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 12 月 5 日消息,萬事萬物都是動态平衡發展的,一方興盛,則意味着另一方甚至多方都會呈現衰退,這樣的定律同樣适用于中國汽車産業。
近些年來,自主品牌強勢崛起,尤其是新能源領域,可以說是芝麻開花,占據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但總量就這麽大,你起來了,就注定有人要蹲下去,于是包括德、美、日、韓、法等多個國家的合資品牌遭遇了最大的困境。
其中不少已經退出中國市場,如雷諾、讴歌、鈴木、三菱,有些也已岌岌可危,日系三巨頭豐田、本田、日産前些年憑借巨大的基本盤還活得比較滋潤,然而今年以來,它們也感受到了寒意。
近日,本田宣布,将解雇中國合資企業廣汽本田公司約 900 名合約工,這是本田入華 25 年來頭一遭;無獨有偶,一汽豐田稱将停止部分其位于中國天津工廠的生産,甚至還給經銷商發布了大幅減産清庫存的告知信;至于日産,則形勢更危。
數據顯示,今年 1-10 月份,本田在中國市場銷售額則較去年同期下降近五分之一,減少了 18.5%;一汽豐田的累計零售銷量爲 65.18 萬輛,同比僅微增 0.8%,此前官方定下的年度銷量目标則是 102 萬輛,如今看來想要完成壓力無疑山大。
相比于豐田和本田,本就處于劣勢的日産則處境更難,今年 1-10 月份,日産汽車在中國區含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闆塊在内的銷量爲 62 萬輛,同比暴跌 33.1%,至此已連續 15 個月同比下滑,全靠家族中那些老将在強撐。
需要指出的是,這裏僅探讨它們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畢竟放到全球,燃油車還是非常吃香的,在這方面見長的日系車銷量和利潤尤爲可觀,不過凡事都在動态發展中,如果因循守舊不求變革,百年巨頭同樣也有轟然倒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