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 季禹 發自多哈
2022 年卡塔爾世界杯獎金方案近日出爐 , 總獎金高達 4.4 億美元 , 其中 , 冠軍、亞軍和季軍分别可以拿到 4200 萬美元、3000 萬美元和 2700 萬美元。如此高額的獎金不是大風刮來的 , 它們來自于世界杯期間的各項收入 , 而在世界杯走向商業化開發的道路之前 , 國際足聯和舉辦方也過過一段時間的 " 苦日子 "。
獎金從哪裡來
與上一屆俄羅斯世界杯相比 , 本屆卡塔爾世界杯獎金提高了 10%, 這也是有史以來獎金池最高的一屆世界杯。除冠亞軍能夠得到獎金外 , 所有參加小組賽的球隊 , 以及有球員參加世界杯的俱樂部 , 都可以依據國際足聯的獎金計算公式 , 從獎金池中分一杯羹。
例如 , 第四名可以得到 2500 萬美元獎金 , 進入四分之一決賽的葡萄牙能得到 1700 萬美元的獎金。但凡是參加小組賽的球隊 , 即可保底進賬 900 萬美元。同時 , 泰山隊球員孫準浩随韓國隊參加了世界杯 , 那麼泰山隊也可獲得一定的 " 補貼 "。
如此巨額的獎金 , 版權銷售費用、贊助商費用、門票收入及授權獲利等 , 是這筆獎金的主要來源。
世界杯及其他國際賽事的版權銷售 , 是國際足聯收入的大頭。據統計 , 在國際足聯上一個周期 64 億美元的收入中 , 有 46 億美元出自版權銷售。同時 , 贊助商費用同樣是一筆巨款。2018 年世界杯周期 , 來自贊助商的收入達到了 16.6 億美元。
門票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世界杯期間的門票一票難求 , 甚至普通二等座都被黃牛炒到了近 1 萬元人民币一張。目前 , 組委會已經銷售出 300 萬張門票 , 每張門票的官方售價在 100 美元至 1100 美元不等。毫無疑問 , 這将是不小的一筆數字。
曾過過苦日子
别看如今的世界杯風風光光 , 它們也曾賠本賺吆喝 , 過過很長一段時間的 " 苦日子 "。1930 年 , 謀求足球運動從歐洲向全世界擴張的國際足聯 , 與期待尋找一個國際活動來增加國際影響力的烏拉圭一拍即合 , 首屆世界杯賽事就這樣在烏拉圭舉辦了。
不過 , 受制于當時的交通條件 , 外加歐洲大部分國家處于經濟蕭條階段 , 最終這屆世界杯隻吸引了 13 支球隊參加 , 冠軍則被東道主烏拉圭拿走。為了舉辦這屆世界杯 , 烏拉圭投入了大量資源 , 新建了全新體育場 , 并為參賽隊報銷了一切費用。毫無疑問 , 這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如今回過頭來看 , 烏拉圭的付出的确是值得的。通過這屆世界杯 , 烏拉圭國際知名度大增。更重要的是 , 足球在拉美國家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如今的南美足球能與歐洲足球分庭抗禮 , 這屆世界杯功不可沒。
四年之後 , 世界杯在總結經驗後卷土重來 , 在賽制和參賽球隊等方面都有了質的改觀。同時 , 就影響力而言 , 第二屆世界杯也明顯擁有了一定賽事影響力和群衆基礎。可以說 , 世界杯正向着商業化大打基礎。但随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 , 卻讓世界杯無奈按下了暫停鍵。賺錢更是無從提起。
足球也是搖錢樹
1950 年世界杯重啟之後 , 又恰好趕上了二戰後期的全球經濟凋敝。世界杯真正地從 " 燒錢機器 " 變為盈利工具 , 已經是 20 年之後的事情了。
1970 年墨西哥世界杯 , 國際足聯引入阿迪達斯這一合作夥伴 , 由它們負責全部比賽用球。不過當時還沒有如今的贊助商概念 , 雙方的合作也僅限于此。
4 年之後的聯邦德國世界杯 , 阿迪達斯再度與國際足聯聯手 , 為本屆世界杯提供全套運動裝備。這一年 , 皮球上出現了醒目的 "Adidas" 标志。這也意味着 , 世界杯賽場上有了 " 品牌植入 " 這一概念。
随後 , 國際足聯和世界杯的贊助商越來越多。足球不再是唯一的廣告位 , 他們還在足球場邊立起了越來越多的廣告牌。随着時間推移 , 國際足聯和贊助商們的眼光愈發開闊。比賽場上的那 90 分鐘 , 已然無法滿足各方的胃口。
時至今日 , 國際足聯和世界杯贊助商已經涵蓋了運動品牌、食品飲料、酒精飲品 , 甚至汽車在内的各個行業 , 贊助費用同樣水漲船高。同時 , 随着世界杯觀看主力從現場球迷轉移到電視屏幕、移動端 , 版權逐漸成為國際足聯最主要的營收手段。如今世界杯的 " 商業版圖 ", 仍在不斷擴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