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車展,是自主品牌和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的一年。各家車企都推出升級的新動作,或是推出新品牌新系列,比如比亞迪仰望、奇瑞 iCar、吉利銀河系列;或是更新品牌元素,比如剛剛升級了品牌顔色和 logo 的岚圖。這些改變都離不開背後技術的升級。
去年年底的技術開放日上,岚圖發布了 ESSA+SOA 智能電動「仿生體」技術,對自家的軟硬件技術做了全面的升級;這次上海車展上,首款搭載了 ESSA+SOA 架構的車型岚圖追光正式上市。
作爲一款起售價 32.29 萬起的豪華中型純電轎車,同區間的競品可以說是強手如雲。在如今激烈競争的市場上,底層技術和架構的支持,決定了岚圖追光這款車的想象力。
可玩性最高的座艙之一
此前,GeekCar 的同事提前試駕了岚圖追光這款車(《岚圖,追光者還是孤勇者?》),因此在這次上海車展的展台,我的目光焦點落在了智能座艙上,最大的感受是:這可能是整個車展上可玩性最高的座艙之一。
大屏、語音、應用,是目前智能座艙不可缺少的三大件。因此,不少人覺得智能座艙看起來越來越同質化,但實際的體驗往往千差萬别,關鍵在于這些基礎功能之下,座艙提供了多少可擴展的空間來優化體驗。
岚圖追光座艙内配備了 3 塊 12.3 英寸屏幕組成的三聯屏和一塊車控屏。除了常見的語音、觸控、按鍵交互外,還支持手勢交互和生物識别兩種交互方式。
在之前的岚圖 FREE 上,就通過 ToF 攝像頭支持左右揮動、上下揮動和前後推動 3 種動态手勢;在岚圖追光上,手勢交互升級到了 5 種,更貼近我們日常手勢的使用習慣,比如讓車靜音,隻需要做個「噓」的手勢,車内就安靜下來;想要拒絕藍牙電話,隻需比出手掌手勢;比「耶」拍照等等。
而生物識别是通過傳感器識别駕乘者等生物信号心率、肌肉電信号等,這樣當系統進行疲勞監測時,不隻是通過攝像頭監測眼睛大小,也會結合生物信号判斷,準确率更高。
岚圖追光還搭載了一些一鍵化場景模式,除了常見的「小憩模式」之類的外,追光在後排老闆座搭載了「一鍵隐私」模式,開啓後,車輛會過濾電話記錄、聯系人、導航的搜索記錄和行駛軌迹,并自動關閉車内攝像頭和麥克風,确保用戶信息絕對安全;「VIP 觀影模式」可以一鍵放倒副駕駛座椅,與後排座椅組成貫通式的舒适沙發。
類似「一鍵隐私」「VIP 觀影模式」這樣的個性化功能定制,雖然看似簡單,但需要同時調用車内攝像頭、麥克風這樣的硬件,車機系統中導航、通訊功能等軟件,甚至配合音樂、氛圍燈。讓這些軟硬件功能一鍵搞定,車輛需要有一個高度集中化、功能模塊化的電子架構,也就是前邊提到的 SOA 電子電氣架構。
SOA 架構 ,如何拓展智能汽車的想象力 ?
随着智能汽車中軟件重要性的提升,我們不止一次在汽車領域看到 SOA 的概念。什麽是 SOA 呢?
汽車智能化的升級,汽車的電子電氣架構開始簡化,原本分散由上百個 ECU 電控單元控制的功能逐漸集中,由幾個控制單元、域控制器甚至中央控制單元控制。雖然在物理上這上百個 ECU 的功能被集中到一個控制器中,但它們各自的功能依然需要獨立。一個個最小的功能模塊就像樂高的基礎件一樣,被抽離出來單獨封裝;它們既可以互不幹涉地獨立調用,也能在各自的系統中互相兼容。這種軟硬件解耦的電子架構,就是 SOA 架構。
以岚圖追光搭載的岚圖 SOA 架構爲例,岚圖的中央集中式 SOA 電子電氣架構将算力集中到一個中央「智慧大腦」,整車功能整合成前、後、左、右 4 個 VIU 控制器,并由 OIB 統一支配;這樣既減少了線束的排布,提升了數據調配的效率與準确性,也将軟硬件解耦。借助 SOA 平台,可以分别控制車上 1500 多項功能。
因此,在岚圖追光上我們既可以單獨調用某個功能;也可以利用 SOA 架構對整車 OTA 升級;更可以把這些功能組合到一起,組成類似「一鍵隐私」、「VIP 觀影模式」一鍵放倒座椅這樣的場景,來滿足自己在座艙内的個性化需求。
同時,SOA 電子電氣架構開放的統一标準接口,可以讓車輛拓展不同外接硬件協同工作。基于 SOA 架構下的開發者平台,岚圖開發出首款車載 3D 神經交互手環,可以通過微手勢來控制車輛。
這些隻是抛磚引玉,未來岚圖 SOA 架構将在今年下半年上線開發者平台,将軟件平台全面開放。在這個類似于汽車的「APP Store」中,會爲軟件開發者、硬件制造商提供統一接口,第三方開發者甚至普通用戶都可以自行開發符合自己需求、提升用車體驗的智能應用。
比如,家人過生日時,用座艙内的屏幕畫面、氛圍燈、音樂甚至香氛營造一個浪漫的氛圍,打造「生日模式」「紀念日模式」;也可以根據日常的使用習慣定義功能。追光這款車,就可以根據用戶自己的習慣去設置在車外隔空打開 / 關閉尾門車窗,甚至播放音樂的方式。
所謂千人千面的汽車,就是通過 SOA 架構,用軟件來擴展汽車的想象力。
未來的座艙交互是什麽樣子 ?
SOA 電子電氣架構爲座艙的功能拓展提供了技術和架構基礎,那未來座艙交互會是什麽樣子呢?在這次上海車展展出的 i-Cozy 概念車上,我們能看到岚圖對于未來汽車的想象。
i-Cozy 概念車取消了傳統方向盤,取而代之的是超過 600 個多樣化的服務接口,可以通過服務接口鏈接自己需要的外設,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布置、拓展座艙,這讓整個座艙更像一個移動的盒子空間,有點兒家的感覺了。
由于取消了方向盤,座艙不再以駕駛員爲設計中心,交互也更去中心化。除了目前岚圖追光支持的語音、觸控、手勢、面部識别、生物信号識别等交互方式外,i-Cozy 的多模态交互可以将多種交互方式融合,提供更主動式的情感交互。設想一下,未來座艙内當你看向車窗說「打開「時,系統就自動将車窗打開;當你睡着時,系統自動将音樂的音量調低;當你吃着東西說話不清楚時,系統會根據你的狀态、動作識别意圖。這種類似人與人交流的默契,讓系統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
最後
随着汽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我們能夠在座艙内體驗到越來越多智能化的功能。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是:也許有些所謂的「重磅功能」,并不被所有人需要;相應地,一小部分人的剛需卻容易被忽略。
對于車企來說,分辨哪些功能是剛需,哪些功能是僞需求是一項龐大而艱巨的任務;将部分功能的定義權和選擇權交給用戶自己,是一種雙赢的選擇。SOA 架構就提供了這種能力,它就像一個舞台,車企搭台,用戶自己來決定舞台上的演出内容。軟件定義汽車的想象力,掌握在用戶自己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