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羅東駿
來源:圖蟲創意
9 月 1 日,工商銀行(601398.SH)、農業銀行(601288.SH)、中國銀行(3988.HK)、建設銀行(601939.SH)、郵儲銀行(601658)、交通銀行(601328.SH)均在官網更新人民币存款參考利率表,将中、長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進行下調。
這是銀行第二次調降存款利率,此前,國有大行、全國性股份銀行和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在 6 月份先後調整存款利率。對比兩輪調整發現,本次存款利率調降幅度大于前一輪 5 個基點左右。
業内人士告訴時代财經,上半年受市場利率下行、LPR 下降等因素影響,國有大行上半年淨利差普遍收窄;如今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銀行存款成本壓力将得到一定緩解。
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國有 6 大行合計實現營業收入 1.85 萬億元。其中,工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 4474.94 億元,同比下降 2.3%;建設銀行實現營業收入 4002.55 億元,同比下降 0.59%;農業銀行實現營業收入 3657.58 億元,同比增長 0.83%;中國銀行實現營業收入 3192.07 億元,同比增長 8.88%;交通銀行實現營業收入 1371.55 億元,同比增長 4.77%;郵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 1769.76 億元,同比增長 2.03%。
工商銀行半年報顯示,由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多次下調,貸款收益率持續下行,存款定期化使得存款平均付息率上升。上半年,工商銀行利息支出增長的速度(33.9%)超過其利息收入增長的速度(12.5%),導緻其利息淨收入同比減少 136.24 億元,下降 3.9%,年化淨息差下降 33 個基點。
同期内,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的淨息差同比分别下降 30 個基點、36 個基點、9 個基點、19 個基點、22 個基點。
存款利率下調,對銀行年化淨息差有所影響。9 月 1 日,6 家國有大行以及 12 家股份制銀行更新調整後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表,本輪調整涵蓋 1 年期、2 年期、3 年期、5 年期多類定期存款,利率調降幅度在 10 至 25 個基點之間。
業内人士指出,存款利率下調,壓降銀行負債成本,淨息差趨于穩定,保持在合理區間範圍内。
8 月 17 日,央行發布二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采用專欄讨論《合理看待我國商業銀行利潤水平》,并且指出 " 商業銀行維持穩健經營、防範金融風險,需保持合理利潤和淨息差水平 ",這被業内認爲是監管對于銀行的 " 合理利潤 " 首次發聲。
上半年,國有六大行貸款較上年末增長 8.71 萬億元,不良貸款率 " 五降一平 " 整體約爲 1.31%,低于行業水平。其中,交通銀行不良貸款率與去年持平,其他五大行不良貸款率均下降。
具體來看,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 1.36%,比去年年末下降 2 個基點;建設銀行不良貸款率達 1.37%,比去年年末下降 1 個基點;郵政儲蓄銀行不良貸款率達 0.81%,比去年同期下降 0.03%;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達 1.35%,比去年同期下降 2 個基點;交通銀行不良貸款率與去年年末持平,達 1.35%。
按結構來看,不良貸款主要來自于公司類貸款和墊款。按貸款客戶行業劃分來看,房地産業不良貸款率較高,如工商銀行房地産業不良貸款率達 6.68% 居首。截至 6 月末,18 家重點上市銀行(包括 6 家國有大行、10 家股份制銀行、2 家城商行)房地産業不良貸款餘額共計 2970.26 億元,較 2022 年末增加 209.32 億元。其中,6 家國有商業銀行房地産業不良貸款餘額共 2053.88 億元,占比 7 成。
上半年居民排隊 " 提前還房貸 " 給銀行的沖擊進一步增大,在六大行财報中也有所體現。如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 6.41 萬億元,較上年末減少 729.04 億元;工商銀行上半年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爲 6.37 萬億元,較上年末減少 576.01 億元;農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爲 5.32 萬億元,較上年年末減少 299.48 億元。此外,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均較去年年末出現下降,郵儲銀行個人住房貸款較去年年末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