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互聯網江湖,作者|志剛
這一次,愛奇藝終于盈利了。
22 日,劇火 " 人 " 不火的愛奇藝,正式公布了未經審計的 2022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報數據。
财報中最大的亮點在于,愛奇藝首次實現了全年 non-GAAP 運營盈利,利潤有 22 億元,上年同期則虧損了,運營利潤率達 7%。
虧損了這多年,乍一看這份财報表現,表面上頗有些 " 揚眉吐氣 " 的意思。但細看下來沒那麽簡單。
愛奇藝雖然說實現了經營性盈利,但淨利潤仍虧了 1.2 個億,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虧了 1.36 億,去年愛奇藝淨虧損 60 多億。也就是說,雖然盈利了,淨虧損收窄了,但卻沒能爲股東們掙到錢了。
虧着股東們錢的愛奇藝的這一份 " 盈利 " 财報中,多少帶着那麽一點 " 羞恥 "。
盈利靠的是 " 财技 ",也是靠 " 縮衣節食 "?
2022 年愛奇藝的主營業務營收 230 億,比去年少了 7 個億,其他業務比去年也少了 7 個多億,總營收少了 15 億之多。
主營收下滑還能實現經營性盈利,愛奇藝怎麽做到的?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三費(研發費用、營銷費用和營業費用)支出下降了。
2021 年,愛奇藝的三費分别爲 27.95 億元、47.25 億元、75.2 億元。
2022 年,愛奇藝的三費分别爲 18.99 億元、34.67 億元、53.66 億元。
2022 年的愛奇藝研發費用少了大約 9 個億,營銷費用比 21 年少了 12 億多,營業費用少了 21 億多。
三項費用支出加在一起,少了 42 億。
如此一來,即便 2022 年的營收沒有實現增長,但利潤也必定能較 2021 年實現大幅改善。
也就是說,能實現經營性盈利,不是得益于業務上有什麽突飛猛進,把騰訊、優酷甩開了幾條街,而是得益于 " 節流 "。
愛奇藝創始人兼 CEO 的龔宇也不避諱這點,他總結實現經營性盈利的原因,聚焦主業,砍掉或收縮非核心業務,減少非必要投入。
當然,龔宇沒有說的是,到了今天,愛奇藝已經到了不得不盈利的地步。
美團王慧文分享自己創業經曆時提到過,互聯網行業到今天,最慘烈的行業是長視頻網站,16 年過去了,盈利依然非常難,如果投資人知道盈利這麽難,那麽很可能就不投錢了。
愛奇藝面臨的是同樣的問題:如果長視頻在二級市場完全沒有了想象力,那麽對于負債率高居不下的愛奇藝來說,融資可能就很成問題,它必須要改善自己的盈利表現,才能給到資本市場更多信心。
愛奇藝的負債率有多高?
财報顯示,愛奇藝總資産 460 億,總負債 397 億。負債結構上,400 億的負債中有 280 億的流動負債。這些短期負債中,應付賬款有 60 億,應付票據 83 億,客戶存款及墊款有 42 億。
再來看現金流方面,2020 年、2021 年、2022 年連續三年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淨額爲負,分别爲 -54 億、-59 億、-7057 萬。而籌資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金額分别爲 93 億、-29 億以及 44 億。
另外一組不完全的融資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愛奇藝先後完成了三輪融資,總募資額近 13 億美元。天眼查顯示,去年 8 月,愛奇藝曾融資 5 億美元。
也就是說,從 2020 年到 2022 年,籌資活動産生的現金流,在愛奇藝的經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三年之後業務上并沒有大的突破,隻是虧的比原來少了一些。
财報好看一些,股東未必會滿意,但好歹對市場有個交待。盈利利好消息一出,股價也有回應,也便于爲以後的融資創造條件。
好的一面是,短期來看,愛奇藝的流動性并沒有太大問題。
截至 2022 年末,愛奇藝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及短期投資合計餘額也僅爲 87 億元。同期,流動負債科目下一年内需償付的可轉債餘額爲 83.05 億元。
長期來看,397 億元的總負債和 281.3 億元的流動負債,卻始終高懸在愛奇藝頭頂。但如果愛奇藝未來不能盈利,并有效改善其資金流動性,那麽其負債壓力可想而知。
" 節流不開源 " ——省了眼前,虧了未來
" 節流不開源 " ——省了眼前,虧了未來
相比當下盈利不盈利,愛奇藝可能更應該考慮的是接下來靠什麽盈利?
縮減費用,聚焦主營業務,砍掉其他不重的業務雖然改善了虧損,但能帶來長期持久的盈利嗎?
這兩年,互聯網行業降本增效是關鍵詞,大家都在砍邊緣業務,都在聚焦主業。大的方向是沒什麽問題,但問題在于适合不适合自己。
大廠聚焦主營業務,是因爲内部賽馬跑出來成績了,砍得都是不重要的探索業務。而且,大廠主營業務都很掙錢,有成熟的壁壘。
京東、拼多多爲代表的的互聯網公司,從虧損到盈利,就好比 " 媳婦熬成婆 ",的确是件可喜可賀的事。因爲他們盈利的本質在于商業模式成熟跑通了,商業護城河也基本已經實現攻防一體化,屬于自然而然地到了收網分蛋糕的時刻。
要注意的是,京東還在投入物流,拼多多反而加大農業投入,都在鞏固自己核心壁壘。
那麽,優愛騰三家稱霸,愛奇藝的護城河穩嗎?事實上,到現在長視頻仍未決出絕對性的老大,這麽久了護城河依舊不深。
内憂是内容與用戶。
一方面是 " 爆款 " 的不确定性,像《狂飙》這樣的爆款創造沒有邏輯可循,而且極緻追求内容成本降不下來。另一方面,用戶是沒有忠誠度的,用戶隻對優秀的内容忠誠。
外患是短視頻與廣告盤子。
長視頻的商業化很大程度上被短視頻 " 截胡 ",抖音快手搶走了用戶時長以及廣告盤子,優愛騰有苦難言。
所以,對優愛騰來說,探索新業務,尋找新的安全邊界一直都是十分必要的。
對于主營業務,探索的意義在于尋找足構築新的壁壘。
對于商業化,探索的意義在于尋找新的商業化方式。
互聯網是典型的遊牧屬性,是海洋文明,需要不斷擴張拓展自身的安全邊界。字節現在做外賣,美團做電商,都是如此。最起碼要保持着擴張的基因,因爲行業始終存在被創新颠覆的可能性。
對于愛奇藝來說,更是如此,因爲在主營業務上,愛奇藝上很難進行商業化創新的,财報中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占比 61%,但會員收入并不是愛奇藝的商業化增長點。
相反,主營業務的商業化上,盈利擴大帶來的輿論成本的反噬。
從超前觀映到如今的限制投屏争議,每一次盈利探索,背後都是輿論的反噬,這意味着,二律背反的囚徒困境。
越聚焦核心業務變現,越是難以實現大跨步商業化增長。
也許,内憂外患的情況下,愛奇藝需要做的是邊緣業務的不斷嘗試,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而非急于追求一時的盈利。
微信紅包的發明,馬雲将其稱之爲奇襲珍珠港,但微信紅包最初卻隻是騰訊員工内部發明出來的小遊戲。再比如字節跳動,之所以被稱爲 "APP 工廠 ",也是因爲其絕不自設邊界,在不斷擴張中不斷打造着新的流量平台。
而遺憾的是,有市場消息稱在 2021 年底的裁員中,随刻、愛奇藝号、工作室等部門幾乎整個被裁員。即便是曾經做過的,數據也跑的極爲不錯的短視頻業務,爲了節省成本,愛奇藝也選擇了放棄。
新業務探索,意味着新的增長希望,也是彌補主營業務增長的一種方式。
也許對于愛奇藝來說放棄探索其實并不容易,隻是 "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相比探索未來,眼下有更要緊的問題去解決。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