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我國新生兒僅 902 萬,曆史最低。
伴随出生人口持續萎縮,
幼兒園也開始了一波波關閉潮。
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
2023 年在園幼兒減少 535 萬。
幼兒園減少 5610 所。
▲
從 2021 年開始,在園幼兒人數逐年下降,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關停潮下,
幼兒園和幼師也開始了自救:
公立幼兒園開始辦 " 托幼一體化 ";
43 歲民營幼兒園長,
決定向養老行業轉型,
改辦 " 托老所 ";
90 後幼師們也紛紛轉行,
去做美甲、做直播、當社工 ……
我們和幾位幼教行業的人聊了聊,
他們目睹了幼兒園從 " 難進 " 到 " 沒人 " 的過程,
也經曆了一個小時代的興衰,
選擇在關停潮下,及時止損轉型,
" 告别熱愛的行業很不舍,
但更重要的是活下去。"
于先生參與養老行業論壇
于先生 山東濟甯 43 歲
我是從 2003 年開始做幼兒園的,到 2020 年爲止,我總共在山東濟甯開了 11 家幼兒園。但現在,我們隻剩 8 家,而且每家幼兒園隻有原來一半的孩子了。從去年開始,我決定轉型,邁向了居家養老行業。
2010 到 2019 年,我們國家的出生率一直比較高,平均每年有 1,500 萬左右新生人口。後來二胎政策放開,又迎來一波小的生育高峰,之後一年新出生人口達到 1700 多萬。那十年也是全國幼兒園的爆發期,發展特别迅速。
于先生開辦的幼兒園
但那時候普惠幼兒園和公辦幼兒園的數量又不足,所以民辦幼兒園就成了很好的資源補充,解決了當時很多孩子的上學需求。那時候我們一個園内就有 200 多個孩子,每個園都是滿的,招生的問題根本不用愁。我算是趕上了當時的紅利期。
疫情對幼兒園的打擊巨大,因爲那 3 年一直斷斷續續停課閉園。我當時就把那十幾年的積蓄全都拿出來了,還借了幾百萬的貸款度日。
其實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有自救行動了。我們會把閑置的幼兒園利用起來,比如我們幼兒園有食堂,我們就一起就做菜,做外賣,後來甚至賣年貨。賺來的錢就讓老師們自己平分。
那幾年結婚率和出生率都特别低,後來雖然熬過了疫情,我們卻猛然發現,沒有孩子了。
2021 年,我們少了 15% 的孩子,今年一算,少了一半。在濟甯當地,已經有 15% 左右的民營幼兒園倒閉了。我個人預計,到了今年的招生季,估計還有 40% 到 50% 的幼兒園會關掉,非常殘酷。
我也看了 2023 年的出生人口數據,已經不足 1000 萬。我覺得不能硬撐了,得轉型。但是要過心裏那一關真不容易,我白手起家,一點一點做起來,是真的熱愛這個行業。
于先生和妻子
一開始沒資金,我和妻子兩個人甚至把買婚房的錢拿來創業。早期那兩年,我們就住在幼兒園裏。我做了 20 多年幼兒園,也隻會做這件事,我還能幹什麽呢?人到中年重新創業,萬一不成功,半途而廢怎麽辦?那時候每天都特别糾結。也就那一兩年,我的頭發迅速白了一半。
我手下有 300 多個員工,很多人從我創業第一天就跟着我,其中有 70% 的人都跟了我 10 年以上。我們真的很團結,想把幼教事業做好。我心裏很惋惜,也特别愧疚,我作爲一個領頭羊,覺得特别對不起大家。
告别熱愛的行業很不舍,但更重要的是活下去。痛定思痛後,我開始在網上收集各種投資項目的訊息,了解其他行業。疫情結束後,我們也嘗試做課外輔導、親子關系輔導,甚至嘗試做餐飲行業,給一些工作單位做團餐,但做了一年半,發現也不太賺錢。說白了就是跨度有些大,我們不太會做。
很多老人參與機構的講座活動
後來用了大半年時間,我和家人、核心人員團隊開會溝通,我們一緻覺得,孩子少了,老人必然越來越多,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這或許是新的機會。
我當時和妻子,幾個核心成員,去北京、深圳、上海、海南,到處去學習,看看人家怎麽幹的。我也買書、上網,去查國家的政策,去民政局了解信息,把腦子清空重新學習。
我看了很多數據。1963 年是中國新生兒出生的第一波高潮,當年有 1,900 萬左右新生兒,到 2023 年,這批人就 60 歲了,進入老年人行列。而且根據國家的号召和政策,未來 50% 的老人大概率都是居家養老,7% 的老人是社區養老,3% 的老人是機構養老。
中國 60 歲以上的老人現在将近 3 億,預測到 2035 年,就有 4.6 億的老人,幾乎占到了我們人口的三分之一。他們需要專門的機構服務,最後我們就選擇做居家養老,把門店開在社區裏。
于先生教老人做操
而且辦養老機構和辦幼兒園都屬于服務業。我們可以辦老年大學,給老人上一些課程,也能組織一些娛樂活動,老師的很多技能都能用上。如果未來孩子更少了,我們可能會用空出來的教室、場地做 " 托老所 ",讓白天沒人照顧的老人,去我們那裏,一起吃飯、娛樂,等他們兒女下班了,就再接回去。
我們還會做一些安全相關的設備,老人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如果碰到意外,就會自動報警。社區的老人能來我們機構唱歌、打乒乓球、打麻将,做艾灸、喝茶,畫畫 …… 我們還設置了一個小食堂,我們提供食材,老人們湊在一起做飯、聊天,就是幫助他們豐富生活,緩解孤獨。
但後來發現,還是有很多情況是我們之前沒想到的,比如有一天一個人打電話來,說他父親 80 多歲癱瘓在床,問我們能不能上門助浴,當時我們才意識到,關于居家養老,我們仍然有很多業務不了解,沒有開展過培訓,隻能慢慢摸索。
給社區老人量血壓
我們現在幼兒園依然在照常開,員工也有了更靈活的工作方式,有些幼師不想繼續做了,我就問她願不願意來養老機構做前台或者服務,原來幼兒園的後勤人員,也可以直接做養老機構的工作。
有一次,有一個老人家裏停電了,他在小區的群裏求助,但當時已經是除夕前一天了,就算他要聯系電工,人家也放假了。但當時我們幼兒園的後勤人員會維修,我就聯系他過來,一會兒就解決了。
所以現在,很多原來在幼兒園工作的人,也有了更多選擇。我讓大家自願報名,願意轉型學習,我們就培訓,不願意的,可能你就得另謀出路了。
我們有些活動在周末舉辦,我也會叫一些員工過來,做培訓,然後做服務,把 85% 的利潤給員工,店鋪隻留取 15% 的管理費,這樣他們就能額外掙到一份錢。也有人可能周末幹了幾次覺得挺好,就專職幹這個了。
有些員工兩邊都在管的,我們後勤的維修師傅就這樣。幼兒園不忙的時候,他就會來養老機構這邊,我們會額外給他補貼。
其實前兩天我也在感慨,都 40 多歲了,竟然又從頭開始,操心這麽多細節的問題。其實我心裏會有落差,有時候也想放棄,覺得自己是不是該享受一下人生了。但我覺得不久以後,民辦幼兒園可能就退出曆史舞台了,但我和員工的未來還長。20 年前我看準了幼兒行業,現在我也相信自己的眼光,從頭再來沒什麽大不了的。
唐糖和孩子
唐糖 山東濟南 40 歲
我是江蘇人,2007 年本科畢業以後,就開始做幼兒園老師,幹了十幾年。在公立、民營、貴族幼兒園都幹過。最後一份工作是在濟南的公立幼兒園當老師,兩年前,我離開了我熱愛的行業,現在在一所高校做學前教育專業的老師。
我是從普通的代課老師做起,後來成爲班主任,手底下也管過好幾個老師。但是 2008 年的時候,我的工資才 1200~1500 元,即使過了十幾年,也就上漲了幾千塊,待遇是非常差的。所以幼教行業老師的流失率一直非常高。
唐糖陪孩子玩耍
到了這兩年,幼教行業的情況好像更不樂觀了。我自己的感受是,幼兒園招生難的情況,好像是突然出現的,是斷崖式的。
在 2018、19 年之前,幼兒園,尤其是公立幼兒園,是根本不愁招生的,基本都是飽和狀态。我所在的公立幼兒園,一個年級 5 個班,雖然招生前說要控制在 20 到 25 個孩子左右,但最後基本每個班都是 30 個孩子,一共 150 個,一定會超标。
還有一些面向小區的幼兒園,就要求你必須住在本小區,甚至要求家長帶着房産證過去報名。我所知道的很多幼兒園,都會在網上放号。快到時間,家長們就守着電腦去搶,基本上一放出去就秒空了。很多家長甚至是從懷孕開始,就在考慮和計劃孩子上幼兒園的事了。
後來趕上疫情後,很多幼兒園沒法上課,也就經營困難了。而且當時還有一個政策就是 " 普惠幼兒園 ",每個地區都要有一部分幼兒園由政府管理,政府出一些補貼,但是原本收費 3000 的幼兒園可能就隻能收費 1000 了。幼兒園沒什麽流水,經營也就更困難了。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兩年出生率急劇下降,沒孩子來上學了。
其實我個人一直對教育行業很有熱情,堅持這麽多年,是真的想做出點貢獻的。但我考慮再三,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招生隻會越來越難,老師們的待遇也提不上去,不如趁機換個方向。
疫情結束後,我最終選擇告别一線的教育工作,去了高校。首先待遇會好一些,而且也能把我積累的工作經驗和理念教給更多孩子。
唐糖在高校上課
這兩年,關閉的幼兒園非常多,也有很多幼兒園請我去做些專家指導。我記得其中有一個高校附屬的公立幼兒園,我一去園長就拉着我訴苦,說他們以前小班都能開 4 個班,現在連兩個班都開不滿了。
她說,除了出生率降低這個直接的原因,幼兒園之間的競争也更激烈了。他們附近有一個私立幼兒園,非常會做宣傳。下沉到小區裏,還會讓老師去表演節目,發傳單,附近的孩子幾乎都被收進去了。
公立幼兒園情況沒有那麽糟,但也要開始自救,很多園就開始下沉做 " 托幼一體化 "。就是把入園的年齡降到 1 到兩歲。因爲很多雙職工家庭沒時間照顧孩子,就會把孩子送來,因爲你一兩歲就在這裏上,那到了 3 歲,大概率也會繼續在這家幼兒園上。
此外,還有一個幼兒園,他們會開家長課堂,每周五下午,他們就請一些專業能力比較強的老師給家長做講座,分享特别的教育理念,說白了就是讓家長看到我們的老師很厲害。當然,這需要你的理念非常突出和先鋒,因爲大家真的見多了。
也有些幼兒園轉向了自媒體。比如他們會直播一些活動,做消防安全的主題,就從消防員開車進去開始直播,一直到活動結束。還有聖誕節活動,也全天做直播。但我個人覺得,直播的效果不是很大,因爲現在對家長來說,可選擇的餘地還是蠻大的。
一場直播下來也就幾百個人看過,大部分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看一看。如果我真的讓孩子入園,我可能很難完整看完半天一天的直播,首先是家長工作忙,其次也是效率低,他們可能更願意直接去找園長聊一聊,看看幼兒園的實際情況。
還有的幼兒園直接給廚師開抖音号,拍他給孩子做菜、夾菜,暗示幼兒園吃得很好。就一個更突出的點進行宣傳。其實因爲以前招生容易,幼兒園根本不會做這些,現在開始摸索,對他們來說也不容易,你要懂傳播、懂運營、懂剪輯 …… 但沒辦法,必須得試。
這些年,我在不同行業碰到幼教專業的畢業生。我在足療店碰見過,在一些精品店碰到,還有人去學做美甲了、做行政、當前台,或者學烹饪了。總之就是,本來幼師的缺口和素質就沒提上來,現在流失率更大,更留不住人了。
現在我在高校做老師,我覺得也不是長久的事情。因爲幼師一直有缺口,老師的素質也有待提升,有些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還隔三差五擴招一下,但今年我們再招生,就發現學前教育行業也招生難,擴招也不太可能了。
小張 陝西西安 27 歲
我之前在幼兒園教小朋友,現在在養老院教老人,在我們同行裏面,算是轉行跨度比較大的,但其實這兩份工作也是有共通之處的。
第一天去養老院上班的時候,心裏還是感覺稍微有點壓抑的。以前進教室,小朋友都在亂跑亂叫,但老年人幾乎都是安靜坐在走廊裏。還有一些有認知障礙的老人,他們有些糊塗了,你第一次見到,心裏難免有些擔心,也害怕很難溝通。你看到這麽多老人,也會想自己老了怎麽辦,會稍微有些負面情緒。所以剛進養老院工作的時候,心裏多少有點落差感的。
但我沒适應多久就習慣了。因爲和老人相處久了就發現,他們也特别單純,和他們相處,就和對待孩子差不多,都是要有耐心和愛心。
現在我每天工作 8 個小時,每周主持 4、5 場活動,也負責日常活動,志願者的對接,院長的協助工作,還有老人的心理咨詢。因爲我上大學的時候就考了一個心理咨詢師的證書,也算是派上了用場。
小張在幼兒園活動上表演節目
換工作前,我已經在西安一家幼兒園當了一年幼教老師,當時我覺得這份工作還可以,至少挺很穩定。
但是慢慢覺得,在幼兒園工作也是一眼望得到頭的,首先是沒有上升空間,其次工資很低。而且每周我都要準備很多活動,開完一次會,差不多要記錄滿滿一本。每天腦子裏都裝得滿滿的,經常要淩晨兩三點才能睡覺,真的太累了。
而且這兩年,我也慢慢關注到了幼兒園倒閉的新聞。但我所在的幼兒園整體還好。因爲它是适配周圍小區的,依然有固定的生源。但我覺得也就是時間問題了,去年我選擇辭職。
我當時也有很多顧慮,後來有一次機緣巧合,在招聘軟件上點了 " 教師崗 " 進去,看到一家養老院正在招人。特别意外的是,上面的要求我基本全都符合。比如要求會唱歌、跳舞,有教育行業經驗,有耐心,有責任感等等。
而且面試的時候,負責人說,他們現在就是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人,面試很順利通過了,工資也比原來高了一些。
但當時我的父母非常不支持我,他們覺得之前做老師和小孩打交道,他們都很有朝氣,很單純。但是天天和老人在一起,他們覺得我的思維也會慢慢固化。我跟他們說,這些老人年輕的時候也都是很優秀的人,現在隻不過是老了,上了年紀而已。
此外我的考慮是,未來會有更多老人,我現在早點進入這個行業,去學習專業的護理老人的知識,以後是不是也能更好地照顧父母,照顧自己?
小張和老人的合影
其實在養老院工作,我之前很多的經驗都是奏效的。比如我會跳舞和音樂,現在舉辦相關的活動,我這些技能依然可以用上。隻不過跟老人說話的時候,我剛開始也會用比較幼稚的語調,慢慢改了一段時間。
其實很多老人也和孩子一樣,特别可愛,有好幾個爺爺奶奶,他們有好吃的也會分給我,把我當成孫女,偶爾過來抱抱我,他們做手工,結束後也會讓我來表揚他們。
小張正在給老人上音樂課
因爲我畢業前考了心理咨詢師的證,在養老院的時候我也會負責一些相關的工作,我記得有一個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他記憶力不太好,後來我就在音樂課上,嘗試用音樂的方式和他溝通,一開始他沒什麽反應,後來他慢慢地也能跟上節奏,有了反應,能做一些舞蹈動作。我就發現這個方法也是奏效的,當時特别開心。
此外,現在我也有機會和社會各個層面的人接觸。比如有一次有一個活動是我主持的,剛好是月底,有一個老人過生日,我就給老人提前準備了蛋糕,也提醒志願者準備了很多給老人的禮品,組織現場大家一起去完成,也算是慢慢發現了自己的其他特長,特别有成就感。
當然也有新的技能需要學習,因爲老年人難免磕磕碰碰,每次老人受傷了,我就會叫其他護工過來處理,我也會在一旁觀摩學習,學習老人跌倒了怎麽處理,受傷了要怎麽辦,我都會記下來,上班這幾個月,我已經學到了很多醫學常識。
雖然我在這一行幹的不久,但也算打開了另一扇看世界的窗口,每天都能有新知,我對未來還是挺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