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1 月 12 日電 題:2023 年寬信用趨勢更加明顯,債市波動或放大
作者 趙滔滔 諾德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
2022 年債市在寬貨币與寬信用間博弈
流動性上來看,2022 年流動性環境呈現寬松格局,資金利率整體保持穩中趨降态勢。2021 年 12 月、2022 年 4 月和 12 月的三次降準及多項再貸款工具的設立,為全年債券市場運行提供充足的流動性,同時 LPR ( 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 、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的進一步調降,将市場利率中樞降到較低位置。
2022 年全年債市運行的核心邏輯是寬貨币和寬信用的反複博弈。2022 年 1-3 月、4-7 月、8-10 月均經曆 " 寬貨币率先發力 " 到 " 寬信用預期先行 " 再到 " 數據印證偏弱 " 的過程,收益率始終維持在窄幅區間震蕩。2022 年 11 月後,經濟企穩壓力較大,不同于前三輪,這次防疫政策優化、地産放松等 " 寬信用 " 政策領先于 " 寬貨币 " 的降準信号出現,由于前期利率一直處于曆史低位,疊加理财産品破淨贖回潮使得債市負反饋不斷加強,債券市場出現超調,不同期限利率債均出現較大幅度上行。
信用債市場上看,信用利差先持續壓縮,2022 年 11 月以來走闊較為明顯。2022 年 1-10 月,一方面經濟下行、财稅壓力加大、隐債監管趨嚴,房地産行業信用風險事件陸續發生,市場風險偏好下滑;另一方面城投債發行量同比有所下降,而資金面偏寬松背景下,金融系統内淤積資金、市場配置需求旺盛,但由于缺少優質資産,信用債供需失衡,在此背景之下信用利差持續壓縮。
2022 年 11 月以來,随着防疫措施的優化,同時房地産市場 " 第二支箭 "" 第三支箭 " 陸續射出及對地産企業的債券融資、股權再融資提供大力支持,疫情優化政策疊加地産融資支持使得市場對寬信用的預期明顯增強,同時資金面從 10 月下旬以來出現邊際收斂,導緻債券收益率大幅上升。從信用債來看,前期流動性将信用利差壓至偏離基本面的較低水平,随着流動性邊際變化,債券收益率回調,信用利差也随之走闊。
2023 年債市波動或放大
基本面上,預計經濟内生動能将逐漸修複。投資方面,基建投資仍為穩增長的主要抓手,2022 年 11 月财政部已提前下達各省 2023 年新增專項債額度,便于地方政府提前分配至具體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來擴大有效投資,顯示出财政前置發力穩增長的急切性,預計 2023 年專項債提前批額度将不低于 2022 年的提前批額度 1.46 萬億元;此外,考慮經濟基本面承壓的現狀,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配套銀行信貸、新型融資工具等都有可能發力,為基建投資提供增量資金支持。地産投資伴随政策的逐步落地,預計将緩慢修複。消費方面,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後,消費修複空間打開,但仍存在約束因素,或将呈現緩慢複蘇特征。出口方面,出口增速或将大概率回落,但仍存在結構性亮點。
政策面上,預計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貨币政策将更加精準有力,貨币政策短期内仍不具備收緊和轉向的前提。随着疫情防控更加精細化、經濟和信貸需求逐步修複,維持資金利率超低位運行的必要性降低,預計 2023 年資金利率有望向政策利率附近回歸,且預計這一回歸趨勢在經濟基本面短周期的複蘇或将延續到 2023 年上半年的過程中将會持續。
展望未來,預計債券市場仍然會圍繞着經濟的預期和現實反複博弈。現實中盡管短期内經濟的基本面并未發生大的變化,但預期的改變卻使部分投資者對未來經濟轉向樂觀,預計 2023 年寬信用的趨勢會表現得更加明顯,因此債市的波動或将放大。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産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内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孫慶陽
作者:付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