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季節》,餘溫綿長,長尾效應延長至今。
誰來接檔?
這不,它來了。
影帝廖凡、張譯坐鎮。
其它演員個個臉熟。
導演兼編劇徐兵,是 9.1 分神作《紅色》的主創。
民國諜戰裏的公路片,
黑色幽默中的紅色浪漫——
《歡顔》
《歡顔》,乍一聽劇名,好像是網劇中的偶像劇。
但是,它是來自"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中的歡顔。
01
1930 年,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的曆史時期。
這個時期,軍閥割據,各方混戰,社會動蕩,百姓民不聊生。
老孫(廖凡 飾),受組織上的托付,
護送南洋來的徐天(董子健 飾),以及三根金條去上海。
徐天,和三根金條,都不簡單。
徐天的叔伯三人,做生意,開工廠,長年累月支持革命。
現在叔伯兩家的人死光了,隻剩下徐天一根獨苗。
這三根金條,是徐天他們家用于支持革命的經費。
人和東西都要送到上海,在這亂世,談何容易?
老孫才問組織:是東西重要,還是人重要。
答複是,都重要。
徐天,從南洋回來。
秉承父輩的信仰與囑托,攜三根金條北上。
出福建,過江西,經浙江,最終抵達上海。
他懷着一顆熱心,渴望建立一個新世界。
也準備好,去見素未謀面的愛人。
他一身白西服,單純、固執,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
也對中國的社會現實一無所知。
不知道這一路上,危機四伏,困難重重。
老孫是第一個護送他的人。
他們在火車上遇到了搶劫的人。
劫匪搶走了徐天的皮夾,裏面有他未婚妻的照片,還有一封證明他身份的信。
爲找回皮夾,徐天竟然想要以理說服他們。
結果把自己置于危險之中。
老孫看時機不對,一槍解決一個。
其他劫匪下火車之後,找到一間當鋪銷贓。
當鋪裏的人也不是吃素的。
搶的一堆東西,包括金手表在内,當鋪的人隻給 50 塊錢。
并表示,進到櫃台裏的東西,就不能出去了。
比劫匪還狠!
老孫和徐天想要拿回東西,結果卻遇到了 " 仙人跳 ":
被搶了金表的人跟在他們身後,說是要拿回金表,實際惦記上了老孫身上的三根金條。
他下藥迷倒老孫,拿到他 身上的金條,去了那間黑 當鋪。
正在換錢中,劫匪殺了回來,拿着槍直接和店鋪裏的人血拼。
最後劫匪和金表主人都被幹掉了。
老孫醒過來,和徐天到了當鋪,那裏已經躺下了幾個人。
冷漠無情的百姓,見利忘義的賭徒,爲虎作伥的 " 走狗 ",強取豪奪的軍閥 ……
官兵搶劫老百姓。
黑當鋪裏,人人手持槍。
亂世之中,各方勢力蠢蠢欲動,你方唱罷我登場。
02
途中,徐天結識了一衆血性可敬的志士。
幾位接力 " 護金人 " 性格怪異。
堅定信仰的共産黨人老孫(廖凡 飾),
從幻夢中覺醒,神秘偏執的俞亦秀(張魯一 飾),
忠肝義膽的江湖人士俞舟(吳曉亮 飾),
心懷悲憫、救死扶傷的醫生章加義(張譯 飾),
圓滑世故的商人陶濤(田雨 飾)。
一張歡顔、三根金條、四地跋涉,衆人接力護送。
從南洋回來的徐天,單純、稚嫩。
但也正因如此,觀衆才能從他的視角,看到現在的世界有多麽糟糕。
他才會有 " 那就砸爛它 "、重建一個新世界的希冀與情懷。
雖千萬人吾往矣。
雖千萬裏日夜兼程。
他們是大時代縫隙裏的小人物。
行爲乖張,但都有一顆質樸的初心,都有一諾千金的俠士精神。
《歡顔》以單元劇的形式展現。
每個單元都有一位陪伴徐天成長的人。
他們言傳身教,将徐天心中的信仰火種點亮、燃燒。
劇集把革命之路濃縮爲冒險之旅。
用公路片的形式展示人世百态,以及各種勢力間的對抗。
03
該劇隻有短短的 18 集,平均 4 集死掉一個老戲骨。
故事的推進充滿了各種意外,打戲淩厲,台詞精妙,
影像風格看上去頗像劇版《讓子彈飛》,
提供給觀衆的也是電影級别的視聽感受。
劇中的對白語言非常精彩,常常一語雙關,弦外有音。
有時機智幽默,有時酣暢淋漓。
傳奇,荒誕,它用頗具黑色幽默的風格,自成獨樹一幟的品相。
" 歡顔 " 不是一個人的歡顔,是一個圖景,一個未來。
劇集力圖靠思想的力量打動觀衆,以最具體的人,代替抽象概念。
令最可寶貴的精神,轉化爲生動可感的影像。
小人物們内心堅守信仰,堅定地朝着前方走去。
在經曆了沿途的崎岖與挫折之後,
最終,他們終于成功地将資助革命的物資送交共産國際。
當被問到爲什麽參加革命時,
他們回答" 爲後代、爲理想 "。
" 路一步一步地走,死的時候,還在這條路上就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