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我們走過了。
在最後一天,Sir 想過很多次用什麼方式告别。
2022 年無法總結。
無法置評。
甚至也無法被允許細看。
于電影,我們的心态一度跌入冰點,再跌入不斷加深的零下。
沒想到疫情三年,電影院會更難,觀衆能看的電影會更少。
2022 年末,沒有了平常跨年的留戀和回望。
如果說對未來一年還有什麼期待——
走過了 2022,谷底就過去了。
失望我們已經看過太多。
新的一年,Sir 想從希望開始。
01
電影院,喘上氣了
11 月,一個令電影人心如刀割的瞬間。
某影院老闆經營無果,像程蝶衣燒掉自己的戲服一般,将價值百萬的銀幕劃破。
一個讓人苦笑的瞬間。
成都一家電影院推出 " 午休套餐 ",将空着的影院改成驿站,18 元就能買斷一場電影的時間。
反正也沒有電影可排,不如讓那句話一語成真——
電影院是睡得最香的地方。
也就在這個月,驟變來臨。
16 日,被寄予厚望的《阿凡達 2 》定檔。
而在此前幾天,Sir 在的廣州已經開始解封,也不再要求查驗核酸和綠碼。
我們終于可以大膽擁抱電影院了?
更明确的信号。
北京從 12 月 7 日起,不再查驗核酸證明。
看一場電影,再沒了 24 小時與 48 小時的壓線放行,電影院不再是麻煩大過消遣的去處。
這是過去整整一年,中國電影難得的好消息。
窒息中的電影院,終于喘上氣了。
12 月 9 日,全國電影院營業總數為 8440 家,較前日新增 1044 家,全國影院營業率為 67.9%。
截至目前,2022 年的全年總票房是 299 億。
相比去年的 470.36 億雖遠遠不足,但卻已經超過了疫情最嚴重的前年,有了小幅度的回暖複蘇。
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可圈可點的表現。
今年七夕檔、暑期檔以及中秋檔超越去年。
而且其中票房前列的,不再是清一色的主旋律,各種類型都得以施展。
△ 《獨行月球》,暑期檔票房冠軍 31 億
《阿凡達 2》如約來了。
預售兩天破億,目前累計票房 9.48 億。
這樣的成績,對于一部超級大片的期待來說仍有差距,更無法和 13 年前一票難求的景象相比。
但有值得看的電影能上,對電影院來說就是好消息。
就像一塊積壓已久的冷凍肉。
也許還是涼的,但至少已經化冰解凍了。
12 月的全國票房。
強勢趕超了 11 月,雖然和去年同期相比……
不光有《阿凡達》2 這樣的大片在領跑。
連帶着,第二名的《航海王》也趕超上個月的亞軍《名偵探柯南》,打破賀歲檔動畫首映日票房紀錄。
勢頭直逼去年的國産動畫《雄獅少年》。
△ 圖源燈塔專業版
電影院,終于又能做電影的生意了。
雖然觀影熱潮也有過回冷——
開放後,不少人陽了在家,沒陽的也不太願意往商場去,畢竟朋友圈的一些慘痛症狀還是讓人望而卻步。
但 Sir 相信,我們會在曲折中前進。
2022 過去了。
但願每一個方向,都會是向上。
02
香港電影,涅槃重生
就在國産電影一片困頓之際。
港片卻率先突圍了。
香港電影在 2022 的表現,或許能為我們帶來更多啟示。
11 月底,古天樂監制的《明日戰記》正式成為香港影史上首部突破 8000 萬港元票房的亞洲電影。
同樣為了救市。
想讓行業内更多人有飯吃的古仔,也終于拔得頭籌,算是對他那句狠話最好的回應:
" 電影成本增加,還能怎麼辦?自殺咩?"
古監制。
現在你不用自殺了。
- 噢?
在此之前的《還是覺得你最好》(香港上映片名《飯戲攻心》)票房破億。
内地沒上映的也不可忽略。
它不僅票房逆襲《黑豹 2》,在數據高出後者近 15% 的好成績下,還沖到周末單日冠軍,成為近年來表現最好的三級片之一。
早前有《神探大戰》,馬上又有明年預備的《風再起時》《風林火山》。
香港的犯罪片再度沖擊視野。
可這,還遠遠不夠。
香港電影在今年迎來了屬于自己的一次爆發。
據數據統計。
在 2021 年香港上映的 278 部電影中,本土電影占 46 部;
而在今年的第 59 屆金馬獎上,香港電影拿到了 9 個獎。
拿下自己演藝生涯中第三座金馬影後的張艾嘉,在舞台上哽咽。
她朝觀衆深深鞠了一躬後,說道:
其實這幾年我一直是很習慣坐在下面看大家得獎
所以一時之間真的不曉得說什麼好
我的這個電影
講的是消失與轉變
一個是香港最燦爛、最璀璨的标志被 LED 取代
我心中感到很怕電影也會被小熒幕所取代
因為我希望電影可以永遠永遠存在
記得在幾年前,幾乎揭不開鍋的香港金像獎,讓人不禁感歎 " 港片已死 "。
這話中有激憤。
或許也是部分的事實——
過去我們熟悉的那種港片,那種過火又熱鬧的娛樂體驗,以及香港作為一個輻射東亞的電影中心,都已經過去了。
但香港電影長出了另一種形态。
需要我們重新去認識和接納——
那就是從 " 外向 " 轉入 " 内向 "。
更本土。
也更深入。
香港電影開始更多關注過去被強娛樂宗旨所擱置的社會現象和議題,對準更真實的香港普通人生活。
今年獲得金馬原創音樂獎的,是以疫情下的社會為題的香港電影《窄路微塵》。
裡面有一個場景,甚少在其他銀幕上見到,卻實在還原。
在香港疫情濃重的初期,一枚口罩都曾天價難求。
路上有一個小孩不小心把自己的口罩掉到地上。
父母見狀,趕忙說不要了不要了,再給你買新的。
可與之相對的。
是主角飾演的清潔工。
他的媽媽,甚至會将别人用過的口罩撿起,在電蒸鍋裡蒸一蒸,再接着用。
這一幕當然是來自于現實。
而就是這樣的銀幕反差,直接刺中了我們真實的觸感,而不僅僅是隻有抗疫正能量的宏大叙事。
這樣毫無矯飾的真實,在人們閉口不言的當下,被看見,被記錄。
也正是因為這樣,香港電影的底色才不隻是赤裸,而是坦誠相見。
同樣看見真實底色的,
還有女主演袁澧林在花絮中的一場對話。
她說好感謝這部電影,讓許久沒開工的自己有事做。
因為他們當中的許多年輕人的電影夢,都沒來得及開放便被卷入寒冬。
而在這之前。
沒有确切數據,也沒有官方報道。
我們無法得知今年的疫情讓多少群演或是不太出名的演藝人員丢了飯碗。
但幸好——
" 香港電影,謝謝你還活着。"
" 香港電影,謝謝你沒有撇下我們。"
隻要電影人不死,那麼電影也就還有脫胎換骨的希望。
《無間道》二十周年。
在它帶我們回望香港電影最輝煌時代的歲月時。
當下的我們,卻更慶幸看到香港電影後繼有人。
總有導演不論疫情、審核、立場、成本……在堅持自我創作與輸出觀點的路上大步前行。
而與我們一樣。
香港也于前兩年渡過最艱難的管控時期,并在今年迎來放寬,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走進戲院觀看電影。
由此,香港電影創作者們的路也隻會越加順暢、遼闊。
我們期待着。
小陽春,會不會蔓延開來,盛放出一個更大的春天。
而這抹春風,能不能與我們同頻共振,互相取暖?
03
電影隻不過是現實的其中一個切面。
不可否認。
在其他創作方面,2022 的我們也曾經擁有一些令人難忘的爆款。
而 Sir 想提醒大家的是。
其實很多時候,那些被我們所喜愛的事物并沒有消失,它們隻是被掩蓋在聲浪更加巨大的負面之下。
就像今年流行在台灣的兩部大陸作品——
一部電影,《人生大事》。
一部劇集,《星漢燦爛》。
前者,許多人讨論着朱一龍的轉型是否過關;後者,甜寵劇這個膚淺的類型,有什麼好拿出手的嗎?
但不管怎樣。
這兩部作品能夠被接受,要麼是補充了空缺的題材,要麼是在同質化的類型中做到了脫穎而出。
也讓我們看到,在狹窄的身位中,它們做出了屬于自己的成績。
而在台灣。
過去一年好像沒有了爆款。
但你或許依然記得——
《咒》《華燈初上》《她和她的她》《良辰吉時》《媽,别鬧了》《正義的算法》《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
雖然很少能到《我們與惡的距離》《誰先愛上他的》這樣衆口稱贊的地步。
但依然值得一看。
尤其是多元豐富的題材,就已經赢了。
無論是哪裡的影視劇。
其實觀衆的初衷很簡單——
能看到更多好作品。
這個小小的願望,這個月 Sir 在廣州已經小小地滿足了。
走進電影院,看了阿巴斯電影展。
而在全國其他城市,戈達爾、特呂弗、雷乃、萬瑪才旦……一系列大師級作品也被重新投入院線中。
△ 《櫻桃的滋味》
除此之外。
線下演出活動也陸續安排。
那些在今年被取消的話劇、展覽、演唱會,都有了二次曝光的機會。
今年年末到明年年初,或許演出市場會迎來一次報複性的消費高峰。
至于你我最關心的那件事。
在 2023,别再讓它錯過。
請别放棄電影,請别放棄在電影中尋找那片我們曾擁有,卻短暫失去的樂園。
請将電影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不隻是報複性消費的陪葬品。
那麼你往前看。
你會看見港片的蓄勢待發;
好萊塢熱門動畫再次歸來;
國産良心之作的有效真香;
△ 豆瓣 8.7 的《宇宙探索編輯部》即将定檔
以及台灣影視的破格題材的再度翻紅;
還有那些被影院遺忘,卻需要觀衆的電影們。
如果 2022 是屬于電影的無依之地。
那麼我們可以慶幸地,松弛地展望一下。
——這塊地方,或許即将成為新的曆史。
因為年末這一巨變,不可辯駁的現實,便是會為電影帶來突如其來,卻勢不可擋的勃勃生機。
畢竟希望才是所有人生活的底氣。
而對于電影,也是同樣。
或許十年以後的我們回望現在,會像我們回望從前。
中國電影市場還會回到從前嗎?
Sir 不确定。
但我們在扼腕的同時,卻一定要記住,懷舊,并不是前進的唯一出路。
就像曾經。
在八零年代,台灣電影新浪潮,那個美妙而細小的插曲。
侯孝賢和楊德昌二人。
面對大環境的崩壞與行業的下滑,他們隻做一件事。
那就是什麼都不想。
不想去改變電影的拍片環境,不想去一味仰慕從前的濾鏡,他們隻想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隻想把作品做出來。
他們隻想看完每一部能看的電影,好好學習與打磨初心。
楊德昌在後來的回憶中,講了一句話:
It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這是結束的開始)
可你如果把這句話換一個語境。
那便變成了。
End,其實也是另外一個 beginning。
創作如此,電影如此。
生活如此,你我皆是。
或許疫情曾吃掉了很多東西,但它并沒有吃掉希望。
我們會是後封控時代新的組成部分,會是電影院新的組成部分,也會是一段新曆史的組成部分。
電影的确不會再回到曾經的那個年代。
但。
它也不需要再回到曾經的那個年代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穿 prada 的南瓜
還不過瘾?試試它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