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非凡油條 ,作者小白菜
重要通知
一個好消息,我們在知識星球開辟了第二戰場【非凡油條】,有很多在公衆号不方便說的東西、一些相對私密的個人見解(涉及經濟、投資等)、一些财經方面的重要資料,我們都會發在知識星球的非凡油條專欄上,供大家學習交流。
此外,我們也會在知識星球【非凡油條】不定時開設一些重要的自學課程,比如之前開設的 AI 辦公工具學習課程。
具體的加入方式,以及更詳細的介紹在文末二維碼,大家可以到文末查看。
從第一棵咖啡樹開始算起,雲南咖啡種植已有百年曆史。如今,全國九成以上的咖啡産自雲南,雲南咖啡香飄國内外,咖啡産業在雲南形成的聚集效應,除了得益于當地先天的氣候優勢,還和其成功加入全球咖啡供應鏈密切相關。從低價賤賣到品質優良,雲南咖啡産業的崛起離不開國内蓬勃發展的咖啡消費市場,電商也在其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然而,雲南咖啡産業短闆猶存,要想存活下去,就必須擺脫原料供應者的身份,建立自己的咖啡品牌,提高知名度。
雲南是塊寶地,全國九成以上的咖啡均來自這裏
咖啡樹原産于非洲埃塞俄比亞西南部的高原地區,120 年前才傳入中國台灣。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又被相繼引入海南、雲南、廣西、福建等地種植。
雲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地處北緯 15 ° 與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地區海拔在 1000~2000 米,地形以山地、坡地爲主,且地勢起伏較大。
雲南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年溫差小、幹濕季分明,這些獨特的自然環境都是種植咖啡的有利條件。
20 世紀 50 年代,雲南咖啡種植業快速崛起。
2018 年,雲南省提出了打造 " 綠色食品牌 " 的概念,咖啡是 " 綠色食品牌 " 之一,也是當地衆多特色農産品中一個獨特的存在。
經過多年發展,雲南咖啡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産業鏈,擁有中國唯─咖啡種質資源圃,選育出了一批咖啡新品種,區域公共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培育了一批生産經營企業,精深加工産品種類不斷增加,加工設施設備和技術逐步完善,全産業鏈加工體系初步建成。
近年來,雲南省咖啡受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影響,面積下降疊加價格波動對咖農種植積極性的刺激以及天氣等因素影響,産量和咖啡種植面積均呈減少趨勢。
2021 年,全省咖啡産量 10.87 萬噸,同比減少 17%,在全國比重約 99.69%;全省咖啡種植面積 139.29 萬畝,同比減少 6.7%,在全國比重約 98.84%。
即便規模有所下降,無論是從種植面積還是從産量看,雲南都是我國咖啡産業的第一大省。
雲南的咖啡種植主要分布在普洱、保山、臨滄、德宏這幾個地方,其中普洱不僅以茶葉聞名于世,而且是雲南最大的咖啡種植基地。
目前,普洱咖啡種植面積已經達到 68 萬畝,年産量 5.4 萬噸,綜合産值 39 億元,惠及咖農 25 萬餘人,咖農人均增收 3836 元,是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産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咖啡主産區和咖啡貿易集散地。
保山的咖啡成名很早,是中國小粒咖啡種植和加工的先驅,首株咖啡苗是已故愛國華僑梁金山先生從東南亞引進的。
保山潞江壩素有 " 天然溫室 " 之稱,潞江壩地處高黎貢山東麓,以山地、坡地爲主,且起伏較大,晝夜溫差大,具有雲南乃至全國獨具特色的幹熱河谷氣候,這樣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使保山成爲全國産出高品質咖啡的最适宜區域。
臨滄咖啡的起步相對是最晚的,大規模的咖啡種植從 2011 年起步,全市 77 個鄉鎮中有 57 個鄉鎮種植咖啡,一些村莊逐漸變成爲咖啡專業村。
臨滄咖啡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迅猛,如今種植面積已經超過 55 萬畝,成爲雲南第二大咖啡主産區,産量已經躍居全省第二,僅次于普洱市,可謂是雲南咖啡的後起之秀。
德宏是雲南省咖啡種植最早的區域之一,也是雲南省咖啡主産區之一。早在 1963 年,德國漢堡的國際博覽會上,德宏小粒咖啡就被博覽會評爲 " 香氣濃郁、微酸可口 " 的優質産品,獲得可與藍山咖啡相媲美的聲譽。
從曆史到品質,再到産量、文化以及創新,雲南咖啡既有厚重的曆史傳承,也有精品化率的不斷創新和提升,四大主要産區分别以自己不同的特色诠釋了雲南咖啡的多樣性,也通過 " 中國咖啡在雲南,精品咖啡看雲南 " 撐起了中國咖啡的内在和外在。
巨頭跨界,電商助力,雲南咖啡的機會在國内
長期以來咖啡的消費市場與産地是割裂的。
咖啡樹好暖喜濕,它往往生長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産區所屬的國家多是發展中或欠發達國家,而咖啡的消費市場卻是地處溫帶的歐美發達國家。
這造成了整個咖啡價值鏈的長期割裂,上遊産區因爲遠離消費市場而在交易中缺少議價權。
從前雲南咖啡初級産品出口後,在海外經過精深加工,再貼上别人的品牌出售,咖啡的價值已經翻了幾十上百倍,利潤大頭都落入了别人的腰包。
打破咖啡産業鏈價值分配失衡的關鍵在于消費市場與産區的無縫銜接,中國本土的消費紅利爲雲南産區提供了這個突破瓶頸的機會。
近些年咖啡消費在國内市場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咖啡市場規模約爲 3817 億元,消費者突破 3 億人次。同時,國内咖啡市場預計将以 27.2% 的年增長率上升,預計 2025 年我國咖啡市場規模将達 1 萬億元,總體呈擴大趨勢發展。
迅速擴散開來的咖啡消費文化,爲雲南産區提供了廣闊的腹地消費市場。
伴随着咖啡消費不斷日常化和剛需化,咖啡産業的創新趨勢不斷湧現,一些高性價比的連鎖咖啡品牌和精品咖啡品牌正在逐漸搶占市場份額。
例如,瑞幸咖啡是國内首個門店數量突破 7000 家的咖啡品牌,也是 2022 年新開門店數量最多的品牌。
瑞幸之後,Tims 中國成爲國内咖啡市場的 " 第二股 "。2022 年 9 月,Tims 中國在納斯達克正式挂牌上市。
這個千億級市場中,不僅有瑞幸、Seesaw、Manner 等這些 " 職業選手 " 互相競争,也有中國郵政、同仁堂、萬達等圈外行業巨頭跨界進入咖啡賽道。
圈外巨頭們布局咖啡賽道,和近兩年咖啡賽道的蓬勃發展脫不了關系,咖啡潮流正成爲都市文化的一道風景線。
在咖啡商業在國内快速崛起期間,電商的持續滲透也爲雲南咖啡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電商的積極作用具體表現在,它是産地對接消費市場的橋梁,有利于雲南成長出既具有種植能力又具有烘焙加工能力的本土企業。
後者的發展,有助于當地形成産業帶效應,并幫助雲南分享到更多咖啡産業的價值,而不再隻作爲一個單一原材料供應地存在于整個咖啡供應體系之中。
以保山市的咖啡産業爲例,保山的衆多咖啡品牌盡管會同時布局全渠道,但線下收購是少數,電商銷售占比達九成。
并且,電商大促極爲頻繁,既有日常按月促銷,也有 "6 · 18"" 雙 11" 集中大促,這些活動會讓一家小企業的單量超過 1 萬單。
對于一家在雲南銷售成品咖啡的小企業,1 萬單的訂單量意味着會大量地消化雲南的優質咖啡。在當地已經将電商體系做到較爲完善的中咖咖啡,一年可消化雲南優質咖啡生豆超過 1000 噸。線上銷售很大程度上拓寬了企業的銷售量、銷售面。
供需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産業信息、市場信息快速流動起來,并逐漸開始建立一個良性的商業循環。
巨頭跨界,資本蠢蠢欲動,背後的推力是國内蓬勃發展的咖啡市場,在此基礎上,電商的助力對于上遊的雲南咖啡産業來說如虎添翼,雲南咖啡的機會仍然來自于國内,而這個機遇已經在國内出現。
從低價賤賣到品質優良,雲南咖啡香飄國外
咖啡産業在雲南形成的聚集效應,除了得益于當地先天的氣候優勢,還和其成功加入全球咖啡供應鏈密切相關。
20 世紀 50 到 60 年代,爲滿足蘇聯及東歐國家對咖啡的需求,潞江壩建成我國第一個小粒種咖啡生産和出口基地,蘇聯也成爲了雲南咖啡最早的消費市場。
從這個時期開始,雲南當地啓動了大規模的咖啡種植,這爲後來雲南咖啡形成産業聚集奠定了基礎。
但規範化的種植是從 80 年代開始,海外咖啡巨頭在此階段進入雲南,比如雀巢爲了降低對南美洲咖啡産區的依賴,選擇了地處咖啡種植黃金地帶上的雲南普洱市(當時名爲思茅市)。
行業巨頭進入後,快速将雲南咖啡拉入了全球咖啡産業鏈,但是受限于粗糙的加工處理方式、烘焙技術與咖農貧乏的咖啡知識,雲南咖啡豆一直作爲商業豆被雀巢、星巴克、麥氏等國際咖啡巨頭以低廉的價格收購。
伴随着國内咖啡零售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内消費者同時形成了消費噴霧幹燥速溶咖啡,商業級咖啡和精品級咖啡的習慣,人們對咖啡品質要求的提高和國内咖啡市場的潛力促使上遊咖啡産業做出改變。
更多的種植、管理技術方面的信息通過人才的流動傳入雲南,病害帶來的困境也開始被打破。
當地也開始零星出現了采用多品種種植的咖啡莊園,這類莊園種植有瑰夏等品質更高的咖啡品種,也逐漸成長起一批具備一定規模和烘焙能力的咖啡企業。
品種的更新及多樣化和更多具備烘焙能力的企業,對于一個産區而言意味着核心競争壁壘,因爲它們能提高産區的獨特性,這也意味着雲南的咖啡産品有了更高的商品價值。
如今,瑞幸的高端産品線 " 小黑杯 " 在推出埃塞俄比亞耶加雪菲系列之後,順勢推出雲南咖啡系列;星巴克也将雲南咖啡豆列入其高端品牌 " 星巴克臻選 " 産品線内;越來越多的精品咖啡館經營者來到雲南咖啡原産地,隻爲給自家咖啡店尋覓一款特色精品豆。
2022 年 8 月,首批通過鐵路運輸出口的 307 噸普洱咖啡豆,經普洱市思茅海關産地檢驗檢疫合格後,從普洱出發到達重慶後,再搭載中歐班列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
2022 上半年,雲南省咖啡豆合計出口 1.8 萬噸,貨值 5.5 億元,同比分别增長 2.3 倍、3.8 倍,遠銷歐洲、東南亞、美洲、中東等地。
正因如此,産自雲南的咖啡在業内和消費者口中傳出了雲南咖啡 " 香了國内香國外 " 的佳話。
缺少定價權,雲南咖啡路在何方?
抛棄原料供應者的身份,建立自有品牌
近些年,雲南咖啡産業發展蒸蒸日上,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但是不可否認,雲南咖啡産業仍然存在不少短闆,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是缺乏自主定價權。
雲南咖啡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價格體系,價格基本上就是跟着期貨價格走,國際市場上期貨漲,雲南咖啡就跟着漲;期貨跌,雲南咖啡就跟着跌。
而雲南咖農對咖啡價格非常敏感,國際市場上價格的波動使得他們對咖啡種植的投入減少,甚至引發砍樹行爲,改種四季豆和其它經濟作物。
2014 年雲南省咖啡的種植面積達到了 183 萬畝,但之後因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面積逐漸減少至 2021 年的 139 萬畝。
在很長一段行業低谷時期裏,咖農們辛辛苦苦忙活一年,賣出的生豆價格僅爲每公斤 12-13 元,即便不算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也隻是個 " 保本價 ",毫無利潤可言,這直接導緻了砍樹行爲。
其次,由于産量不高還不穩定,我國很難建立起更有利于咖農的中遠期咖啡交易體系。
我國目前的咖啡交易制度,屬于 "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 的現貨交易,因此每年雲南咖啡豆的價格波動期也僅限于采摘季,但也許這期間國際市場上咖啡豆交易價格并不高。
像巴西、哥倫比亞這樣的咖啡生産大國,擁有大量庫存。由于中遠期交易體系的建立,在沒有咖啡豆采摘的季節,依然能夠銷售咖啡豆,保證周年交易。
第三,雲南咖啡豆從種植到收購尚未建立起與市場對應的标準化品質體系,在咖啡豆體積達到多大或者酸度達到多少等方面并無統一标準。
就算部分咖啡交易中心有自己的成交标準,但在定價時依然要以巴西咖啡豆的價格爲基準。
換言之,每次雲南咖啡豆在進行交易時,都要與當年的巴西咖啡豆進行對比,如果品質比巴西咖啡豆好,則可以賣得比它稍微貴一點,反之定價要比巴西咖啡豆低。
面對國内巨大的咖啡消費市場和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雲南咖啡要想存活下去,就必須擺脫原料供應者的身份,建立自己的品牌,擁有市場的定價權。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雲南本土咖啡品牌成長起來。根據《2021 年雲南省咖啡産業發展報告》,雲南已建立中咖、雲潞、景蘭、後谷、合美、比頓、雲啡等多家咖啡企業品牌,其中中咖、景蘭、後谷等 3 家企業産值超過億元。
品牌做起來,還要提高知名度,重塑雲南咖啡的精品形象,比如通過舉辦咖啡大賽、參加咖啡博覽會加強與外界的鏈接。
2016 年開始每年都舉辦 " 雲南省咖啡生豆大賽 ",讓好咖啡脫穎而出,實現它的高價值;2018 年在美國西雅圖舉辦的第 30 屆精品咖啡博覽會上,雲南産區的咖農帶着自己的咖啡豆遠渡重洋到美國,面對全球咖啡産區及市場介紹雲南咖啡及中國産區。
這樣被廣爲認知的雲南咖啡,才是它本來應該有的樣子。雲南咖啡的發展空間,也應該在本土品牌崛起後逐漸擴大,不再仰人鼻息。
在知識星球【非凡油條】裏,你可以獲得的:
1
重大财經新聞的分析,主要針對它對我們普通人的影響,以及可能的對 A 股大盤形勢的影響。
2
免費提問,随時可以向我提出财經或是生活上的問題,在不涉個人隐私的情況下我盡量解答。
一些公衆号上不方便談的話題,都會在知識星球裏發布。
3
财經方面的資料分享,比如行業研報,相關論文,都會發在裏面。
4
不定時開設一些自學課程,比如之前開設的 AI 辦公工具學習課程,我會帶着大家一起學習前沿新知識,提高工作能力
" 非凡油條 " 目前年費爲 100 元,非常優惠,以後會逐漸提價。這個價錢很值,能讓你避免幾十倍、幾百倍的損失。