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11 月 25 日一早,随着特斯拉在華官宣,針對旗下 Model Y 的後輪驅動版車型和長續航全輪驅動版車型,推出了購車并完成交付尾款立減 10000 元,還可疊加享受 "5 年 0 息 " 的促銷活動。
瞬間,便已知曉,殘酷且血腥的收官大決戰,已然徐徐拉開了帷幕。
對于所有身處中國車市的主機廠來說,擺在面前的隻有兩條路。要不主動或是被動的跟随,試圖爲全年畫上一個還算完美的句号;要不視而不見,按照自己的既定節奏按部就班的出牌。
理性客觀的講,望向目前的整個大盤,擁有足夠的資本與底氣,選擇後一種的方式的品牌,可謂寥寥無幾。相比之下,礙于種種原因,大多數車企紛紛踏入到了想盡辦法搶奪潛客與訂單的浪潮中。
正如今天文章的标題所言," 最後一個月,大家殺瘋了!"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完全能夠預見的是,明年的中國車市絕沒有什麽歲月靜好,身處充滿荊棘的叢林中強肉吃,人人都得脫一層皮。
免息、優惠、補貼齊上陣
距離特斯拉 " 出刀 " 僅僅過去四天時間,理想成爲了所有選手中響應最爲迅速的存在。
具體來看,截至年末購買其全系産品,均可享受最低首付金額 3 年 0 息金融方案。單車型最低首付金額分别,理想 MEGA 爲 15.98 萬元、理想 L9 爲 12.98 萬元,理想 L8、理想 L7 爲 9.98 萬元,理想 L6 爲 6.98 萬元。
至于目的非常明顯,爲了最後的瘋狂沖量。
實際上,縱觀這家新勢力造車今年的發展曆程,談不上一帆風順。一季度,理想 MEGA 遭遇的 " 滑鐵盧 ",不得不讓它暫緩後續産品切入純電闆塊的步伐,甚至爲此下調了全年銷量目标。
好在,之後登場的理想 L6 足夠給力,憑借足夠精準的定位與增程技術路線的賦能,迅速成爲了整個公司的 " 支柱 ",很大程度上扭轉了頹勢。截至 11 月末,理想共交付新車 441,995 輛。憑借上述一波 " 福利 " 的刺激,這家新勢力造車正全力沖向 50 萬輛大關。
無獨有偶,繼理想之後,12 月以來越來越多的車企,紛紛展現出自己的誠意。
譬如,騰勢官宣三年免息,最低首付 8.99 萬;譬如,岚圖不僅推出了 FREE 318 車型的至高 3 萬元現金優惠和兩年分期 0 利息政策,還提供了整車及三電終身質保的保障。
譬如,智己效仿特斯拉,直接針對全新 LS6、L6 開始 "5 年 0 息 ",并爲增換購用戶提供 5,000 元保險補貼;譬如,極氪開啓限時 "3 年 0 息 ";譬如,深藍全系享 999 元抵 5999 元 ……
反正,手段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缭亂。
順勢,望向合資陣營,随着電動化轉型浪潮的愈演愈烈,在華躺着賺錢的日子早已結束。爲了延緩固守份額被不斷侵蝕的速度,則要求它們必須自降身價虛心攬客。
這不,就在本月,從官方獲悉,至今年年末,别克 GL8 PHEV 正式推出 0 利息 0 套路購車政策,可享首付 50% 的 24 期免息。
順勢,在走訪諸多日系、德系強勢品牌的終端門店過程中發現,最後一月爲了清理庫存、拉升業績," 價格戰 " 一家比一家打得火熱。
就拿寶馬爲例,本周一張 "i3 限時福利價 15.9 萬元 " 的銷售海報,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雖然進一步了解後得知,是經銷商祭出的營銷噱頭,實際爲 " 優惠後車價 17.7 萬元,減去省内置換補貼 1.5 萬元,再減去全品牌置換補貼 0.3 萬元 ",但依舊牢牢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當然,無論别克也好,寶馬也罷,都能視爲合資車企在華 " 年末沖量 " 的一個個典型縮影。背後的冷與暖,相信隻有自己知曉。
至于目的,還是爲了留在牌桌上。畢竟,就連那些公認的 " 頂流 " 都在免息、優惠、補貼齊上陣,它們沒有太多讨價還價的權利。
主機廠受益,消費者收益
本段開篇,首先分享兩段來自乘聯會的觀點。
" 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11 月 18 日,全國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補貼申請均突破 200 萬份,合計超過 400 萬份。置換更新補貼雖然實施時間短,但增量效果明顯快于報廢更新的數量增長。"
" 國家報廢更新補貼标準實施差異化鼓勵,對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 2 萬元、購買 2.0 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 1.5 萬元,由于報廢更新的新能源較燃油車多 5000 元的補貼優勢,加之各地以舊換新政策的新能源車普遍比燃油車多 3000 元左右的補貼。因此,絕大部分報廢更新和部分以舊換新用戶選擇購買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尤其是推動入門級純電動車與狹義插混市場強勢增長。"
彙總而言,足夠給力的政策,成爲了今年中國車市欣欣向榮的 " 催化劑 "。而政策層面的略微差異,讓新能源車對于傳統燃油車形成了領先優勢。
作爲論據,零售滲透率連續多月穩定突破 50% 大關,便是最好的證明。剛剛過去的 11 月,結合乘聯會的預估,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或達到 146 萬輛,同比增長 51%。
是的,你沒有看錯,漲幅就是這般驚人。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最後一個月,一家家車企的确都 " 殺瘋了 ",好似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可它們之中,大多數全面轉型電動化的車企,更像是通過暫時的主動讓利鞏固自身地位;反觀那些必須依仗傳統燃油車維系基盤的車企,則有了一種不得不冒着鑽心疼痛割肉求存的意味。
在此過程中,試問受益者是誰?
答案,顯而易見:每一位有着相應需求的消費者們。不吹不黑,眼下這 30 天,或許是大家入手新車、享受福利甚至與經銷商談判,最合适、輕松與享有主動權的階段。
光是我身邊,最近選擇首購、增購、換購的已經不下 10 位。
其中,借用一名剛剛賣掉老款大衆途觀,喜提特斯拉 Model Y 友人的原話:" 又是尾款減免 1 萬元,又是能 5 年 0 息,再加上國家的置換補貼,真的沒有什麽好猶豫的了。況且,明年煥新版一來,按照特斯拉的風格,肯定又要漲價,年底買現款肯定是最劃算的。"
簡簡單單一段輸出,也間接表達出我想說的:" 于情于理,沖就完了。"
寫到這裏,文章漸漸臨近尾聲,最後再抛出一個比較開放性的話題:既然今年最後一個月都厮殺得如此激烈,明年的中國車市又會怎樣?
首先,消費者還會持續受益,能夠買到越來越多物美價廉的産品。
其次,合資車企的生存空間,還會被進一步的瘋狂擠壓,整體份額有可能會萎縮到 30% 左右。
再者,新能源車對于傳統燃油車的領先優勢将會繼續擴大,零售滲透率甚至會超過 60%。
最後,也是許多人所關心的一點,按照眼下的種種 " 吹風 ",爲了保證整個大盤的繼續向上,類似以舊換新、置換補貼般的惠民政策,大概率會延續下去,甚至不排除新車購置稅減半的疊加出台。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而明年的中國車市,所有參與者迎來的将是一場關乎格局的大決戰。
作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楊晶
編輯丨陳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