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4 日,預熱了好長一段時間的 Nothing Phone ( 3a ) 系列終于正式發布,很快,這款手機就在 X(原 Twitter)、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引發了不小的讨論熱潮。
随便打開一條網友分享的 Nothing Phone ( 3a ) 小紅書筆記,就能看到:「這機器出來我是真的有點想買」「出吧求求」。

圖 / 小紅書
當然,有人被其獨特的透明美學和 Glyph 燈效吸引,也有人對其處理器選擇和軟件體驗提出質疑,認爲 Nothing 的設計确實炫酷,但性能和體驗跟不上。盡管觀點不一,但也可以确定的是,這款手機的讨論熱度,絲毫不亞于一些旗艦的發布。
回到産品上,Nothing Phone ( 3a ) 依舊堅持了品牌一貫的透明設計語言,但這一代在細節上做了不少改變,比如 Pro 機型首次采用了圓形攝像頭模組,搭配重新調整的 Glyph 燈帶,還引入頗具創新的 AI 鍵與 AI 管理功能。
另外在影像方面,3a Pro 選擇了升級潛望式長焦,讓這一代機型在影像表現上更加值得期待。
然而,在 Nothing Phone ( 3a ) 系列發布後,國内用戶除了關注産品本身,另一個讨論焦點是—— Nothing Phone 什麽時候能進入中國市場?

圖 / 小紅書
這種呼聲尤其出現在 Nothing 讨論熱度最高的小紅書、B 站等内容社交平台。作爲一個全球化品牌,Nothing Phone 此前隻在部分地區銷售,中國市場雖然有不少粉絲,但官方始終未推出國行版,讓不少人隻能選擇海外購或水貨渠道。
即便今年 1 月底,Nothing 已經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Nothing Phone 國行版本卻仍未到來。不過,這是否意味着國行版手機已經在路上?
Nothing Phone ( 3a ) 的産品哲學:性能向下,體驗向上?
如果說前代 Nothing Phone 仍然更像一個「小衆潮牌的玩具」,那麽這次的 Nothing Phone ( 3a ) 系列則更像是一次「向主流市場靠攏」的新嘗試。在升級的背後,也能看到 Nothing 依然在成本和性能上做了一些取舍,形成了一個更有針對性的産品策略。
Nothing Phone ( 3a ) 系列最重要的改動之一,就是新增了 Essential Key 物理按鍵以及 Essential Space ——一個主打 AI 内容管理的系統級功能。顧名思義,Essential Key 是專門啓動 Essential Space 的一顆按鍵,位于機身電源鍵下方。

圖 / Nothing
有意思的是,Nothing Phone ( 3a ) 内置的系統級多模态 AI 助手其實是 Google Gemini,而 Essential Space 更多扮演的更像是 AI 驅動的「第二大腦」,核心目标是通過結合 AI 與系統能力來簡化用戶的信息處理。
Essential Space 裏可以彙集手機裏的各種截圖、照片、網頁、提醒事項、日曆等信息,同時可以利用 AI 的能力随時對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和處理,比如錄音後的摘要和轉錄、照片的識别等。
錘子當年閃念膠囊的含金量還在提升。

圖 / Nothing
簡單來說,Essential Space 的最大特點是讓信息管理變得更直接,減少了繁瑣的步驟,提供了一種「硬件 + 軟件」的一體化體驗。盡管這個功能目前還遠談不上完善,但卻是一種非常新鮮的嘗試。
Nothing 也表示會在未來更新中引入更強的 AI 能力。換言之,Essential Space 是一個很有潛力的概念,但現階段它的 AI 還未能達到真正的「殺手級」體驗。
風格上,Nothing Phone ( 3a ) 系列依舊延續了品牌最具辨識度的透明背闆設計,但在細節上進行了調整。其中,标準版的 Phone ( 3a ) 采用了豎向排列的雙攝,整體風格更接近上一代。

圖 / Nothing
Phone ( 3a ) Pro 則改爲圓形三攝模組,雖然多了一些尋常,但搭配 Glyph 燈效以及依然獨特的 Deco 設計,還是讓背闆的視覺層次足夠豐富。
從設計角度來看,Nothing 仍然堅持着自己的「未來感」風格,相比初代或許談不上驚豔,但視覺語言仍然有足夠的層次感。更重要的是,Nothing 也不再一味地爲了炫酷而炫酷。
影像,可以說是這次最能體現 Nothing Phone ( 3a ) 系列野心的地方。這一直不是 Nothing Phone 系列的核心競争力,但在 3a 系列上,Nothing 終于在這一塊下了更大功夫,尤其是 Pro 版本。
在 50MP 主攝 + 50MP 超廣角雙攝的基礎上,Nothing Phone ( 3a ) Pro 則新增了一顆 50MP 的潛望式長焦,支持 3 倍光學變焦和 60 倍數碼變焦。

圖 / Nothing
相比上一代, ( 3a ) Pro 影像系統提升的核心價值是,長焦的加入讓 Nothing Phone 終于能在遠攝能力上追上甚至超越主流競品,3 倍光變在日常拍攝中的實用性也更強。
從目前各家的評價來看, ( 3a ) Pro 相比前代明顯有了長足的進步,甚至得益于 3x 潛望長焦的加入,比起同價位主流品牌機型也有了一定的競争力。
那麽代價是什麽?核心毫無疑問就是在性能上的讓步。
Nothing Phone ( 3a ) 全系搭載的都是高通骁龍 7s Gen 3,相比同價位的 REDMI、iQOO 這些品牌動辄用上骁龍 8 Gen 3 或天玑 9300,甚至還有骁龍 8 Elite 這種最新的旗艦芯片,Nothing 的這顆芯片顯然在性能上根本沒法匹敵。
這也決定了,Nothing Phone ( 3a ) 在日常體驗中,雖然能滿足基本的流暢度,但在高強度遊戲和 AI 計算任務上的表現注定一般。
不過作爲 Nothing 的中端系列,這種選擇也不是不能理解,Nothing 在保持較低售價的同時,要确保相機和 AI 體驗的升級,處理器可能是最容易妥協的地方。
但重要的是,Nothing 選擇了一條獨特的産品路線,讓自己的手機在設計、AI 交互和影像上更具辨識度,但在性能上的妥協,也讓它在一些核心用戶群體中可能會被忽略。
對于 Nothing 來說,這既是一種「品牌差異化」的實驗,也是擁抱主流市場的一種策略。
Nothing Phone 入華,還有多遠?
今年年初的國内媒體見面會上,Nothing 宣布了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但讓人意外的是,首批入華的産品線僅限于耳機和手表,手機依舊缺席。這意味着,雖然 Nothing 邁出了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步,但 Nothing Phone 要真正落地國行版,仍然面臨着不小的挑戰。
而當 Nothing Phone ( 3a ) 在海外市場開售的同時,國内用戶還是隻能通過海外購或水貨渠道才能購買這款産品,當然也關心一個問題:Nothing Phone 離進入中國市場,還有多遠?
事實上,去年 6 月 Nothing 官方在小紅書回複網友時就曾表示,雖然手機尚未在國内上市,但「很快會有的」。問題在于,官方之後又删掉了這條回應。

圖 / 小紅書
考慮到半年之後的「入華列表」中并沒有手機産品線,大概率是 Nothing 在重新評估後意識到了 Nothing Phone 進入中國市場的難題。
首先我們還是要意識到,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早已是一片紅海,無論是旗艦市場還是中端市場,競争都早已進入白熱化階段。Nothing Phone ( 3a ) 這樣的産品,想要進入中國市場,首先面臨的就是定位挑戰。
Nothing Phone ( 3a ) 在海外市場的定價爲 379 美元(約 2750 元人民币),Phone ( 3a ) Pro 定價 459 美元(約 3330 元人民币)。而在這個價位,國産品牌已經卷出了「旗艦級」性能配置,不僅是在芯片和屏幕等核心配置上,在影像、快充、AI 等方面同樣競争激烈。
更不用說,Nothing 在中國的知名度遠不及小米、榮耀、iQOO 等本土品牌,即便因爲設計在部分極客和審美圈層受到一定關注,但大衆市場的認知仍然有限。同時 Nothing 也需要大量的市場投入,最典型的就是很多國内 Nothing Phone 用戶吐槽的本地化适配問題。

REDMI K80 Pro,圖 / 雷科技
但辦法總比困難多,Nothing 依然有可能通過一些策略逐步進入中國。包括我們現在也能看到,Nothing 目前已經在國内市場銷售耳機和智能手表,這是它建立品牌影響力的第一步。
通過配件産品的鋪墊,Nothing 也可以逐步在中國市場累積用戶基礎,并測試消費者對其産品的接受度。
不過目前來看,Nothing Phone ( 3a ) 在短期内顯然不會推出國行版,時間表取決于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本地化能力的完善以及定價策略的調整等。此外,海外市場的表現也會影響 Nothing 将手機産品線正式帶到國内的決心。
即便不考慮投入成本,一個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一家初創公司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