立了 AI 中心,包括軟件工程、數智工程和 OPPO 研究院的相關人員。OPPO 軟件創新中心總經理張峻稱, OPPO 目前 AI 業務的招人數量不設限。
蘋果雖是迄今爲止仍未發布大模型的手機廠商,但現階段蘋果在大模型的動作上堪稱激進。據外媒報道,蘋果公司近期已經開始與主要新聞和出版機構進行談判,提出了價值至少 5000 萬美元的多年期協議,以獲得新聞文章檔案的授權。這些機構包括 Condé Nast(出版《Vogue》和《紐約客》)、NBC 新聞和 IAC。
The Information 和蘋果分析師 Jeff Pu 表示,蘋果在過去一年中一直在構建 AI 服務器,2023 年在 AI 服務器上花費 6.2 億美元,預計 2024 年這一數字将暴漲至 40 億美元。
手機廠商紛紛押注大模型的背後在于:自 2021 年至今,全球智能手機行業出貨量持續進入負增長時代。但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哥大到本世紀初的按鍵翻蓋式手機,以及 2010 年後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手機行業銷量的提高一定來源于重大産品創新帶來的需求增長。
圖源:wind
但考慮到産品技術叠代存在周期性,且技術理論存在上限,産品創新隻能從較大的技術叠代向微創新或功能複合轉變,創新帶來的産品價值就會邊際遞減。
如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曾引領智能手機行業發展,但庫克時代的蘋果屢屢被外界指責 " 擠牙膏式創新 "。去年新發布的 iPhone15 系列,上市不久後價格直接破發。今年 1 月份,蘋果更是官宣降價。
圖源:蘋果官網
國産手機廠商過去幾年紛紛卷影像、卷配置、卷性能等等。這些卷雖提升了用戶體驗,但配置對部分手機廠商幾乎是平權。如高通骁龍 8+ 處理器,幾乎是旗艦機所使用的芯片之一。
缺乏重大功能升級和産品創新下,疊加消費市場改變,導緻消費者觀望情緒上漲。智能手機行業逐漸走入到高庫存→降價處理庫存,舊款微升級作爲新款銷售→用戶不滿情緒增加,換機周期持續拉長→手機廠商愈發被動,行業銷量持續下滑的惡性循環中。
爲打破這一循環,廠商希望借助 AI 大模型開發更多差異化功能,進而刺激消費者換機欲望。這在幫助廠商穩定、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也能告别此前的無效内卷時代,提高廠商利潤。尤其是去年搭載華爲盤古大模型的 Mate60 市場上的火熱,更讓廠商紛紛看到希望。
且智能手機中如芯片、處理器等硬件性能的持續升級,爲廠商将大模型裝進手機廠商中奠定了基礎。萬物時代的到來,讓廠商在 AI 大模型手機這場卡位戰中,不能輸也輸不起。
和友商相比,三星在大模型 AI 方面會存在部分不足。大模型的 RHML 算法決定廠商需通過海量數量喂養大模型,才能保證大模型對話質量越高、理解能力越強。當前國産手機廠商大模型之所以能快速叠代,本質上就是依托過去數年手機廠商産品的高銷量,形成的海量用戶數據。
雖說目前三星在全球市場上仍保持較高的市場份額,但 OPPO 首席産品官劉作虎談及 AI 帶來的機會與競争時曾指出,大模型無非是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能力,手機廠商要利用好這個能力,思考如何服務好目标用戶。最核心的競争力,還是對用戶的洞察。誰對用戶最理解,誰真正地懂産品,誰就能在競争中保持差異化。
圖源:TechInsights
考慮到全球各國文化、消費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三星若想在國内市場對用戶洞察更爲清晰,需三星以高出貨量形成的海量用戶數據爲依托。
遺憾的是,目前三星在國内市場仍未擺脫銷量低迷之勢。以去年雙 11 期間爲例,三星新機激活量甚至還不如 OV 子品牌市場表現。拉長時間維度來看,2023 年全年三星手機在國内市場份額更是僅有 0.3%。手機銷量不佳,讓三星訓練适合我國市場大模型時,也面臨數據量不足的問題。
數據來源:2023 年,BCIW44-W4B ( 10.30-12.3)新機累計激活量
圖源:BCI
2023 年消費市場加速進入到消費 4.0 時代,消費者對性價比愈發關注。爲迎合消費趨勢,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均攤大模型訓練期間的高研發成本投入。當前手機廠商推出的大模型手機,價格正逐漸下探。
搭載榮耀魔法大模型的榮耀 Magic6 售價 4399 元起,搭載藍心大模型的 vivoX100 售價 5399 元起。但本次三星 S24 售價 5999 元起,Galaxy S24 Ultra 售價更是高達萬元,這讓不少消費者覺得完全沒有性價比。
消費者陳強告訴 DoNews,發布會中提到的借助 AI 可實現的功能,可替代性太強。如以美圖秀秀爲代表的 P 圖類軟件幾乎都有摳圖功能,圈圖借助 AI 搜索,天貓百度也有這些功能,而且還都是免費使用。至于 AI 實時翻譯,對自己而言更不是剛需,而且科大訊飛不少免費軟件也有這些功能。那麽爲何自己又爲三星這些功能的高溢價買單呢?
02. 品控失衡,消費者青黃不接
OPPO 軟件創新中心總經理張駿指出,現階段大模型與手機的結合,還沒有到颠覆性的程度,用戶的習慣也還需要培養。需要逐步去提升用戶體驗,這最終會讓用戶形成依賴。
除用戶習慣還需培養外,大模型手機綜合産品力一定要特别能打。如 Mate60 除搭載盤古大模型外,還搭載玄武架構、麒麟 9000S 芯片、衛星通話等功能。且考慮到當前消費者的代際改變,廠商的營銷、售後也需不斷調整,才能更好地和年輕消費者實現圈層交流,提高後續複購率。
遺憾的是,目前在黑貓投訴上關于三星手機的售後高達上萬條。且不少售後集中在如手機白屏、屏幕出線、綠線、後蓋熱脫膠等質量問題。同時三星的售後也極其拉胯,不少消費者投訴稱質保修壞屏幕、延誤服務不處理、維修費天價等等。
圖源:黑貓投訴
圖源:黑貓投訴
上述問題的出現,正在持續勸退三星老粉。反映到三星抖音官方直播間上就是,在三星抖音官方直播間近 80% 流量全是付費投流且有新機自帶流量下,直播間數據依然慘淡。
1 月 18 日三星抖音官方旗艦店開啓全天直播,但累計銷量也才在 249 台,帶貨轉化率更是不足 1%。若是考慮抖音直播的高投流、高退款率、高運營成本,其真實銷量和直播間 ROI 可想而知。
圖源:達多多
同時相較于友商而言,三星目前還面臨着消費者 " 青黃不接 " 的問題。目前三星抖音官方賬号的粉絲畫像中,基本以 31-40 歲的男性爲主,18-23 歲人群占比相對較低。
圖源:達多多
當年三星電池爆炸門事件對國内消費者的區别對待,讓三星一落千丈的幾年,正是 95 後、00 後消費者迅速成長的幾年。期間,友商通過綁定代言人、密集營銷、推出适合年輕人的各種活動,完成對年輕消費者心智的搶占。且因消費者心智有限,每種商品隻能裝下 2~3 個品牌,這讓三星在年輕消費者中更是被邊緣化。
沒有人一直年輕,卻一直有人年輕。在智能手機爆發年代成長起來的 05 後,後續也将成爲消費市場一股新力量。同時這群消費者遠比外界想象的還要成熟。如他們購買商品時,更喜歡獨立作出決策。
【樸睿鉑爾】2022 年 05 後消費趨勢洞察報告
但對于 05 後而言,三星卻是一個極其陌生的品牌。來自安徽省臨泉縣高中生陳子涵(化名)告訴我們,自己并不知道手機品牌中還有三星,其隻知道華爲、小米、榮耀、OV、蘋果這些。因爲自己的長輩以及線下門店可以看到這些品牌。同時自己在使用父母手機過程中,也逐漸清楚哪個品牌的性價比最高、配置更好。
消費者青黃不接下,讓三星後續訓練适合國内市場大模型也面臨一個現實問題。即圍繞年輕人到底需推出什麽樣的大模型功能,才能精準地洞察這群消費者的訴求呢?
03. 三星如何制定針對性策略?
随着大模型逐漸成爲手機廠商的标配功能,後續手機廠商之間的競争将會更加白熱化。雖說去年下半年至今,華爲先後發布 Mate60 系列和 nova12 系列機型,但其所帶來的沖擊并未有想象中的這麽嚴重。
一是從去年 12 月份至今,Mate60 部分版本價格已回歸到正常水平;二是 nova 12 Ultra 的 12GB+512GB 版本售價 4699 元起,不僅定價高于友商,且面臨缺貨問題;三是據供應鏈反饋,華爲将部分産能挪給 nova 和 P 系列或許是缺貨的最大原因。
圖源:百度指數
但後續需完成上市的榮耀,目前在和友商的競争中,已經到了完全白熱化階段。如榮耀發布衛星通話功能前,被 OPPO 提前截胡。在線下市場,榮耀和友商的厮殺更是堪稱白熱化。
如去年 7 月份時,随着榮耀 Magic5 系列的熱銷,榮耀重啓配股計劃,要求經銷商在華爲和榮耀之間二選一;10 月份時,榮耀針對 OV 采取了針對性打法,OV 對渠道機器補貼多少,榮耀就在這個基礎上做政策疊加。
榮耀 100 發布後不久,友商制定的線下阻擊策略爲,如果對榮耀 100 的壓制比達不到 1.2,省經理全部下課。同時,在部分地市加強新品的補貼回扣,每賣出一台就給上級代理額外補貼 100 元,持續時間至少爲 3 個月。
目前在部分地級市中,仍有三星線下授權體驗店,但授權背後意味着加盟。即使三星機型的利潤高于 OV、小米、榮耀部分機型,但正如上文所述三星在年輕消費者中的邊緣化,老粉被三星失控的品控和拉胯的售後勸退。沒有銷量,又何談高利潤,加盟商又要如何對沖門店的租金成本、員工成本呢?畢竟線下經銷商從來都是一群利益最大化的商人。
圖源:高德地圖
同時若無法針對友商推出的渠道策略,制定出針對性打法策略,進行實時反擊,這很難刺激經銷商熱情。經銷商也不可能在區域中投放海報、廣告位等資源,這又讓三星手機在區域中面臨曝光度低的問題,最終又會對銷量構成反噬。
結語
不可否認的是,大模型确實能夠幫助手機廠商推出更多的功能。但手機廠商之間的競争僅靠大模型遠遠不夠,渠道力、營銷力、産品綜合力、消費者洞察力,售後力、缺一不可。三星若想重新拿回中國手機市場份額,恐怕仍需要解決上述重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