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薛洪言
10 月的市場,A 股大概率走完了最後一跌。期間,上證指數一度跌破 3000 點,市場情緒陷入冰點,在彙金抄底和增量國債發行的支撐下,又很快收複失地,再次站上 3000 點。
漲跌幅看,10 月,萬得全 A 漲幅 -2.16%(9 月爲 -1.09%),滬深 300 指數漲幅 -3.17%(9 月爲 -2.01%)。行業層面看,電子(4.43%)、汽車(2.41%)、醫藥生物(1.87%)等行業錄得上漲;通信、美容護理、社會服務、房地産、建築材料等跌幅較大,均在 6 個點以上。
成交量看,10 月,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 8299 億元,環比 9 月增長 15%,交易情緒明顯提升。北向資金月日均淨流出 27.99 億元,較 9 月(日均淨流出 20.81 億元)再次提速,在曆史上排第 5 位,顯示外資流出壓力依舊較大。
10 月的行情展望(《10 月,絕地反擊!》)相對樂觀,認爲考慮到國内經濟基本面繼續向好、刺激政策仍在陸續出台以及美債利率加速趕頂後對 A 股壓制作用鈍化等邊際變化,10 月 A 股市場出現快速反轉行情的概率明顯增大。
從實際情況看,關于基本面的判斷基本靠譜。10 月發布的 9 月國内主要經濟數據均有超預期表現,政策面也繼續發力,彙金抄底 A 股,中央财政增發 1 萬億國債,助力市場情緒觸底回暖。就連地産這個最大拖累項,受益于低基數效應和前期政策發力,銷售面積同比增速也表現亮眼。
10 月 1 日 -30 日,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 31.95 萬方,同比下降 8.11%,降幅較 9 月收窄 14.2 個百分點。二手房表現更爲亮眼,15 城二手房同期日均成交面積 20.65 萬方,同比增長 17.28%。
考慮到去年 Q4 的低基數,接下來兩個月,30 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讀數大概率能夠轉正,持續助力市場情緒回暖。
此外,10 月外圍黑天鵝事件頻發,外資繼續淨流出,在資金面對 A 股産生壓制。10 月初,以衆議院議長麥卡錫被罷免爲代價,美國政府暫時躲過停擺危機;很快,巴以沖突爆發,全球油價掉頭向上,通脹前景撲朔迷離。10 年期美債利率一路震蕩向上,最高突破 5%,全球資本市場均出現明顯下跌。
展望 11 月,投資者可以樂觀起來,A 股複刻去年 11 月的反轉行情,是大概率事件。
内部因素看,随着财政政策加力提速,國内經濟複蘇勢頭繼續向好,且受益于低基數效應,主要經濟數據同比讀數大概率超預期,對 A 股市場形成支撐。三大需求來看,
出口降幅有望繼續收窄。我國 9 月出口同比下降 6.2%,降幅較 8 月有所收窄,爲 5 月份以來的最好水平。考慮到全球 PMI 觸底向上,尤其是美國制造業 PMI 明顯好轉,以及近期中美關系邊際改善、去年同期的低基數效應(2022 年 10 月我國出口同比下降 1.67%)等因素,10 月我國出口降幅有望繼續收窄。就前瞻數據看,10 月前 20 日,韓國出口同比增長 4.6%,較 9 月的 -4.4% 有明顯改善,佐證了全球貿易的環比改善。
投資來看,除受益于低基數效應外,基建、制造業和地産投資也均有邊際改善,有望驅動 Q4 投資提速。1)基建投資。8 月以來地方債發行提速,疊加近期中央财政增發 1 萬億國債,4 季度基建投資将明顯提速。2)制造業投資。PPI 和 CPI 增速的觸底回升,疊加出口邊際改善,有望提振企業投資信心。3)地産投資預計仍是拖累,但在政策支持下,新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有望明顯收窄,地産投資的同比降幅有望收窄。
消費側看,除受益于低基數效應外,出口和投資邊際向好,将直接助力穩就業、穩收入,提振消費者信心。另外,随着存量房貸利率調降、個稅抵扣額提高等真金白銀政策落地,疊加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回落,消費者信心指數底部企穩,消費複蘇的趨勢仍會延續。
外圍因素看,10 年期美債利率仍在高位,但大概率已經見頂。從 11 月的催化因素看,美聯儲 11 月大概率不會加息,11 月 17 日美國政府再次面臨關門危機,倒逼美國兩黨就削減 2024 财年财政支出達成一緻。考慮到寬松的财政支出是支撐美國經濟韌性的重要因素,削減财政開支将促使美國經濟衰退預期升溫,10 年期美債利率大概率震蕩下行。
此外,中美關系階段性緩和仍然值得期待。2019 年以來,對美國出口開始成爲我國整體出口增速的拖累項,今年 1-9 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 -5.7%,其中,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 -16.4%。當前,無論是國内抗通脹還是全球地緣局勢,美國都更需要中國的配合,中美關系階段性緩和是大概率事件。中美關系的緩和,在經貿領域主要表現爲中國對美出口的回升,在全球資本流動方面将表現爲外資淨流出的放緩甚至轉爲淨流入,帶動市場情緒回暖。
萬事俱備,隻差市場情緒激活。10 月以來,浙江國祥 IPO 等事件持續發酵,A 股市場 " 重融資、輕投資 " 的問題被廣泛讨論。如 IPO 高定價、超額募資、機構投資者天價打新等問題,體現出 IPO 環節對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保護仍有不足,在較大程度上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不少人用腳投票,銷戶離開市場。
當市場信心處于冰點時,對基本面的利好敏感度下降,僅僅是基本面好轉不足以扭轉短期行情,需要增量資金買入形成賺錢效應。近期,彙金及基金公司抄底買入滬深 300ETF,上市公司加大回購力度,保險資金加速入市等,驅動指數止跌回升。随着賺錢效應的積累,有望成爲新一輪指數級行情的催化劑。
綜合來看,A 股正處于新一輪反轉行情的起點,投資者應保持倉位,切忌過早下車。節奏上看,由于市場信心不足,很多資金稍有浮盈就會賣出,行情走勢很難單邊向上,進二退一是大概率事件,投資者不必追高,逢調整買入是更佳選擇。
行業層面看,在一輪指數級反轉行情中,超跌闆塊的反彈力度更大。以 2019 年至今的區間市淨率分位看,當前地産鏈(建築裝飾、建築材料、房地産、家電等)、銀行、醫藥生物、非銀金融、食品飲料等闆塊處于低位,在本輪行情中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中期來看,價值搭台、成長唱戲,在一波上漲行情中,高彈性闆塊從來不會缺席。數據要素、算力闆塊受益于數字經濟、AI 等大的産業邏輯,前景廣闊,一旦市場信心回穩,仍是資金重點炒作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