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深燃,作者 | 金玙璠,編輯 | 魏佳
20 歲的陳飛衡是一名計算機專業的大三學生,前段時間,他用低代碼幫一家醫院解決了一個大 " 麻煩 "。
他的母親是醫院的工作人員,疫情期間,陳飛衡留意到醫院在預約方面的痛點," 預約需要填寫表單,而且查驗核酸的時間要求經常變動 ",當得知網易數帆的輕舟低代碼平台能快速開發應用後,他用一周時間做出了一個醫院預約管理系統。
低代碼模式下,修改系統的成本也低了不少。" 傳統開發模式下,修改需求得找專業公司,但現在隻要對醫院業務人員進行簡單培訓,他們就能夠在低代碼平台上修改系統。" 陳飛衡說道。
低代碼,這種通過 " 拖拉拽 " 就能快速生成應用程序的開發方式,讓好奇于新技術的 00 後更早感受到開發的魅力,更成了嚴峻的就業背景下,年輕人眼中一次值得抓住的新行業機會。
上大四的劉玲玲就是這樣,她開始熟悉編程、參與項目,并和所在班級裏的七成同學都參加了 2022 年底網易主辦的首屆低代碼大賽,希望抓住低代碼的機會,找到更有前景的工作。最終,獲得大賽優等獎的劉玲玲拿到了直通網易的低代碼教練 offer。
低代碼在全球範圍已經發展十多年時間,2019 年在國内掀起一股浪潮,爲什麽低代碼風潮現在又刮起來了?
從 " 找工作難 " 的年輕人視角看,三年疫情沖擊了諸多行業和就業市場,新興的低代碼成了爲數不多還在擴招的行業之一,因此在年輕人中異常搶手。
從追求 " 降本增效 " 的企業端看,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必須讓 IT 繼續深入到業務中去,但還得成本可控、效率升級,于是低代碼成了不二選擇。
一份來自國際知名咨詢研究機構 Gartner 的最新報告顯示,到 2023 年,超過 70% 的企業将采用低代碼(Low-Code)作爲發展戰略的關鍵目标之一,全球低代碼開發技術市場規模預計将達到 269 億美元,比 2022 年增長 19.6%。
這麽看來,進一步開放低代碼平台能力的互聯網大廠隻是順勢而爲。
從業者:" 找工作難 ",95 後、00 後正湧入低代碼
疫情讓更多年輕人意識到," 選擇大于努力 ",進入一個有前景的行業更能證明自己的價值,而低代碼成了他們轉行 IT 的一把鑰匙。
95 後沈餘鋒在工作兩年後決定換個行業,走出車間、跳槽到互聯網。但他一想,自己是大專學曆,隻是一名擁有兩年經驗的監測質量工程師,缺乏互聯網工作經驗和專業崗位技能,不免覺得有些異想天開。
直到有一天,他留意到網易正在招聘低代碼教練,并且對計算機基礎沒有要求。他對程序員的印象一直是 " 工資高 ",也好奇怎麽靠寫代碼就開發出一款遊戲。
2021 年入職後,沈餘鋒花了三個月時間學習,就開始接項目、搭建應用,也終于揭開了開發的神秘面紗。他還分享了低代碼開發應用的五個步驟:數據庫建模、前端交互頁面搭建、邏輯編排、預覽調試、部署發布。
同樣是因爲原本的行業前景不樂觀,95 後關鴻決定轉行。他來自倉儲行業,僅有的編程語言基礎是在培訓班學的。他一直想找機會進入互聯網行業,于是跟着朋友來到杭州 " 淘金 "。
沒想到,他一來就趕上了 2022 年的 " 就業寒冬 ",就業焦慮不減反增。更讓他意外的是,幸運地趕上了網易數帆低代碼團隊的建設初期。入職後,僅學習了兩周時間,他就給網易内部部門搭建了項目管理系統,邊實踐邊學習。
近兩年,即将步入社會、面臨就業分水嶺的畢業生,更是感受到了找工作的 " 地獄模式 ",擴招中的低代碼成爲他們希望抓住的新機會。
99 年出生的常曉菡,一心想找一份不愁就業前景的工作," 大學期間,我選了一個新興專業,畢業後發現不好找工作,投出的簡曆常常石沉大海 ",當在招聘軟件上刷到網易數帆低代碼教練的崗位時,她果斷投遞了簡曆,獲得了畢業後的首份工作。
和常曉菡同齡的林荔,畢業于一所二本院校的軟件工程專業。此前她投遞簡曆的幾乎都是中小廠,當得知能進入網易數帆做低代碼開發時,她努力争取到了這個進大廠的機會。" 一份不錯的工作之外,我還接觸到了很多大佬,無論是技術還是其他方面,都學習到了很多。" 林荔說道。
低代碼讓跨行而來的人們,嘗到了一份工作帶來的成就感,也令編程專業的畢業生們改變了對代碼的傳統認知,體會到一個人獨立完成應用開發是什麽感受。
和沈餘鋒過去的工作相比,低代碼讓他産生了極大的自我價值感,相較傳統開發,他覺得這份工作也更适合年輕人發揮創作力。人們認爲的開發工作,多數是在别人規劃好的框架裏 " 填空 ",但低代碼打破了這種局限性,低代碼開發人員可以把控全局,一個人獨立做出一套系統。
深入了解輕舟低代碼平台後,常曉菡發現低代碼平台的開發能力超出想象。她原本以爲低代碼開發就是 " 搭積木 ",在後台拖、拉、拽,隻能創建标準化應用,但沒想到能做出複雜的企業級應用。這份工作的成就感也超出預期," 我現在能做出的應用,是憑此前的傳統開發能力,永遠都實現不了的。" 常曉菡說。
00 後薛昊在大學學的通信工程專業,低代碼平台刷新了他對代碼的認知。平台将代碼可視化,大大減輕了開發人力和開發者的腦力負擔,而且開發上限非常高,在他看來," 上限取決于開發者的邏輯能力,如果邏輯能力夠強,理論上可以完成絕大部分的應用産品 "。
薛昊用一個月時間獨立開發出了一款理财産品的管理系統,不僅成功收獲首屆網易低代碼大賽第一名,也同樣拿下了網易數帆低代碼教練的 offer。
爲何連軟件開發相關專業的年輕一代也在 " 轉行 " 低代碼?除了就業前景外,這背後還有專業課程與市場人才需求脫節的因素。
" 即便是軟件開發相關專業,很多學生也沒有進行過體系化的知識學習和完整的軟件開發實踐。但低代碼對于這些同學來說,和所學專業接近、入門更快,還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軟件系統如何滿足需求、交互是否合理上。" 網易數帆雲原生及低代碼産品線總經理陳谔說道。
企業端:一場低代碼人才争奪戰
95 後、00 後湧入低代碼,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後疫情時代,企業端正在加速争搶低代碼人才。
互聯網大廠首先開放了大批低代碼教練和開發崗位。
2022 年末,互聯網大廠騰訊、阿裏、網易、華爲都開始了新一輪的跑馬圈地和人才争奪。像網易就在從低代碼大賽中尋找優秀的開發者,吸納到網易數帆低代碼團隊中來,并提供多元化的發展空間。
沈餘鋒計劃朝培訓方向發展。作爲一個尚在市場普及階段的新技術," 産品有了,但教練供不應求 ",他介紹道,現在是低代碼平台推廣的關鍵期,團隊内部經常強調培訓資源有多寶貴。
什麽人能做好低代碼教練?以網易數帆爲例," 與傳統的程序員重點考察編程技巧、算法能力不同,低代碼教練降低了技術門檻,更看重通用能力,包括對需求和業務場景的理解和溝通能力、軟件系統所需要的邏輯能力、以及推進項目的能力。" 陳谔對深燃說道。
這也是爲什麽網易數帆百人規模的輕舟低代碼教練團隊中,既有專業計算機背景的程序員,也有此前從未接觸過代碼的會計、經管、新傳等背景的開發者。目前,教練們用一個月時間就能完成對零基礎學員的培訓。
這背後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網易數帆的培訓内容逐漸豐富、體系日漸完善,而低代碼的學習原理的确對零基礎學員更加友好。上過編程培訓班的關鴻解釋說,對比需要大面積橫向學習知識的傳統開發,低代碼的學習是縱向的、聚焦的,因此上手更快。
當然,初步學會後不能掉以輕心," 比如輕舟低代碼平台每個月都在叠代,面對更新的組件和功能,需要持續自學,有時還要向專業開發人員尋求幫助 ",關鴻說道。
大廠既需要更多低代碼教練、培訓出更多從業者以拓展市場,也正在将低代碼用于内外部項目的開發,兼顧降本和提效。
最讓林荔難忘的,是在輕舟低代碼平台上做的第一個項目,這讓後端開發出身的她,領教到了低代碼開發的效率。" 這個項目在傳統開發周期裏需要一個多月,現在我一個人用兩周時間就完成了,效率至少提高了 60%-70%,這還是在我剛入門、不太熟練的情況下。"
在網易内部,輕舟低代碼平台已經應用于多個業務系統的搭建,涉及數十或數百個頁面及接口搭建,交付周期從 1 個月下降至 1 周,工作量從 2 人月下降到 2 人周。
主要負責網易内部項目開發的關鴻告訴深燃,低代碼在後續的需求修改方面也更具優勢," 傳統開發模式下的需求修改,要看排期,現在全部由我一人負責,前一天提出的需求改動,第二天我就改好了 "。
這份工作還讓林荔找到了新的職業目标," 往偏業務的方向發展 "。她大四時有一份後端開發的實習經曆,周末都要 "996",工作強度太大。相比之下,她現在的工作在代碼層面要簡單很多,可以平衡工作和生活,還進行了更多職業思考," 我剛畢業一年多,就已經接了五個項目并全部交付,期間補充了自己的産品能力,最近在學習另一種編程語言 PHP"。
陳谔告訴深燃,主流低代碼平台的理念基本相通。換言之,在一個低代碼平台鍛煉出的能力,可以通用到其他平台。
除了大廠,企業端也是低代碼從業者的主要去處。
作爲一款企業級應用開發平台,輕舟低代碼的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拓寬。網易數帆不但進入了有着嚴格監管要求的金融行業,服務着大型銀行和證券企業,也在大型制造業、政府産業平台、遊戲行業等進行了驗證。
與此同時,輕舟低代碼的應用深度也在持續加強,它不隻應用于企業内部,解決信息管理和流程相關場景,還服務于外部客戶。輕舟低代碼平台上,一些企業已經開始爲客戶提供 SaaS 服務、甚至開發 ToC 應用,這類應用需求的複雜程度已經較高。
作爲信息化服務提供商,浙江鴻程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鴻程)去年就已使用輕舟低代碼,爲面向以國企數字化改革爲核心的數字化企業業務和面向以政府數字化改革爲核心的智慧城市業務提供 IT 支持。其部門技術總監李貴介紹," 按數量級來說,目前百萬量級以内的 ToB 項目,基本都可以用低代碼平台開發,随着低代碼技術的快速發展,将來能應用于千萬級的項目 "。
伴随低代碼走進更多企業,産品研發、技術支持、交付經理都将成爲稀缺人才。
平台端:數字化 + 降本增效,低代碼成最火 " 平替 "
其實一旦了解了低代碼的應用範疇,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麽大批年輕人 " 轉行 "、企業視其爲技術趨勢了。
這背後是平台在充當領頭人的角色。
例如,網易數帆于近期正式上線了 SaaS 版本,向開發者免費開放,學習資源亦即時開放," 每天注冊的開發者量級超出預期,大量關注低代碼的企業也找上門來。" 陳谔預估,網易數帆能爲全社會創造超過 10 萬個開發崗位。
他表示," 爲了讓更多職業開發者、以及沒有專業背景的開發愛好者體驗低代碼,從而加入到低代碼開發的新職業中來 ",網易數帆一直在朝着兩個方面努力,讓進入的門檻更低,讓技術的上限更高。
一方面,讓低代碼的開發體驗更加視覺化、所見即所得,通過拖拉拽、組裝,就能搭建一個業務系統。據統計,輕舟低代碼平台的使用者中,有三到四成是非專業程序員背景。
另一方面,繼續打通低代碼開發與專業開發之間的配合鏈條,目的是讓低代碼深入參與關鍵系統的建設,并與企業原有的運維流程打通。
這兩方面正是企業選擇低代碼平台時最看重的。作爲擁有千人規模的傳統 IT 公司,浙江鴻程在選擇低代碼平台前做了詳盡調研,組建了一支專業考察小組,按照 20 個指标對市面上十個平台進行打分,最終敲定了輕舟低代碼。" 除業務人員是否容易上手之外,我們重點看平台定制化的能力強不強、開發的源代碼能否開放,因爲這直接決定企業能否拿到最終的 IT 資産,以及後續能否進行定制化修改。" 李貴表示。
說到底,低代碼平台能滲透進更多企業,還因爲它踩中了企業數字化、降本增效的雙重需求。
當前,大量傳統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路上,它們面前有一道共同的難題:數字化需求多,但軟件人才供給不足。
陳谔表示,他接觸到的各行各業大都如此,尤其是高速發展的企業,數字化需求更是成堆積狀态。可解決問題的專業人才非常稀缺,很多企業甚至沒有專門的開發人員,而是靠外包支持。
傳統大型企業在數字化方面的痛點更爲典型。這類企業原有的系統建設往往較爲零散,同時又希望數字化能力能滲透進大量分支機構中去。但從降本增效的角度,配備更多的專業開發人員不太現實。
低代碼的應用相當于 " 花小錢辦大事 ",在推進數字化的同時降本增效。
陳谔告訴深燃,一家企業安排上百人參加低代碼培訓,就能多出幾十上百的開發人員,這些開發人員不但可以分布到企業的各個分支機構去做數字化,還能把分支機構的數字化需求搬到低代碼平台上,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應用到其他團隊去。
應用輕舟低代碼平台,對浙江鴻程的降本增效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李貴介紹,相較以往,不但将模塊化開發需求的交付效率提升了 30%-40%,還優化了技術人員結構,初級技術人員由非計算機專業或更懂客戶需求的業務人員構成,隻留下中高級技術人員。另外,IT 專業人才招工難、業務人員技能提升的老問題,也順帶被解決了。
結語
橫空出世的 ChatGPT 會不會改變這一趨勢?陳谔的回答是,不會。ChatGPT 擁有代碼生成能力,于開發者而言是個有用的提效工具。但 ChatGPT 本質做的是從自然語言到編程語言的翻譯,而編程語言的存在就是因爲自然語言在編程世界有局限性,無法清晰描述軟件系統的需求。
因此,低代碼開發和傳統開發都無需擔心 ChatGPT 會成爲自己的 " 職業殺手 "。
近兩年,互聯網大廠搶先入局低代碼,并切入傳統企業服務市場。作爲傳統 IT 從業者,李貴能感受到低代碼對傳統軟件廠商造成的壓力,"當趨勢來臨,最好的方式就是,早加入、并從中尋找新機遇"。
這個道理,不論是對 IT 公司、從業者,還是剛入行的新人都适用。" 編程能力過硬的程序員可以參與開發低代碼平台;編程能力不夠強的從業者,可以借低代碼彎道超車;非專業背景的人士想成爲程序員,那低代碼就是學習成本更低的轉行工具。" 李貴總結道。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林荔爲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