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不是常讀或星标的公衆号,圖文推送不再顯示封面啦。為獲得更好的體驗,以及不錯過任何一條精美推送,跪求喜歡我們的小夥伴标一個 " 星标 ",這樣才能及時收到我們的優質内容。另,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神經現實 ",謝絕轉載到其它平台。如需開設白名單,請在後台回複 " 轉載 ",查看轉載規範。
網絡的一大妙處就是它包含着海量的知識:對于任何你感興趣的話題,你都可以于頃刻間找到海量的相關信息。但它同樣帶來了弊病,比如,搜索引擎會導向持續存在的偏見。
來自得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的阿德裡安•沃德(Adrian Ward)的研究表明,我們會将通過搜索獲取的信息誤認為是自己的知識。在發表于《消費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的一篇新文章中,沃德和同事們發現,轉發分享信息同樣可以使我們感覺自己的知識在增長——哪怕我們并沒有讀過該信息。
Ward, Adrian F., Jianqing Zheng, and Susan M. Broniarczyk. "I share, therefore I know? Sharing online content ‐ even without reading it ‐ inflates subjective knowledge."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 2022 ) .
https://doi.org/10.1002/jcpy.1321
在第一項實驗中,參與者有機會閱讀由先前的參與者轉發給他們的網絡新聞文章,并将其轉發給後來的參與者。他們可以依據個人意願閱讀數量不限的文章,并選擇是否分享。随後,他們會先就自己關于每篇文章主題的主觀知識進行七分制評判(例:" 相較于大多數人,我對這個主題了解更多 "),然後回答文章相關問題,以評估他們的客觀知識。
不出所料,那些閱讀了文章的人既在客觀上知道更多,也在主觀上自覺知識更豐富。隻是,那些轉發了文章的人同樣覺得自己比那些沒有轉發的人知道更多,無論他們是否真的讀過文章。不過,他們實際上并沒有在客觀上知道得更多。
- Bratislav Milenkovic -
第二項實驗證實,人們轉發文章并非單純因為他們已經了解該話題,更是因為轉發行為本身讓他們感覺自己更加知識淵博了。
下一項實驗考察的是當參與者以假身份轉發内容時,他們是否依然相信自己對該話題更有見地。這一次,參與者不閱讀便轉發文章。在一種實驗條件中,他們要寫下自己的姓名首字母,該縮寫會與參與者所選擇轉發給未來參與者的文章一同出現。而在另一條件下,參與者則被要求想象他們在跟朋友開玩笑,轉發文章時用的是朋友的姓名首字母,而非自己的。
同樣,相較于沒有轉發文章的人,那些轉發的人自覺對文章的内容了解更多,盡管他們根本沒有機會閱讀内容。不過,隻有在人們以自己的身份分享轉發時方才如此,而當他們以别人的身份轉發時則不然。研究者表明,當我們以自己的名字轉發文章時,我們實際上将自己視為這條信息的來源,于是便相信我們真的擁有相應的知識。另一項研究還發現,當我們将内容轉發給親近的朋友時,轉發對我們主觀知識的影響比與陌生人分享時更強。
最後一項研究關注人們是否在轉發文章後表現得更有學問,而不僅僅是自覺更有學問。參與者被要求閱讀一篇關于投資的文章,在轉發條件下的參與者被要求把文章轉發分享到自己的臉書主頁上,在不轉發條件下的參與者則不做分享。所有參與者随後得到了人工智能顧問的投資建議,并參與到一項投資規劃模拟中,選擇自己的投資風險等級。然後,他們就金融知識的自陳式測量和客觀知識的問題檢測進行作答。
結果顯示,處于轉發條件的人在投資規劃活動中承擔的風險顯著多于處于不轉發條件的人,這表明轉發文章不僅會改變我們對事物的感受,還會改變我們的行為。
如果我們真的不看就轉,我們可能因此相信自己對這些話題更有見地。這會在遭遇 " 标題黨 " 新聞時,造成特别的問題,因其标題通常沒有準确地反映出文章的内容。如同我們在世界各地的選舉活動中常常目睹的那樣,标題黨通常适用于政治,在不經閱讀的情況下分享這類新聞,會讓我們以為自己十分了解某些政客、政策或運動,而實際上我們得到的不過隻是由我們所見的标題傳遞的誤導性信息。
- Valentin Tkach -
近年來,社交媒體公司已經開始緻力于阻滞人們通過自動彈窗轉發分享自己沒有讀過的信息:以推特為例,它在 2020 年引進了一項功能,鼓勵人們在轉發前先閱讀。同年晚些時候,推特聲稱這項功能令文章的打開率增加了 40%,但此類功能的整體影響尚不明确。就這類功能的研究可以進一步去探索信息分享是如何影響人們對自身知識的看法的。
作者:Emily Reynolds l 譯者:Zen l 校對:瑪雅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